?

略論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可獲得性選擇

2010-12-27 09:33劉元勝張天宇
理論導刊 2010年10期
關鍵詞:獲得性投資收益機制

劉元勝,張天宇

(1.吉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長春130117;2.吉林警察學院,長春130117)

略論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可獲得性選擇

劉元勝1,張天宇2

(1.吉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長春130117;2.吉林警察學院,長春130117)

對“生產主義”的執迷,使得我們在探討促進經濟增長時,把人力資本作為重要的發動性因素。而目前在我國流行的人力資本投資卻僅僅關注于投入機制而忽視了產出機制,使得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不能夠實現。對價值機制的關注可以促進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實現,但觀念的轉變則依賴于我們發展觀念的變更,即從對如何促進經濟發展的過分關注轉變到對為何促進經濟發展的關注以及對兩者的兼顧。

人力資本投資;生產主義;價值機制;動力機制

一、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知識是人類實現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教育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人力資本理論中,更是將作為人力資本有效提升途徑的教育,看作經濟實現增長的秘訣之一?;谶@種思考,有的經濟學家(Verspoor,1991)認為:“對國民的教育(雖然對女性的教育常常被忽視)會直接促進經濟增長,其影響途徑是提高生產率、收益、勞動力流動性、企業家才能和技術革新?!盵1]

在推進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我國也嘗試著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發動性作用而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規模。比如,大學招生規模從1998年的108萬人達到了2010年的657萬人;高等學校畢業生規模也由2001年的104萬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萬人。然而大規模的人力資本存量并沒有緩解人力資本缺乏對經濟增長造成的限制性約束,現實中企業經營所需要的高級技能工人嚴重缺乏,同時諸多高校畢業生又無法就業。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有人無活干,有活無人干”矛盾現象的發生?

成長于教育經濟學的人力資本理論,解釋了資本—收入比率為何隨經濟增長而不斷下降,國民收入的增長為何遠大于投入的土地、物質資本和勞動力等資源總量,“二戰”以后工資水平為何大幅度上升等傳統經濟學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但是,作為對生產力提高原因和經濟增長促進因素探討而產生的人力資本理論,過多地從方式角度闡述了如何實現經濟增長,而忽視了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目標實現中的定位。[2]

這種對“如何增長”(即增長的技術性)的偏重及對“為何增長”(即增長的價值性)的漠不關心,導致了對人力資本投資(即投入)的過分關注,而對人力資本投資主體收益的實現(即產出)缺乏應有的考慮。

如此的邏輯觀就可以相當程度地解釋為什么在我國高等學校入學率大大提高的情況下,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產出的大學生就業如此困難,投資的收益不能夠得以實現,以及眾多企業試圖用高薪來聘請高級技能工人而未果的事實。

二、人力資本投資收益不能有效實現的原因分析

首先,國家層面的“生產主義”取向導致對人力資本投資投入的過分關注,而忽略產出的實現。對“生產主義”的偏執,使得宏觀層面把如何實現經濟增長作為衡量標準并傾向于不斷探析促進經濟增長動力機制,所以人力資本作為能夠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也就理所當然地納入了其關注的視野。從1999年開始的高等教育擴招,盡管在某種程度上讓更多的人提升了人力資本,但是在我們看來它不外乎是解決促進經濟增長及開啟內需等問題的副產品而已。這項制度從目的性的設計上就缺乏對如何讓受教育主體從人力資本提升的角度來獲得收益的考慮。

其次,雙軌制度導致了人力資本投資的投入與產出的偏離。在人力資本投資領域,是雙軌制并行的,即在高等教育招生層面,規模及類別是按照國家教育部門的規定制定的,而畢業生求職層面卻是面向市場的,必須到市場上按照供給與需求原則讓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得以實現。供給的計劃性與實現有效供給的市場性的偏離,能夠解釋為什么在畢業生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卻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在我們看來,應該使得人力資本投資的投入與產出市場化,這樣才能夠在二者一致性的基礎上,讓人力資本的投資者享受到投資的收益,從而促進進一步的投資,并且進入一個良性的互動循環。

再次,無意識的“偽投資”使得投資的效率低下。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目前流行于我國的大規模人力資本投資是在“生產主義”導向下為了開啟內需而產生的副產品,這就必然導致了很多投資主體在搞不清楚為什么要投資、要進行哪些能力的投資的前提下盲目投資。這種主體的非自覺性,使得投資主體的行為選擇偏離了那些能夠形成投資、進而實現收益的路徑。比如,目前很多大學生非理性地選擇專業,學習時間的非有效利用,學習的目的就是獲得一個文憑等。

最后,產出機制的非市場化、非公平性,阻礙了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有效實現。即使投入機制再完美、過程再合理,若產出機制不能夠與之相配,那么收益的可獲得性還是很難實現的。雖然我國對于企事業單位的用人機制進行了改革,并且實行了看似很公平的招考制度,但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事實是,暗箱操作、金錢交易、人脈關系在產出機制中還比比皆是。就筆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在相同成績的基準下,父母的錢多權大的學生往往能夠比那些完全依靠自身努力的學生找到更好的工作,畢業即失業的學生大多屬于既沒有關系又沒有金錢的群體。

三、人力資本投資收益可獲得性的選擇

對我國目前人力資本投資存在原因的分析,使得我們認識到有必要通過一系列的選擇來實現人力資本投資收益可獲得性且公平獲得性。

首先,宏觀層面上走出“生產主義”的動力機制追求,步入價值機制實現。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使得我們十分向往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不去考慮經濟發展過程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從而造成了“生產主義”對經濟發展價值觀的極大漠視。但改革開放30年后,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和經濟實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現在我們有能力也有必要對發展目標導向進行重新選擇,而不應該繼續執迷于對經濟增長的偏重。體現在人力資本投資領域,不應該僅僅考慮如何從拉動內需的角度讓老百姓去被動地投資,而應該從價值實現角度引導老百姓進行選擇式的且富有成效性的投資。

其次,優化投資的結構,以結構效應帶來收益的可獲得性。經濟發展需要系統性的制度設計,結構的安排能夠影響目標實現。作為子系統的一項制度,其設計、作用過程以及目標實現也離不開結構的有效安排。目前存在一種不健康的趨向,那就是很多高等??祁悓W校紛紛升格為本科院校,學院類的高等學校爭先恐后地升格為大學等。這種趨向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人力資本投資領域應該存在的合理結構。其實,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或者發展的發動性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多少人接受了理論式的教育,而更體現在有多少人接受了與當下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的技能教育。所以,有必要優化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構,比如普及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能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及開展企業里的技能培訓,提升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水平等。否則,畸形的投資結構易阻礙投資收益的實現和可獲得性。值得欣慰的是國家有關部門也出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文件,用以指導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不幸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還是紛紛以升格大學為導向,而沒有認識到內部質量的提升才是高等學校發展的根本出路。

再次,加強用人制度的監管,以公平性和公開性來保證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實現。一方面,需要保障用人制度的公開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加強用人環節的監管力度,對那些歪曲化的行為嚴格懲處,以促進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公平性可獲得。顯而易見,體制的改革也是人力資本投資收益有效實現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所以,對于人力資本投資中存在問題的解決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投資層面,而應該更關注系統對問題解決的促進性。

最后,真正實現人力資本投資的有效性,而不是偽投資。上述的論述其實隱含了一個假設前提,那就是我們進行了人力資本投資。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另外的情形,那就是目前我們存在的人力資本投資問題,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本投資造成的?目前高校以及其他途徑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促進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形成?大學生在校期間配置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來獲得有效的知識和能力?可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形成相應的能力,是解決人力資本投資投入與產出不可忽視的根本性問題。這就要求國家、學校、學生等主體切切實實明白人力資本投資的內容和目的,真正實現人力資本投資的有效性,而不是偽投資。

四、結論

對人力資本投資問題的探討,必須訴諸于發展觀的理解,否則不能夠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的癥結。

如果說把“如何增長”問題的探討歸結于動力機制,把“為何增長”問題的追問歸結于價值機制,把兩者的結合歸結于發展理念的定位,就可以得出四種不同類型的發展模式,即:趨利避害式的發展,趨利不避害式的發展,不趨利避害式的發展和不趨利不避害式的發展。在這里,我們把趨利理解為追求經濟的增長,把避害視為發展進程中成果的多方共享性。比如趨利避害式的發展,就是在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后,各方主體都能夠分享到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也就是說達到了生產與合理分配的統一;趨利不避害式的發展,就是盡管我們實現了經濟的增長,但這種增長是不公平性的,是一部分人獲得了極大的收益而另一部分人的狀況卻越來越糟糕。所以,是否實現趨利避害式的發展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是我們在未來推進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必須遵循的發展理念。

[1]Lockheed E Marlaine,Adriaan,M.Verspoor.Improving primary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武康平.高級宏觀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389.

C961

A

1002-7408(2010)10-0051-02

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吉教科文合字[2007]第214號)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劉元勝(1980-),男,山東臨沂人,吉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發展經濟學;張天宇(1983-),女,長春人,吉林警察學院中外語言系教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

[責任編輯:孫巍]

猜你喜歡
獲得性投資收益機制
破布木屬植物與阿茲特克蟻——自然界中的投資收益理論
松鼠和松樹的投資風險與回報——自然界中的投資收益理論
獲得性指狀纖維角皮瘤驗案
“脾主肌肉”在治療ICU獲得性肌無力中的應用
成人獲得性扁平足的治療進展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以運動遲緩為主要表現的獲得性肝腦變性2例報道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個人投資者財務知識對股票投資收益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