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論闡釋

2010-12-27 09:33高延春
理論導刊 2010年10期
關鍵詞:感性以人為本本質

高延春

(延安大學馬列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以人為本”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論闡釋

高延春

(延安大學馬列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人”是研究“以人為本”的邏輯起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人是現實的具體的從事實踐活動的人,這為我們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的“人”提供了鑰匙;實踐的動因——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科學分析“以人為本”的“本”的關鍵;人與自然、人與人及人與自我的實踐關系為正確實現“以人為本”指明了路徑。

以人為本;實踐;需要;利益

一、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實踐本質的觀點是正確理解“以人為本”的“人”的鑰匙

“人”是研究“以人為本”的邏輯起點,而人的問題離不開人的本質。以往的哲學家們指出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物或是理性的存在物,卻不能以合理的形式把人的各種屬性統一起來,往往把人理解為一種抽象的存在。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的角度去理解人,才使人的本質得以科學地說明。

馬克思認為,人是從事自由自覺活動的、現實的、具體的人,而不是抽象意義上的人。以往人本主義的錯誤并非在于從人出發,而在于作為這一出發點的是“一般人”,是抽象的“類”,而不是具體的、現實的、處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從事實踐活動的人,進而把人的屬性當作人的本質,造成了人的感性與人的理性、人的自然性生命活動與人的意識性社會活動、人的個體活動與人的群體活動的對立思維等。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盵1]費爾巴哈把感性對象物的感性理解為一種感性直觀的活動,而不是看作人類實踐的感性活動。馬克思不僅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對象”,而且進一步認為人進行的是“感性的活動”,從人的實踐活動出發揭示人的本質,在人本主義只看到人的自然的、抽象的、共同的地方,看到了人在實踐活動基礎上產生的現實本質,指出,“在其現實性上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2]強調人是生活在不同社會關系中的歷史的、具體的、從事實踐活動的人。由此得出,實踐是人的實踐,實踐的主體是人;人是實踐的人,實踐是人的本質和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的自然性、社會性、精神性都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生成并發展的現實屬性。只有從人的實踐本質去理解這些屬性,才能使人的各種屬性以合理的形式存在。

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發展觀是以馬克思主義實踐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的。這里的“人”是“實踐活動中的人”,是“現實的具體的人”,即具有實踐本質的人。具有實踐本質的人又是類、群體與個體的統一。作為一個整體并區別于自然物的人是以類的實踐形式存在的,包括當代人和后代人。后代人雖然不在場,但他們與當代人共同擁有進行實踐活動的自然資源條件和自然環境基礎,把其放在“以人為本”的“人”的視域中也是合法的、合理的。作為人類內部、人與人之間具有社會關系的人是以群體或以個體實踐的形式存在的,包括不同的利益群體和每一個個人。在當今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現實過程中,“人”最根本的是現實的、具體的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包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所有勞動者、建設者。

二、馬克思主義關于實踐活動的動因是科學分析“以人為本”的“本”的關鍵

既然“以人為本”是以從事實踐活動的人為本,那么,我們必須回答以人的什么為本?在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中,人的實踐本質與人的需要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人的實踐活動歸根結底是由人的需要引起和推動的,并以滿足人們的多方面的需要、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目的。正如馬克思所說,“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p>

人的需要按對象可以劃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對于人而言,基本的物質需要及其滿足是不可或缺的。但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的社會存在物,精神生活、精神追求是人的創造性實踐活動的永恒源泉。人的需要按結構可以劃分為由低到高的三個層次: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發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人對維持其生存所必備的生活資料和生活條件的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的需要,人的自身生產的需要、生命安全的需要以及與他人交往的需要。當人的生存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后,就會產生享受的需要。享受的需要是人們對物質生活更舒適、精神生活更愉悅的需要。發展的需要突出強調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發展,它的最終目標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無論是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還是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都說明人對周圍世界的依賴關系,體現為人的需要與需要對象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是促使人去進行各種實踐活動的最初原因。但是,人的實踐活動必須借助一定的社會形式和社會關系,因而人的現實需要既體現著主體與需要對象的矛盾,又體現著社會關系的狀況。這種通過一定社會關系表現出來的現實的、具體的需要,就是利益。人的需要對于實踐活動的發生及其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通過利益的中介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現實的、具體的需要即利益,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直接動因。關于這一點,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盵3]對于人類具體的實踐活動來說,情況是這樣的:首先是作為直接動因的現實需要即利益反映到人們的頭腦中,形成激勵人們行動的主觀動機;然后是主觀動機引起人們有目的實踐活動,并指導這一活動得以完成??梢?,人的需要以利益為紐帶驅動人們的實踐活動,不同的需要、利益決定了不同的實踐動機、形式和目的。隨著需要的滿足、利益的獲得又產生出新的需要、新的利益,不斷引發新的實踐活動,進而推動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胡錦濤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盵4]在此,“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具體的、現實的需要和利益為本。人的基本需要是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包括社會交往需要)的統一,人的根本利益是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統一,而人的各種需要和利益的實現程度、水平最終體現為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多方面需求和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準則和根本目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不具備完全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實條件,它的具體實現形式和內容主要表現為:在經濟上,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實現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當前,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要重物,更要重人;既要強調經濟和社會發展,更要重視人的生存和發展,改善和提高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為正確實現“以人為本”指明了路徑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心視界,也為認識和實現“以人為本”指明了現實路徑。實踐論的“以人為本”就是把人的研究奠定在實踐的根本立場之上,從現實出發來研究人的問題,并且把“以人為本”歸之于實踐。人們在自由自覺的實踐活動中,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合理規劃和調控自己的實踐行為,以實際行動體現“以人為本”的實踐向度。

1.處理人與自然的實踐關系,實現“以人類為本”。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一方面,人是一種自然存在物,決定了人永遠不可能完全脫離自然而存在,自然規律對人類始終具有制約和控制作用。另一方面,人還是一種能動的社會存在物,能動地認識、利用、改造自然,創造人工自然以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這兩方面決定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能動和受動的實踐關系。近年來,人類為了盲目追求經濟增長而一味以能動性實踐不斷地“征服性、掠奪性”地開采自然資源,忽略自然對人的制約及人對自然的適應,輕視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結果造成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生態環境的迅速惡化,弱化了社會發展的自然基礎,進而危害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它要求我們既要充分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實現當代人的利益。所以,以人為本應著眼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即“以人類為本”。以人類為本并不是否定人以主體地位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滿足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是更加強調人以主體身份對改造自然的能力進行自控、自律以及對實踐結果的正負效應的自省、自責來維護人類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也就是說,人類既是自然的開發者和利用者,又是自然的保護者和改善者。這就要求我們要以一種有利于保護自然的生態實踐方式取代過去征服性、掠奪性的實踐方式。生態實踐是以生態學原理為依據、以生態環境的整體性規律為內在制約、以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價值旨歸的實踐。它主要表現在兩個層次:一方面是以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為目標,對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的補救和修復的末端治理的生態實踐。這是一種由先發展后治理的發展方式造成的被動優化生態環境的實踐活動,直接表現為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污染治理等;另一方面是人們對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實踐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生態控制實踐,反映了邊發展邊治理的發展方式和主動優化環境的實踐活動。[5]其中,生態控制實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導方式。生態實踐不僅滿足人的各種需要和利益,而且保障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實現了人的尺度和生態尺度的統一,有利于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處理人與人的交往實踐關系,實現“以公正為本”。馬克思主義認為,交往實踐是人與社會共同體中的他人發生關系的最根本的實踐形式。交往實踐的理想結果和狀態是人與人之間在各自需要和利益得到協調實現的情況下彼此尊重、互利共生的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在現實人際交往基礎上把人們之間多種需要和利益主導下的不同社會關系進行合理地系統整合的最佳效果,也是把社會中不同的矛盾、沖突進行調整或協調的實踐,使之成為大致統一體系的結果。但是,社會整合或協調實踐必須依靠“公正”的社會制度,才能把不同階級、階層與利益集團的人們整合、凝聚在一起,使彼此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多樣化交往活動規范化,形成穩定而和諧的公共秩序。所謂公正,一方面指所得的與所付出的相稱或相適應,也就是說得所當得;另一方面指按同一原則或標準對待處于相同情況的人與事,也就是說一視同仁。其實,公正就是要讓人的差異性和人的同一性都得到合理體現。以人為本內在要求尊重每個人的實踐主體地位,承認和保護人的合法和正當的利益,實現社會成員之間的平等和公平,包括經濟公平、政治平等、文化公平和社會公正等。它既主張功利、效率尺度,用功利、效率、利益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中、高收入階層的比重,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同時又主張道義標準、導向,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讓社會弱勢群體也能從社會發展中受益。隨著社會的轉型,弱勢群體的生活、就業、醫療、教育等社會問題尤為突出,必須更加關注他們的迫切需要和現實利益,更加強調公正的同一性。所以,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以維護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為本,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積極促進和擴大就業,著力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大力加強社會保障工作,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發展教育、衛生等事業,努力解決城鄉群眾上學難、看病貴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

3.處理人與自我的實踐關系,體現“以全面為本”。人是實踐性存在物,人的發展就是實踐活動的發展。人的實踐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運用和發揮,實踐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發展愈豐富,人的自身本質也會愈全面。人的發展不是一個純粹的認識能力的發展過程,而是實踐能力基礎上的總體性的發展,是物質性發展與精神性發展協調統一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質”,[6]它包含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即體力與智力、自然力與社會力、個體能力與集體能力、潛力和現實能力等的全面發展。二是社會關系的全面豐富性。人成為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倫理關系等社會關系的占有者。三是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即人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在內的個體素質獨特性的全面形成。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時,忽略了人自身的改造和控制,忽視了人類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輕視了人類精神的提升與凈化,遮掩了人之為人的尊嚴、權利、價值等,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非人”的動物。主要表現為:精神失落、道德滑坡、心理失衡等。人的全面發展是一種改造自我的實踐性活動,人的能力、人的社會關系和人的個性都是在全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只有通過每個人廣泛地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能動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覺悟,合理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才能使自身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成為實踐生成的全面發展的人。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7.

[4]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4-04-05.

[5]陶火生.和諧理論的實踐論路徑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3):4.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責任編輯:陳合營]

B 0-0

A

1002-7408(2010)10-0053-03

高延春(1970-),女,陜西延安人,延安大學馬列學院副教授,哲學碩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猜你喜歡
感性以人為本本質
感性工學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語文教學應“以人為本”
分析網絡新聞的感性面對及思考
崇尚感性意味著什么
感性的解放與審美活動的發生——對馬克思一個早期思想的引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