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科學發展思想探析

2010-12-27 09:33鄭根權
理論導刊 2010年10期
關鍵詞:公有制生產力共同富裕

鄭根權

(嘉興學院文法學院,浙江嘉興314001)

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科學發展思想探析

鄭根權

(嘉興學院文法學院,浙江嘉興314001)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發展理論的基石。本質論的核心思想是共同富裕,其內容都是圍繞共同富裕這一核心思想而展開,其中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體現著當代中國的時代主題,蘊含著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礎;而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體現著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實現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鄧小平;本質論;科學發展觀;共同富裕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發展理論的基石,其核心是實現共同富裕。要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就必須要努力做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的全面發展,努力做到在實現途徑上的協調發展,努力做到在發展方式上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做到在根本方法上的統籌兼顧??傊?,也就是要努力做到科學發展,這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邏輯

1.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體現著當代中國的時代主題,蘊含著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

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鄧小平指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盵1]265“發展才是硬道理?!盵1]377他反復強調,“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1]63,“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1]116,“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1]63,“搞社會主義,中心任務是發展生產力”[1]130,“社會主義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1]171。對于這一點,鄧小平在理論上作了深刻、系統的闡述。他指出,第一,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2]314,“只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2]314。第二,這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所決定的。我國是由貧窮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脫胎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對于一個飽經帝國主義列強掠奪和戰爭創傷的大國來說,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發展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是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國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加速經濟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鄧小平指出,我們“國家這么大,這么窮,不努力發展生產,日子怎么過?我們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難,怎么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1]10第三,這是當代中國解決一切國際國內問題的物質基礎,“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歸根到底,都要求我們的經濟建設搞好”[2]240,國內許多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要靠發展經濟來解決,“經濟不發展,這些問題永遠不能解決”[2]195-196。第四,這是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物質基礎?!肮伯a主義的高級階段要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1]63。鑒于經濟在社會發展中的最終決定作用,也鑒于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忽視發展經濟、搞“階級斗爭為綱”的嚴重教訓,鄧小平一再告誡我們,對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要“扭住不放,‘頑固’一點,毫不動搖”[2]249,“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沖擊它”[2]250,“一天也不能耽誤”[2]241,“一心一意搞建設,發展生產力”[1]10,“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1]375他告訴全黨和全國人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的最大政治,因為它代表著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利益?!盵2]163可見,在鄧小平的大量論述中,發展問題總是作為嚴肅的政治問題提出的,又總是同人民的富裕、國家的興衰、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

2.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礎,也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和必要途徑

公有制為主體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它體現了勞動人民是生產資料的主人,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地位的平等性。雖然,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中沒有提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但它卻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有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才能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保證共同富裕的實現。因此,鄧小平反復強調:“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兩條根本原則?!盵1]111

生產資料公有制度的確立和按分配原則的實施,從根本上鏟除了一部分人憑借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無償獲取他人勞動的剝削制度,從而為兩極分化設置了強大的制度性障礙。只要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防止出現普遍的兩極分化現象,并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值得指出的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區別不在于生產力的不同,而在于生產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筑的不同,發展生產既不是資本主義的目的,也不是社會主義的目的。資本主義發展生產的唯一目的和動機是追求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斷擴大和加強對雇傭勞動的剝削。這必然以多數社會成員的相對貧困為代價;而社會主義發展生產的目的是滿足全體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促進他們自身的全面發展,這一生產目的決定了全體人民必然走向共同富裕。而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既需要以生產力的極大發展為物質前提,又需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制度保障,離開或忽視任何一方的傾向都是極其錯誤的。當然,我們必須明確,公有制只是社會主義的原則,是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手段,并非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和最終目的。它最終是為發展生產力服務的,并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因此,它只是社會主義的必要條件,并不是充分條件。不是任何一種公有制都必然會實現社會主義目的。沒有公有制就不會有社會主義,但有了公有制不等于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公有制,但堅持公有制不等于堅持社會主義。只有服從于社會主義本質的公有制形式,才能體現實現社會主義的本質。離開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片面強調公有制,也會產生違背社會主義本質的惡果。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失誤,就在于把生產資料公有制當成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純”,使生產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經受了巨大的挫折。因此,必須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實現社會主義目的的需要來選擇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3.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體現著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18,社會的有機體是人的社會與社會的人的辯證統一,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胡錦濤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盵4]850

鄧小平發展觀的最高原則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貫穿于鄧小平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的探索之中。鄧小平認為,搞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的利益要求,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改善人民生活、實現人民權益是我們一切工作和政策的出發點及歸宿。他堅信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體,是力量之源,他指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盵2]368在他看來,我們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鄧小平明確指出:“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盵2]342他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員的最高準繩。他認為,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改革,都必須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權利、人民的價值為目標。他把“為什么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的成果歸誰”的問題,歸結為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他說:“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盵1]110-111他反復闡明:“社會主義發展生產力,成果是屬于人民的……我們的目的是共同富裕?!盵1]255“我們允許一些地區、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薄吧鐣髁x最大的優越性是共同富裕?!盵1]364他把“各項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作為衡量做得對或不對的標準?!盵1]23他強調,一定要使人民得到看得見的物質利益。同時,要“充分發揚人民民主,保證全體人民……享有各項公民權利?!盵2]322鄧小平領導的全面改革也是為了從物質上、制度上和精神上消除對人的束縛,實現人的主體地位,實現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人的解放和自由。他認為,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孕育著人的解放的深層意蘊。共同富裕既是人解放的條件,又是人解放的目的,是人民群眾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由于共同富裕是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來實現的,因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也就必然是實現人的解放的根本途徑。同時,鄧小平認為,在現實社會里,謀求人的自由發展,還應該逐步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現象,也只有在消滅了剝削和兩極分化以后,才能形成一種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引導人民最終走向共同富裕,完成人的解放的歷史任務。他還提出了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四有”新人的目標,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標準,是在當代中國實現人的現代化的總目標。從中不難看出,鄧小平十分重視“以人為本”,高度關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著眼于廣大人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讓人民能夠共同參與發展的機會、共同提高發展的能力、共同促進發展的水平、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他把人民的共同富裕、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主義的本質、目的、原則、最大優越性和主要任務緊密聯系在一起,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之中。

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途徑、要求與方式

1.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全面發展

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是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所要求的發展是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是物質文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以及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有機統一。

社會是一個綜合的有機體,發展是全面的發展。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強調社會主義必須全面發展。他指出:“我們的國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盵2]2081980年,鄧小平重申:“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盵2]250他具體指出,這種綜合全面的發展是指,“經濟與政治、法律”和“經濟與教育、科學”的綜合發展。鄧小平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為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搞建設是我們的基本路線,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歷史總結”。但是,經濟建設和經濟改革必須和政治體制改革同步進行,因為“不搞政治體制改革不能適應形勢。改革,應該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而且應該把它作為改革向前推進的一個標志”。[1]160因此,他特別強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2]348“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359。同時,他又反復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指出“兩大文明”都建設好了,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途徑和根本方法——協調發展、統籌兼顧

社會主義本質論所講的共同富裕,既強調“富?!?,又強調“共同”,其實質是反對和防止兩極分化,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普遍過上富裕美好的生活。但“共同富?!庇植皇恰巴礁辉!?,更不是“平均主義”。共同富裕是一個理想的最終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個長時期的歷史過程,其具體途徑是“先富帶后富”和區域協調發展。

鄧小平從中國發展的不平衡和差異性及區域經濟的不同特點出發,在社會發展進程和發展道路上,突出強調了發展的先后及推進的次序。鄧小平認為由于客觀情況千差萬別,要做到“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1]155。因此在發展中不要違背發展的客觀規律,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先富帶動后富,實現共同發展?!斑@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盵1]166他還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盵1]277-278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他又進一步指出:“什么時候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在什么基礎上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要研究??梢栽O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盵1]374這些論述,不但其前瞻性和精確性令我們驚嘆不已,而且體現出了其與科學發展觀的“親緣關系”,科學發展觀中的“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正是鄧小平共同富裕和“兩個大局”思想的深化與發展。

鄧小平主張,通過不平衡的發展來達到動態的、相對的平衡發展。他認為,社會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所構成的系統整體,社會發展是通過社會系統內部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協調來實現的。是一個從不平衡到相對平衡的辯證過程。經濟關系的失衡,必然會帶來經濟的衰退;經濟與社會的失衡,必然會帶來社會的動蕩;社會與自然的失衡,必然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只有工業與農業、經濟與社會、經濟與文化、經濟與政治、人與自然等相互協調、和諧統一,才能做到社會整體全面的、穩定的、可持續的發展。他從全人類的角度,從中國人民長遠利益的角度考慮發展問題,認為發展“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5]63-64,要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統一起來,“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2]175“要采取有利步驟,使我們的發展能夠持續、有后勁”。[1]312鄧小平還特別強調要協調好人口、環境、發展三者間的關系,通過人的主觀努力來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這對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子孫后代利益的維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發展方式——可持續發展

共同富裕所要求的發展,在內容上是全面的,在步調上是協調的,在進程上又應該是可持續的。深刻研究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論的論述,可以領悟到其中包含著較為豐富的可持續發展思想。鄧小平針對現實國情,提出了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首先,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傳統的發展觀把經濟指標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程度的唯一標準,把人和自然作為經濟增長的工具和手段,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導致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危機,造成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日益緊張,產生了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尖銳矛盾。因此,鄧小平強調“要大力加強計劃生育工作”,[2]164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增長,使人口增長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相適應。同時,還必須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生活質量,使我國由人口大國轉化為人力資源強國。其次,合理利用生產資源是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自然資源相對短缺,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必須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鄧小平指出:“我們地大物博,這是我們的優越條件。但有很多資源還沒有勘探清楚,沒有開采和利用,所以還不是現實的生產資料。土地面積廣大,但是耕地很少?!盵2]164因此,他強調要節約資源,要合理利用資源,推進資源價格合理化,建立明確的資源管理制度。再次,搞好環境保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增強環境的持續能力。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與經濟的持續增長,只能在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中實現。因此,鄧小平指出,自然環境保護很重要,他號召全國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后代”[1]21。最后,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開發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鄧小平認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源的開發。他指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1]377-378。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揭示了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關系。從中外經濟發展史上看,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經濟繁榮;而科技落后必然導致經濟停滯不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加大了對科技的投入,科學技術的作用日顯突出,生產力水平也隨之迅速提高。實踐證明,科學技術的創新、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由此可見,鄧小平對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著眼于人類長遠利益和自然資源的關系,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在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中來實現經濟社會的發展,深刻地揭示了經濟建設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意義,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明確了中國未來如何發展的大問題,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確立和科學發展觀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三、結語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中所揭示的科學發展思想,把握了中國國情、社會主義與現代發展三者之間的契合點。它緊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問題而展開,以中國的基本國情為出發點,以“發展是硬道理”為主旨,以社會主義社會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深切關注人民利益為主線,以世界發展潮流和全球性、開放性發展趨勢為背景,體現了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統一,體現了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文化發展和人的發展的統一,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當代中國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和發展的成果屬于誰的基本問題,涵蓋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方面。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實踐路徑,為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提供了理論前提和實踐基礎,并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健康、快速、持久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鄧小平論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

[責任編輯:閆生金]

A 849

A

1002-7408(2010)10-0055-03

浙江省教育廳2010年度課題“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科學發展思想研究”(Y 201019032)。

鄭根權(1958-),男,浙江湖州人,嘉興學院文法學院教師,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公有制生產力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從勞動主義的角度對當代中國經濟問題的思考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凡事就怕做到極致 一個詞的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