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成功范例

2010-12-27 15:40羅鳳琳李軍民
理論導刊 2010年12期
關鍵詞:哲學原理大眾哲學

羅鳳琳,李軍民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西安710061)

《大眾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成功范例

羅鳳琳,李軍民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西安710061)

1935年出版的艾思奇的《大眾哲學》是中國現代史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奠基之作和成功范例,其對我們今天研究和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大眾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

《大眾哲學》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于1935年出版的哲學著作,它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刻道理,在中國現代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么,《大眾哲學》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成功地大眾化呢?

(一)

首先,《大眾哲學》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口語化。哲學是用概念、范疇組成的邏輯體系,一般人難以理解、不易接受,令人望而生畏?!洞蟊娬軐W》采用了日常談話的體裁、大眾化的語言,沖破了這個屏障?!洞蟊娬軐W》用講話的形式,分為五章22講,每一講既互相聯系、互相銜接,又獨立成篇。分別介紹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論、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這種講話的體裁更適合普通讀者的口味?!洞蟊娬軐W》主要用口語式的、大眾化的語言敘述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使哲學原理容易被群眾理解和接受,容易入耳入腦。例如,它用俗話“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說明二元論的特征,指出二元論既不是徹底的主張唯心論,又不愿完全贊成唯物論,想把一種荒謬的思想和一種合理的思想調和起來,“就好像拙劣的畫師,既不愿把人完全畫成鬼樣子,又不能或不肯切實認真地畫出一個正確的人像,結果他所畫出來的東西,就好像是鬼和人的混合物:看起來像鬼,又有點像人?!盵1]59再如,它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人所共知的道理說明認識的來源和方法問題,用“飽漢不知餓漢饑”,說明階級立場對認識的影響作用,用“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明循環的特征。尤其是第八講,在談到感性派和理性派時,在口語化方面運用得十分出色。它說,在外國,經驗派的大本營在英國,理性派的大本營在歐洲大陸德、法、荷蘭等國,兩個大營壘在哲學上對立了很久,抬了幾百年的大杠子。為什么這樣呢?這是由于他們看法不對。在他們的眼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好像是兩只絕對勢不兩立的老虎,如果把兩只老虎放在一起,他們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一山不能容二虎”。他們想救活一只,殺死一只,但究竟要殺哪一只、留哪一只?對這個問題發生了分歧。其實,“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它們同樣都是人類的認識,他們本就像一家人,像是兩公婆或兩兄弟”[1]99?!洞蟊娬軐W》運用了豐富的俗話成語、日常語言講述哲學原理,使哲學原理從語言表述方面通俗化了。

其次,《大眾哲學》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日常生活貼近化。哲學來源于現實生活,但它又確實遠離生活。恩格斯說過:“更高的即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采取了哲學和宗教的形式?!盵2]因此,要使哲學原理這種“更高”的意識形態容易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就必須使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貼近,《大眾哲學》在這方面做了開創性的工作?!洞蟊娬軐W》第一講首先說的就是哲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它說,一提起哲學,人們總會想到舊社會大學教室里的一種難懂的課程,也有人會想到那些算命先生。許多人總以為哲學是一種虛無縹緲、談命運說鬼神的神秘思想,以為哲學和我們日常生活隔得天一般的遠,普通人決難過問?!捌鋵?,哲學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哲學的蹤跡?!盵1]17《大眾哲學》運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說明深奧的哲學道理。譬如,它用照相說明認識首先必須有對象,同時還必須有反映對象的“照相機”——大腦。用人們搬椅子,說明主觀既可以反映客觀,又可以作用于客觀。用日常生活中的生搬硬套、公式主義說明教條主義的危害性。用人們只有敲碎胡桃才能認識胡桃的內部,人們只有在游泳中學會游泳,說明實踐的重要性?!洞蟊娬軐W》講述哲學原理大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說起的,而且它有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善于對普通事例作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從中引出許多哲學道理來,使人心領神會,茅塞頓開。它沒有停留在觀點加例子的初級水平上,這是值得我們現在的哲學通俗讀物所借鑒的。例如,第二講“哲學是什么”也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談起的。它指出,在反動統治下的舊中國,人們的生活困難是一個普遍現象,而對這樣的現狀,有的人由不滿意變得絕望,這就是“悲觀主義”的哲學。有的人以為生活困難是命中注定的,主張消極忍受,這是“宿命論”的哲學思想。也有少數軍閥、官僚、地主、買辦、大資產階級,生活困難的問題與他們是沒有關系的,他們以為自己是天生統治別人的,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整日坐食游蕩、消遣作樂,這屬于“法西斯”和“享樂主義”的哲學。還有的人認為,只要把我們生活困難的現實原因研究清楚,并努力打破這種原因,就可以克服困難,這里面就有一種“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第三,《大眾哲學》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形象化。把抽象的哲學原理形象化,這是一件頗為辛苦的工作,《大眾哲學》在這方面作了艱苦的探索,它采用了說故事、講哲理的形式,用寓言、歷史故事、文學故事、藝術形象、日常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等形式展現出哲學道理來,寓抽象的哲理于形象之中。因此,只要是看過這本書的讀者一想到雷峰塔倒塌的故事就必然會聯想到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一看到胡桃就會聯想到實踐與認識的關系,一看到照相機就會聯想到反映論的觀點等等。

第四,《大眾哲學》注重馬克思主義哲學現實化?!洞蟊娬軐W》是一部通俗性的著作,但作者寫作本書絕不是為了供人們欣賞和消遣,而是為了給大眾提供一種科學的思想武器,幫助群眾認清中國的現實,激發人們投身于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洞蟊娬軐W》反映了大眾所關心的問題。

艾思奇寫作《大眾哲學》之時正是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洞蟊娬軐W》緊密聯系這個重大的實際,正如作者所述,本書的目的“就是想幫助讀者研究一下:什么哲學思想是進步的、正確的、合乎真理的,合乎廣大人民斗爭利益的,什么是反動的、帶欺騙性的,只能幫助帝國主義、封建勢力與官僚資本主義勢力的?!币员闶谷藗儭拜^系統、明確地掌握符合人民大眾利益的哲學思想,使我們有可能較正確地認識周圍事變的發展情況,更有勇氣和信心為廣大人民的斗爭貢獻自己的力量”。[1]20在本書的最后,作者強調:哲學的任務是在于改變世界。學習辯證唯物論,就是為了認識中國社會的客觀規律,進而改造中國,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大眾哲學》在講述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時,緊密聯系當時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實際。例如,它在講述哲學與生活的關系時談到:“如果有人問我們當前的生活時,就應該答復說:我們的生活,就是廣大人民在無產階級領導下對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勢力的斗爭的生活,是在今天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勝利,以便將來更進一步爭取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生活?!盵1]22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勢力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使農民沒有地種,工人不能做工,學生不能安心讀書,工商業不能發展。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與此有關,因此,中國要向前發展,就必須推翻這三座大山。又如,它在講認識規律的重要性時指出,我們絕不能像宿命論那樣,甘心忍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但是為推倒我們頭上的大山,必須懂得怎樣才能使山倒的規律,只要我們能夠找到這些規律,就一定能夠指導革命走向勝利。它還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偉大斗爭實踐,說明主觀與客觀的關系、感性與理性的關系、實踐的特點以及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等等??梢?,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是《大眾哲學》的一個原則。著名哲學家馮契指出:“《大眾哲學》的特點是聯系實際,使哲學為群眾服務,為青年所掌握。這本書非常注意用哲學解決現實問題?!薄罢軐W要把握時代脈搏,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就是在當時抓住了這一點,所以才贏得如此多的讀者”[3]。也有的論者指出,《大眾哲學》的歷史意義就在于它寫了大家需要了解的東西?!洞蟊娬軐W》主要是在認識上對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對當時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為大眾指出了真理。它“抓住了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合情合理地回答出來”?!霸陉P心國家存亡這個現實問題上,同廣大人民群眾起了‘心連心’的作用”[3]。

(二)

《大眾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通俗化的成功范例。但不可忽視的是,它在理論上也有深化和獨到的見解,在形式的通俗化之中包含著理論上的創造性。這是《大眾哲學》的另一個特色。

在一般人看來,通俗和簡單、淺顯是同義語,甚至把通俗化歸結為“庸俗化”,因而對通俗化的工作不屑一顧。艾思奇并不這樣看問題,相反他對通俗化的工作用力最勤,正如他自己所說:“《大眾哲學》實在花費了我不少的精力。如果我用同樣的精力來做專門的學術研究,我想至少也可以有兩倍以上的成績了罷。一本不到十萬字的小冊子,前后竟經過了一年才寫完”[1]278。正因為如此,《大眾哲學》才能夠比較準確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并將自己的理論研究成果凝結于通俗化的形式之中。

《大眾哲學》比較深刻地論述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對立統一關系。它指出,我們的認識有兩種,一種是感性認識,它只能認識事物的外部的、零碎片面的、表現的形象;另一種是理性認識,它能了解事物的本質特性,是一種全面的、系統有條理的認識?!案行哉J識和理性認識不但是兩種不同的認識,而且往往有相反的結果,兩種認識的結果往往會相互矛盾”。[1]98比如,中國老百姓和日本軍閥,只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看,膚色相同,都是黃種人,比起蘇聯或英美人更接近;但從理性認識的角度看,即從更深刻的階級地位和階級性質上來看,日本軍閥是侵略者,是中國老百姓的敵人,而蘇聯人民則是我們的朋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往往就是這樣相反,這樣矛盾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這種“抬杠”現象,并不是我們的認識能力愛興風作浪,而是反映了事物本身的復雜內容,“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質(也叫做本質)和它的外表(也叫做現象)一致不一致來決定,客觀事物本身沒有東西,也不會在我們的頭腦里憑空出現?!盵1]109在這個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指出:“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也是比感性認識更高一步的認識”。[1]115作者還形象地將二者比作“父子關系”,沒有老子就沒有兒子,然而在通常情況下,兒子一代總應該比老子進步一些。感性認識第一步反映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進一步反映事物的規律?!洞髲恼軐W》對感性與理性的關系敘述的既通俗又深刻。

《大眾哲學》比較清楚地論述了實踐及其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指出,“實際行動或實踐,是改變事物的行動,是打破胡桃殼的行動”。[1]122這樣的實踐有兩種,一種是改變自然的生產實踐,另一種是改變社會的階級斗爭實踐。實踐是認識論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有決定作用的”。因為,第一,“實踐是我們一切認識的基礎,不論是我們的感性認識或理性認識,歸根到底都是從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得來的?!盵1]122第二,實踐是真理的標準,“我們的認識之正確與否,又要拿到實際行動中去加以檢查才能得到證明”。[1]122第三,實踐促進了認識的發展,認識是服從于實踐的,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確確實實地學到一些東西。

《大眾哲學》對認識過程作了精辟的概括。眾所周知,列寧對認識過程首次作了重要的闡述,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辯證途徑?!盵4]《大眾哲學》進一步發揮了列寧這個思想,指出:“我們的認識是和實踐結合著的一種發展過程:它首先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再用我們的認識指導實踐,再在進一步的實踐中檢驗和證明我們的認識之正確與否,同時再獲取新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由實踐到認識,又由認識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又得到新的認識,又進一步去指導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不斷地循環往復,我們的不斷地前進、發展,就愈更高度地接近絕對真理?!盵1]150它還指出:“認識的過程是由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又再由理性的認識走向實踐,在實踐中,又再開始新的進一步的認識,這樣不斷地像螺旋一般地循環下去,每循環一次,我們所曉得的東西就進步一次,這就是認識的運動過程?!盵5]

《大眾哲學》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作了比較深入的闡發,在理論上有所前進,有所發揮。除此而外,《大眾哲學》在其他一些理論方面也是頗有見地的,如對決定論與宿命論的關系的論述,對立場、觀點和方法的論述等等。這些論述,在今天仍然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1]艾思奇.大眾哲學[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1981:249.

[3]一個哲學家的道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281.

[4]列寧.哲學筆記[M].1981:181.

[5]艾思奇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1:202.

B0-0

A

1002-7408(2010)12-0033-02

羅鳳琳(1954-),女,湖北天門人,中共陜西省委黨校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李軍民(1953-),男,陜西榆林人,中共陜西省委黨校教授、碩士生導師,副巡視、教育長,研究方向:社會發展理論。

[責任編輯:閆生金]

猜你喜歡
哲學原理大眾哲學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淺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蘊含的哲學原理
《法哲學原理》的經驗觀——兼論馬克思對概念的邏輯的經驗性批判
論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的意志概念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范式的形成與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