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儒家文化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思考

2011-03-17 22:00
天府新論 2011年1期
關鍵詞:儒家文化實力文化

張 哲

關于儒家文化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思考

張 哲

在當今世界,隨著國際競爭力的日益激烈,文化軟實力已成為未來國際競爭的關鍵所在。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影響國人已有兩千多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有益的思想觀點與當今時代的主旋律相契合:儒家文化的和諧觀念對建立和諧世界的信念有促進作用;儒家文化中的義利觀對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價值;儒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對全民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儒家文化既不去侵犯和掠奪別人,也不去強行推銷自己,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儒家文化;文化軟實力;提升;和諧觀念;義利觀;人生價值觀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競爭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變得日趨重要,在社會的全面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有優勢,就必須大力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弘揚儒家文化中的優良傳統,促進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以提高我國國民形象的魅力和國家的國際威信力,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一、軟實力、文化軟實力的內涵

近年來,軟實力這個概念頗為流行,其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現得越來越重要,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力中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軟實力”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院長約瑟夫.奈教授在 20世紀 80年代末提出來的。他于 1990年在《政治學季刊》、《外交政策》等雜志上發表了《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軟實力》等論文,并出版了《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介紹了軟實力的概念和其在當今世界的重要作用。約瑟夫.奈認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方面。其中,硬實力主要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力量,而軟實力則包括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民族凝聚力等要素。他把軟實力定義為“通過吸引,而不是以強迫或收買等手段來達到你想要達到的目的的能力?!薄?〕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想要其他國家以自己為榜樣,向自己學習,謀求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那就必須用自己合理的制度、深厚的文化、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來提升自己的親和力和感召力,以此吸引別國來仿效學習,而不是用經濟制裁、武裝力量或給予一些利益來強迫、引誘別國來學習。因為只有通過其魅力的吸引和感召才是能使其在國際地位中占據優勢的唯一持久的影響力。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軟實力的主要來源就是文化的吸引力,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感召力。所以,在構成軟實力的各要素中,文化要素占據了主導性的地位,可以說,文化軟實力就是軟實力的核心部分。

所謂“文化軟實力”指的就是 “依靠文化、價值觀念等建造出來的無形影響力,它對人的行為和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是根本性、長期性、廣泛性的?!薄?〕正因為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和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世界各國也都對其引起了重視,可以說如果想要在國際上占據優勢地位、獲得主動,大力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已成為關鍵所在。

二、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現狀和所面臨的挑戰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在悠悠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我們黨也向來十分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在黨的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在明確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要求?!?〕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展方位的科學把握,顯示了我們黨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創造力和影響力的信心和決心,表明了我們黨對文化軟實力在整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達到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水平。但我們在看到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所結出的碩果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仍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

第一,我國文化軟實力與硬實力的發展相比,存在著嚴重不均衡的現象。我國改革開放 30多年來,創造了震驚世界的經濟奇跡,國民經濟保持了年均 9.7%的快速增長率,經濟總量已達到世界第三位。而相比之下,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發展卻比較緩慢?!鞍凑帐澜绺鲊陌l展經驗,當人均 GDP達到 1000美元時,就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當人均 GDP超過3000美元這個門檻時,人們對文化的消費則進入快速增長階段”〔4〕。雖然目前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對文化的投入力度,但是投入的增長幅度任然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速度,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所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投入到文化產業中的比重任然較低,使得我國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遠不及經濟和貿易發展對世界的影響力,還沒有從一個文化大國轉變為一個文化強國。

第二,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的文化貿易逆差。文化產品的出口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雖然我國的商品已遍及全球,“中國制造”已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但我們要看到,在“中國制造”的背后卻看不到中國的文化。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在世界眾多大品牌中卻很難尋覓到中國品牌的身影;雖然“我們今天有能力創造占世界 20%的冰箱,30%的洗衣機,50%的摩托車,55%的電視,75%的鐘表,80%的拖拉機,90%的打火機和紐扣,但不能忘記的是,中國制造出口的每一臺顯示器都標示著:nItel in side?!薄?〕盡管我國的制造業規模宏大,但其高額利潤被西方發達國家賺走,而我國卻僅僅是世界的低端加工廠。尤其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這種貿易逆差已經反映到思想價值觀念的文化產品上。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圖書、文藝、影視等領域將意識形態和文化價值觀輸送到我國,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這對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來說,無疑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

第三,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浪費現象嚴重。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積累了許多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文化遺產和資源,但我們對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和資源的開發和保護沒有跟上。一方面,我國許多文化資源長期處于一種靜止的狀態,許多文化成果無人問津,沒有引起國人所應有的重視;許多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古老建筑因盲目追求城市的擴建而被人為的破壞,許多文物古跡已不復存在,只能通過照片和博物館的文獻來追憶其往日的輝煌。這對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的踐踏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另一方面,在日趨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中,我國的文化資源優勢還沒有轉變為文化競爭優勢,甚至我們常常驚訝地發現,我國許多寶貴的文化資源竟然輕而易舉地被別國拿去,賦予了別國的價值觀。從美國拍攝的動畫片《花木蘭》、《功夫熊貓》到日本開發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游戲軟件,再到韓國申報“端午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大量的優秀文化正在被別國不斷的慘適合侵占,如果不對此加以重視和保護,我們以擁有五千年文化的自豪感必將逐步消失。

三、儒家文化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思考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化解當前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的問題和挑戰。因此,要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使我國的文化能夠吸引和感召世界各國人民,振興我們的民族事業,就必須發揮我國自身的文化優勢,繼承和弘揚我國儒家文化中的精華,為我國今天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一)儒家文化的和諧觀念對建立和諧世界的信念有促進作用

儒家文化中的和諧觀念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平等,人與一切物類平等的生態倫理理念始終貫穿于儒家文化之中,即所謂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體精神,又強調必須順應自然的發展??鬃诱f:“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里所說的天,就是自然界。四時運行,萬物生長,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強調人必須順應自然,人只有遵守自然法則才可以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又提出“人知天”的觀點。這就強調人不是自然的奴隸,人在天命面前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因此,其中心思想就是主張人與自然和諧一體,主動地以人合天,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同進化。第二個層面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儒家突出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就要求君子一方面要勤勉奮進,積極進取。另一方面又要謙遜待人,寬厚容人。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和思想”,即凡事都有一個界限和尺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強調矛盾雙方的統一和事物發展中的平衡。正是在這一思想的孕育下,培養出了中國人民謙讓、仁厚、寬容的國民性格和以“和為貴”為核心的價值觀,形成了愛好和平、講信修睦的優良傳統。

儒家文化中關于“和諧”的觀念對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來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儒家文化是剛柔相濟的,既能積極進取,又能寬厚容人,在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強調在平等的基礎上解決問題。而西方文化則過于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一種寬容平和的心態。這可以說是造成其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橫行,陷入空前的精神危機,導致各種沖突頻繁發生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要大力弘揚儒家文化中的 “和諧”觀念,把我們愛好和平、平等合作的思想展示給世界,提升我國國民的形象和魅力,倡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二)儒家文化中的義利觀對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價值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商業社會。如果不能處理好義與利兩者之間的關系,往往導致利欲橫流、道德淪喪、損人利己等種種敗壞社會正常秩序現象的發生。在儒家文化的義利觀中,它主張人們去追求合乎道義的利益,不符合道義的利益堅決不取,不能見利忘義,更不能以利害義。這對于我們正確認識和調節利與義的關系,為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了條件。

首先,要樹立“以義為上”的價值觀。即在處理義利關系時,始終應把“義”這一道德原則放在首位??鬃诱f:“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這就表明是“以義為上”,還是“以利為上”是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這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就是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潤的擴大,而關鍵是要考慮這些利益的獲得是否符合道義,如果不符合社會的道德和法律原則,即使利益再大也不要去賺取,而應在符合社會道德、法律原則的基礎上去謀求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要樹立“舍利取義”的道德規范。這就是說在義與利之間發生矛盾,兩者不能互兼顧時,必須要犧牲物質利益乃至個人生命以保存道義。這是在公利和私利的角度上來說的,如果過分注重個體的利益,就會引起紛爭,從而損害整體的利益,而沒有整體的利益,個體的利益同樣也得不到保障。這對于作為個體的企業來說,就是絕不能只因追求自己的個體利益而損害作為整體的社會利益,而是要站在正義的立場上,真正做到不為權勢所屈服,不為利欲所左右的“深明大義”。

最后,要實現“義利統一”的協調發展。雖然儒家文化強調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但并不是說不重視利益,完全否定利益,而是要在不違背公利和社會道德、法律規則的基礎上實現個人私利的最大化。我們今天所要建設的市場秩序,就是要調節人們在市場上所可能產生的不正當競爭環境。也只有人人都遵守義利統一的道德規范才有可能為良性市場競爭秩序的形成提供動力。

儒家文化中義利觀的智慧啟迪了無數的志士仁人,無論是在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港臺地區,還是在中國大陸,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事實一再的證明,將儒家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整合到企業文化之中,對推動現代企業的發展,促進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具有深遠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三)儒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對全民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儒家文化注重整體利益和精神價值,能夠使人從一己之私和物質利益中解脫出來,具有一種整體的、宇宙的廣闊視野,形成一種自在自足、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這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仁愛思想”。這一思想對于正確規范人們的行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身、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第一,在對待自己方面,儒家強調道德修要的提高。而提高道德修養的途徑就是靠自己的自覺,先正己,后正人。儒家主張通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磨練鍛造自己,最終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正是這一優秀思想幾千年的積淀,塑造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精神。進入新的世紀,面對著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我國要想爭取主動,就必須大力弘揚這一思想來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在各種困難和挫折面前都要堅忍不拔、百折不回,對人生征途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敢于給予迎頭痛擊。只有充分的發揚這種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第二,在規范人的道德方面,儒家要求人們做到“克己復禮”?!岸Y”的作用就在于約束人們的行為來實現仁道。其禮治的思想就是要求每個人都要知禮,明確自己的位置和職責,同時還要守禮,要安心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人人都不越禮,人們之間就不會出現摩擦和矛盾,人人也都能各得其所,這樣就會保持整個社會的協調和穩定。但在我們今天看來其思想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過時的、消極落后的內容。比如過分強調社會的等級,過分壓制人們的欲望等等。因此,我們必須抽掉其中的不合理因素,而把其中所蘊含著的許多具有普世價值的內容發揚光大。所以,我們今天提倡的“禮”,已不是封建社會上尊下卑的等級制度了,而是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在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建設過程中就必須要求人們遵紀守法,照章辦事,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當伸張正義,敢于同各種丑惡的現象和違法行為作斗爭,把正義和光明磊落的品質付諸實踐,用其所具有的普世價值來指導新時期良好社會風氣的建設。

第三,在對待他人的關系方面,儒家要求人們做到“愛人”,這是儒家仁愛思想的核心。儒家對待他人的愛是從現實出發的一種真情實感,這種愛心是通過忠恕之道來實現的?!爸摇笔菑目隙ê头e極的方面來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爾達人”(《論語·雍也》)這就要求當人們自己有某種要求需要滿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這種要求需要滿足,要去真誠的關心人、幫助人,認真的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恕”是從否定和消極方面來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這就要求人們做到當自己不愿被他人如何對待時,自己也不要這樣對待他人,要求我們要寬容人、尊重人、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忠恕之道對于協調新形勢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于增進社會的凝聚力,鞏固安定團結的社會新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自尊、自愛,從自身的道德修養做起,在想到自己的同時也想到他人,互相諒解,謙讓克制,而不要互相猜疑、互相損害,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安定和健康發展,也才能保證我們和諧社會的目標得以實現。

總之,儒家文化既不去侵犯和掠奪別人,也不去強行推銷自己,而是靠自己的文化魅力來使別人信服,在完善自己的同時又不忘去幫助別人的發展。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先人們智慧的結晶,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對中國社會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精神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我們今天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1〕[美]約瑟夫·奈.美國霸權的困惑——為什么美國不能獨斷專行 〔M〕.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2〕趙颯.關于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思考 〔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0,(1):40.

〔3〕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M〕.人民出版社,2007.35-36.

〔4〕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產力 〔N〕.經濟日報,2007-06-29.

〔5〕劉蓮香.關于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思考 〔J〕.學術論壇,2008,(12):176.

G112

A

1004—0633(2011)01—112—04

2010—08—16

張哲,中共中央黨校馬理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91

(本文責任編輯 劉昌果)

猜你喜歡
儒家文化實力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實力搶鏡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漢服形制研究
誰遠誰近?
王曉晨:逆襲靠實力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當務之急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