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模得法 尚意創生——初中“模型創生式”作文導寫摭論

2012-08-15 00:47江蘇徐余忠
作文教學研究 2012年6期
關鍵詞:語段技法作文

江蘇 徐余忠

建模得法 尚意創生
——初中“模型創生式”作文導寫摭論

江蘇 徐余忠

初中階段作文教學是學生真正意義上學習寫作的起步階段,如何模仿是至關重要的。提煉出直觀的可借鑒的語段模型作為練習寫作的樣式,學生在此基礎上模仿得法,進而能自然融入自我,深度建構,創作生成出新作文來,是一種可行的辦法?!澳P蛣撋健睂懙幕静呗允恰敖!梅āR摹—創造”。在具體導寫實踐中若能將普遍指導與面授機宜,帶領學生“入乎其中”,深度模仿與本真發現,促進寫作“超乎其外”兩個層次的策略有機結合好,那么初中作文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升是完全可能的。

模仿 建模 深度 本真 創生

當前作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語文教科書在閱讀內容安排上陣容強大,而作文安排卻如點綴式的花邊。且作文教學整體設計松散,單元安排的關聯性不大,系統性不強,對于如何進行作文教學的指導作用非常微弱。另外,教師不會教、不能教也不愛教作文的現象較為突出,這些又都必然導致了學生作文水平整體不高。

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其綜合語文素養最真實的反映。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直面問題,大膽嘗試,想方設法為學生搭建起能夠由讀到寫的橋梁。初中階段是學生寫作意識培養的發軔期,此時如果教者不作為,讓學生處于原始自發狀態作文,整體效果必然甚微。因此為學生的寫作起步提供一個“模板”,一副“拐杖”,從而突破寫作難的瓶頸,有效提升寫作基本功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從模仿到生成是作文起步的必由之路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人從兒童時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他們因摹仿而獲得了最初的知識,摹仿就是學習?!闭Z言學家呂叔湘也曾指出:“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摹仿的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弊骷姨K童也曾坦陳自己寫作的模仿經歷,他認為模仿是寫作者無法回避的階段。模仿之于起步習作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問題是我們模仿什么?如何模仿?這個問題似乎沒什么新意,但確實又研究不足。在實踐中,我提出“模型創生式”作文導寫方法,希圖對學生習作能力能有所推進。

何為“模型”?“模型”即模式、樣式。按照模型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物理模型、數學模型、結構模型和仿真模型。我所言的“模型”是指語段模型,是一個新概念,指通過提煉典范的文學語言片段,重點就其中的某個技法進行結構分析,幫助學生形成掌握段落形成的情感軌跡和邏輯思路。語段模型的最大作用就是讓本來的“文無定法”變得“有法可依”,便于學生懂得構段謀篇的要義和在寫作中有可依托的范式。

何為“創生”?“創生”是個合成詞,即創造、生成。創造一種新的存在形式,并產生新的意義就是創生。作文學習應該從模仿開始,但又不能止于模仿,模仿僅僅是入格而已。作文的本質不是靜止機械的仿制,而是有著生命情感的能動表達,因此在學習語段模型的基礎上,由模仿而創生出新的形式、內容和意義的佳作才是最終歸宿,這正所謂基于模型而又高于模型。

“模型創生式”導寫的基本策略是“建?!梅āR摹—創造”。

“建?!币龊萌椆ぷ?,一是遴選語言規范、有一定技法代表性的語段作為學生模仿的范例;二是對所選語段進行精要的技法“圖式”的解析,便于學生直觀理解;三是設計與本語段模型技法相關的練筆話題。

“得法”是指學生在寫前的閱讀語段模型,感受、消化、理解、領悟技法的一個過程。學生對技法領悟是否透徹將直接影響寫的結果。得法的過程不可馬虎了事,起步訓練時需要運用多種手段帶領學生細心、耐心地落實到位。

“臨摹”是借鑒了書法的概念,包括兩個層次即“摹寫”和“意臨”?!澳憽鳖櫭剂x是指學生按照語段模型指導的技法進行練筆,目的是加強對規定技法的內化。此舉要求學生練筆中技法運用要明晰規范,不走樣,不含糊,這是掌握技法的“必然王國”?!耙馀R”是摹寫的升華。摹寫強調的是“形似”,意臨強調的是“神似”,要求學生得法而不為法所囿,這是鼓勵學生在熟悉技法后能夠靈活運用技法走向自由表達。

“創造”是指學生能夠在習得技法后,能夠在其他各類寫作情境下綜合運用,生成出反映自我生活色彩,彰顯個性情思的文字,做到會有意識的經營段落,擺脫機械模仿和無法無文的大白話狀態。

二、建模是一個“立樣子”的關鍵工程

基于上述概念的解釋不難看出,提煉一套語段模型,是有效模仿的首要任務。有人可能要質疑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模仿要從語段切入?二是語段作法千變萬化,不一而足,難以枚舉,如何提煉?

首先說說為什么選擇從語段切入模仿是最佳選擇。文章構成要素從級別上講,由小到大無非是語詞、句子、段落、篇章。造句是小學常態的語詞積累和運用的微觀作文訓練形式。俗話說,“會寫一句話,能成百句文?!蔽铱次幢?。篇章是個復雜宏觀概念,學生將一句句話連成一定長度不一定就是文章,更難保證是一篇好的文章。文章作法很多,如果說立意謀篇是著眼于整體而言,我們姑且不論,其余的如敘事描寫、議論抒情等無不在段落這個中觀層面上一一落實方能成文。因此,利用段落這個“承上啟下”的中觀層面進行起步階段訓練是有效習得作文之法的最好路徑,符合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利于培養學生對于段落寫作的扎實的基本功,如扎好馬步之于練習武術的重要性。

其次自然語段變化萬端,無論如何殫精竭慮地擇取提煉,掛一漏萬是必然的,但這并不足以成為不可提煉的理由,語段寫作必有基本規律。這就如變化無窮的數學試題一樣,再難的題目如果將其分解開來看,都是由一個個簡單的數學原理組合而成。我們要提煉的語段模型就像數學教材的例題一樣,技法典型,簡明易懂。提煉語段模型就是要提供給學生基本作文方法的例題,例題從來都不需要窮盡枚舉,關鍵是必須要有代表性。學生真能吃透了例子,運用之妙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實踐探索中,我將語段模型的提煉分為十大類,分別是:

(一)運思有路,遵路識真:思路模型篇。

(二)智慧組合,靈巧乍現:組材模型篇。

(三)娓娓道來,見文如畫:敘述模型篇。

(四)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寫人模型篇。

(五)如臨其境,感同身受:場面模型篇。

(六)形神兼備,抒情言志:狀物模型篇。

(七)傾聽天籟,繪聲繪色:寫景模型篇。

(八)慧心悟情,口吐蓮花:抒情模型篇。

(九)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說明模型篇。

(十)縝密思考,真知灼見:議論模型篇。

這十類模型的劃分主要依據表達方式來提煉的,其中思路模型和組材模型又是其他八種類型的綜合。這種劃分盡管沒有嚴謹的標準,但是最大的好處是讓作文的諸多技法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學習中,反復顯現,相互滲透,極利于學生強化領悟。這十類模型每個模型有二十種不同寫法例式,分別從各類文章中擇取提煉而成。輔之以精要的“技法點撥”,試圖將每個語段的寫法“軌跡”直觀地剖視給學生,從而建立起技法“圖式”。

“圖式”最早是由康德提出的哲學概念,圖式就是個體已有的知識結構,這個結構對于認識新事物發揮重要作用。學生在語段模型認識過程中,逐漸把自己的想法與已有相關文章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建立起一個寫法的認知框架。

例如“組材模型篇”里討論的都是材料組合的基本技巧,從李萍《傾聽花開的聲音》一文中可提煉出一個“語段模型”:

在母親只言片語的回憶里,傾瀉著她對老家的牽掛!雖然母親不會嫁接果樹,雖然母親不會喂牲畜,但母親會去麥地割麥子,會給老家的叔嬸們解決生活上和經濟上的點滴困難,會給老家的親人們帶去父親依舊在世的感覺,會按照父親生前的習慣給老家的叔嬸們帶去節日的看望。叔嬸們也依然以父親在世的態度對待母親,甚至越加親近了!他們把生活里遇到的疑難問題與母親商榷。那些遙遠的堂兄弟,過段日子打電話問候。我們也深知,他們對母親的牽掛即是對父親的感恩。

在這個看似平常的語段中我給學生的“技法點撥”是:母親與老家親人們相處大小事情必然是繁多而雜亂的,如果事無巨細一一寫來,那是不可想象的。作者精選素材,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轉述,用母親的“不會”和“會”,親人們的“會”把生活相處的重要細節放大再現,讀罷文字,一家人的融融的感恩親情滲入人心,客觀而不膩味。

在設置“我來仿寫”的環節中,我給學生擬了仿寫題目:不妨讓自己做一回旁觀者,以第三人稱視角轉述的方法將父親(或其他親人)生活的諸多細節材料組合起來 ,寫一段話,要求能客觀體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教師提煉的“語段模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當學生領悟和形成了某種寫法“圖式”后,就會利用這種已有的經驗去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以后的閱讀中學著教師去發現和建立自己新的寫作“圖式”。老師幫助學生提煉語段模型是自上而下地建立寫法“圖式”的過程,而學生閱讀語段模型和仿寫則是自下而上地形成寫法“圖式”的過程。這兩種運作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緊密聯系的。

語段模型的提煉是個艱苦的工作,需要教師以一顆明亮的眼睛透視若干篇文章,挑出獨具個性的“那一段”,因而在提煉中要經過三步走,一是教師海量閱讀,收羅有代表性的語段;二是精心解析語段技法構成,力爭語言簡明扼要;三是精心設計相應練筆題目,利于學生模仿練習。所有語段模型的提煉又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

一是技法運用的典型性。所選語段盡量技法鮮明,是寫作中的常用技法,如欲揚先抑,以小見大,虛實結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對比、襯托、想象、聯想、照應等等,注重典型技法的訓練內化有利于學生打下扎實寫作基本功,可有效杜絕“繡花枕頭式”的寫作現象。

二是文本語言的規范性。規范性的語言利于促進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中外名著、時文佳作是擇取語段的主要對象。規范性不僅指語言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范,還包括思想性審美性都可以給學生以熏陶和感染。要摒棄那些不中不洋、半文不白的和新潮怪異的文字。

三是點評語言的精準性。這里要求教師必須用準確的語言淺顯易懂地將語段內的技法路徑解析出來,而非一般感受性的評價或抽象寫作概念的羅列。

語段模型提煉好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自身有良好的文學修養、審美趣味,思想傾向。如果教師對各種文章體裁,寫作技巧、手法以及創作規律、藝術特征有熟悉和了解,那么有價值的語段模型將俯拾皆是,否則只能兩眼迷茫,叫苦連天了。

三、“入乎其中”與“超乎其外”

利用語段模型導寫作為作文訓練的起步方法,在練習之初必然要更多地強調要有文體和技法意識,讓學生先能“入規矩”。但如果僅以此為中心,那么必將陷入機械主義模仿的泥淖之中。無論多么精妙的寫作技法運用都屬于形式范疇,解決的是“怎么寫”的問題,引導學生發現生活、抒寫生活才能解決作文內容“寫什么”的問題。因此在進一步實踐練習中,只有著眼于以抒寫生活為內核的技法訓練才能超越形式的刻意模仿,做到“超乎其外”。

(一)普遍指導與面授機宜,帶領學生“入乎其中”。

提煉和臨摹語段模型練筆的目的是給學生寫作“立樣子”,帶領學生先“入乎其中”。這個環節能否高效完成取決于教師在引導和反饋中能否將普遍指導與面授機宜有機結合起來。

在平時的寫作指導中,其實多數教師習慣于統一講講技法特點,然后布置寫作任務。這種“普遍指導”只能算是導寫訓練的一小步而已。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人文素養、語言積累千差萬別,接下來寫出來的“作品”如何進一步指導才是最重要的,絕不能打個分或寫幾句無關痛癢的評語了事。面對這些水平高低參差的“作品”,此時若能“面批”,詳細講解技法運用得失,提出切中肯綮的建議或動筆為學生示范如何斟酌修飾,學生將會對語段模型中的技法領悟更為透徹。補充一點,面批時不在于面面俱到,而要僅僅圍繞所練技法點撥到位。

在面批中不僅解決寫作技法問題,教師也得到了更多一手資料,如再集中面上反饋臨摹練筆的得失,問題會更集中,選例會更精當,指示會更明確。我以為面批是深化語段模型導寫功能的最難的一步。

這一步也是當前作文指導最嚴重缺乏的步驟。實踐中盡管教師工作量會有很大增加,但確是最有效的。筆者在實踐中發覺,絕大多數接受單獨面批作文的學生,對具體語言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多能夠有豁然開朗之感,在對作文的熱情度上也有明顯提高。也就是說面批不僅能針對性地指導個體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還能無形的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吸引學生對寫作的親近。因此,有了技法的領悟與情感的親近,學生對寫作技法“入乎其中”也就能基本實現了。

(二)深度模仿與本真發現,促進寫作“超乎其外”。

陸游《卜算子·詠梅》詞以梅花命運喻人生坎坷,流露了作者孤芳自賞、凄涼抑郁的調子。而毛澤東《卜算子·詠梅》用陸游原調原題,但情調完全相反,詞中的梅花嚴寒中仍然一枝獨秀,俏然挺拔,格調自信、高昂、樂觀,生動再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進取無私的形象。這兩首“同題異構”的好詞,非常明顯,是毛澤東對陸游“反其意而用之”的模仿。仿詞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原詞意象、格律的簡單仿制,而是完全融進了時代現實與自我獨特的精神情感,這就是“超乎其外”的深度模仿。

深度模仿是相對于簡單模仿而言的,簡單模仿追求的一招一式的相像,深度模仿更多的是尚意神似。深度模仿在語段模型導寫訓練中是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它是技法學習與自我表達的一種高級階段,是走向自由自主寫作的前提。王尚文先生在《語感論》中說:“人之所以能在言語世界中自由遨游,思維與感覺這兩種方式缺一不可?!蔽蚁朐趯懽髦小八季S”指的應該是語言秩序化的問題,學生的立意、構思、遣詞造句都有個內在的模型,這個內在的模型是否合理、明確,多層次的構建,將決定著寫作思維品質的高低。那么“感覺”是什么呢?“感覺”應該是指在學生對生活中喜怒哀樂的關注,對自我心靈中真善美愛的發現。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他們都有著無比豐富的情感和自己的體驗,但這一切在學生的作文中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為什么呢?

古人對寫作模仿有“偷字”、“偷意”與“偷氣”的層次之論?!巴底帧笔亲詈唵蔚男问侥7?,學生在作文起步中,常常是更多關注了形式,無視了自我,“失語”者眾多,很多老師對作文形式的癡迷更是樂此不疲,殊不知沒有了“意”與“氣”的灌注的作文就是沒有“感覺”的亂字碼而已,空洞生硬,味同嚼蠟。因此,學生的本真發現還需要我們用“意”與“氣”來更多地加以喚醒。

運用語段模型導寫就是著眼于把學生語言、思維、體驗和諧生成文字作品的培養過程,由簡單模仿逐步實現深度模仿,在“偷意”與“偷氣”上下功夫,從而寫出印有鮮明個性自我的文字來,而非純粹的“山寨”。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取物傳情,由一株藤蘿花的盛衰,表達對生命美好和永恒的感悟。一位初三學生仿其手法作《花落的姿影》(《全國優秀作文選(初中)》2012年第05期),在生動描寫了寒冬落花的無限唯美后寫道:

“你們到底為何而舞?”

她輕輕地笑了:于我們,生命不過是一場怒放和一場離別……

我明白了。就算無人珍惜,你們仍會如常開放,因為這是生命。你們至少毫無遺憾的燦爛過、輝煌過,那便是對自己最好的珍惜。那最后一刻,是為自己而舞,為生命而舞!

我將她捧起,讓她翩然落入大地,忽然風中她們紛揚落入大地的姿影又浮現在腦際,深深觸動著我。也許,她們會靜息于大地,等待下一個花季。清冷的風拂過,我感覺到,那些傷的、痛的、樂的記憶,一滴滴落在回憶里。于是,我取名叫——

珍惜。

小作者的深度模仿堪稱無痕,無論在語言的詩意,狀物感懷的手法和自己對生命和生活的認識上都算是達到了“超乎其外”的高度。這當是我們用語段模型導寫訓練的達成目標。

誠然,有不少人是鄙視從模仿起步練習寫作的,我特別想知道當初這樣的人是怎么學會拿筷子的,是怎么樣學會騎車的。對于初中寫作而言,任何眼高手低的理論和言辭都是無益的。對于學生來講,無論什么方法與理論,切實有效的指導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語段模型導寫將在建模、臨摹與創生環節上探索更多細致的方法,以期促進學生作文水平得到普遍的提升。

[1]錢理群.錢理群語文教學新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王尚文.語感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江蘇省蘇州外國語學校)

猜你喜歡
語段技法作文
淺談中年級“語段學習”實踐策略
基于語段加標推導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區分條件
【重點】語言文字運用:語段壓縮
中國畫技法類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變換的三種技法
精通拍攝技法
如何壓縮新聞語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