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情懷: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德育核心

2012-08-15 00:47江蘇張家君
作文教學研究 2012年6期
關鍵詞:蘇教版人文高中語文

江蘇 張家君

人文情懷: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德育核心

江蘇 張家君

語文學科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載體,語文教師應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人文和情感因素,努力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與情感世界,使之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理解做人的道理,提高人文修養。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笨梢?,語文不僅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也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教材所蘊含的人文和情感因素,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與情感世界,才能使之形成道德意志并實現道德行為。對教材深入挖掘德育題材除了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能讓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解做人的道理,使幼稚的思想逐步成熟。以下筆者將對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德育題材做一些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人文情懷的核心表現,教材中主要通過自然風光之美感染人,通過愛國英雄形象激發人,以及通過語言文化熏陶人來實現德育目標。

1.自然風光感染人。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生活資料來源。教材中的以“自然美”為描寫對象的游記、散文之類,就為中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自然美”教育內容。如《滕王閣序》這篇駢文,摹寫景物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段段華彩,一氣呵成,使人猶如身臨其境,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贊說:“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薄哆叧恰分猩驈奈囊匀绱薰P,為我們繪就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煙、田園牧歌式的美麗的湘西世界。還如《祖國山川頌》《長江三峽》《西地平線上》等文章所營造的壯美境界,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山河的美好情操。

2.愛國形象激發人。豐滿鮮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動人,也最能感染人。教師幫助學生能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使學生神世界得到升華。比如,在講解《指南錄后序》時,引導學生聯想在國家衰微外敵入侵之時,有人誓死抗敵,有人茍且偷生,也有人屈膝投降。此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顯得尤為可貴,借此教育學生在國家需要之時應當挺身而出,甘灑熱血,才能創造出輝煌的人生,生命才會更有意義。在《紀念劉和珍君》的教學中,通過對劉和珍預定《莽原》雜志,擔任“風潮”領袖,憂慮母校前途至于黯然泣下,以至最后在執政府門前喋血,危難中相互救助這一系列事跡的描寫,塑造了劉和珍追求真理,勇于斗爭,對祖國有高度責任感這一革命青年的形象。使學生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質,教育學生學習革命青年的愛國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

3.語言文化熏陶人。在蘇教版選修教材《唐詩宋詞選讀》教學時,指導學生積極開展古典詩歌朗誦活動,既能讓學生們掌握朗誦的技巧,又能感受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精煉形象,祖國悠久燦爛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例如朗誦楊炯《從軍行》這首詩,最后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讀得特別鏗鏘有力,充分表達出作者的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思想感情。學生在這種有感情的誦讀下獲得德育的滲透,比空洞地講如何如何愛國效果好得多。

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人生,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培養學生美好的人生觀,也是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組成部分。教材中文質兼美的課文孕育著豐富的育人因素,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給予有益的影響,是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的必由之路。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單純的政治灌輸或道德說教,它是一種人文陶冶,它豐富著讀者的思想和感情,改造著學生的意識與心靈,積淀著人生的價值與規范,最終提升道德品質,熔鑄意志品格。

要使作者的情感內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需要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和創作背景,去感受作者寫作時的特殊心態。如教授蘇軾的《赤壁賦》和選修教材中“新天下耳目”東坡詞時,教師介紹作者雖屢遭貶謫卻依然能夠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和“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等曠達之語,讓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人雖處逆境飽經挫折仍能豁達樂觀地面對的人生態度,從而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有利于塑造當前學生健康的心理。

又如《離騷》的教學,要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銘記“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名句,理解屈原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寬闊胸懷,為解決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奮斗的精神。而《論厄運》《直面苦難》等文章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面對困難時,應有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自尊自信,奮發圖強。

三、親情感恩教育

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經營的帕夫雷什中學的校園里,看不到高深的辦學理念,也沒有言辭昂揚的校訓,而只有簡單的幾個字:熱愛你的媽媽!這句平凡至極的話觸及孩子們心靈中最為柔軟的一隅,就是因為它道出了人世間最為尋常又最為珍貴的親情。

親情,這是人間至情,是文學作品中久讀不衰的話題,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題材的文章很多,寫得也最感人。我們從劉鴻伏的《父親》一文的父親古銅色的臉上流過的眼淚中,似乎看到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恩。胡適的《我的母親》,則是一首母親的贊歌。文中的母親,她那嚴教、寬容、仁慈的恩師形象,會永遠定格在學生的記憶中。閱讀這些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母子親情,從而培養學生學會感恩的美德。還有李密的《陳情表》中那個祖母躬親撫養孫子、孫子“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的形象,《項脊軒志》中歸有光對祖母、母親、愛妻的思念都是以親情為內容的極好題材。通過這些內容教會學生珍惜家人、寬容待人的人文情懷。

四、生命意識教育

泰戈爾曾說:“教育的目的應是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币獯罄逃颐膳_梭利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力的正常發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力發展的一切作為。關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真。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給予生命獨特的關懷則是教育的要義。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統一體。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因而它就顯得更加可貴。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這種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就需要讓學生敬畏生命,熱愛生命,熱愛自己,熱愛他人。教材中有關生命的教育題材也比比皆是。在學習史鐵生《我與地壇》時,指導學生聯系貝多芬、奧斯特洛夫斯基、霍金、海倫·凱勒等杰出人物的事跡,鼓舞青少年面對生命中不可逃避的苦難之時,珍愛生命,直面逆境,要確信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梭羅的《神的一滴》把瓦爾登湖看做神的一滴淚。他熱愛自然,主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崇尚個人自由,是一個純粹的自然主義者。通過對梭羅的生命態度的分析,指引學生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識。而奧爾多·利奧波德《象山一樣思考》讓學生學會去平等面對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這些都是發現生命的價值,獲得生命力量,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的最好題材。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閃爍著人性的光芒,為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培養學生的健康身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只要開動腦筋,做生活的有心人,必能提升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使人文情懷之花開遍語文課堂。

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高級中學語文組)

猜你喜歡
蘇教版人文高中語文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課程的建構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蘇教版與人教A版數學教材的比較研究——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例
人文紹興
精編課本題改編練習
人文社科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