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3-08-15 00:53楊曉玲吳偉業
重慶行政 2013年1期
關鍵詞:人才隊伍機制農民

□ 楊曉玲 吳偉業

作者:楊曉玲,中共重慶市江津區委黨校副教授

吳偉業,中共重慶市江津區委黨校高級講師

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農村小康建設是重點。而農村小康的實現,當務之急就是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本文從重慶市江津區實際調查出發,分析了當前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制約因素,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現狀

農村實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識或技能,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作出貢獻,起到示范或帶動作用的農村勞動者,是廣大農民的優秀代表,是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實用人才主要是由生產型人才、經營型人才、技能服務型人才、技能帶動型人才和社會服務型人才組成。

近年來,重慶市江津區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健全農業農村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針對農村人力資源老年化的新特點,依托項目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三進村”,即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和教師進村、“農民科技書屋”進村、農民教育培訓進村活動,實施“綠色證書”、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遠程教育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等“五項”工程,有力地推進了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和農村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區現有農業人口97.42萬,農村勞動力73.57萬,在鄉務農人數29.68萬,農村實用人才總數58680人,占全區農村勞動力的7.98%。其中,生產型35685人,占60.81%;經營型11269人,占19.2%;技能服務型4625人,占7.9%;技能帶動型2541人,占4.3%;社會服務型4560人,占7.8%。男性35745人,女性22935人。35歲以下7650人,36~40歲9255人,41~45歲14070人,46~50歲12975人,51~54歲8990人,55歲以上5740人。 初中以下31035人,高中19550人,大專以上8095人。獲得農民技術員以上職稱人數11081人,占18.9%。其中,高級技師125人,技師1863人,助理技師3151人,技術員5942人。農業科技人才16900人,占全區農村勞動力的6.15%。全區農業農村人才隊伍逐漸壯大,素質和結構進一步優化,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動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原因

由于江津區二元結構突出,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起步較晚、欠賬較多,農村實用型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實用人才數量不足

全區農業人口97.42萬人,而農村實用人才僅為58680人,占農業人口的6%,這個比例明顯偏低,輻射帶動農戶致富的能力十分有限,與推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全面小康建設步伐所需要的人才數量和素質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結構分布不合理

從年齡上看,結構不優。4l歲以上的占實用人才總數的71.2%,40歲及以下的占28.8%。 從行業分布上看,重生產、輕管理的現象較為突出。農村傳統產業實用人才相對占有量較大,二、三產業的農村實用人才較少,如技術和生產兩類實用人才就占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的68.7%,而其他各類型的實用人才僅占31.3%。從地域分布看,農村實用人才集中分布在鼎山、幾江、雙福、油溪、德感、李市、石蟆、廣興、杜市等鎮街,柏林、蔡家、石蟆等南部山區及邊遠鎮街農村實用人才如鳳毛麟角。結構分布不合理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高,制約了農業產業結構的深入調整。

(三)高素質實用人才缺乏

農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高素質人才缺乏。調查顯示,全區農村勞動力中大專以上文化僅占0.5%,高中(中專)占16.6%,初中文化占40.4%,小學文化占42.17%,文盲和半文盲占0.33%。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實用人才31035人,占總量的52.9.%,中專高中及以上學歷的農村實用人才占41.1%。18~45歲的骨干農民有89.2%已外出務工,導致農民科技素質和技能應用相對下降。

(四)實用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

城市化進程對于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和較高回報,吸引了廣大農民紛紛流入城市,長期以來,受城鄉發展差距大、農村創業環境差等因素制約,農村培養、穩定、積聚人才的能力不強,直接立足農村,服務于農村的高級專門人才很少。全區有過半的農村實用人才外出務工。近年來,有文化、有技術的農村人員外出務工有增無減,致使農村青年實用人才越來越少,農村從業人員老齡化、農村實用型人才“空心化”問題日益突出。

(五)實用人才工作體制不健全

一是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競爭和選拔機制尚未形成;二是農村實用人才服務體系不健全,沒有形成社會化人才評價機制;三是農村實用人才長效激勵機制缺乏,人才升值得不到充分肯定,分配上的平均主義仍然以不同方式存在。由于長期以來農村實用人才體制管理不順,科技人才流動、激勵和考評機制不健全,導致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機制、投入機制、市場機制、培訓機制、服務機制等方面建設不到位。

三、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的對策措施

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社會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要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核心,以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為重點,著力打造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數量充足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一)創新觀念

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首先要更新觀念。

1.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現和人才觀,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首要標準,把實踐作為發現和識別人才的根本途徑。

2.樹立人才是農村經濟社會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支柱。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農村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落實政策

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重慶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 《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中關于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的各項政策,同時在以下方面強化政策支撐,以加快農村實用人才建設。

1.強化促進農村人才投資優先的財稅金融政策。要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職能作用,將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經費、學歷培養(含百萬中專生計劃)經費、職業技能鑒定經費等列入同級財政部門預算,建立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財政投入長效機制。要加大農村實用人才發展資金投資力度,財政投入資金應主要用于組織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學歷教育、人才基地建設,實施人才隊伍建設重大工程,扶持重點人才開展工作,改善基層人才工作場所和設施裝備,開展人才庫建設,補貼獎勵優秀人才及人才隊伍建設先進集體和個人,為農村實用人才創業提供貸款擔保貼息等。要綜合運用信貸、保險、稅收等政策工具,鼓勵、引導和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2.強化農村實用人才學歷教育政策支持。將農業部實施的“百萬中專生計劃”與該區農村實用人才學歷教育相結合,教育部門認同其學歷并頒發成人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書,可優先錄用為農村技術員、村動物防疫員,農業龍頭企業、鄉鎮企業可擇優使用,優先實施政府支持的農村項目和享受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優惠貸款。

3.強化農村實用人才創業扶持政策。認真落實土地流轉、技術服務、項目立項、資金投入、稅費繳納等方面的政策,加大稅收優惠、財政貼息力度,支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加強創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服務指導,提高創業成功率。鼓勵和支持農村實用人才開辦技術培訓班、農業技術研發和技術中介服務機構。

4.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依法保護農村實用人才的知識產權和合法權益,嚴厲打擊農村土地流轉、農產品購銷過程中侵害農民權益的犯罪和村官職務犯罪,幫助農村實用人才開展技術引進、開發、推廣和成果轉化等創新活動。

(三)健全機制

1.健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機制。一是整合培訓資源。依托農民教育培訓中心、黨校、電大、各類中職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區、鎮(街)、村社三級教育培訓網絡。區級進一步完善農業廣播學校、區委黨校、區電大和中等職業教育體系,鎮(街)級要強化農民科技教育培訓職能,配備必要的設備,組建農村實用人才指導員隊伍,村社級建立農民培訓站點和培訓基地。二是建立農村農民遠程教育平臺。積極整合區、鎮(街)、村社三級農村遠程教育資源,發揮遠程教育培訓功能。三是增強培訓機構師資力量。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優秀科技人才中為農村實用人才建設遴選一批優秀的師資力量。四是建立廣泛靈活多樣的培訓機制。依托鄉鎮農業科技人員、村組農民技術員和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廣泛建立田間學校、現場示范等培訓機制。

2.健全農村實用人才服務機制。一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資源信息庫。建立并完善區級農村拔尖人才、中級以上農民技術職稱人員、科技致富帶頭人數據庫和支農專家科技信息庫,形成資源共享、分級管理的信息系統。二是完善農村實用人才公共服務體系。發揮人事勞動部門、人才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作用,完善農村實用人才公共服務體系。高標準建設農村實用人才服務站,鎮(街)建立服務點,逐步健全農村實用人才服務體系。

3.健全農村實用人才使用機制。按照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原則,改革人才選拔使用方式,科學合理使用人才,形成有利于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農村實用人才選拔使用機制,鼓勵農村基層組織、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通過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等方式,多渠道選拔高素質人才,充實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完善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政策支持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信息交流體系,搭建農村實用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舞臺,鼓勵農村實用人才在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積極作用。

4.健全農村實用人才評價機制。根據農村實用人才的成長規律和特點,加快制定以知識、技能、業績、貢獻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實用人才認定標準,建立符合農民實際的農村實用人才認定評價體系。針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結構實際,對農村實用人才可采取培訓“綠色證書”、農民技術職稱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認證與評價。組建相關專業的高中級職稱評委會,定期開展評定工作。建立簡便易行的農村實用人才統計制度和不同層級的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分級重點聯系支持一批農村實用人才。

5.健全農村實用人才激勵機制。一是完善表彰獎勵制度。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基礎、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人才獎勵體系,充分體現人才的經濟社會價值。二是建立薪酬待遇機制。完善分配、激勵、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與業績和貢獻緊密聯系,按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生產要素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充分體現人才價值,有利于調動農村實用人才積極性的激勵保障機制和流動機制。三是建立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條件。支持用人單位為各類人才建立補充養老、醫療保險,擴大農村實用人才社會保障范圍,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6.建立城市人才支援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僅靠市場驅動力無法有效的解決城鄉之間的人才差距,反倒只會擴大城鄉之間的“智力代溝”。要想改變這一不利現狀,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法規和措施,建立城市人才支援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大人才反哺力度。貫徹“城市支持農村”方針,強化“城村對接”、“農商對接”、“農科對接”和“農教對接”可以考慮和采取以下思路,一是大力選拔科級甚至是縣級后備干部到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鎮、中心村掛職鍛煉,指導和帶動示范點建設,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二是大力實施“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程,充實和優化農村干部隊伍,給農村各項事業予以人才支持。三是深化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文化對口支援活動,鼓勵高校畢業生和城市的教育、衛生、文化、科技工作者到農村服務。四是制定并實施“新農村建設志愿指導員”制度,動員城市廣大知識分子、廣大學生及公務員擔任“志愿指導員”,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五是制定激勵政策,將高素質的人才“穩”在基層。六是改善村、組基層干部待遇,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通過內強外引等方法加快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建設。

(四)采取措施

1.健全工作體系。建立在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組織部牽頭抓總,農委具體負責,其它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共青團、婦聯、科協等人民團體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努力形成社會各方面力量培養農村實用人才、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工作格局。

2.建立協作機制。把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各級黨政負責人為民辦實事政績的一項考核指標。各相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建立聯系工作機制,創造性開展工作。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年度例會制度、直接聯系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制度和督查落實制度,推動工作落實,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良性機制。

[1]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人民出版社,2012.

[2]劉旭輝.以人才為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引擎[J].黨政干部論壇.

[3]劉成文,張英魁.如何面對農村人才流失[J].公共人事,2008,(4).

猜你喜歡
人才隊伍機制農民
關于培養新時期青年人才隊伍的思考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趕超越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人才隊伍建設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