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統籌視野下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3-12-19 12:22程世岳葉飛霞
終身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關鍵詞:農村干部培訓農村

程世岳,葉飛霞

進入新世紀以來,面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黨中央高度重視對農村干部的培訓。從2006年頒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到2007年制定《2006-2010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再到2010年印發《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對農村干部培訓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1]目前,在城鄉統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農村干部身處第一線,是落實黨的農村路線方針政策,處理農村事務的終端執行者,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歷史使命。因此,積極構建農村干部培訓體系,克服當下農村干部培訓機制問題,努力探索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新模式,以提高農村干部科技文化水平,增強服務意識及管理能力,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統籌工作順利進行的現實需求。

一、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村干部培訓的需求

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的重要時期”。[2]伴隨著農村產業結構、治理方式及基層職能等歷史性轉變,農村干部隊伍建設也應與時俱進,教育、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基層干部。

2009年,國務院印發《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確表述鄉鎮基層組織職能,即: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強化公共服務、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推進基層民主、促進農村和諧。根據十八大對城鄉統籌及新農村建設最新要求,當下農村干部培訓應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升農村干部科技水平,強化經濟建設職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農村干部要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利用國家城鄉統籌政策大好契機,大力推廣農業科技,促進農村生產發展。第二,提高農村干部管理能力,強化社會管理職能。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村各類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不同文化間碰撞日益頻繁。作為社會基層管理者,農村干部必須高效、科學合理地化解這些沖突。提升農村干部社會管理能力,正確處理新形勢下農村內部矛盾,促進農村地區社會穩定,是目前農村社會發展當務之急。第三,提升農村干部思想政治覺悟,強化文化建設職能。在城鄉二元體制的框架下,重城市、輕農村的發展方式,直接導致了城市文化的強勢和農村文化的衰微,由此也形成了城鄉“二元文化結構”。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視和投入,鞏固和發展農村社會主義文化陣地,是時代賦予農村干部又一重任。第四,提高農村干部黨組建設能力,強化政治建設職能。農村干部是黨中央農村路線方針直接貫徹執行者,是黨中央會議、文件精神直接傳達者。農村干部黨組建設能力,關乎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穩定性。[3]

二、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現狀

目前,農村干部培訓主體機構仍然以縣鄉一級的黨校和職業學校及政府相關部門為主,培訓規模小,特別是現有的培訓師資隊伍在數量、質量和專業結構上遠遠不能適應農村干部培訓的需要,很難形成培訓規模和品牌效應。[4]為迎合農村干部培訓需求,各高校積極建立農村干部培訓基地,把“農村干部培訓教育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使命和服務社會的切入點,不斷探索將學科優勢和專業技術轉換為培訓教育優勢”[5],以滿足廣大干部多層次、多樣化的培訓需求。

1.農村干部培訓平臺基本形成

自2009年制定下發《關于建立和規范高校干部培訓基地的意見》以來,各高校積極探索構建農村干部培訓體系平臺,主要形成了三種不同性質的培訓平臺。

第一類,由高校創辦,獨立掛牌成立的農村干部培訓學院。早期高校主要通過下屬的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及其他學院,利用全校學科、師資等優勢資源開展農村干部培訓工作。隨著培訓規模及績效不斷擴大,培訓經驗不斷積累,一些具有實力的高校開始籌備構建獨立掛牌、專業化的農村干部培訓學院,其中,云南農村干部學院為主要代表。2009年,在云南省政府支持下,云南農業大學創辦云南農村干部學院,服務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辦學3年,已開辦各類培訓班35期,培訓學員7 000人,在辦學過程中,不乏高層政要及學術精英親臨講授,如云南省省長李紀恒、云南農業大學校長朱有勇、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多次給學員上課,贏得社會各界普遍贊譽。[6]

第二類,由校企聯合創辦,借用社會資源建設農村干部培訓基地。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最大的優勢在于豐富的學科、師資等資源,而最大的不足則是培訓資金及設備的缺乏,這與那些熱衷于服務新農村建設,擁有雄厚資金但缺乏師資及技術支撐的企業形成了互補。為實現各自目標,追求績效最大化,二者合作成為必然趨勢。如,陜西省渭南市積極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鴻基世業集團開展合作,有效利用高校師資優勢和企業的資金優勢,在中央財經大學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探索出了一條“地方派干部、企業出資金、高校抓培訓”的“機關+企業+高?!钡母刹拷逃嘤栃履J?。[7]

第三類,由校地共建,通過政府推動創辦農村干部培訓學校。城鄉統籌背景下新農村建設是立足于國家層面,以歷史的、發展的視角應對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其中一系列的推動政策、資金投入、基礎建設項目等都必須通過基層政府才能付諸實施。高校通過農村干部培訓支援新農村建設,和基層政府建立聯系,取得政策、資金支持,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各地方政府為求技術、師資上的支持,主動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如,山西省2011年與北大、清華在內的10所知名高校簽訂了有關農村干部培訓協議;2012年,新疆奇臺縣與蘇州大學、甘肅省與復旦大學先后簽訂了合作培訓農村干部的協議。[8]

2.高校開展農村干部培訓的主要方式

近年來,隨著高校在農村干部培訓方面的作用凸顯,其培訓規模、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其培訓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其一,定期舉辦短訓班。這是一種普遍被高校采用的培訓方式,因為時間短、見效快而深受學員的青睞。通過定期多班次的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現場實訓,學員在專家教授的輔導下,交流討論、參觀考察。

其二,長期開展專業人才教育。城鄉統籌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我們必須立足于長遠,優化農村干部年齡結構,建立高校培養、輸送農村干部綠色通道,加大后備干部的培養力度。為此,從2008年起,中央啟動“5年選聘10萬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村官計劃,各高校也積極調整專業設置,有計劃開展村官任前培養與任后“回爐教育”。[9]

其三,網絡及遠程教育培訓。高校在長期的網絡、遠程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及資源,包括教育方法、技能、制度、理念及教育設施等。在知識社會、信息化時代,高校不斷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憑借自身完備的信息技術設備,在涉農信息資源管理及運用方面有著其他機構無法企及的優勢。高校依托雄厚學科、師資資源,利用先進網絡信息技術開展農村干部培訓,同時,通過涉農信息產品推廣,擴大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應用范圍。

3.農村干部培訓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已取得顯著的成效,并摸索出一些新的培訓模式,但由于我國農村干部隊伍基礎薄弱,培訓起步又較晚,加之培訓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過程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

首先,缺乏有效管理制度。一方面,農村干部培訓外部制度環境存在盲區。近幾年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出臺了不少基層干部培訓規定與條例,以完善公務員培訓制度。但農村干部不屬于公務員系統,專門針對農村干部培訓的實施規范、細則仍是空白。另一方面,農村干部培訓內部管理環境不健全。培訓過程中監管不力,一些相應的約束、激勵及評估機制有待完善,這嚴重制約了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的積極性,同時也降低了培訓效果。[3]

其次,培訓預算難以保障。隨著政府行為在高校治理中逐漸退出,來自政府固定撥款也隨之減少,高校很難有多余資金用于農村干部培訓。直接組織農村干部培訓的政府部門又大多集中在縣、鄉一級,加之財政沒有對農村干部培訓作出專項的資金預算,因此培訓經費很難及時、有效到位。而在尋求與企業聯合培訓以拓展融資渠道的過程中,因農村基層組織思想解放不夠,反而影響培訓計劃的順利進行。

第三,培訓時間短,網絡及遠程教育存在局限。舉辦定期短訓班是高校最為普遍的培訓方式,這雖然滿足了學員“短平快”的需求,但嚴重影響培訓質量。高校通過網絡、遠程教育開展農村干部培訓雖然能夠很好地補充這一不足,但大多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落后,缺乏相應的硬件設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培訓內容難以顧及“地域性”特征。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范圍往往超越縣、鄉局限,是立足于省、市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及內容,很少考慮到某一縣、鄉乃至村的具體情況。但我國地理、文化、經濟等區域差異較大,即使在同一省、市,不同鄉鎮、村社產業結構不同,因此,對于培訓課程的設置有著不同的需求。[10]

三、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的優勢

農村干部培訓主體機構變遷過程中,職業學校及政府相關部門、涉農企業及協會團體始終是主力軍,但一直存在著培訓規模小、培訓資金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教材陳舊等問題。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不僅能克服以上困難,且擁有其他機構無法匹敵、得天獨厚的優勢。

1.政策資源優勢

早在2008年,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高校作為干部培訓的重要陣地,充分發揮它們在學科建設、專業課程、基礎研究和教學設施等方面的優勢,與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形成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大教育大培訓的干部教育培訓格局”。隨著基層干部職能的不斷轉變,2009年中組部、教育部制定下發《關于建立和規范高校干部培訓基地的意見》,并設立了北京大學等13所全國干部教育培訓高?;?。201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對于進一步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扎實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因如此,當下國內幾乎所有的農林類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開展農村干部培訓,雖然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但在城鄉統籌發展的強烈驅動下,呈現出一片新興之勢。

2.教學資源優勢

3.科學技術資源優勢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高校積極抓住時機,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利用自身完備的信息技術設施及科技轉化成果,積極參與農村干部培訓。第一,利用自身圖書館、網絡、科技點播臺等方式建構教育信息資源平臺;第二,利用遠程、網絡技術為沿海發達地區農村干部提供培訓,具有覆蓋面廣、成本低等優勢;第三,高校農技推廣加速農業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即時效益。將農技推廣、高??蒲?、農村干部培訓融為一體,是高校參與農村干部培訓又一顯著優勢。

四、優化農村干部培訓實效的對策

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城市化推進、新農村建設對農村干部隊伍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迎合農村干部培訓發展趨勢,探索參與農村干部培訓新模式,取得顯著的成效。但因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城鄉二元分割體制等阻礙因素,培訓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下出現的問題,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1.科學論證農村干部培訓項目

高校要對農村干部培訓項目進行科學論證,制定出有利于“三農”問題解決、實際操作性強的培訓項目,避免脫離實際、內容重復的培訓。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優勢,嚴格把控項目論證這一關,引導培訓工作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農村干部培訓要盡可能與農業技術推廣相結合,充分利用高校學科知識、科研成果,通過農村干部培訓平臺擴大在農村的運用范圍。第二,將農村干部培訓與農村扶貧開發項目結合起來,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部培訓。第三,重點培訓與普及培訓相結合,著眼于基層干部隊伍整體建設,有計劃、有步驟提升整個農村干部隊伍素質。[4]

2.不斷拓展網絡遠程教育培訓效用

高校與地方及企業合作培訓過程中,因各自不同價值取向導致不少利益沖突,積極探索、創新農村干部培訓模式仍然是當務之急。其中,網絡遠程培訓模式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間,因為現代遠程網絡培訓成本低、覆蓋廣,具有很大的培訓優勢,但往往局限在沿海較發達的農村地區,而更需要提升農村干部素質的廣大偏遠農村地區,卻因缺乏相應的網絡基礎設備而無法開展網絡遠程培訓工作。因此,高校要想擴大服務“三農”的范圍,首先要主動與地方政府合作,轉變當地政府、村民傳統觀念,強化培訓意識。其次要積極引導、撮合當地政府與有關網絡企業合作,探索一條高校、政府、網絡通信企業聯合培訓模式。

3.積極探索高校與社區教育聯合培訓新路徑

在建設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社區教育地位及發展的速度與日俱增。高校要充分利用社區教育有利資源,啟動實施“四到社區、助推三農”工程,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一是培訓平臺到社區。社區教育善于將復雜、抽象的政策、理念及科學技術等轉化成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表達出來,高校將培訓平臺建到社區,有利于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專家服務到社區。高校要積極建立專家、技術人員到基層、進社區服務的考評機制,鼓勵他們到社區開展技術咨詢和干部培訓等服務。三是成果推廣到社區。農技推廣是高校服務“三農”的重要途徑,通過農村干部培訓平臺將科研成果推廣到社區,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四是學生實踐到社區。高校要積極引導相關專業學生服務社區教育,學以致用,服務新農村建設。

4.建立和完善農村干部培訓管理長效機制

城鄉統籌背景下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遠的戰略性工作,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它對高素質農村干部的需求并非是一時之需,高校要立足于未來,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干部培訓的長效機制,提升培訓質量。首先,完善培訓的內部組織管理機制。明確培訓管理人員的角色分工;制定項目管理、后勤服務、教師和學員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加強師資信息庫、學員信息庫、培訓專題庫建設與管理。其次,建立培訓激勵及評估反饋機制。制定優秀教師、學員的選拔制度,形成良好的培訓氛圍;從教學內容、方法及組織、效果等方面制定評價和反饋的方法。第三,引進“售后服務”理念,開展訓后服務。農村干部培訓時間普遍較短,開展訓后服務,拓寬高校與基層、專家與學員及學員與學員間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彌補這一不足。[7]

5.課程設置要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課程設置對于培訓效果至關重要,但高校一般面向不同區域學員需求,他們對課程設置的要求往往差異很大,這就給高校培訓課程設置帶來巨大的難度。要充分考慮不同區域地理、文化及經濟差異,制定適應不同區域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課程。第一,課程內容應兼顧綜合性與地域性特點。將農村財務管理、政策法規等普通村務工作及生產實踐課程納入培訓課程的同時,也應針對不同村鎮社會經濟條件、農業產業化項目等開設特色培訓課程。第二,課程內容要迎合農村建設及干部成長的需要。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及城市化發展的需要,結合農村干部隊伍健康、持續發展的要求,有針對性開設培訓課程。第三,課程設置要適應農時季節的變化,保證培訓的參訓率及教學實踐的可行性。[10]

[1] 柏群, 張翠菊. 基于城鄉統籌背景下的重慶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1(3): 1869-1871.

[2] 夏行, 廖奠坤, 夏年澤. 城鄉統籌視野下的農村基層后備干部隊伍建設[J]. 學習論壇, 2013(3): 23-27.

[3] 張翠菊. 重慶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村基層干部培訓創新研究[D]. 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1.

[4] 張文浩. 基于農業高校的農業干部培訓體系構建[J]. 中外企業家,2012(7): 167-168.

[5] 謝恩魁, 張雁東. 農業科技推廣促進農業高校村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12(32): 22-23.

[6] 楊云慧. 云南農村干部學院辦學三年培訓基層干部7000人[N]. 中國教育報,2012-05-07(2).

[7] 張亞, 孫瑋, 王世龍. 干部培訓高?;氐膭撔侣窂脚c功能發揮研究[J]. 黨史文苑, 2012(4): 36-38.

[8] 王宇雄. 高等農業院校服務新農村建設模式研究——以山西農業大學為例[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09(1): 62-65.

[9] 侯金超. 高等農業院校在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中的作用[J]. 安徽農業科學, 2009(27): 13362-13364.

[10] 胡良喜. 關于提高農村干部學歷培訓質量的探討[J]. 新農村, 2012(5): 51-52.

猜你喜歡
農村干部培訓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縣級黨校要圍繞農村經濟市場化加快培養經濟型農村干部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農村干部貪污土地征用補償費的法律認定
縣級黨校應加快培養經濟型農村干部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