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H—3229桉樹無性系窩根與倒伏分析

2014-10-30 16:55吳培金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9期
關鍵詞:桉樹

吳培金

摘 要:在2010年13號臺風“鲇魚”發生后,通過對桉樹無性系DH-3229倒伏植株的根系以及對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長分布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初期苗木的根系扭曲生長或窩根的形成是導致桉樹植株風害倒伏的主要原因。因此,通過選擇輕基質容器苗以及適時定植等技術措施的應用,可以避免幼苗的窩根,從而減輕植株風害倒伏的損失。

關鍵詞:桉樹;無性系;窩根;倒伏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9-59-03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植物的統稱。我國引種栽培桉樹已有超過100a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造林桉樹樹種是大葉桉、窿緣桉、檸檬桉和細葉桉等。1991年漳州市開始引種巨尾桉、尾巨桉和尾細桉等雜交桉無性系,經過20a左右的引種試驗、中試、集約等經營階段,探索出適宜當地的栽培經營技術,使得桉樹速豐林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至今全市速豐桉種植面積已達12萬hm2。

1 試驗地概況

福建省云霄園嶺國有林場地處云霄縣火田鎮境內,試驗地設在園嶺國有林場蕉坑工區4大班8小班。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1.3℃,極端最高氣溫為38.1℃,極端最低氣溫為0.2℃,≥10℃積溫7 548.8℃,年降水量1 730.6mm(主要集中在5~8月),無霜期347d。試驗地海拔100~150m,坡度10~20°,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土層厚度90cm,立地質量等級Ⅱ級,坡向東北。林下植被以芒萁骨、五節芒為主,部分桃金娘、雜灌。

2 試驗內容

本試驗區參試的桉樹品種為DH-3229無性系,苗木均為塑料袋容器組培苗,于2009年4月定植,種植時苗高約15cm。種植當年撫育1次,追肥2次,肥料為復合肥0.25kg/株·次;2010年撫育1次,追肥1次,肥料為復合肥0.25kg/株·次。2010年13號臺風“鲇魚”于10月23日12:55在漳浦(六鰲)沿海登陸,進入赤土鄉境內,登陸時中心風力13級(38m/s),火田鎮處于10級(24m/s)風圈半徑影響范圍內。在臺風“鲇魚”影響下,園嶺國有林場經營區桉樹遭受嚴重損失,風折、倒伏的植株較多。本試驗于11月10日對試驗地的倒伏植株、正常植株各進行刨挖根系,測量根系的水平、垂直分布長度,觀察根系的生長分布狀況;對DH-3229無性系塑料袋容器組培苗的根系生長分布進行觀察對比。

3 結果與分析

3.1 植株根系生長分布狀況

3.1.1 水平分布狀況 從圖1、2可以看出,倒伏植株水平分布的根系較發達(為1.05m),垂直分布的根系少而弱,根系生長集中在根莖交界,形成“窩根”,但由于根系生長具有垂直向下的特性,因此這些根在橫向生長達到一個階段后,彎曲向下生長,根系不舒展。從刨挖地點看,倒伏植株根系分布的下方并沒有石塊阻隔根系的生長,因此可以判斷造成根系如此生長并非栽培措施引起。

3.1.2 垂直分布狀況 從圖3、4可以看出,倒伏植株的垂直根系僅31cm,而正常植株的垂直根系為56cm,正常植株的根系較為舒展,垂直分布明顯。

3.2 塑料袋容器苗根系分布生長狀況 從圖5、6可以看出,對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長狀況進行觀察比較,可以看到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有沿袋壁盤旋生長,有折疊生長形成“窩根”后再沿袋壁向下生長的,而正常生長的垂直根系較發達且明顯。

3.3 植株根系生長分布與倒伏 植株的抗風能力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包括根系的生長分布與一定的根冠比。只有當樹冠增高,根系也相應加深時,植株才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1]。由試驗測得,倒伏的植株中根系盤旋或形成“窩根”的占86.7%,倒伏后進行植株培土的存活率僅為12.4%。這些植株不能成活的原因是主干與根系大部分已經挫裂甚至分離,水分等不能正常輸送。

根系的生長在苗木時期已形成盤旋扭曲或形成“窩根”,定植后根系沿襲這種形狀繼續伸展,雖然根系有所加粗加大,但其形狀極不利于與主干的連接,往往是3~4條粗壯的側根橫向生長,這些根因為沒有很好地向下伸展,其分布也淺。隨著植株的生長,樹冠在不斷增高,而根系卻沒能相應加深,地上部分的重量和高度就成了根系不相稱的負擔。當臺風到來時,往往伴隨雨水降臨,由于根系淺,土壤被雨水浸濕后抗剪能力下降,植株根系與地上部分的不相稱,最終導致植株倒伏。這種植株因為根系與主干的連接不順暢,倒伏后造成根系與主干之間的挫裂乃至分離,培土后仍然不能存活。

4 結論與討論

(1)苗木根系的扭曲生長或“窩根”的形成,是植株在受到臺風侵襲后發生倒伏甚至最終死亡的主要原因。據韓建秋報道[2],目前容器育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常發生根系畸形現象,影響到造林后期成林的效果,根的盤繞是幼苗不穩固的潛在因素,特別是松樹和桉樹,可能導致秧苗傾倒和形成基部的彎曲。在容器中,植物的根系生長都是呈輻射狀離心生長的,當根端碰到盆壁之后,它不會折回在盆土中作均勻分布,而是沿盆壁盤旋生長,其結果是在盆內壁根群大量密結,盆土內根群則很少,當側根纏繞到主根周圍時,秧苗的莖就會受到傷害,從而降低秧苗的抗風性。而有良好生長和結構的側根根系,是高質量樹苗的潛在品質,而且根系的良好發展可以提高樹苗的抗風性。從組培到塑料袋容器苗,中間的環節應做到避免苗木形成盤旋的根系,這是減少植株風害損失的關鍵。組織培養上,據郭洪英、陳灸等的研究[3],植(下轉62頁)(上接60頁)物生長調節劑IBA對桉樹的促根效果最佳。

(2)當苗木達到一定生長時間后,應及時定植。由于塑料袋容器的空間有限,根系的生長受到限制而到達袋壁后,也會造成根系生長的盤旋,因此適時定植可以克服根系生長上的這種限制性。

(3)容器育苗中,可選擇輕基質容器苗,由于具有較好發育的根系結構,能夠避免因“窩根”帶來的風害倒伏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黃宗道.橡膠栽培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89.

[2]韓建秋.容器育苗控根技術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0(12):222-224.

[3]郭洪英,陳灸,楊曉蓉,等.影響桉樹組培苗根系發育關鍵因子的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1):20-26.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在2010年13號臺風“鲇魚”發生后,通過對桉樹無性系DH-3229倒伏植株的根系以及對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長分布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初期苗木的根系扭曲生長或窩根的形成是導致桉樹植株風害倒伏的主要原因。因此,通過選擇輕基質容器苗以及適時定植等技術措施的應用,可以避免幼苗的窩根,從而減輕植株風害倒伏的損失。

關鍵詞:桉樹;無性系;窩根;倒伏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9-59-03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植物的統稱。我國引種栽培桉樹已有超過100a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造林桉樹樹種是大葉桉、窿緣桉、檸檬桉和細葉桉等。1991年漳州市開始引種巨尾桉、尾巨桉和尾細桉等雜交桉無性系,經過20a左右的引種試驗、中試、集約等經營階段,探索出適宜當地的栽培經營技術,使得桉樹速豐林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至今全市速豐桉種植面積已達12萬hm2。

1 試驗地概況

福建省云霄園嶺國有林場地處云霄縣火田鎮境內,試驗地設在園嶺國有林場蕉坑工區4大班8小班。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1.3℃,極端最高氣溫為38.1℃,極端最低氣溫為0.2℃,≥10℃積溫7 548.8℃,年降水量1 730.6mm(主要集中在5~8月),無霜期347d。試驗地海拔100~150m,坡度10~20°,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土層厚度90cm,立地質量等級Ⅱ級,坡向東北。林下植被以芒萁骨、五節芒為主,部分桃金娘、雜灌。

2 試驗內容

本試驗區參試的桉樹品種為DH-3229無性系,苗木均為塑料袋容器組培苗,于2009年4月定植,種植時苗高約15cm。種植當年撫育1次,追肥2次,肥料為復合肥0.25kg/株·次;2010年撫育1次,追肥1次,肥料為復合肥0.25kg/株·次。2010年13號臺風“鲇魚”于10月23日12:55在漳浦(六鰲)沿海登陸,進入赤土鄉境內,登陸時中心風力13級(38m/s),火田鎮處于10級(24m/s)風圈半徑影響范圍內。在臺風“鲇魚”影響下,園嶺國有林場經營區桉樹遭受嚴重損失,風折、倒伏的植株較多。本試驗于11月10日對試驗地的倒伏植株、正常植株各進行刨挖根系,測量根系的水平、垂直分布長度,觀察根系的生長分布狀況;對DH-3229無性系塑料袋容器組培苗的根系生長分布進行觀察對比。

3 結果與分析

3.1 植株根系生長分布狀況

3.1.1 水平分布狀況 從圖1、2可以看出,倒伏植株水平分布的根系較發達(為1.05m),垂直分布的根系少而弱,根系生長集中在根莖交界,形成“窩根”,但由于根系生長具有垂直向下的特性,因此這些根在橫向生長達到一個階段后,彎曲向下生長,根系不舒展。從刨挖地點看,倒伏植株根系分布的下方并沒有石塊阻隔根系的生長,因此可以判斷造成根系如此生長并非栽培措施引起。

3.1.2 垂直分布狀況 從圖3、4可以看出,倒伏植株的垂直根系僅31cm,而正常植株的垂直根系為56cm,正常植株的根系較為舒展,垂直分布明顯。

3.2 塑料袋容器苗根系分布生長狀況 從圖5、6可以看出,對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長狀況進行觀察比較,可以看到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有沿袋壁盤旋生長,有折疊生長形成“窩根”后再沿袋壁向下生長的,而正常生長的垂直根系較發達且明顯。

3.3 植株根系生長分布與倒伏 植株的抗風能力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包括根系的生長分布與一定的根冠比。只有當樹冠增高,根系也相應加深時,植株才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1]。由試驗測得,倒伏的植株中根系盤旋或形成“窩根”的占86.7%,倒伏后進行植株培土的存活率僅為12.4%。這些植株不能成活的原因是主干與根系大部分已經挫裂甚至分離,水分等不能正常輸送。

根系的生長在苗木時期已形成盤旋扭曲或形成“窩根”,定植后根系沿襲這種形狀繼續伸展,雖然根系有所加粗加大,但其形狀極不利于與主干的連接,往往是3~4條粗壯的側根橫向生長,這些根因為沒有很好地向下伸展,其分布也淺。隨著植株的生長,樹冠在不斷增高,而根系卻沒能相應加深,地上部分的重量和高度就成了根系不相稱的負擔。當臺風到來時,往往伴隨雨水降臨,由于根系淺,土壤被雨水浸濕后抗剪能力下降,植株根系與地上部分的不相稱,最終導致植株倒伏。這種植株因為根系與主干的連接不順暢,倒伏后造成根系與主干之間的挫裂乃至分離,培土后仍然不能存活。

4 結論與討論

(1)苗木根系的扭曲生長或“窩根”的形成,是植株在受到臺風侵襲后發生倒伏甚至最終死亡的主要原因。據韓建秋報道[2],目前容器育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常發生根系畸形現象,影響到造林后期成林的效果,根的盤繞是幼苗不穩固的潛在因素,特別是松樹和桉樹,可能導致秧苗傾倒和形成基部的彎曲。在容器中,植物的根系生長都是呈輻射狀離心生長的,當根端碰到盆壁之后,它不會折回在盆土中作均勻分布,而是沿盆壁盤旋生長,其結果是在盆內壁根群大量密結,盆土內根群則很少,當側根纏繞到主根周圍時,秧苗的莖就會受到傷害,從而降低秧苗的抗風性。而有良好生長和結構的側根根系,是高質量樹苗的潛在品質,而且根系的良好發展可以提高樹苗的抗風性。從組培到塑料袋容器苗,中間的環節應做到避免苗木形成盤旋的根系,這是減少植株風害損失的關鍵。組織培養上,據郭洪英、陳灸等的研究[3],植(下轉62頁)(上接60頁)物生長調節劑IBA對桉樹的促根效果最佳。

(2)當苗木達到一定生長時間后,應及時定植。由于塑料袋容器的空間有限,根系的生長受到限制而到達袋壁后,也會造成根系生長的盤旋,因此適時定植可以克服根系生長上的這種限制性。

(3)容器育苗中,可選擇輕基質容器苗,由于具有較好發育的根系結構,能夠避免因“窩根”帶來的風害倒伏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黃宗道.橡膠栽培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89.

[2]韓建秋.容器育苗控根技術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0(12):222-224.

[3]郭洪英,陳灸,楊曉蓉,等.影響桉樹組培苗根系發育關鍵因子的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1):20-26.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在2010年13號臺風“鲇魚”發生后,通過對桉樹無性系DH-3229倒伏植株的根系以及對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長分布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初期苗木的根系扭曲生長或窩根的形成是導致桉樹植株風害倒伏的主要原因。因此,通過選擇輕基質容器苗以及適時定植等技術措施的應用,可以避免幼苗的窩根,從而減輕植株風害倒伏的損失。

關鍵詞:桉樹;無性系;窩根;倒伏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9-59-03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植物的統稱。我國引種栽培桉樹已有超過100a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造林桉樹樹種是大葉桉、窿緣桉、檸檬桉和細葉桉等。1991年漳州市開始引種巨尾桉、尾巨桉和尾細桉等雜交桉無性系,經過20a左右的引種試驗、中試、集約等經營階段,探索出適宜當地的栽培經營技術,使得桉樹速豐林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至今全市速豐桉種植面積已達12萬hm2。

1 試驗地概況

福建省云霄園嶺國有林場地處云霄縣火田鎮境內,試驗地設在園嶺國有林場蕉坑工區4大班8小班。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1.3℃,極端最高氣溫為38.1℃,極端最低氣溫為0.2℃,≥10℃積溫7 548.8℃,年降水量1 730.6mm(主要集中在5~8月),無霜期347d。試驗地海拔100~150m,坡度10~20°,土壤以山地紅壤為主,土層厚度90cm,立地質量等級Ⅱ級,坡向東北。林下植被以芒萁骨、五節芒為主,部分桃金娘、雜灌。

2 試驗內容

本試驗區參試的桉樹品種為DH-3229無性系,苗木均為塑料袋容器組培苗,于2009年4月定植,種植時苗高約15cm。種植當年撫育1次,追肥2次,肥料為復合肥0.25kg/株·次;2010年撫育1次,追肥1次,肥料為復合肥0.25kg/株·次。2010年13號臺風“鲇魚”于10月23日12:55在漳浦(六鰲)沿海登陸,進入赤土鄉境內,登陸時中心風力13級(38m/s),火田鎮處于10級(24m/s)風圈半徑影響范圍內。在臺風“鲇魚”影響下,園嶺國有林場經營區桉樹遭受嚴重損失,風折、倒伏的植株較多。本試驗于11月10日對試驗地的倒伏植株、正常植株各進行刨挖根系,測量根系的水平、垂直分布長度,觀察根系的生長分布狀況;對DH-3229無性系塑料袋容器組培苗的根系生長分布進行觀察對比。

3 結果與分析

3.1 植株根系生長分布狀況

3.1.1 水平分布狀況 從圖1、2可以看出,倒伏植株水平分布的根系較發達(為1.05m),垂直分布的根系少而弱,根系生長集中在根莖交界,形成“窩根”,但由于根系生長具有垂直向下的特性,因此這些根在橫向生長達到一個階段后,彎曲向下生長,根系不舒展。從刨挖地點看,倒伏植株根系分布的下方并沒有石塊阻隔根系的生長,因此可以判斷造成根系如此生長并非栽培措施引起。

3.1.2 垂直分布狀況 從圖3、4可以看出,倒伏植株的垂直根系僅31cm,而正常植株的垂直根系為56cm,正常植株的根系較為舒展,垂直分布明顯。

3.2 塑料袋容器苗根系分布生長狀況 從圖5、6可以看出,對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長狀況進行觀察比較,可以看到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有沿袋壁盤旋生長,有折疊生長形成“窩根”后再沿袋壁向下生長的,而正常生長的垂直根系較發達且明顯。

3.3 植株根系生長分布與倒伏 植株的抗風能力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包括根系的生長分布與一定的根冠比。只有當樹冠增高,根系也相應加深時,植株才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1]。由試驗測得,倒伏的植株中根系盤旋或形成“窩根”的占86.7%,倒伏后進行植株培土的存活率僅為12.4%。這些植株不能成活的原因是主干與根系大部分已經挫裂甚至分離,水分等不能正常輸送。

根系的生長在苗木時期已形成盤旋扭曲或形成“窩根”,定植后根系沿襲這種形狀繼續伸展,雖然根系有所加粗加大,但其形狀極不利于與主干的連接,往往是3~4條粗壯的側根橫向生長,這些根因為沒有很好地向下伸展,其分布也淺。隨著植株的生長,樹冠在不斷增高,而根系卻沒能相應加深,地上部分的重量和高度就成了根系不相稱的負擔。當臺風到來時,往往伴隨雨水降臨,由于根系淺,土壤被雨水浸濕后抗剪能力下降,植株根系與地上部分的不相稱,最終導致植株倒伏。這種植株因為根系與主干的連接不順暢,倒伏后造成根系與主干之間的挫裂乃至分離,培土后仍然不能存活。

4 結論與討論

(1)苗木根系的扭曲生長或“窩根”的形成,是植株在受到臺風侵襲后發生倒伏甚至最終死亡的主要原因。據韓建秋報道[2],目前容器育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常發生根系畸形現象,影響到造林后期成林的效果,根的盤繞是幼苗不穩固的潛在因素,特別是松樹和桉樹,可能導致秧苗傾倒和形成基部的彎曲。在容器中,植物的根系生長都是呈輻射狀離心生長的,當根端碰到盆壁之后,它不會折回在盆土中作均勻分布,而是沿盆壁盤旋生長,其結果是在盆內壁根群大量密結,盆土內根群則很少,當側根纏繞到主根周圍時,秧苗的莖就會受到傷害,從而降低秧苗的抗風性。而有良好生長和結構的側根根系,是高質量樹苗的潛在品質,而且根系的良好發展可以提高樹苗的抗風性。從組培到塑料袋容器苗,中間的環節應做到避免苗木形成盤旋的根系,這是減少植株風害損失的關鍵。組織培養上,據郭洪英、陳灸等的研究[3],植(下轉62頁)(上接60頁)物生長調節劑IBA對桉樹的促根效果最佳。

(2)當苗木達到一定生長時間后,應及時定植。由于塑料袋容器的空間有限,根系的生長受到限制而到達袋壁后,也會造成根系生長的盤旋,因此適時定植可以克服根系生長上的這種限制性。

(3)容器育苗中,可選擇輕基質容器苗,由于具有較好發育的根系結構,能夠避免因“窩根”帶來的風害倒伏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黃宗道.橡膠栽培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89.

[2]韓建秋.容器育苗控根技術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0(12):222-224.

[3]郭洪英,陳灸,楊曉蓉,等.影響桉樹組培苗根系發育關鍵因子的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1):20-26.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歡
桉樹
桉樹幼林管護的重要性與撫育探討
桉樹的育苗造林技術與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彩虹桉樹
桉樹茶飲
SMF樹脂在桉樹定向刨花板的應用
鋁脅迫下不同桉樹無性系葉差異蛋白表達分析
桉樹純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規律的分析
桉樹枝枯病菌生物學特性
3個桉樹品種對桉樹枝癭姬小蜂抗性研究
桉樹枝癭姬小蜂風險分析及風險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