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之不存,“神”將焉附?——二議文本節奏與譯文價值重構

2015-02-13 21:43毛靜林
臺州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版式標點節奏

毛靜林

(臺州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臨海317000)

“形”之不存,“神”將焉附?——二議文本節奏與譯文價值重構

毛靜林

(臺州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臨海317000)

譯界長久以來把文本節奏等同于語言節奏,等同于格律,關注節奏在語音方面的表現,而忽視節奏在語形、情緒、情節等方面的表現,這是對節奏的誤讀。文本節奏是參與主體對語言材料的一種組織方式,可以表現在音、形、義等各個方面,統攝文本的“形”與“神”,是文本精髓之所在,因此,翻譯作品時,不僅要關注語音的規律性表現,更要關注語形的規律性表現,用妥當的翻譯策略,盡可能傳遞形后之神。

文本節奏;譯文價值重構;形;神

DOI: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4.011

一、文本節奏

文本節奏歷來是一個翻譯界比較重要的話題。多年來,人們一直把它等同于語言節奏,一提到文本節奏,就會想到語音要素的規律性呈現,想到格律,國內幾十年的節奏理論從輕重、平仄、到頓、再到節奏支點,一直局限在聽覺領域。在此關照之下,詩歌由于語音方面的某些規約得到了譯界的重視,散文、戲劇、小說等文本則遭到輕視;就詩歌而言,節奏在語音領域的規律性呈現方式得到譯界的重視,在視覺、情緒、情節、行文推進速率等方面的呈現方式則遭到輕視。

誠然,任何文本都由某種語言撰寫,不可避免地會帶有某種語言節奏的共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本節奏和語言節奏確有其相通之處。以漢英兩種語言為例。漢語追求音節勻稱,詞語句式往往成雙成對,而英語注重形式嚴密,遣詞造句崇尚長短交錯和替代變換,如下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譯文: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produces good,with the wicked,evil.

漢語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四字一頓,富于語音美感,而英文省去了重復的表達,沒有再現原文節奏,這與語言的內在特質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另一方面,兩者的形成機制與載體又各有不同,不能完全劃等號。關于前者,本人在《文本節奏與譯文的價值重構》一文中已有專門論述,此處不再贅述。至于節奏的載體,語言是一定時空條件下形成的抽象語言體系,沒有特定的主題和系統含義,也不涉及具體版式,載體比較單一,而具體文本是以語音、內涵、版式、情緒、主題、情節推進速率等多維度呈現的綜合體,載體要復雜得多。事實上,回溯國內數十年文本節奏理論發展史會發現已有學者闡發過“文本節奏不同于語言節奏”的論斷:上個世紀20年代,聞一多提出詩歌的“建筑美”[1],從而將文本節奏的外延從聽覺領域拓展到了視覺領域;郭沫若認為詩歌的韻律有內外之分,語音上的長短強弱是“外在的韻律”[2],而“情緒的自然消漲”[2]是“內在的韻律”[2];王澤龍與王雪松撰文指出,“中國古代的“節奏”與西方的“rhythm”交匯在現代中國語境中,語義發生了疊合變異……這種泛化的節奏觀突破了中國傳統的格律范型……”[3]以上種種論斷都從某一側面表達了不同于當前理論界主流的觀點——文本節奏是主體對話語的一種組織方式,除語音外,還可以表現在書寫、內涵、情緒、行文推進速率等多方面,統攝著文本的“形”與“神”,因此,把它簡單等同于語言節奏是不適宜的。

探討了二者的區別之后接下來要談論的就是文本節奏的分類了。如果說泛化到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節奏表現為音節的輕重、色彩的明暗、情感的起伏等可為人類感官和思維所認知的運動的話,那么文本中的節奏就可分為外部節奏和內部節奏兩種可為人類感官和思維認知的材料組織方式。前者主要表現在聽覺領域和視覺領域,后者主要變現在情節推進速率、情緒起伏、人物性格變化等領域。

近年來有關文本節奏的論述頗多,不過多圍繞聽覺領域的節奏展開,所涉文本也多為詩歌,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甚少。鑒于此,本文擬從較少為人關注的視覺節奏角度切入,嘗試主要結合小說做初步討論。

二、文本視覺領域的節奏與翻譯

文本在視覺領域表達節奏的手段有很多種,由于學識和篇幅所限,本文只能掛一漏萬地選取標點節奏、非常規轉換的字符節奏、版式節奏等幾種常見模式略作探討,權當做拋磚引玉吧。

(一)標點節奏與翻譯。標點是書面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分割、指明、替代、銜接、修辭等多種功能,本文擬著重探討與文本節奏關聯較緊密的分割和修辭兩項功能。前者體現節奏主要在于:文本停頓多節奏就快,顯得緊張急切;反之,停頓少節奏就慢,顯得舒緩平和。后者在于,通過標點劃分的節奏來刻畫腔調神情、描繪情狀、增強表達感染力。標點節奏的功能有時二者獨居其一,有時兩者兼備、互為補充。請看下例:

Her manners had been imposed upon her by her mother’s gentle admonitions and the sterner discipline of her mammy;her eyes were her own.[4]240

傅東華:原來她平日受了母親的溫和訓誨和嬤嬤的嚴厲管教,這才把這幅姿態勉強造成,至于那雙眼睛,那是天生給她的,決不是人工改造得了的。[4]242

黃懷仁、朱攸若:她的儀態是母親的諄諄教悔和嬤嬤的嚴厲管教強加于她的,那雙眼睛才真正屬于她自己。[4]245

這是小說《飄》開頭部分出現的一句話。小說以國內戰爭為背景,以質樸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頗具代表性的南方人物形象,由于主題比較嚴肅,政治傾向比較明確,作品自問世以來便被視作較為莊重的小說,如李野光先生評價其格調“遠遠超出迎合市民趣味的境界了”[5],傅東華先生也認為它“斷不是那種低級趣味的時髦小說可比”[6]。

國內譯者雖然對其定位趨向一致,但在翻譯策略的選擇上卻有著不同的考慮。傅先生恐一枝一葉的忠實譯法令人乏味,對原創的表達和句式都作了較明顯的改動,其他譯者如黃懷仁和朱攸若等就要保守得多。以本句為例。原句僅分割一次,尾部形成重點,信息較密集,語言比較拗口,節奏稍慢,作品整體風格持重而明練。傅譯將長句分割成若干短句,尾部的著重淡化了,節奏完全變了,節奏一變,文風也跟著變了??梢钥闯?,傅譯被賦予了些許“鄉土氣息”,格調也“通俗”了許多。相比較而言,黃譯的表達和句式更加循規蹈矩:句內同樣停頓一次,尾部的著重予以保留,節奏與原文基本一致。相似的節奏會折射出相似的文風,相似的文風又會帶給讀者相似的精神感受,因此,就本句而言,黃譯在“形”和“神”上都更忠實于原文。

標點不但能夠以劃分節奏的方式給作品定調,還能通過調整節奏來描摹情狀、渲染氣氛。以《尤利西斯》為例。作品的最后一章四五十頁描寫莫莉臨睡時的意識活動,除了兩個句號外別無標點,且意念頻繁跳脫、語言支離破碎。標點體現的是思維的規整性和邏輯的嚴密性,而莫莉當時各種雜亂的意象念頭紛至沓來,根本沒有時間斷開,所以標點缺省和語言松散顛倒正好表現她意識的混亂,展現其精神世界的躁動和荒蕪。作品運用了大量頗具創造性的意識流語言技巧,再加上語言爐火純青,一經出版便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被奉為意識流小說創作的經典。為了增強作品的可讀性,學者丹尼斯·羅斯在他1997年6月編輯出版的版本中改正了原文大量的“錯誤”并把無標點的文字都加上了標點,結果遭到了學界的批評,認為他改變了《尤》帶根本性的東西。因為《尤》之所以受到如此熱捧,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代表最高水準的意識流語言,而標點的特殊運用正是成就其精髓的一種必要手段,文字分割清楚了,文本節奏就變了,節奏一變,臨摹意念活動的意識流或文本的精髓也就隨之消解了。

(二)非常規轉換的字符節奏與翻譯。英文書面語中能夠營造視覺節奏感的又一有效手段是字符的非常規轉換,主要有大小寫非常規轉換以及正斜體非常規轉換。大小寫非常規轉換猶如樂章中的重音,能夠有效地形成信息焦點,進而渲染氣氛和升華意境,正斜體的非常規轉換能夠和其余文字形成對比,從而實現語義對比或提示時間切換,這兩類字符轉換都是確定文本視覺節奏的常用手段。美國以描寫邊疆風情而知名的作家布勒特·哈特(Bret Harte)就做過這方面的嘗試——他在多部作品中廣泛運用了前一種技巧,這甚至可以說是他系列短篇中的一種常態。這些超常規轉換的字符或強調突出、或夸張渲染、或譏誚諷刺,傳遞了許多言外之意。翻譯此類文本時倘若完全棄“形”于不顧,神韻也會有所減損,所以,譯者應當充分發掘漢語的表達潛力,調動標點、詞法、句法等多種手段,盡可能保留“語形”背后的含義,再現“形”后之“神”。以下句為例:

She was allowed to select one to take to school with her;the others were ADOPTED by certain of her friends,and she was to be permit?ted to visit them every Saturday afternoon.

譯1:她獲準可以選一個娃娃帶到學校,其他的則由小伙伴們收養,每周六下午可以去探望他們。

譯2:她獲準可以選一個娃娃帶到學校,其他的則由小伙伴們“收養”,每周六下午可以去探望他們。

本句摘自布勒特的短篇小說《五個“孩子”的媽媽》(A Mother of Five)。文中的“娃娃”是小女孩的玩偶,而非真的娃娃,因此,所謂的“收養”應當是存放,而非真的收養,為了突出這層特殊含義,句中“ADOPTED”突兀地轉成大寫,這樣的轉換給人的心理造成了沖擊,突出了背后的引申含義,譯1沒有保留這層修辭效果,語氣比較平淡,譯2運用具有豐富語義功能的引號來強調背后的含義,效果更好。

除了標點符號,漢語中的詞法句法等手段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如下例:

Nevertheless,non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decided the vexed question of his BREED.

譯1:然而,這些特征都不足以使人判斷它的品種這個大難題。

譯2:然而,這些特征都不足以使人判斷它的品種——它的品種可是個大難題。

本句出自布勒特的小說《黃狗》(A Yellow Dog),作者通過一條不起眼的小黃狗的命運轉變來反映世間冷暖,抨擊不良的社會風氣。本句述及黃狗的“品種”時突然轉成大寫,使得讀者自然流動的意念戛然而止,把目光都集中到這個詞語上了。譯1把原文作為常規書寫的文本來翻譯,沒有做特別的處理,感染力與原文有些距離,譯2創造性地加譯了一句“它的品種可是個大難題”,以凸顯非常規轉換字符的著重意味,深層含義與原文更接近,效果比譯1要好。

通過上述兩例可以看出,英語作為拼音文字的一種,可以隨意通過字符的反常規轉換來營造節奏感,傳遞言外之意,在視覺呈現方面確有其優勢,但這不意味著用屬于表意文字的漢語翻譯時無路可走,畢竟漢語也有各種豐富的表達手段,這些手段也都有一定的表意空間和表達能力,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傳遞原文視覺節奏背后的特殊含義,因此,遇到此類文本,譯者應當拿出更多的耐心,用敏感的心靈去品味字符背后的含義,盡可能用審慎的手法再現“形”后之“神”。

(三)版式節奏。如果說上述兩種節奏是小說散文中常見的表達手段的話,版式節奏就主要是詩歌的常用手段了。版式節奏是指,通過特殊的語句排列方式來營造節奏感,進而呼應主題、強化主題。根據呈現樣式的不同,版式節奏可分為重復式、強弱式、遞進式、參差式等。以麥克司·威伯(Max Webber)的小詩《夜》(Night)為例。

Fainter,dimmer,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該詩很短,只有7個單詞,但不論語義還是語形,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從語義來看,第一行連用三個比較級和表時間點的狀語,表現天色逐漸變暗這一動態過程,第二行用一個靜態詞和表時間點的狀語,表現黑夜已經降臨,全文情景轉換突兀,前后用詞一動一靜,時間一長一短,反差意味明顯。語形方面,第一行很長,第二行僅僅兩個單詞戛然而止。顯然,這不是詩人的信筆之作,而是有意而為。長句后緊跟短句,猶如樂章中長串柔音之后突然出現緊促的重音,節奏一輕一重,正好與反差強烈的主題相呼應。換言之,詩行的鋪排方式與意境設定是有內在關聯的,其“形”有助于成就其“神”,鑒于此,翻譯時要謹慎地對待其“形”,不可輕易改變。

譯文以郭沫若譯(左)和辜正坤譯(右)為例,具體如下所示:

愈近黃昏,一刻比一刻縹緲、晦暗、安寧,

暗愈暗,夜,來了。[8]

靜愈靜,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7]

這兩個譯本在語義和語形的處理方式上有明顯的區別。從語義來看,第一行郭譯遺漏了的“fainter”一詞,時間用兩組詞匯(“愈近黃昏”和“每刻每分”)表達“each moment”,略顯拖沓嗦;辜譯則用了“縹緲”、“晦暗”、“安寧”與狀語“一刻比一刻”,傳意更準確,用詞更精煉。第二行郭譯語氣較平淡,失去了原詩那種夜幕降臨的突兀感,前后對比不明顯;辜譯則用逗號把主謂隔開稍作停頓,停頓帶來的張力突出了“夜”這一主題,強化了語氣,前后對比意味明顯。其二,譯作的排列方式。郭似乎沒有意識到文本之“形”對于文本之“神”的重要性,完全拋開其獨特的排列形式,用五行長短相當的詩句來呈現譯作,這樣一來,版式節奏就被曲解了,詩形對于主題的呼應完全消失了。辜譯則保留了視覺上的沖擊,用一長一短的詩句呈現譯作,視覺上的沖擊帶來了心理上的沖擊,進而呼應主題、強化主題。因此,總體來看,辜譯比郭譯更忠實、更傳神。

三、結論

朱光潛曾說,“節奏主要見于聲音,但不限于聲音,形體長短大小粗細相錯綜,顏色深淺濃淡和不同調制相錯綜,也都可以見出規律和節奏?!保?]藝術作品中的節奏是如此,文學作品中的節奏亦如是。

人們長久以來把文本節奏等同于語言節奏,等同于格律,這是對文本節奏的誤讀。文本節奏是有主體參與的語言材料的組織方式,是有創造性的、運動的、變化的,可表現在語音、語形、語義、情節、情緒、行文推進速率等各個方面,就語形而言,又可以表現在標點、字符非常規轉換、版式等方面,統攝著文本的“形”與“神”,是文本精髓之所在。在此思想關照之下,翻譯文學作品時,不僅要關注文本在語音方面的規律性呈現,更要關注在語形等其他領域的規律性呈現,審慎地選擇妥當的翻譯策略,盡可能再現“形”后之“神”。

[1]聞一多.詩的格律[J].新月,1928,1(4).

[2]郭沫若.論詩三札.郭沫若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337.

[3]王澤龍,王雪松.中國現代詩歌節奏內涵論析[J].文學評論,2011(2):54.

[4]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5]瑪格麗特·米切爾.飄[M].傅東華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79:1.

[6]瑪格麗特·米切爾.飄[M].戴侃,李野光,莊繹傳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7]郭沫若.英詩譯稿[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108-109.

[8]辜正坤.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376.

[9]朱光潛.談美書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80.

No form,No Spirit——Text Rhythm and Valu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Mao Jing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Over the past decades,domestic translators have identified textural rhythm as linguistic rhythm or meter,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rhythm in phonetics while ignoring it in form,emotion,plot,etc.That is a misinterpretation of text rhythm.As a matter of fact,it serves as an organizing ap?proach of language materials by subjects and can find its expression in various aspects,including pho?netic,form and meaning.It governs the text form and spirit as well as embodies the text value.Such being the case,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both to the regularities in phonetics and to those in form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mploy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tactics so as to reproduce the spirit behind the form.

textural rhythm;value reconstruction;form;spirit

2015-05-07

本文臺州學院為2015年研究課題“文學作品中的視覺節奏與譯文價值重構初探一”與臺州學院2013年青年基金項目“中西方新聞語篇中概念隱喻以及意識形態對比研究“(2013NQ05)的研究成果之一。

毛靜林(1977-),女,湖北十堰人,講師。

猜你喜歡
版式標點節奏
標點可有可無嗎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連環混配現象研究
《遼史》標點辨誤四則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小小標點真厲害
市州報特刊版式創新芻議
YOUNG·節奏
澳門早中期樣鈔版式研究
“永安五銖”的版式及分類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