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探討

2015-03-19 09:22
學周刊 2015年29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歷史

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探討

曹永芹 (河北無極中學 052460)

在歷史教學中要融入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運用典型生動的歷史人物故事,“還原”歷史人物的本來面貌,讓學生體驗和感知歷史人物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人物的鮮明表象和本質認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教師要大膽探究反思歷史人物活動,展示學生情感體驗過程,探尋歷史人物人生軌跡,幫助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正確認識自我,形成高尚的道德觀。

歷史教學 歷史人物 道德教育

歷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以正確的道德觀為標準,通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借助歷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規范、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等教育,使學生產生健康、高尚、美好、積極的情緒體驗,并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道德觀念。初中歷史教科書為我們展現了大量栩栩如生、品性各異的歷史人物,有的彪炳千秋流芳百世,有的劣跡昭著遺臭萬年,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歷史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惡,為歷史教學進行道德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筆者試借助歷史人物就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道德教育談點淺見。

一、歷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背踔猩钊菀妆挥⑿廴宋锏母哔F品質、英雄事跡所激勵和鼓舞,被反面人物的無恥行徑和丑惡嘴臉所激怒和憤慨,最容易對正面或反面的歷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強烈的思想共鳴,產生敬仰、羨慕、贊嘆或厭惡、憎恨、貶斥的道德情感,在內心形成“好人”或“壞人”等簡單的道德評價概念。如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人生價值觀,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這些優秀歷史人物的高風亮節和嘉言懿行,在塑造學生心靈與品德中往往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它不僅撥動了學生情感的心弦,使之受到內心體驗,產生共鳴,形成情感態度,還可以內化至價值觀層面,具體化為他們奮發進取、銳意追求、刻苦學習、努力攀登的動力。歷史人物的遙遠性、歷史知識的間接性,對缺乏社會閱歷和人生經歷的初中生來說,讓他們去認識陌生的人類社會,在撲朔迷離中體驗歷史與人生,是有相當難度的。在應試教育中,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生動鮮活的歷史人物變成了干癟癟的“陳尸”。正如趙亞夫教授指出的那樣:“講屈原只知《離騷》名,不知《離騷》事,內容無力,概念空調;說到司馬遷,只有一部分、一句話的印象;談張騫、蘇武不過陪襯絲綢之路而已;論霍去病也只是渲染一條情節——‘馬踏匈奴’……”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枯燥說教式的描述手法,避免傳道布經式的照本宣科,選取典型生動豐富的內容,形象鮮明地再現歷史人物的本來面貌,讓學生在充分感知歷史人物的基礎上進行體驗,從而形成對歷史人物的鮮明表象和本質認識。如在《甲午中日戰爭》教學實踐中,教師可簡要介紹鄧世昌生平,指導觀看鄧世昌插圖,師生共同描繪黃海大戰的經過。為加深學生體驗,教師還可進一步提問:“鄧世昌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仍指揮若定,毫不退縮,為什么?”“在彈藥將盡時,鄧世昌是怎樣做的?直撞敵艦的勇氣是從哪里來的?”“鄧世昌為什么拒絕救生圈,與愛犬同沉不愿生還?”教師雖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但學生經過討論交流,已心臨黃海,“神入”歷史,從黃海戰場的連天炮火中,在與艦同沉的豪言壯行中,體驗到了“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的深刻含義。民族英雄鄧世昌的鮮明形象深演化印入學生腦海中。

二、大膽探究、反思歷史人物活動,展示學生情感體驗過程,探尋歷史人物人生軌跡,幫助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正確認識自我

一段時間以來,《戲說乾隆》之類的“戲說”歷史劇火爆銀屏,易中天、于丹主持的《百講講壇》風糜全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和創造,符合觀眾(聽眾)的獵奇、溯源心理和道德意識追求。對歷史人物的這種探究和反思,與傳統歷史教學形成了鮮明對照。在傳統歷史教學中,教師教教材,學生背教材,機械灌輸與死記硬背是最基本的兩個特征。教師和學生都被剝奪了對歷史的解釋權,尤其是學生沒有話語權,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生思維停滯,反應癡呆,情感空無,道德教育無從實施。大膽嘗試活動課,對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多視角、多層面的探究反思,能很好地改變這種現狀。

如創作展示式活動課——歷史短劇《文成公主入藏》。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進行分組合作探究。學生在盡可能尊重歷史真實前提下,進行合理想象和藝術加工,使歷史劇更加流暢、生動、有趣,藝術再現了文成公主為漢藏友好遠嫁雪域高原的歷史情境。藝術創作與成果展示,突出了過程和參與,展示了情感體驗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溫順、慈善、立志民族友好的文成公主的情感。同時,學生學史興趣得到培養,合作意識得到體現,創新能力得到發展,道德情感教育也收到了實效。

又如學法訓練式活動課——《歷史人物對社會的貢獻》。學生分“封建帝王篇”“革命領袖篇”“美國總統篇”三項,列表歸納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孫中山等歷史人物的主要功績。學生分組查閱資料,詳盡占有史料,通過研討交流,思考解讀,從歷史人物的眾多活動中概括、提煉出了歷史人物的最主要歷史貢獻。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更在對歷史人物人生軌跡的追尋中,陶怡了學生情操,凈化了學生心靈。

當然,這樣的探究與反思需要注意兩個點。一是要與時俱進。教師要及時了解最新史學研究動態,隨時代的變化對歷史人物做出新的解讀與闡釋。如在評價李鴻章時,我們摒棄了“賣國賊”“劊子手”之類的舊觀念,而更多地從當今經濟建設的角度出發,肯定他領導參與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我們從中教育學生要學習李鴻章與時俱進的精神、對外開放的氣度、面向世界的勇氣、改革創新的意識等。二是要符合主旋律。多角度、多層面認識歷史人物時,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正確引導,符合主旋律。

(責編 房曉偉)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道德歷史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新歷史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