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2015-03-19 09:22
學周刊 2015年29期
關鍵詞:課件資料歷史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楊春梅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第四中學 756000)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支持優化學科,尤其是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能夠再現歷史,優化課堂教學,還能夠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同時還有助于教學相長,使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信息技術 歷史教學 應用

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已經成為當前歷史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傳統模式的教學活動主要依靠一張嘴、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來完成。信息技術的介入,讓教師從繁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了出來,促進了教學目標由“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的轉變。作為一線的歷史教師,在學習信息技術支持優化學科應用中,怎樣做才能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盡量大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呢?

一、信息技術再現歷史,優化課堂教學

歷史學科的特點在于它的過去性、豐富性和綜合性,這決定了歷史學科與多媒體、網絡技術的配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是不能進行試驗、重演的,歷史沒有假如。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夠模擬了歷史,而且還能使學生從書本上的資料、圖片中獲得真切的歷史感。利用信息技術雖不可重復歷史,卻可以再現歷史,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強烈刺激,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起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關注和思考。

例如我在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課時,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優化課前引入環境,在課前呈現了用PPT制作的圖片資料和數據資料,介紹了本單元中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認知需求,從而為本課新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通過演示文稿展示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共產黨和革命人士的圖片資料,增強了學生的直觀印象,加深了學生對國民黨反動派殘暴的認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激發學生的感情。

二、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模式,增強歷史課的趣味性

以信息技術為契機,努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尤其是充分應用“微課程”、電子書包等工具,將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進行整合,從而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伙伴,由原來的“要我學”轉變成為了現在的“我要學”。信息技術支持優化歷史課堂,要求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指導學生懂得從哪里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從而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和根據認知的需要處理信息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在教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優化講授環節,在講授中借助PPT制作的圖片資料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示意圖,介紹了南昌起義的原因、經過,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興趣和認知需求。通過演示文稿展示井岡山地形的圖片資料,增強了學生的直觀印象,加深了學生對井岡山的認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激發了學生的感情。通過讓學生觀察,引入視頻與圖片資料,增大了教學的直觀性和容量,有利于創設氛圍,營造環境,調動學生的情緒,感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深遠影響。由此可見,在歷史教學中引進信息技術,是對傳統教學模式一種巨大的沖擊。

三、運用信息技術有助于實現教學相長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都沖擊了傳統的課程資源觀,解決了經常令歷史教師苦惱的問題。學習了信息技術后我們查閱了與課本知識相關的音頻、視頻、圖片資料,有些拿不準的題,也通過百度來解決,從而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豐富了我們的歷史知識,提高了我們業務能力,大大開闊了教師和學生的歷史視野。

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課堂,能使廣大學生在信息時代,從小懂得學習和利用計算機或互聯網絡來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例如八年級上冊歷史第15課《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這一課,課本上對“南京大屠殺”敘述的比較簡單,只是利用四副圖片讓學生理解了日本侵略者的兇惡殘暴,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比較大,怎樣突破教學重、難點?我課前安排學生在課下進行預習并上網查閱了有關資料,在多媒體課件中我插入了紀錄片《南京大屠殺》的視頻資料,雖然我只截取了短短的1分37秒的資料,但在課堂上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兇殘本質就有了一定的認識,這節課的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多媒體化時代的今天,合理應用計算機,可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豐富性,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與課程實施整合后,單純由教師作為知識來源的局面被打破,學生可以直接從信息化的環境和數字資源中獲取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從其他學習者、在線專家等那里獲取課程內容,從而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信息技術也給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挑戰,師生在共同發展、共同提高,實現了教學相長,一起步入了信息時代。

四、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信息技術使用要得當,多媒體手段只不過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傳播信息的一個橋梁,不能脫離課堂而存在,不能脫離教師和學生而存在,更不能包辦一切。多媒體手段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恰到好處地使用它。但是目前在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過分講求形式,盲目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傾向。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開元盛世》一課時,我下載了課件感覺材料很豐富,于是在上這一課的時候沒有經過修改就直接拿過來用,結果邊上課邊感覺有很多東西并不需要,自己的思路受到了極大的牽制,最終使得這節課不但時間倉促,而且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后來我又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重新制作了課件,刪減了多余的演示文稿,這樣PPT課件只剩十八張演示文稿,看起來課件雖沒有之前的花哨,但很符合我班學生的實際,在給另一個班講授的時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很充足,課堂上師生還多了一些互動時間。

顯然,在具體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還受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但是信息技術與中學歷史學科的整合無疑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歷史學習方式,這必將成為21世紀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方法,并在以后的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充分發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能,達到進一步提高歷史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責編 吳海婷)

猜你喜歡
課件資料歷史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新歷史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