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搞好小學德育的有效策略

2015-05-30 08:31張行發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師德道德德育

張行發

教育教學注重德、智、體、美、勞等綜合性的發展目標,為此,強化小學德育十分關鍵。下面闡述搞好小學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培養師德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講,自身思想觀念的端正是基礎和前提。為此,教師的任務不單單是教授學生知識,尤為關鍵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小學生的德育,不單單是思想品德教師與班主任的職責,也是全校師生一起努力的結果。它要求整個學校所有教師的共同教育、互相溝通、互相合作,只有這樣,才可以事半功倍。只有各個教師的思想觀念得到增強,才可以將自身所教授課程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來,從而更加有效地實施德育,最終促進德育的順利進行。教師應當注重自身師德的提高,應當以德樹人,讓學生遵守規則和紀律,教師也應當遵守,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教師也應當學習和掌握,讓學生做的事情,教師也應當去做。

二、注重德育和實際生活的統一

當今,知、行不統一和言行相脫節的情況普遍出現在小學生身上,這體現了學校德育方面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實際上,形成與發展倫理道德的淵源是實際生活,如果脫離了實際生活,而立足于某項原則對生活實際當中的道德進行解讀,就常常出現本末顛倒的情況。實際行動是養成道德品質的關鍵,并非僅僅憑借說教。之前理論性的講解與機械式的灌輸德育策略未能夠重視學生的情感生活與實踐活動,僅僅將學生當成道德認知的主體,并非實踐的主體。為此,德育應當注重實踐化與生活化,以創設角色與場景的體驗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或者是形式多樣的課堂實踐活動作為基本的載體形式,以使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進行參與,從而使學生自主地體會與認知,真正理解道德的內涵,最終內化道德。在這個前提條件下,我國還需要進行網絡化與多媒體化的教育,有效借助現代的教育方式與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學生情感與道德的陶冶,以及實現學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讓德育更加具備說服性、感染性、滲透性,進而更加有效地實施德育。

綜上所述,小學德育這項工程是艱巨和長期的,而小學階段是塑造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和道德的一個重要階段。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緊緊圍繞德育實施教學。只有積極地延伸德育的深度與廣度,才可以形成與學生相適應的德育體系,從而實現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席永紅.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如何組織合作學習[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4).

猜你喜歡
師德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在“四史”學習中涵養高尚師德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師德考核“ 量化”實踐與思考
愛是師德的源頭活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