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課堂整合,讓信息技術巧妙走進數學課堂

2015-05-30 18:29李曉令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直觀手段課件

李曉令

課程整合是當前學校課程建設面臨的常規課題。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數學課堂。讓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數量關系借助課件直觀化、形象化。在課堂上恰到好處地運用這種教學手段,讓學生輕松解決數學問題。

一、運用課件幫助學生建立直觀表象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各種數學概念的建立、圖形的認識、方向與位置的記憶和判斷等知識,對年齡尚小、經驗缺少的學生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挑戰。如果我們利用電教手段,就可以幫助學生從一個新的、易接受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建立直觀表象,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周長”時,對于“什么是周長”,教師單靠語言的說教是不能讓所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解透徹的,使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小甲蟲在樹葉上爬一圈,可以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形象,就很容易讓他們理解,有利于教學的深化。在課堂設計習題時,通過動畫演示各種圖形的周長,學生記憶猶新,教學效果明顯。

二、運用課件輕松突破重、難點

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更會運用視覺效應凸顯刺激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如在教“圓柱的體積”時,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圓柱沿著兩個底面的中心點將圓平均分成若干等分,然后拼接成長方體。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面積沒有變化,而表面積卻增加了,從而使學生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

三、運用課件激發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把數學看成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原因之一可能是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所決定的,再者就是教師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運用不當。如何運用電教手段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如在教《軸對稱圖形》一課時,開課我運用多媒體出示了各種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圖片,展現出事物的一個共性——對稱性。在教學中又充分利用資源,讓傳統的剪紙藝術展現在學生面前,并讓學生從自己的認知基礎出發,觀察從而引出新課的內容。這樣,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在形象的教學手段運用下,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課件幫助學生建立模型思想

課標中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求出結果并討論結果的意義。如在講“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我聯系生活實際運用課件出示一幢樓房的立體圖形,感受組合圖形的意義。然后走進樓房內部,展示客廳的平面圖,感受客廳的面積大小。課堂上通過對數學信息進行討論、操作,發現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然后通過進一步探究生活中各種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進行第二次建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電教手段的功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建模的魅力所在。

五、運用課件聯系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課件的有效運用,能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學科問題,又能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

如“正負數”教學中,我運用課件展現出很多的情景圖,各個城市的氣溫圖;收支情況的展示圖;味精含量的抽查圖……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運用學習的知識,從而進行了廣泛的應用,學生在應用中學會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實例,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間對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提高數學素質和信息素養。只要我們教師共同為之去努力、去開發、去研究的話,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猜你喜歡
直觀手段課件
數形結合 直觀明了
簡單直觀≠正確
根據計數單位 直觀數的大小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創新執法手段,提升執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幾何直觀,相時而動有講究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