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與培養途徑

2015-07-05 21:35陳玉紅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類圖書繪本課外閱讀

陳玉紅

《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關于課外閱讀,在農村學校落實如何呢?近期,筆者對安徽省某地多所鄉村小學的五百多名高年級學生做了專項調查。調查獲悉,農村家庭擁有課外讀物20本以上的占7%,10本以上20本以下的占17%,10本以下的占73%,沒有課外書的占3%;做完作業后,11%的孩子玩網絡游戲,63%的孩子看電視,17%的孩子看課外書,9%的孩子和伙伴玩;關于學校圖書室的開放情況,25%的學校對學生開放,75%的學校封閉。圖書室盡管對學生開放,但學生去的少。通過數據看出,農村小學生對課外閱讀普遍不感興趣。

一、原因分析

學生不愛閱讀,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學生沒書可讀。在農村家庭,很多家長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分數上,舍得花錢給孩子買教輔書,不愿給孩子買課外書,認為課外書是“閑書”,不愿讓孩子把大量時間浪費在讀“閑書”上;學校方面,很多學校仍滯留在應試教育的辦學層面,關注教學質量,教師急功近利,“唯分數論”,學生抱著教本反復咀嚼,在作業堆里摸爬滾打。

其次,學生沒時間讀。過重的課業負擔擠占了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規范化辦學明文規定,“一至三年級學生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級家庭作業總量累計不超過一小時?!钡珜嶋H上,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量遠遠超過想象,即使教師按規定布置家庭作業,家長為了要分數,也會額外增加作業量。

再次,學生不愛閱讀。如今,電腦、手機、電視、電子游戲等高科技產品極其普及,充斥孩子的眼球。學生對其非常感興趣,許多學生沉迷其中,變得心浮氣躁,無法靜心讀書。

二、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讓學生回歸閱讀

第一,讓學生有書讀。在農村,每所學校都擁有人均15本的圖書數量。學校要轉變辦學理念,改變圖書館過去重藏輕用的行為,本著以生為本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為擴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圖書室要完善管理制度,把個人借閱與班級借閱相結合,以尊重學生喜好,凸顯個性化閱讀。

第二,讓學生有時間讀。課業過重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一個因素。要讓學生有時間閱讀,首先,學校要完善對教師的教育評價機制,不能“唯分數論”;其次,學校要把閱讀課納入課表,以確保閱讀的時間;再次,語文教師要與學科教師協調,減少課外作業總量,讓學生有時間閱讀。

第三,營造讀書氛圍。學生無法靜心讀書,往往是受周圍環境干擾所致。營造書香校園,讓學生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耳染目濡,受到熏陶,由對書的無意注意轉為有意關注;打造書香班級,教師帶頭讀書,形成班級讀書文化;創設家庭讀書氛圍,給孩子一個安靜的讀書場所。

(二)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第一,借助繪本,開啟學生閱讀的大門。

繪本是低段學生閱讀的首選。繪本以畫面色彩豐富、構圖新穎有趣,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系,成為低年級學生最喜愛的讀本。繪本閱讀貴在引導。由于低年級孩子識字量少,閱讀速度較慢,在借助繪本閱讀時往往注重欣賞精美的畫面,忽略簡短的文字所帶給的豐富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能否從心底接受繪本,愛上閱讀。

第二,好書推薦,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對于中高年級學生,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采用好書推薦的方式。給學生推薦圖書,要根據圖書內容來選擇推薦方式,以吸引學生。比如,故事類圖書,通過介紹故事梗概,抓其中一到兩個精彩片段,激發學生閱讀沖動;偵探類圖書,教師要抓住學生心理,把故事的懸念留給學生,引發學生對答案的探究;科普類圖書,可以通過質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求知求證;對于文學類圖書,教師要對書籍加以介紹,讓學生帶著一定目的去閱讀。有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為擴大閱讀范圍,可引導學生讀與之相關的書籍。

第三,讀書評比,保持學生讀書熱情。

小學生對周圍事物很感興趣,但興趣持續的時間卻不長。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效甚微。要想讓學生保持極高的讀書興趣,教師就要借助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通過開展各類讀書活動,促使學生主動閱讀。開展讀書活動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低年級,開展講故事比賽、識字比賽等;中高年級,開展全班共讀一本書,班級讀書交流會、好書推薦會等活動,做到人人閱讀,人人參與;還可以開展優秀讀書筆記評選、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等形式,評出班級“讀書之星”“書香少年”,并給予適當物質獎勵,可以是老師的書借給他們,也可以贈送合適的圖書。

(三)加強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閱讀

第一,交給學生讀書方法?!白x”“悟”“抄”是小學生最基本的閱讀方法。關于“讀”,教師要根據閱讀的需要,教會學生朗讀、默讀、瀏覽、跳讀、速讀等,以提高閱讀的質量和速度;“悟”,一般用于理解文章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而采取的方法,可以通過圈點批注的方式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跡,加深對文章的感悟;“抄”,指摘抄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記錄文章出處,便于積累與運用。

第二,教給學生選書方法。

選書有講究。首先,內容上,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個人喜好。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書要選故事性強的,如童話、寓言、兒歌等;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介于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生活、歷史、科學常識、偵探、文學類的書籍,盡量做到博覽群書。其次,外觀質量上,要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于低年級學生,在類型上,以繪本為主,隨著識字量的增多,逐步過渡到拼音讀物;在規格上,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角度考慮,版面最好是A4或16開,色彩要鮮艷;在字號上,從學生視力發育的角度考慮,一般要選三號字以上。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書不易太厚,字不易太小,主要從學生的耐心和保持閱讀興趣考慮;所選的圖書最好配有插圖,可以緩解閱讀的疲勞。

《學習的革命》一書指出,“未來文盲將不再是目不識丁者,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猜你喜歡
類圖書繪本課外閱讀
繪本
繪本
繪本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新形勢下教育類圖書編輯如何全面提升編輯素質
航天類圖書的出版現狀與選題策劃研究
從一本書的出版到一門課程的建設:淺談教育類圖書編輯的作用
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