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實現路徑及意義

2015-07-05 03:21吳萍萍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舞蹈民族文化

吳萍萍

民族舞蹈被稱為“人體藝術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主要以人們的思想感情需要來支配身體去完成一系列動作,傳達出人類對柔和美的高尚審美觀念。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多樣的表現形態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民族舞蹈藝術不僅在塑造人的身姿氣質、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欣賞品位、開啟人的心智,也能鍛煉人的體魄,能使舞蹈者的身體得到良好的訓練。當前,不少地區的民族舞蹈瀕于滅絕,各民族進行區域性的本土保護與傳承以外,在高等學校開展民族舞蹈教育,也是傳承與發展民族傳統舞蹈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高校民族舞蹈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眾多所綜合類高校中,只有為數不多的高校開設了民族民間舞蹈課程,而民族舞蹈課程的學習也僅局限于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長期以來,中國只有寥寥數所舞蹈藝術高校有舞蹈教育類的本科專業,主要以培養專業的表演人才為主,強調舞蹈技能深度的專業性,未來的職業去向也主要是各大歌舞劇團的職業舞蹈演員。一些學校只是將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課程上,民族舞蹈課程相當于學生的形體訓練課,以舞蹈技巧訓練為主,忽略學生情感培養。此外,我國56個民族都有著各自的地域文化與舞蹈藝術,為民族舞蹈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但國內高校民族舞蹈實際教學受校內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就業限制等方面影響,并未實現全面化的民族舞蹈教學,多數高校僅僅實現了單種或少數種類的民族舞蹈教學,致使學生民族舞蹈全面學習與藝術素養綜合培養受限,各類型民族舞蹈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教學內容缺乏人文關懷,多樣性不足。隨著其他各綜合類大學舞蹈學院日趨成熟,以及傳統藝術類院校的轉型升級,以培養“復合型”的教育人才為目的,大大提升了舞蹈技能的廣度和舞蹈教育的理論高度。在目前的高校舞蹈教育體系中,民族舞蹈占有一定的地位,成為高校舞蹈教育不可分割的一個方面。但民族舞蹈的傳承和推廣,仍不應局限于舞蹈專業的學生或部分藝術類院校的學生。民族舞蹈教育應盡可能在普通高等院校范圍內全面尋求最大限度的引導和普及。

二、高校開展民族舞蹈教育的可行性

第一,民族舞蹈教育符合高校藝術綜合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

第二,民族舞蹈教育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第三,民族舞蹈教育有來自國家政策的扶持。

三、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實現路徑

第一,民族舞蹈融入高校藝術綜合素質教學。

第二,開設民族舞蹈類別公共選修課。

第三,舉辦民族舞蹈教學講座。

四、高校實施民族舞蹈教育的意義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身體是我們能擁有的世界的總的媒介。有時它被局限在保存生命所必需的行動中,因而它便在我們周遭預設了一個生物學的世界”。在身體的社會學和文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傳統是將身體視為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系統。舞蹈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自身審美能力。舞蹈本身是具有觀賞性的藝術,舞蹈學習是學生積累審美經驗的潛移默化過程。在學習舞蹈過程中,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根據不同舞蹈體會不同的情感表現,學生可以不斷積累審美經驗,最終形成獨特的個人審美觀并體現在個人舞蹈作品中。作為舞蹈的一種,民族舞蹈是以人的肢體動作為舞蹈語匯,表現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也通過舞蹈語匯表現人們對真、善、美的歌頌和贊揚。民族舞蹈教學可以在現代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美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為、提高人的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民族舞蹈是人類表達與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通過民族舞蹈教學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讓他們開闊視野,活躍思想,升華人格,提高人文素質,增強民族情感, 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之更好地認識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

(二)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

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確定了以全國人民為實施對象,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系統地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對策和措施。全民健身計劃是一項系統工程,有賴于各個方面工作的配合與協調。民族舞蹈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瑰寶,是古代養生與強身健體的鍛煉方法相結合的產物。由于民族舞蹈具有內容廣泛、資金投入少、不受場地設施條件限制等特點,易于推廣和普及,適合于社會各個階層民眾的需求。高校體育教學繼承和弘揚民族舞蹈,有利于推行、貫徹全民健身計劃在高校的實施,是在青年學生中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養學生運動技能,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仍能夠參與民族舞蹈運動而達到健身的目的,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是長期而深遠的。同時,在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形體姿態操、禮儀以及柔韌訓練等不僅能加強體質,還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展,培養健康體魄、塑造健美體型、形成良好姿態、擁有高雅氣質,糾正學生不良姿態,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形體。

(三)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

在高校開展民族舞蹈教育,還有一個重要的衍生價值,即可以通過對民族舞蹈的教學間接起到保護和傳承民族舞蹈的作用。少數民族舞蹈又離不開原始宗教,原始宗教又稱自發宗教,以區分于后世宗教,它屬于早期的神靈信仰,無論是自然神、還是其他神怪,其原始形態應當是泰勒所謂的萬物有靈論,即“對于精靈實體的信仰”。當前,我國一些少數民族人數銳減,其特有文化也隨著人口的減少而瀕臨滅絕。此外,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現在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發展的大環境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由于外來文化、主流文化的沖擊,很多年輕人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缺乏興趣,使得很多文化技藝無法得到傳承。民族舞蹈作為少數民族文化中的一大瑰寶,也面臨著“失傳”的威脅。高校的民族舞蹈教育,可以激發一部分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積極性,乃至引導他們走向研究和傳承民族舞蹈的職業生涯,這對于民族舞蹈的保護,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基金項目:2014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研究成果,課題“大學舞蹈藝術社團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研究”(項目編號為:14C0539)

猜你喜歡
舞蹈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們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學舞蹈的男孩子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誰遠誰近?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