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川市中學生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調查分析

2015-10-21 19:51秦艷史冬梅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問卷調查

秦艷 史冬梅

【摘要】 目的 了解銀川市中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分析中學生口腔健康認知與行為差異,為有針對性地采取何種方式進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準。方法 隨機抽取銀川市中學生2000名作為研究對象,自行設計問卷,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中學生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 中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總體較差,健康知識與健康行為存在不均衡現象,對口腔健康知識存在盲區及誤區。結論 中學生口腔健康認知和行為存在差異,需有針對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計劃,加強對中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規范口腔衛生行為,促進中學生口腔健康狀況的改善。

【關鍵詞】 銀川市中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口腔健康行為;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78-01

口腔疾病在我國人群中呈現較高的患病率和發病率,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健康教育可促使中學生獲得口腔保健知識,建立口腔健康新觀念,從而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為保持終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了解中學生的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可為今后有針對性地在各中學開展口腔健康宣傳、口腔疾病預防工作提供基礎性參考資料及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隨機選取銀川市各中學在校學生2000名,七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有效問卷為1912份,占95.6%。年齡為13—15歲,男生860人,女生1052人。

1.2 調查方法問卷設計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通過各班班主任將問卷調查表發放至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組織填寫,調查對象單獨答題,嚴禁討論,答題結束當場收回,由專人整理。

1.3 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口腔衛生保健行為等內容。

1.4 質量控制本次研究的調查員主要為口腔醫院醫師,調查前已圍繞調查目的、內容、技巧、注意事項及有關專業知識進行了統一培訓,做到統一計劃、統一要求。調查過程中調查員一直跟訪,控制被調查者的填表質量,有問題的當場指正,對調查表進行集中檢查,盡量不出現漏項、填寫錯誤或不規范,保證調查質量。

1.5 統計學處理調查數據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所有數據經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口腔衛生保健行為,每天刷牙2次的學生占45.5%;刷牙選用小頭軟毛牙刷的占52.1%;42.7%的學生采取豎刷和橫刷相結合;16.1%的學生每次刷牙時間在2分鐘以上;使用含氟牙膏的占12.8%;24.8%的學生3個月更換1次牙刷;使用牙線剔牙的占10.6%;經常餐后漱口的占22.4%;能做到定期口腔檢查的占2.4%,61.6%的學生至今沒有做過口腔檢查,能做到牙疼立即就醫的有13.5%;52.8%的學生牙疼選擇忍忍就好了。每日刷牙2次、使用牙線、刷牙時間超過2分鐘、使用小頭軟毛牙刷等方面問題,女生正確率均高于男生,男女生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 1 銀川市中學生口腔健康行為調查結果[n(%)]

2.2 口腔健康知識認知情況被調查者對齲病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較好,在1912名被調查學生中,知道含糖食品最容易致齲的占72.4%;26.3%的學生知道齲齒需要及時治療。了解窩溝封閉能防齲的人數占93.2%。知道洗牙能預防牙齦出血的僅占18.2%,32.9%的學生知道正確刷牙是牙周病的基本預防措施,23.7%的學生知道牙結石是引發牙周疾病的原因,知道“牙菌斑”這個概念的僅占18.6%。在齲齒的主要病因、菌斑的概念、齲齒需盡快治療、刷牙的作用等問題中,女生回答的正確率均高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窩溝封閉可以防齲,男生回答的正確率高于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2銀川市中學生口腔健康知識調查結果[n(%)]

口腔健康知識 總人數(1912) 男(n=860) 女(n=1052)容易致齲的食物 1384(72.4) 576(41.6) 808(58.4)齲齒需要及時治療 503(26.3) 151(30.0) 352(70.0)窩溝封閉可預防齲齒 1782(93.2) 1082(60.7) 700(39.3)洗牙預防牙齦出血 348(18.2) 149(42.8) 199(57.1)正確刷牙預防牙周疾病 629(32.9) 247(39.3) 382(60.7)牙結石引發牙周疾病 453(23.7) 239(52.8) 214(47.2)知道牙菌斑 356(18.6) 150(42.1) 206(57.9)2.3 口腔知識教育的基本情況1912名學生獲取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口腔醫護人員(1281人次,占67.0%)、學校(742人次,占38.8%)、醫院宣傳欄(788人次,占41.2%)和電視廣播(641人次,占33.5%)。82.3%的調查對象最愿意接受的口腔保健知識的途徑來源于專業口腔教育,有1696人(88.7%)有興趣參加口腔衛生科普知識講座。

3討論

全國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齲病和牙周病仍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疾病。不健康的口腔衛生行為往往是該類疾病的發病原因,而不健康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則源自對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的不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有不健康的口腔衛生行為,如不正確的刷牙行為(包括刷牙方法、時間和頻次)、嗜甜食、潔牙不及時等,容易導致齲齒及牙結石的產生。大多數被調查學生希望從專業口腔教育講座中獲得口腔保健知識,因此在學校中開展口腔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中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總體較差,但口腔健康知識的掌握與健康行為存在不均衡現象,對口腔保健知識存在盲區及誤區。調查中可發現學生對預防齲病和牙周病的方法了解不多,所以口腔疾病的一級預防措施應成為口腔衛生知識宣教中的重點內容。中學生口腔行為有效率不高,學校應就如何有效控制消除牙菌斑作為中學生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本次調查還發現中學生在口腔就診行為中整體表現較差??谇患膊〕J蔷徛l生的,等出現疼痛等不適癥狀時,治療起來復雜,治療效果還不一定滿意。因此,定期口腔健康檢查,能及時發現口腔疾病,早期治療。在中學生口腔健康教育中,口腔疾病的就醫行為和二級預防的重要性應該列為重點宣教項目??谇坏慕】邓娇赡苡绊懬嗌倌晷睦斫】?,牙列不齊、牙周病引起的口臭等癥狀可能造成他們較少甚至避免與人溝通交流。調查中顯示,30.2%的被調查者因為牙齒問題出現過心理困擾。只要學校做好宣傳教育,督促學生早期發現問題并及時治療,會有效避免引發相應的心理問題。本次調查中,女生比男生對口腔健康的了解更為全面,能自覺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口腔健康狀況。因此應加強男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力度,促進男生口腔健康行為的形成。由于多種原因的限制,口腔保健在我國中小學的健康教育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家庭中的觀念和行為多數也不規范。政府相關部門應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嬰幼兒家長早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家長的口腔保隨意識,由家長從小開始督促學生良好口腔行為的養成。

參考文獻

[1]米海爾古麗·優都斯.烏魯木齊初中生口腔健康教育行為調查研究.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10,24(1):51—69.

[2]齊小秋.第i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202—204.

[3]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第二次會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M]一E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問卷調查
學生對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調查研究
江蘇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調查與思考
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與大學生就業相關性分析
日語本科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基礎性問卷調查分析
銅仁市學前教育專業新生科學素養現狀的調查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