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城區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的發展
——以山西省運城市為例

2016-02-13 22:53趙瑞杰荊穎彬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11期
關鍵詞:運城市運城建設

趙瑞杰,荊穎彬

(1.運城市委黨校,山西運城044000;2.運城市交通運輸局,山西運城044000)

中心城區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的發展
——以山西省運城市為例

趙瑞杰1,荊穎彬2

(1.運城市委黨校,山西運城044000;2.運城市交通運輸局,山西運城044000)

公共自行車系統是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應對解決城市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本文研究推廣公共自行車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對解決道路交通主要問題、居民出行便捷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具有重大意義。

公共自行車;節能減排;經濟效益;網點經營

全面構建公共交通綜合服務體系,倡導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理念,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環境污染,推進節能減排,按照“方便換乘、流向一致、成網成系、景觀協調”的原則,統籌規劃,打造獨立于城市公交之外的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與公交車、出租車相互補充、相互獨立,是城市公共交通“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自行車系統可有效地將各交通樞紐與商業中心、大型公共建筑、醫院、超市、菜場、學校、小區等出行目的地聯系起來,24小時提供通租通還服務,滿足市民多層次出行需求,使市民出行便捷,也無需為自行車修理保養防盜而憂慮,還能強身健體、愉悅心靈,對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狀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提高城市競爭力,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公共自行車投放背景

(一)當前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當前,我國城市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道路擁擠嚴重,經常性堵車,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城市道路行駛時速經常在20-30公里每小時。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漸提高、私家車增長速度過快。以運城為例,目前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在全省僅次于省會太原,但城市道路建設、相關設施設備及管理人員滯后,導致城市道路擁擠不堪。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不發達,公交出行分擔率較低(僅為16.6%)也是產生擁堵的重要原因。同時,汽車產生大量的尾氣污染。由于各種車輛所產生的尾氣越來越多,人體呼入過多的汽車尾氣嚴重污染空氣,影響市民的身體健康。汽車排放的尾氣含有大量的CO(一氧化碳)、CH化合物(碳氫化合物)、NO化合物(氮氧化物)、固體顆粒物等均為有害成分,都會不同程度地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和傷害。

(二)公共自行車投放建設必要性

1.有利于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2.有利的地勢和氣候適合發展公共自行車。運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處北緯34° 48′27″,東經110°41′23″,總面積1237平方千米/1202.4平方千米。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時,氣溫13攝氏度,大力發展自行車出行具有自然環境優越。

3.推廣綠色交通具有較高經濟效益。按照1萬輛公共自行車平均每天使用6次計算,一天可減少1000輛次公交車,直接節約4萬升汽油,節省出行費用22.32萬元。

4.能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隨著中心城區面積的增加及舊城改造工程建設,市區公交線網短期內難以覆蓋,有些居民小區公交站點達不到500米覆蓋率,步行到公交站的距離過長,有時為了趕時間,居民不得不搭乘順風車、出租車及網約車,增加了出行開支,帶來了安全隱患。公共自行車好比神經末梢,看似很細小,但它通達到個各組織和細胞,功能不可低估。

(三)國內、外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運營情況分析

公共自行車系統最早于1965年出現在荷蘭,隨后丹麥哥本哈根、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地陸續建立了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2008年3月,杭州在國內率先構建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并將其納入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之中。隨后,全國大、中、小城市公共自行車開始廣泛推廣運行,目前達到400多個城市(含縣級市區),大多城市都將此項工作列入利民惠民工程,其中,105個城市已納入國家“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示范項目”,公共自行車已逐漸成為我國交通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浙江、江蘇、山東三省應用較廣,運營規模較大的有杭州、北京、西安、寧波、武漢、太原、南京等城市,數杭州和太原較為成功。山西省內繼太原市后,晉城市、晉中市、大同市、臨汾市、長治市也陸續推廣。

公共自行車租賃自誕生以來,國內、外均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討和實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運作機制和發展模式。

1.投資模式

模式一:政府投資,企業運營。代表城市:杭州、株洲等?;A設施投入和系統運營管理經費全部由政府承擔,政府再通過招標、授權的方式,委托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負責運營管理。

模式二:政府出資,購買服務。代表城市:上海閩行區、深圳鹽田區,政府與企業簽訂公共自行車租賃購買服務合同。租賃系統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全部由企業承擔。

模式三:企業投資,市場運作。代表城市:北京、武漢。政府通過招標等方式授予企業一定期限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經營權,租賃系統的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均由企業承擔,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自負盈虧,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2.服務方式

在管理系統方面分為兩類:自助服務系統和人工服務系統。國外大多數都是自助服務系統,國內則為兩種方式結合。具體要參考當地公眾的租賃情況和公眾對自助服務的接納程度。

在服務方式方面有兩類:完全免費和限時免費。具體要參考當地經濟情況和政府財政支持力度。

3.國內先進城市經營情況對比

(1)太原市

2012年7月項目開始建設,首批98個服務站點于2012年9月28日建成向市民開通。至目前公共自行車項目已建成開通1285個服務站點,安裝了5.74萬個鎖樁,投入4.1萬輛公共自行車,總投資額3.8億元。全天24小時運營服務,騎乘免費率、周轉率、租用率、建設速度四個第一(信息來源2016年《人民日報》刊文)。太原市以滿足居民出行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規劃建設。項目建設資金由政府財政全額投入,由公益類國有企業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后期運營成本經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審定后,由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企業經營過程中,除租金收入(延時收費)外,無任何其他收入來源。2015年收入僅有190萬元,每年政府運營補貼5000萬元。

太原公共自行車以“一切以居民需求為出發點”的政府主體責任建設機制,促使項目從投入到運行進展順利,推廣速度快。同時,經營企業倡導“便捷、安全、優質”服務要求和標準優質的經營方式,獨立成體成系,通租通還,全天候服務模式,深受市民歡迎。在2015年惠民工程滿意度調查中,排在公交之前,名列第一。

(2)杭州市

2008年5月1日試運營,9月16日正式運營,截至目前,已具有3354個服務點,84100輛公共自行車的規模,運行時間為6:00-23:00,滿足絕大部分居民出行需求。杭州市由市政府出資用于網點建設,軟硬件設備購置,并提供用地、用電、網絡等配套條件。企業支出費用主要包括系統維護更新費用、公司的日常運作費用、人員的工資福利及其他費用;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租金收入、自行車車身的廣告收入、各服務點附設的候車棚和售貨亭的外立面廣告收入、售貨亭租賃收入、技術輸出收入、旅游推廣服務等。2015年企業收入7700萬元(含租金收入700萬元),資金缺口300萬元。

杭州公共自行車的成功得益于杭州市作為全國著名旅游城市,擁有優越的廣告市場,充足的出行規模需求,再加上政府給予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財政保障,城市發展水平高,企業發展空間大,積極性高。

(3)武漢市

2009年4月,作為武漢市政府承諾為民服務的十件實事之一,武漢公共自行車項目正式啟動。共建成816個便民自行車服務站點,投入21500輛自行車。后期發展到10萬輛,規模全球最大。武漢起初由民營企業承辦經營,政府在土地經營權、廣告經營權以及貸款優惠方面給予支持,市場方面全權交由企業。經營初期受政策利益驅使,發展速度很快,車輛規模劇增。運行四年后停擺。武漢市政府決定參考杭州模式,將公共自行車交轉交給國企武漢市環投集團接手。截至2015年12月底,共建成858個站點,運營806個站點,投放2萬輛公共自行車。擬三年內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2338個,新增自行車6萬輛,實現全市中心城區基本全覆蓋。

武漢前期運作模式,僅適用于成熟開放的市場環境和充足多樣的市場需求條件下,且需要政府科學到位的監管機制和企業高度公益責任感、市場競爭力。

因此,公共自行車項目的運營模式選擇及運營管理水平至關重要,決定著該項目最終能否平穩有序地運行、長期健康地發展,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二、運城市公共自行車投放建設情況及前景分析

(一)建設可行性因素分析

1.運城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條件概況

運城市區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3.5米寬以上道路共55條,南北道路36條,東西道路19條,總里程160公里。道路總面積3.0平方公里,占市區建設用地的6%(國標為8%-15%)。共有路口159個,主要交叉路口69個,丁字路口63個。目前,市區機動車保有量23萬輛(包括鹽湖區各鄉鎮)。平均每天有5萬輛左右外縣市車輛駛入或途徑市區,市區目前臨時停車泊位5100個,占機動車保有量比例不到2%(國標為20%-40%)。電動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接近10萬輛。

2.運城氣候地理概況

運城全年受季風活動影響。由于有中條山屏障,形成該地區的特有氣象。氣候屬溫暖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區,日溫差與季溫差變化明顯,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溫暖多風,秋季陰雨涼爽。太陽輻射量119-129千卡/cm2,多年平均氣溫13.6℃;多年平均積溫4600-5100℃。年降水從東南向西北氣候受西風帶和東亞季風兩個環流控制。

多年平均氣壓(mb)973.5

多年平均氣溫(℃)13.6

多年平均最高溫度(℃)19.7

多年平均最低溫度(℃)8.2

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2.7

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8.9

多年平均絕對濕度(mb)11.5

歷年最大絕對濕度(mb)37.7

歷年最小絕對濕度(mb)0.1

多年平均相對濕度(%)62

冬季平均相對濕度(%)57

夏季平均相對濕度(%)64

多年平均降水量(mm)555.2

歷年一日最大降水量(mm)149.4

多年平均風速(M/s)2.9

冬季平均風速(M/s)2.6

夏季平均風速(M/s)3.3

全年雷暴日數(次)34

最多雷暴月份(次/月)13/7.8

最大積雪深度(cm)18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分析出,運城市四季分明的氣候適合公共自行車的投放。

3.人文條件

運城市古稱河東,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陜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運城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生息。黃帝戰蚩尤、后稷稼穡、嫘祖養蠶、舜耕歷山、禹鑿龍門等傳說故事都發生在這里。濃厚的文化底蘊,肥沃的土地,淳樸的民風,古老的黃河文化、宗教文化、鹽文化等在這里孕育生長,自古以來,公侯將相、學者志士不乏其人。

自2016年1月21日的運城旅游信息發布會暨推介會響亮打出“古中國新運城”的推介主題至今,市民的素質日益提高。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共自行車的投放對于市民走出家門親近自然和文化古跡有著推動作用,也將受到廣大市民及游客的熱烈歡迎。

(二)社會效益分析

1.有利于優化出行結構,完善公共交通體系

運城市私家車和電動自行車出行比例大,易造成市區交通秩序混亂和事故隱患。通過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一方面能夠滿足廣大市民不同層次出行需求,優化出行結構,另一方面可以補充地面公交線路覆蓋密度不足,進一步完善公共交通體系。

2.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降低政府管理難度

近年來,市區擁堵路段越來越多、擁堵頻率越來越高,擁堵時間越來越長,而私家車數量過大,導致道路交通擁堵的最大因素。推行自行車交通,至少可以分擔10%以上出行率,減輕政府治理交通擁堵的壓力,降低交通管理人力、財力、物力支出,使城市管理成本降低,實現可持續發展。

3.有利于節能減排,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隨著近幾年全國霧霾問題頻發,大氣污染治理紛紛列入各地政府工作重點。運城市作為高污染地帶,汽車尾氣污染貢獻頗大,因此,節能減排、低碳出行是全市人民的共識和心愿。選用自行車出行,不但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還可以減少碳排放量,降低PM2.5指數,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打造低碳城市,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4.有利于惠民利民,構建和諧文明社會

公共自行車以其先進的技術和基本免費的服務,直接惠及市民百姓,可降低他們的出行成本,其助推的時尚、騎行文化有助于休閑健身,提高市民幸福感和歸屬感。與此同時,逐步化解私人車輛失竊等不和諧行為和停車管理問題,構建和諧文明社會。

5.有利于強化道路交通管理,展示城市品位

建立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后減少了機動車對城市道路路面占用比例,緩解城市交通擁堵。與此同時,可改善私人自行車、電動車“亂行、亂停放”問題,對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意義顯著,為創建文明城市作出積極貢獻。同時,公共自行車租賃已逐漸成為國際化、現代化都市的“名片”,特別是運城作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已經連續舉辦二十七屆關公文化旅游節,成功展示了“古中國新運城”獨具特色的河東文化。全面推行公共自行車租賃,必將進一步提升運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政府意向及實施要求

2016年7月20日召開的市政府第90次常務會議上通過《運城市中心城區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建設實施方案》。會議認為,城市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建設是惠民利民的好事,對改善空氣質量和環保達標有著重要意義。會議同意山西汽運集團運城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責運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實施運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項目。分兩期進行:一期基本覆蓋中心城區,覆蓋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達到網點180個,自行車5000臺套;二期根據政府規劃和城市建設進度,在優化完善一期網點的基礎上,覆蓋城郊地區(包含周邊旅游景區、校園區、運城經濟開發區、空港開發區等),覆蓋面積將達80平方公里。屆時,將達到自行車15000輛,網點500個,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

經過以上調查分析,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1.從城市規模人口以及經濟基礎上來看,運城已經具備了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的市場基礎。

2.從地理氣候來看,運城氣候宜人,不適合自行車騎行的時間較短,運城市中心城區地勢起伏較小,有利于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

3.從運城的交通來看,基于城市交通的長遠發展和綠色出行的倡導,推廣城市公共自行車是緩解交通壓力的趨勢。

4.從運城市民的綜合素質來看,人們敢于嘗試新鮮事物、樂于接受和充滿社會責任心的價值觀也是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的有利群眾基礎。

三、自行車慢行系統建設實施中應重點考慮的幾點問題

(一)網點布局

網點網絡是保證此項業務開展的重要條件,唯有網點全覆蓋,才能保證通租通還,滿足市民多層次出行需求。各網點有效聯結起各交通樞紐與商業中心、大型公建、醫院、超市、菜場、學校、小區等場所,讓公共自行車成為市民短途出行首選,從而“不買車、少買車、遲買車、少用車”。在以基本原則為前提進行規劃時,不僅要考慮布局的科學合理性,是否方便市民和游客,還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不妨礙原有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二是不影響周圍商戶和群眾的切身利益;三是便于施工,盡量減少對路面和環境造成的破壞;四是要考慮站點通電問題,是否有可接入的電源;五是便于運營后期的維護管理和車輛調度。

(二)資金支撐

公共自行車建設投資數額巨大,后期運行管理經營成本也較高,無論是政府購買還是市場化經營,項目運作產生的巨大資金缺口,會給政府、企業造成很大壓力,且受居民需求持續走高推動服務要求不斷上升,運營成本會持續加大,因此在項目啟動前,應明確資金保障的長效機制。

(三)建設難度

公共自行車項目從選址、建站、聯網、定價等基礎設施建設,中間需經過市政、城建、交警、物價、規劃等多個政府部門審批,企業在建設經營中需請示協調,手續復雜,也較為被動,因此,需政府牽頭,協調有關部門配合企業全力推進。

(四)安全保障

該項目一旦推進,每天幾乎千萬輛自行車出行,公共自行車的維護保養不及時、城市道路條件不完備等都可能使出行造成城市第二種污染。因此,政府應培育自行車慢行車道,把優先發展公交、優化城市慢行交通提到重要地位。企業應強化管理,服務水平跟上居民用車步伐。

(五)運營管理

公共自行車正式上線后,運行期間的網點管理、鎖柱管理、設施維護、車輛狀況、運轉調度、網點衛生、客戶服務等工作細碎繁瑣,現階段實行全面自動化還為時過早,要通過招聘“4050”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途徑解決,并開展相應培訓,培養員工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格管理,規范服務,文明待客,提升品質,逐步、有序地實現從人員管理轉向無人自動運營的發展目標。

四、結論

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一項民生工程,它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對促進產業向循環化、低碳化、生態化轉型和建設一流的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作為打造政府民生工程的重大舉措,既要成為對外文明建設的窗口,解決城市建設和交通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也要促進低碳環保節能理念的推廣,從而使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提升。應用和推廣城市自行車出行服務系統,對緩解城市交通擁擠、改善城市環境、倡導綠色出行、促進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一個政府受益、群眾受益、環境受益、社會收益的具有長遠社會價值和環保意義的項目。

[1]Vishai Ceder.公共交通規劃與運營:理論、建模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F29

A

1673-0046(2016)11-0022-04

猜你喜歡
運城市運城建設
運城面粉、運城蘋果、運城蔬菜 “三個運城農業品牌”打造運城新名片
運城市農業農村局:“雙減雙搶”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運城市:有機旱作農業將成為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點贊!李克強總理山西運城趕年集
運城清廉地圖
山西運城:冬日鹽湖色彩斑斕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運城市鹽湖區:“三抓三消除”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