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整合策略

2016-05-30 12:31洪咪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整合小學科學信息技術

洪咪

【摘 要】信息技術合理有效地運用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即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習的直觀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筆者從演示,交流、發展個性這幾方面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課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科學 整合 策略

小學科學綜合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重在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和用科學的意識和能力。而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科學課中給與學生幫助,學習效果將大大提升。

一、現狀——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少用

由于小學科學教師隊伍的特殊性,長期“副科”“小科”地位,使得學校安排的科學教師年紀都偏大,他們習慣于粉筆的教學模式,電子信息技術使用不熟練,往往不用或不會用,因此結合信息技術的科學課堂教學,有些舉步維艱。而年輕的教師畢竟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鑒別人的信息資源,用的多卻不夠精。如何才能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有效地整合呢?

二、實踐——小學科學課堂中信息技術的整合策略

2.1 以信息技術為明窗,學習小學科學新知——教師演示中整合

傳統的科學教學方式除了老師課堂講授,借助一些比較直觀的圖片、標本和模型等固有的教學資源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喜歡聽,也不愿意學,興趣缺失。如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中,輔助教學,直觀展示,變幻無窮,效果顯著。

2.1.1 利用辦公軟件常用工具,直觀呈現教學內容

科學課的一大特色就是實驗,記錄就需要用圖文的呈現,而一堂課的時間有限,老師速度再快也要花幾分鐘時間,若結合信息技術,那就簡單了。如四上天氣單元中通過對一天、一個月氣溫的測量,完成對數據的匯總。學生在數學中會學到柱狀圖和曲線圖的畫法,如果帶著學生用粉筆在黑板上講解,這兩幅圖就得花去20分鐘了,而用計算機的Excel,完成的有過程、有速度,效果就出來了。

2.1.2 利用音視頻設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運用信息中的圖像聲音視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迫切地想去了解原因,而主動去學。例如在三年級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中的比較韌性這一課,在導入環節選取小丑牛撐桿跳的動畫視頻,看著小丑牛撐桿跳從失敗到成功,學生從哈哈大笑轉為若有所思,這時再拋出科學思考問題為什么小丑牛選擇金屬桿跳不過,選了竹竿試了兩次就輕松跳過了?

2.1.3 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圖畫模擬實驗

在實際的科學課堂中,有些實驗難以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或是效果不明顯,因為有太多的影響因素存在,如果我們借助于信息技術,讓學生“看到現象”這一難點就解決了。例如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金屬熱脹冷縮》這一課中用30厘米左右的鋼條做橋的模型,然后加熱,觀察鋼條是否伸長,實驗根本測不出來,如果播放出這個實驗的模擬視頻,再結合展現補充的課外知識每升高1攝氏度,長度就伸長原來的十萬分之一,在屏幕上展現計算結果并與手中的刻度尺1毫米對比,學生就不會再糾結看有沒有伸長,因為潛意識里他已經明白能伸長,只是肉眼看不出。

2.2 以信息技術為紐帶,分享小學科學知識——師生互動中整合

2.2.1 利用聊天工具,網上實時研討

學生在家可以利用QQ、微信等經常在一起交流。如在五年級上冊生物與環境探討種子發芽的條件時,學生交流的是自己的綠豆啥時發芽,直到51班朱靈翠同學在QQ群中打出:我的種子變脹了,種臍處出現了小裂縫…大家恍然大悟,趕緊轉身觀察自己的種子去了。這就是效果,如果等到回校時再發現漏看了這一現象,哪怕想補也看不到了,因為種子發芽的過程只有一次,沒有回放。

2.2.2 利用各類電子媒體,分享學“科學”過程中的成果

小學科學課堂給了同學展示才華的平臺,他們在家完成了老師的作業,而且可以通過信息多媒體將自己的作品呈現給班級的同學。例如在三年級上的動物單元,很多同學不能用多美的語言描述動物,如蝸牛、蚯蚓螞蟻等,但他們可以靜下心來拍照片和視頻短片,吃食物的,排泄的,如蝸牛選擇什么的食物,蚯蚓是怎樣爬行的等,讓學生在飼養的過程中發現了更多的細節,也將觀察的過程記錄了下來,自然將課堂延伸到了課外。

2.3 以信息技術為良師,探尋小學科學趣味之路——學生發展中整合

2.3.1 利用強大的搜索功能,汲取興趣話題

面對動態的教學對象,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有一桶水,要求小學科學教師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廣闊的知識面是必須的,還要及時了解各科知識的最新資訊,而獲得這些信息最簡單的平臺就是網絡,引導學生主動地通過網絡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補充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增長學問,拓展視野。

例如: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物質的變化”一單元:米飯遇到碘酒為什么會變色?小蘇打和醋混在一起又會發生什么變化?等諸多問題通過是實驗能看到現象,但是解釋原因就沒那么簡單了。這些問題都能通過信息技術解決。學生們通過自己收集資料,提高了獲取信息的素養。

2.3.2 利用豐富的科技網站,進行研究性學習

小學階段科學概念的建構強調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探究活動盡量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相聯系??茖W課有很多的實踐活動,是科學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如四年級下冊巖石與礦物中學生了解到的巖石和礦物標本畢竟是有限的,但就是有感興趣的學生生在學了知識以后就開始想出去探尋一翻,他先是利用網絡搜尋巖石礦物科普知識,然后利用爺爺奶奶家在龍游,便要求老爸在假期與他一起去龍游石窟和遂昌金礦游玩一趟,當然這信息也是她利用信息技術獲得的,并自己安排好了去的線路,而這一切,也因為有信息網絡的支持,實現了玩中學科學。

總之,信息技術巧妙融合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才會使科學新課程改革推進更加順利,才會為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教學注入無窮的血液。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綜合,以便更好的掌握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和認識科學中的規律,使科學課更有味,學生學得輕松,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徐萬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與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03.02

[2]龔春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6.02

猜你喜歡
整合小學科學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