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內容

2016-09-20 13:56楊海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藝術美美的課文

楊海

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美育雖然能綜合運用美學原理,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但是,小學語文課絕不是單純的美學課,是以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只能根據語文課文內容不同確定美育內容,并且有所側重。

一、小學語文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辰、山水花鳥、草木蟲魚、園林田野等。自然美是以自然的感性形式而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美學史研究表明人類對自然美的感受和認識大概是進入文明時代以后的事。蒙昧時代是人類的幼年,生產力十分低下,人類還沒有完全擺脫動物狀態,大自然在人類面前還是森嚴的、可怕的、不可知的異己力量,當然不可能成為人的審美對象。只有當人類進入征服大自然的最初時期,人們用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對它進行改造,使它屈服于人類的威力之下,大自然由自在之物變成為我之物時,它那儀態萬方、紛然雜陳的美才逐步被人們認識。顯然,大自然之所以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正是由于人類的勞動和生產實踐改造了自然界,使“物化的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在自然風光景物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創造性,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狀態。

自然美與人類社會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具有與人類生活相似的一些特征,可以成為人類生活的一種寓意和象征,成為生活美的一種特殊形式表現,給人們以形象的教育和啟迪。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抓住語文課中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如教學《可愛的草塘》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去現場觀察麥田,充分感受美的景色,再對比想象的草塘的描寫:“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后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睂W生從觀察中、從課文中領略到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自然美、意境美及語感美。不僅對學生進行了欣賞美的能力培養,還對他們進行了語言訓練,以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小學語文中的社會美

社會美即社會生活的美,是人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作用于客觀事物的結果,是人組成為社會從而從動物分化出來之后的特征的表現,是人的內在本質力量的外部體現?;蛘哒f是人性美在人自身(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人周圍事物上的閃光,它為人所專有。社會生活的美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但最主要的、占主要地位的卻是人的美。人的美是社會生活美的集中反映。小學語文教學要善于抓住這一點,如教學《溫暖》一課時,讓學生從課文平直、樸素、溫馨的語言敘述中,通過插圖中可感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感受到深沉濃烈的社會情感。教師可以設問:“總理操勞國事很辛苦,他在工作了整整一夜后的清晨,能親切地問候一位普通的清潔工人,這是一種什么精神?”“他忘了自己的疲勞,把微笑送給清潔工人,這又是一種什么精神?”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反復讀、反復琢磨,從“工作一夜”、“剛要上車”、“趕去”、“緊緊握住”、“親切地說”等一連串動作體會到總理的人格美。再如教學《窮人》一課,從美入手,到美結束,有意引導學生體會到感人的社會美。首先通過朗讀第一段,讓學生體會到桑娜家雖然窮,但家里溫暖舒適,同時感受到窮人的美德。然后理解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的心理矛盾和決心,從中體會到桑娜是真情實意地關心西蒙的兩個孩子。最后從漁夫回到家里聽說西蒙死去的消息后決定抱養兩個孩子的行為中體會窮人關心幫助別人的美德,體會到社會的溫暖。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中就會體悟到社會的博愛和溫暖。

三、小學語文中的藝術美

藝術美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藝術美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經過藝術家的創作,并通過一定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現實美比較,藝術美更具有特殊的美育價值。這是因為現實美帶有蕪雜性,藝術美具有純粹美;現實美有易逝性,藝術美具有永久的魅力。藝術美的種類很多,一般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語言藝術、綜合藝術幾類。小學語文課主要是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的美是通過語言“中介”創造的。語言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使讀者在想象和聯想中真切地感受美的東西,從有聲、有色、有體、有態的語言中體察到作家感情的流動。如教學《古井》一課時有這樣一個描寫“古井”的比喻句:“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平原上的兒女?!边@個比喻句贊美了“古井”母親般的品質,只求奉獻,不求索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古井”的品質中感受到內在的精神美,從“古井”身上吸收精神的力量。這樣讓學生在感知藝術美的基礎上細膩情感,受到教育,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高爾基曾經說過,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語言的真正美產生于言辭的準確、明晰和生動。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品位課文語言的貼切凝練美。如《爬山虎的腳》一文中有如下句子,“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一抓,使它緊貼在墻上?!蓖ㄟ^讓學生找動詞,體會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從中感受作者語言的貼切凝練。而《美麗的小興安嶺》則有這樣一處描寫:“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一個“抽”字,把枝條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得生動形象。諸如此類精粹的詞句,可謂美不勝收,教師分析課文時有必要加以指點,讓學生真正領會語言的運用對表情達意的作用,從而受到美的教育,并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四、小學語文中的情感美

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課文本身具有的文學因素,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們從人物身上得到陶冶,培養學習真、善、美,摒棄假、丑、惡,陶冶美好的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如教學古詩《江雪》時,學生往往只看到表面——雪景的壯觀,而不能理解深層含義,這時教師就要點撥,讓學生細細觀察漁翁,使學生理解寒冷寂靜的環境中,那位漁翁竟然不怕寒冷,專心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從而對漁翁產生敬意,達到審美目的。在《落花生》一課中,父親教育孩子們的一席話更是含義深刻、發人深省?!盎ㄉ锰幱泻芏?,有一樣最寶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的果實必須挖出來才知道”。通過掛在枝頭的果實和埋在地下的花生的對比,贊美花生樸實謙遜、不自我炫耀的可貴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只有不計名利,埋頭苦干,有真才實學而不炫耀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用的人,是美的人;而那些在工作中只求表面,貪圖虛名,只講索取不求奉獻的人是對社會沒用的人,是丑惡的、虛偽的,應該拋棄。

猜你喜歡
藝術美美的課文
探究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美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海報設計中的自然美與藝術美
背課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探析
背課文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的藝術美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