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

2016-09-20 14:16陸琪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數學閱讀習慣培養理解能力

陸琪

摘 要: 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與數學技能水平通常都不相稱,數學閱讀是學生將生活語言與數學語言相互轉化的過程。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對提高學生數學的理解能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良好的閱讀理解習慣通常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必要前提。

關鍵詞: 數學閱讀 習慣培養 理解能力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倍鴮φZ言的學習卻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

學生很多時候缺乏的并不是對知識的掌握,而是根本就沒看清楚解題要求,對解題的要求缺少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數學學習中,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

一、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

葉圣陶先生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學不好的?!弊鍪裁词虑槎夹枰d趣的引領。數學語言的特點,決定了數學閱讀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認真細致,讀寫結合,提取蘊含的有用信息,還需積極思維的參與。所以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培養學生對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

在眾多學科中,數學較單調、乏味,為使課堂變活躍、生動,教學中我努力讓語言的表達生動形象且帶有強烈感情。對于學生的發言,我在評價中注意鼓勵措辭和贊揚語氣。比如:“你回答得很完整!”“你說得真好!”“你讀得真棒?!币粋€個小伙伴都洋溢著小臉蛋,他們羨慕的眼神告訴我他們愛這樣的“表揚”。同時我也盡力做到抑揚頓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重視課前預習,提高閱讀學習效率

課前預習能提高學生獨自學習新知的能力,在課上帶著預習中沒懂的問題來聽課,必然會提高聽課效率。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指導學生預習的經驗。

1.打圈畫線,自主閱讀課本。

這一方法要求學生對要學習的新內容,動手畫、圈出知識要點,了解主要內容,學生在通讀內容的過程中,從整體上了解新課知識,把自己認為重要或者是自己感覺不會的概念、結論劃下來,使得上課時的目的性更強,并且能與以前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新課的同時,自己就將前面學的東西復習一遍,為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做好準備。

2.鼓勵質疑,讓思維在閱讀中升華。

古人云:“學貴有疑?!睈垡蛩固拐J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更顯示出一個人的創造才能?!鳖A習深入了就會有疑,可以說質疑是閱讀的核心,也是預習的關鍵,它重在思考理解,真正體現數學閱讀的價值。

在預習《平行四邊形》時,有學生質疑:平行四邊形我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它們是什么樣的我也知道,那長方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呢?教師在捕捉到這個質疑后,立即組織學生討論研究,動手操作,結果大家發現:長方形的特點和平行四邊形的形狀極其相似,其實長方形就是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后來有學生提出:那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呢?學生的思維借著這樣閱讀中的質疑碰出火花。

三、在課堂中閱讀學知識

現在的數學課堂中通常教師上課都用光盤或課件,學生讀題的環節很多都是電腦替代,閱讀題目好像成了電腦的專利,對于學生只要求仔細聽就OK。其實,數學教科書中的內容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即便是練習,閱讀也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可以從以下方面讓學生在課堂閱讀中提高學習效率。

1.初讀到精讀。

在《用字母表示數》一課中,有一段內容要求學生要掌握對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簡寫規則。這里就先讓學生對這個簡寫規則部分自己閱讀,初步了解幾種簡寫方法;然后再以判斷的形式:C=a×4=a4;1×T=1T;S=a×a=2a是否正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一條一條的精讀知道C=a×4=4a;1×T=T;S=a×a=a^2;從而真正掌握含有字母算式的簡寫規則。

2.讀出聲音。

在低年級課上教師就教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學會看圖、看式、看文字,理解語句意思,把靜止的主題圖、化為有聲語言,發揮學生身心的協同作用。常讓學生讀圖、表,使他們養成在做題前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把枯燥的數學符號變成形象的語言,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如在《認識線段》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線段時,采用了這樣的方式:“小朋友,線段先生很想把它自己介紹給你們,聽!我有一條直直的線,還有兩個小端點。你們記住我了嗎?”

這種邊畫邊說的方式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紛紛拿起筆來讓線段在自己的練習紙上“說話”。這樣,不但輕松掌握了線段的特點,還讓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也形成學生自己的理解。

3.讀出畫面。

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和難點,新課程下的教材,形式多樣,除文字敘述外,還采用表格、圖等方式。我在平時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對于解決問題出現不會分析的情況,很多題學生解答不出時,只要教師將題目讀一遍,有時甚至讀到一半時,他就會叫道:“哦,我知道怎么做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問題就在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平時要養成邊讀題邊審題、分析數量關系的好習慣。

二年級《誰比誰多》,其中有這樣一題:果園里蘋果樹有50棵,蘋果樹的棵數比梨樹棵數多20棵,梨樹有多少棵?很多學生在開始都是這么做的:50+20=70(棵),問他“你是怎么想的”,回答“多20棵所以用加法做”。有學生提出了質疑:“蘋果樹多,梨樹少,應該用減法?!庇谑?,我讓學生再次讀題,一邊在黑板上畫出了線段圖,學生很快得出正確算式50-20=30。而這次體驗,讓他們愛上了畫圖,也讓他們知道了要仔細讀題,見他們邊讀題邊動筆,我感到欣慰。

四、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新課程提倡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除教材外,學生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閱讀一些課外數學科普讀物、數學學習指導讀物等。由此可見,開展數學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引導數學課外閱讀興趣、習慣至關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睘榱藦浹a這一塊不足,我們應從學校、家庭等多方面入手,多渠道、多途徑地展開多種切實有效的活動。

總之,數學閱讀與其他閱讀有著很大區別,其閱讀過程不僅有視覺的參與,更有眼、腦、心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它是一種科學的閱讀過程,融入其中也是一種思維的碰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適合閱讀學習的內容和環節還有很多,還有待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實踐和探索。

猜你喜歡
數學閱讀習慣培養理解能力
以數學閱讀為支點,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山有路“讀”為徑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大學生公民國際理解能力測評指標體系構建
運用紙質地圖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