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宅現象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2016-09-20 18:11高穎劉小張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成因分析對策大學生

高穎 劉小張

摘 要: 現在大部分大學生多數時間宅在宿舍,成為所謂“宅男宅女”,這對大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了大學生宅現象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 宅現象 成因分析 對策

一、大學生宅現象的特點

通過對江西某學院的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宅宿舍”現象比較普遍,調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經常待在宿舍,特別是課余時間,一般都是在宿舍上網度過,成為所謂“宅男宅女”,這些學生飲食不規律,常吃零食;也有人宅在網吧,沉迷游戲。特別是大四生和研究生,經常沒課,自我要求低一些的很容易宅,大部分學生經常坐在電腦前不動彈。部分大學生寒暑假也是宅在家里,無非就是睡覺、上網,甚至很少與父母交流。大學里宅現象已經成風,這對大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二、大學生宅現象產生的原因

第一,生存壓力的影響。大學生面臨很多壓力,例如就業壓力、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壓力等,這些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排解。而宿舍自由、隨性的特點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解憂空間,這就是很多大學生覺得待在宿舍特別舒服的原因。這是他們應對壓力的一種表現,也是自我調節的一種手段。但是如果待在宿舍里沉迷網絡時間過長,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會對未來的人際交往和生活產生消極影響。

第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響。有些大學生活方式比較單調,社團組織不能開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動,不能及時發現并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消除學生遇到的各種壓力。有些學校的課程安排不夠科學,如大四的課程很少,加上組織的社團活動少,容易使得學生宅在宿舍里度過很多時間。還有一些高校的專業設置與人才需求明顯脫節,加上擴招帶來的就業壓力,挫傷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很多大學生逃課窩在宿舍而不去上課?,F在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中很少受到挫折,家庭的過分保護使得大學生的社會化不徹底,養成比較懶散的生活習慣,容易導致他們成為“宅男宅女”。

第三,網絡的快速發展的影響?,F在電腦已經在大學生群體中很普遍,學校為大學生提供方便的網絡設施,這為大學生成為宅男宅女提供物質基礎。網絡為大學生與外界溝通建立橋梁,他們可以在網絡上購物、訂餐、查找信息資料、與網友交流、寫博客、發微信,生活得到豐富。網絡也為大學生提供吸引力巨大的網絡游戲,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容易沉迷網絡游戲而不可自拔,他們在網絡游戲中找到刺激、競爭、交流,獲得愉悅的體驗肯成就感。大部分學生泡在網上找自己喜歡的書籍、音樂、電影等,網絡購物占用大部分課余時間。事實上,現在網上已經有許多商家推出針對“宅男宅女”的產品與服務,它們就像看不見的手將年輕人拉到電腦前,使其產生依賴感。

第四,現代流行文化的影響。隨著現在網絡、電視的普及,庸俗的流行文化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使他們逐漸染上好吃懶做、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壞習慣,忽略樹立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重要性,沒有認真開展生涯規劃,沒有確定大學期間的學習目標,就沒有學習的動力?;ㄙM大量的時間追星追劇,精神生活受物資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工具理性的文化影響,潛移默化地功利、物化、慵懶,這些都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寫照。

第五,從眾心理的影響。大學生的行為受到環境、人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有的由于課余時間多,又無所事事,加上受到周圍“宅一族”同學的影響,為了不被排斥或者孤立,這些大學生就可能與其他宅男宅女看齊,盲目地成為宅居一族。

三、對策建議

第一,從學校來說,可多開展更多有意思的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的社團活動,減少學生待在宿舍的時間,豐富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一步落實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不要流于形式,積極開辦相關有指導性的講座,讓大學生了解到生涯規劃與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點幫扶那些人際交往有障礙、宅居嚴重的學生,化解他們的心理困惑,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困境。學校要科學設置專業體系和課程安,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值。學校老師不僅要“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第二,從家庭來說,大學生雖然離開父母獨自在外求學、生活,但家庭的影響一直是很大的,家長們應與學校多溝通,不要把責任都推給學校,而要經常關注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變化,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平時可以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與孩子交流,幫助他們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特別是寒暑假期間,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運動,讓宅居的大學生走出“宅門”,增進親子感情。家長不應該過分地溺愛孩子,不要萬事親力親為,要讓大學生獨自處理問題,克服困難。

第三,從大學生個人來說,大學生在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里遇到壓力與挫折之時,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應對,以樂觀開朗的精神解決,不能逃避困難。要加強學習,發展興趣,盡量多開展一些戶外活動,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多與朋友交流,確立精神良好的精神信仰,樹立遠大的理想,腳踏實地地努力,不能以消極,得過且過,不能讓別人影響自己,培養自律能力,以健康的心態融入社會,才能找到真正快樂。

因此,對于存在宅現象的大學生,他們不僅需要“他救”,更重要的是“自救”。大學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黃金時期,大學生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判斷“宅”給我們帶來的利與弊,認真把握好“宅”的度,不要讓自己在虛擬世界中迷失自我。

參考文獻:

[1]馬川.“我很宅!”——淺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訴求[J].中國青年研究,2008(2).

[2]群邑智庫.聚焦“宅世代”——中國宅男宅女研究報告[J].中國廣告,2008(6).

[3]李文成.大學生特殊群體行為研究[M].重慶出版社,2003.

項目來源:南昌工程學院2015年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編號:52。

猜你喜歡
成因分析對策大學生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大學生之歌
殺人案件的動機與成因分析
道路橋梁結構加固措施與方法分析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