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設施空間布局的經濟地理學研究

2016-12-02 13:48畢紅星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體育設施空間布局模式

畢紅星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實證分析法等方法對城市體育場地設施“點一軸一網”布局模式的構建進行分析。結論顯示:一方面,“增長極”、“點一軸系統”、“網絡開發”三個理論呈現遞進關系的三個階段。進而形成“點一軸一網”理論模式。城市體育設施“點一軸一網”空間模式的構建包括:依據市場、交通、行政原則進行中心點的選擇:基于城市地理環境及空間結構建立軸;通過軸與其腹地整合形成網絡。另一方面,實證研究沈陽市體育設施“點一軸一網”建設布局模式。研究結論認為,以經濟地理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決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問題是極有可能成功的一種選擇。

[關鍵詞]體育設施;空間布局;“點一軸一網”模式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096(2016)05-0058-07

一、引言

體育場地設施是發展體育事業的物質載體.是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布局是體育場地設施實現功能全面化與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體育場地設施的合理布局就是對體育場地設施的全面規劃和安排?!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提出:完善體育場地設施要結合城鎮化發展,統籌規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合理布點布局,在城市社區建設15分鐘健身圈,新建社區的體育場地設施覆蓋率達到100%。體育場地設施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帶動城市體育文化產業鏈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城市建設規劃目標,推動城市新格局建設;有利于滿足公眾多元化體育需求,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有利于提升競技體育水平,推動城市體育事業發展。近年來,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為1.46平方米,嚴重制約著群眾體育的發展。同時,布局不合理、結構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也是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群眾快速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的具體表現。因此,在完善公共體育服務,促進全民健身戰略實施的時代背景之下,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涉及諸多影響因素,這些影響因素分別隸屬于不同的學科。倘若對體育場地設施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考察其影響因素必然是整個研究程序中必不可少的步驟,然而,多個影響因素又是受制于不同的學科體系。因此,如何運用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來解決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是學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外研究文獻顯示,經濟學和地理學是研究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的兩個重要的理論背景平臺,這兩種學科理論表現出來的經濟學特征及地理學特征與經濟地理學的研究范圍是完全吻合的。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演變規律的科學。增長極模式、點軸開發模式、網絡開發模式是經濟地理學關于產業布局的經典理論模式(簡稱為“點一軸一網”理論模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屬于體育產業分類之一。運用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解決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的問題是非常有效的。因此,以經濟地理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決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問題是極有可能成功的一種選擇。

二、“點”設計的基本思路

1.“點”的內涵及其特征

“點一軸一網”系統中的“點”是指一定區域范圍內空間發展的“增長極”。在經濟地理學中通常是指不同等級的中心城鎮?!包c”在區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顯著的帶動作用。從經濟地理學視角來分析?!包c”具有兩層內涵:一方面是以先導型或創新型產業或經濟單位表現出來的經濟內涵:另一方面是以地理的空間和區位表現出來的地理內涵?!包c”所表現出來的“增長極”意義具有主導性、領先性和基礎性特征。主導性表現為:綜合產業組合體是以主導產業為主,同時與其它產業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在發展中利益共享。領先性表現為:在某些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是產業特色形成與發展的有力保障?;A性表現為:具備發展的基礎條件,對于體育場地設施發展來說就是要求具備相關的基礎設施條件,如交通與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條件。

“點”是通過擴散作用對空間發展起到帶動作用。即“點”向周邊區域擴散的要素與周邊區域的發展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發展結點,從而有效地帶動了整個區域的發展。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將“點”稱為中心點。作為“增長極”的中心點在區域空間范圍內具有主導與核心地位,在大城市中,中心點是經濟因素和人口因素較為集中的區域。中心點是“點—軸—網”系統中具有“增長極”作用的中心極點。

2.選擇“點”的條件

“點”的選擇是指選擇條件優越的地點作為空間發展的核心。優越的條件既包括經濟的發達程度也包括地理區位上的優勢。中心點的合理選擇可以帶動周邊區域,由區域不平衡狀態演變為動態的新平衡狀態,進而產生新的中心點。中心點的發展最終成為區域或城市發展的各級中心?!包c—軸—網”系統中“點”的特征是“點”在空間范圍內發生擴散作用所表現出來的。特征以反饋的方式表明能夠發生擴散作用的“點”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這些特征就是選擇中心點必須滿足的前提條件,進而為“點”的選擇提供依據。經過分析歸納,選擇中心點的前提條件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中心點是以產業綜合體為表現形式的,產業綜合體由若干產業組合而成。其中一個產業在產業綜合體中占有主導地位,發揮著重要的指向作用,并且產業綜合體與區域范圍內相關產業存在密切的關聯性。第二,中心點應具備顯著的特點,形成自身的發展優勢,無論在經濟發展還是地理空間方面,盡可能選擇具有優勢的中心點。第三,中心點必須具有一定的前期發展規模,需要具備一定的相關基礎設施水平。除了選擇中心點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以外,具體來說,中心點的選擇還必須符合中心點的生成條件,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第一,交通因素是選擇中心點的重要條件。選擇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點或是多條交通線路的交叉點作為中心點。因為最佳的交通區位可以提高中心點的可達性,充分保障中心點的金融流、技術流、信息流等有效通暢,有利于新的中心點的生成。第二,依托城市建設的成熟地段。城市重大項目的建設將會加快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會完善城市居住設施以及發展城市服務產業。重大項目的建設用地通常劃定在城市的邊緣部分,因此,重大項目建設地段是中心點的理想選擇。第三,全面考量城鄉結合部或是幾個城市的交集部。邊緣效應是指在兩個或多個不同性質的生態系統(或其它系統)交互作用處,由于某些生態因子(可能是物質、能量、信息、時機或地域)或系統屬性的差異和協合作用而引起系統某些組分及行為(如種群密度、生產力、多樣性等)的較大變化。也就是說,兩個或多個生態系統的交界區域內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明顯大于同一生態系統內部的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邊緣效應帶同時受到來自多個區域的吸引力與輻射力的影響,其發展潛力相對較高。因而,城市邊緣地段成為城市空間拓展新的中心點。

3.選擇“點”的一般原則

中心點模型運用于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布局是非常合理的。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模型應該具備在空間布局的前提與優勢。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設置在城市區域的中心處,以便最大化地發揮其為周邊地區提供體育服務的功能。在城市不同區域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設置是不同的。其差異主要是指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等級水平是不同的。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等級的選擇取決于為周邊地區提供體育服務內容,即提供的體育服務內容越多,其等級水平越高。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等級的選擇決定著周邊地區服務人口的形成,在區域經濟學范疇一定地區的服務人口被稱之為門檻人口,也就是說,門檻人口隨著中心點等級的提高而提高,較低級別的中心點所需的維持的人口門檻相對較低。在整個城市區域范圍內,高級的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發揮著巨大的輻射作用,一般來說,這樣的高等級中心點建設規模較大,建設的數量相對較少。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提供體育服務的功能使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體現出商業利益的優勢與潛力,這主要通過中心點所服務的最低門檻人口的形成來表現出來,最低門檻人口的形成過程能夠生成中心點的商業利益。

不同等級的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為城市不同行政區的公民提供體育服務,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等級選擇與服務群體所屬的行政區級別是一一對應的。不難看出,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選擇與市場的需求息息相關。這對于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模式的應用來說,遵循的是市場原則。市場原則為第一個重要原則。市場原則要求的是不同等級的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都有相對應的需求。每一個等級的體育中心點都有其需求曲線,如果以其影響距離作為半徑旋轉360°就可得到其服務區域,我們用六邊形來表示這個區域,這樣就不會留下盲點。如圖1所示。

城市體育中心點的等級劃分決定著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等級分布的選擇。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不同等級的分布影響著城市體育場地設施的布局規劃,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等級劃定影響著獲取體育服務的社會群體。城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規劃具有等級性的特征.不同等級的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對應著不同規模的服務群體。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等級的劃分通常以服務距離為半徑來確定。比如,以800米和2000米為服務半徑來確定低級和中級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

交通原則是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選擇的第二個重要原則。交通原則主要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體育場地設施的交通設施的可達性,使得消費群體能夠便捷地到達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最大限度地體現體育場地設施使用的公平性。交通原則對于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適用的性質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首先,對于建設資金來源于公共財政的體育場地設施來說,交通原則所表現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原則所提供的交通可達性的保障可以充分地體現出體育場地設施的公共性。其次,對于依靠社會力量建設的體育場地設施。交通原則所發揮的約束力就不是很重要了。此時.市場原則在其中發揮著主要的作用,充分體現社會私人投資的回報效益。

行政原則為第三個重要原則。行政原則相對于上述兩個原則更注重行政管理的系統性。行政原則要求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選擇要服從我國城市行政管理系統的內在隸屬關系,即居民區級的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必須歸屬于上一級的街道級中心點的系統管理。

三、軸建立依據

1.軸的內涵

“軸”是連接區域或城市范圍內不同級別中心點的人口密度較高與產業較為發達的資源帶。這里所說的資源帶包括各種交通線、能源供應線、水源供應線以及通訊信息傳輸線等各類現狀基礎設施線,其中交通設施線發揮著最為重要的作用?!拜S”是連接兩個或多個中心點的紐帶和通道,是各種流相互滲透的主要路徑。其中各種流包括物質流、技術流、信息流等?!拜S”是產業開發帶,是次一級中心點產生的能源供給帶。

“軸”所表現出來的是綜合的產業生長帶,不是孤立的產業培育基地,而是蘊含多種產業生長所需的要素的綜合流通基地。并且通過不同的交通線路把這些流通基地連接起來,依托交通干線來進行產業生長要素的傳輸。這種軸被稱為生長軸或發展軸,是區域或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軸??梢?,這種軸具有較強的經濟發展潛力,軸的經濟實力與潛力直接影響著周邊地區,從而使得新的生長點形成并不斷發展壯大。

2.軸的建立依據

城市的發展受著各種因素的制約與影響。正因為如此,城市發展的理想模式(比如韋伯的正六邊形空間中心點模型結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通過對各種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交通因素是對城市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的因素之一。因而,城市空間的拓展是沿著發達的交通干線來進行發展的。也就是說,城市發展軸(指交通干線)的選擇是根據城市發展需要而確定的。城市發展軸的選擇與確定使得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指向性。由此產生出形式與等級不同的發展軸。反過來說,沿著交通干線形成的發展軸線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影響著城市空間結構的變化與發展。

發展軸是城市空間結構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它的方向、大小和生長速度受到地理環境、城市內部生長機制、城市區域的空間結構的影響。從邏輯學角度來分析,事物的影響因素也是其賴以存在與發展的依據。發展軸建立的依據也就是其諸多影響因素。具體來說,依據之一是城市地理環境因素。地域特征是城市空間結構發生變化的主要考量要素,依海岸或河流而建的城市,通常選擇海岸或者河流來建立城市發展軸,這樣發展軸就會呈現出帶狀的發展走勢。因此,河流、山川等地理環境的要素是城市發展軸建立的重要依據。依據之二是城市內部生長機制。城市內部生長機制致使城市不斷地拓展擴大。城市必將由城市舊的中心點向新的中心點拓展。城市向新的中心點發展的趨向性是由城市內部生長機制決定的。這種城市的發展趨向在連接新舊中心點的城市發展軸上被體現出來。由此可見,城市發展軸的建立是根據城市內部生長機制決定的。在城市建設的實踐中,一種情況是連接新舊中心點的發展軸選擇最短距離,有利于新舊中心點之間保持密切的互通:另一種情況是連接新舊中心點的發展軸選擇較長距離,但是發展軸距離較遠是以新中心點選擇最優的建設用地作為代價的,目的是為加快新中心點聚集效應。依據之三是城市區域的空間結構。在空間結構規模較小的城市中,城市功能主要依賴交通基礎設施來完成。在這種城市發展的背景下,建立沿著各種交通干線的線狀發展軸,有利于發揮交通設施的運輸交流優勢。因而,在中小城鎮中,城市空間結構是城市發展軸建立的主要依據。

四、“點一軸系統”與其腹地合成

1.“點一軸系統”空間結構模型的形成

在城市體育場地設施“點一軸系統”理論模型中的“點”是指不同級別的體育中心或體育場地設施,“軸”是指由以交通線為主組成的基礎設施束(這里稱之為“發展軸”)?;诳臻g集聚和空間擴散客觀規律的作用。城市體育場地設施首先在“點”上集聚,再通過“軸”(交通線)來連接。當集聚效應在一個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上出現交通以及社會管理等負面問題時,空間擴散的客觀規律便會要求體育場地設施在這個中心點上實施分散(平衡)發展,體育場地設施擴散到次級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上,相鄰的次級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通過交通線(稱為次級發展軸)連接,如此發展,第三級、第四級等發展軸逐次產生。綜上所述,這就是城市體育場地設施“點—軸系統”空間結構模型形成的全過程。

2.“點—軸系統”與其腹地合成

任何經濟客體的積聚過程都是發生在經濟活動較為敏感的地點,這一地點相當于磁場磁力效應最強的磁極,“增長極”理論就是借喻磁極發生極化現象命名的。按照佩魯“增長極”理論的指導,在“點—軸—網”建設布局過程中,增長極就是最富有活力的、具有很強的連鎖效應和推動效應的體育場地設施單元,本文將作為“增長極”發展及作用基礎的體育場地設施單元稱為關鍵單元,也被稱為體育場地設施點:“增長極”理論就是體育場地設施點的建設布局.首先從一些關鍵單元開始,利用這些關鍵單元所具有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動力,繼而通過空間擴散,最終影響城市或區域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的整體發展。

“點一軸系統”理論中的“點”是指體育場地設施的關鍵單元、社區中的健身路徑或不同類型的體育中心:“軸”是指主要由不同行政級和不同類型的交通線路、城市設施、商業及信息設施、能源和水源供應等形成的基礎設施束。隨著體育場地設施的開發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兩個體育場地設施點周圍居住人口和城市基礎設施等都不斷增加,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兩點之間被新修建的交通線連接起來。受空間集聚作用的影響,人口和城市設施等繼續集聚在這兩個點上,單一功能的交通線逐漸變成多種資源共享的基礎設施束。這種基礎設施束包含著多種發展元素,具備不斷向周邊擴散的發展能力.這種基礎設施束被稱為“發展軸”。此時的發展軸在“點一軸系統”中屬于一級發展軸。以此類推,一級發展軸附近出現新的體育場地設施點,連接這些點之間的交通線隨之出現,人口和社會經濟單位也隨之在此集聚,從而形成了二級發展軸。如此發展下去,三級發展軸、四級發展軸等相應產生,如圖2所示。

區域空間的集聚與擴散作用引起中心點與發展軸逐級生成的同時,在點與次級點、軸與次級軸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影響與被影響的關系,在點與點、軸與軸之間的“交集”區,發生著各級體育場地設施發展軸之間的滲透與融合,使得“交集”區體育場地設施中心點的形成要素與發展軸的“基礎設施束”得以孕育與發展?!昂铣蓞^”就是受到周邊不同級別中心點與不同級別發展軸影響與滲透的區域。在經濟地理學上將這種由于各級中心點與發展軸交叉與滲透作用形成的“合成”區域稱之為“點一軸系統”與其腹地的合成區域。

遵循“點一軸系統”模式的理論思維,在城市或地區范圍內,在具有發展條件的體育場地設施點之間確定線狀基礎設施軸線.對軸線上及其附近的體育場地設施點重點發展,對于軸線上及軸線所吸納的經濟資源優先開發。隨著體育場地設施發揮的效用不斷增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的關注點已經轉向較低級別的發展軸和發展中心,由此次一級發展軸和發展中心便產生。不同級別體育場地設施中心的職能在建設布局上表現為建設規模、功能特點、輻射范圍、利用價值等方面的不同。這樣,不同級別的體育場地設施中心、發展軸及其與腹地的合成區共同組成了城市或區域的體育場地設施“點—軸—網”的空間結構模型。

五、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沈陽市體育場地設施“點—軸—網”系統構建的實證分析

1.第十二屆全國運運會沈陽體育場地設施狀況

沈陽市是我國體育名城。2013年作為主辦城市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簡稱第十二屆全運會),不僅競技體育發展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群眾體育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帶動。其中,城市體育場地設施的數量與規模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第十二屆全運會,沈陽市承擔22個比賽項目,沈陽市提供全運會各類場館38個,其中比賽場館24個、備用場館4個、訓練場館10個。在24個比賽場館中,新建場館15個,改造場館9個。具體場館的狀況如表l所示。沈陽市承擔的22個比賽項目應有22個比賽的場館,這樣,22個比賽場館在地圖上就形成了22個點。

2.“點—軸—網”空間布局模式的構建

《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提出在未來規劃中形成中心城區、新城、新市鎮和一般鎮四個等級的城鎮體系結構。即“一城”、“六軸”的框架結構?!耙怀恰敝钢行某菂^:“六軸”指沈山、沈大、沈撫、沈本、沈阜和沈鐵(康法)六條城鎮發展軸?!渡蜿柺谐鞘锌傮w規劃(2011—2020年)》同時明確了沈陽市建設“一橫、兩縱、四環、十射”的高快速路系統的實施計劃。由此可見,“一橫、兩縱、四環、十射”構成了沈陽市整體的路網體系結構?!耙粰M”為東西快速干道,西起于洪大工業區,東至棋盤山,全長47千米,線路走行北一路、東西高架、東陵路,沿線串連于洪、鐵西、和平、沈河、大東、東陵、棋盤山等地區;“兩縱”分為南北一干線(為黃河大街一南京街一線,北起道義,南至蘇桃路,全長44千米,線路走行黃河大街、勝利大街、雪蓮街,沿線串連沈北大學城、三臺子地區、太原街、長白島以及蘇家屯)和南北二干線(望花街一小北關街一廣宜街一西順城街一風雨壇街一五愛街.北起蒲河島,南至桃仙空港,全長36千米,線路走行望花街、五愛街、沈本大道,沿線串連蒲河新城、望花、五愛、中街、奧體中心以及航高基地,是青年大街的分流道路);“四環”為一環快速路、二環快速路、三環高速公路、四環快速路;“十射”為十條城市出口高速和出口路,具體為沈山高速、開發大道、大堤路、沈大高速、沈丹高速、長青街、沈撫快速路、沈吉高速、沈哈高速和沈彰高速。此外,規劃中的沈陽市地鐵網絡系統顯示,地鐵線路布局在一環線上,縱向貫通南北,橫向連接東西,與地上交通道路系統構成立體式的城市交通模式。

基于上述第十二屆全運會22個比賽場館集中形成13個中心點的分布特點,結合《沈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一橫、兩縱、四環、十射”的路網狀況,沈陽市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的22個體育場地設施的具體位置如下:鐵西體育館和鐵西體育場位于西二環上:沈陽醫學院體育場位于北三環上;沈陽農業大學體育館和沈陽農業大學體育場位于東三環上:遼寧體育訓練中心柏葉基地位于四環的東南部:沈陽工業大學體育館和世紀高爾夫球場位于西四環和西三環之間;東北大學劉長春體育館位于南一環和南二環之間;省渾南體育訓練基地和奧體中心五里河訓練場位于天壇南街上: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和遼大蒲河校區體育館位于黃河大街上:沈陽馬術運動中心位于丹阜高速上:綠廊體育公園和棋盤山景區位于104省道東陵路段:沈陽大學體育館位于風雨壇街西側。

綜上所述,在沈陽市“一橫、兩縱、四環、十射”的路網空間系統中,第十二屆全運會比賽場館建設布局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有兩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在二環上,即四環之二;第二,有三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在三環上,即四環之三;第三,有三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在南北一干線上,即兩縱之一;第四,有四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在南北二干線上,即兩縱之二;第五,兩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在東西快速干道,即“一橫”。

第十二屆全運會沈陽市專用交通線路的布局與安排是將22個比賽場館與沈陽市當前的交通路網狀況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形成,交通路網由14條公路組成,共計92千米;其中,丹霍線、沈李線、柏葉線及李紅線4條公路共31千米為改擴建工程;另外10條包括京沈線、營祝線、東陵路、沈棋路、沈平線、東高線、丹霍線(廣業西路)、沈本大道、十大線、拉白線,涉及蘇家屯、東陵、于洪、沈北新區四個縣區,合計61千米。這種專用交通線形成的機理與“點—軸—網”理論中點與點之間是通過基礎設施束(主要指的是交通設施)來連接的形成過程是非常一致的,可以說,在專用交通線路系統中,連接體育場地設施的交通線路就是“點—軸—網”理論系統的“發展軸”。依據“點—軸—網”理論思想來分析,沈陽市的南北一干線、南北二干線、一環線、二環線以及東西快速干線可以確定為第十二屆全運會沈陽體育場地設施“點—軸—網”理論體系中發展軸。

沈陽市居民居住區域集中分布在二環以及南三環和北三環,這些居住區域與南北一干線、南北二干線、一環線、二環線以及東西快速干線發展軸形成軸與腹地的合成區,發展軸對居民區腹地的輻射作用。有利于體育場地設施賽后用于全民健身運動,這與沈陽市全運會組委會將新建場館布局在高校的初衷非常一致。這樣通過發展軸與居民居住區域的合成作用。進而形成網絡化的布局模式。最終,也就構成了第十二屆全運會比賽場館的“點—軸—網”理論體系布局模式。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演變規律的科學,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屬于體育產業分類之一,運用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解決我國城市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的問題是非常契合的,以經濟地理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決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布局問題是極有可能成功的一種選擇?;凇霸鲩L極”模式、“點一軸系統”模式以及“網絡開發”模式三個經濟地理學經典的理論模式,在空間漸進發展的理論層面上,將三個理論模式合成為“點—軸—網”模式,此模式在體育學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結合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的狀況,將“點—軸—網”理論模式中的中心點選擇的一般原則、軸建立的依據、軸與其腹地合成具體運用于第十二屆全運會沈陽市比賽場館建設布局“點—軸—網”模式的構建,首次以經濟地理學“點—軸—網”空間布局的理論方法來規劃城市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布局。

(責任編輯:孟耀)

猜你喜歡
體育設施空間布局模式
淺談通信基礎設施(傳輸部分)空間布局規劃
比亞迪集團扶貧
沈陽故宮的營建與空間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與建筑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廣州: 學校體育設施將向社會開放
南陽市主城區星級飯店空間布局研究
探討體育設施規劃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