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地區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飲料的理化特性分析

2017-01-09 02:42王杰羅理勇田小軍鄧宇杰曾亮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16年12期
關鍵詞:乳酪咖啡堿兒茶素

王杰,羅理勇,2,3,田小軍,鄧宇杰,曾亮,2,3*

1(西南大學 食品科學學院,重慶,400715) 2(西南大學 茶葉研究所,重慶,400715) 3(重慶市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400715)

重慶地區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飲料的理化特性分析

王杰1,羅理勇1,2,3,田小軍1,鄧宇杰1,曾亮1,2,3*

1(西南大學 食品科學學院,重慶,400715) 2(西南大學 茶葉研究所,重慶,400715) 3(重慶市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400715)

以重慶地區18個常見茶樹品種的同一等級鮮葉制作傳統烘青綠茶,并加工成綠茶飲料,通過分析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飲料理化特性(透光率、粒徑、沉淀量及主要生化成分)的變化規律,篩選出澄清度高、穩定性好的適制綠茶飲料的茶樹品種,并明確與綠茶飲料茶乳酪形成相關的生化成分。結果表明:(1)在重慶地區常見的茶樹品種中,青心烏龍、梅占、云南大葉種制成的綠茶飲料澄清度高、穩定性好;(2)除兒茶素含量增加外,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咖啡堿、表沒食子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量均有所降低;(3)經相關性分析,與綠茶飲料物理特性變化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堿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茶樹品種;綠茶飲料;茶乳酪;理化特性

茶飲料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飲料之一,2013年大陸液態茶飲料年產量接近1 600萬t,產值達到800億元[1]。然而,在茶飲料加工及貯藏過程中存在三大技術難題——保持飲料澄清、維持飲料色澤穩定、減少飲料營養成分損耗[2]。茶飲料的穩定性和延長貨架期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冷后渾是指茶湯冷卻后由澄清變為渾濁的現象,所形成的沉淀物被稱為“茶乳酪”或“冷后渾”,國內外學者對于參與茶乳酪形成的生化成分做了大量研究。ROBERTS[3]率先開展了紅茶茶乳酪的研究,認為茶黃素、茶紅素、咖啡堿是形成紅茶冷后渾的主要成分。梁月榮[4-5]率先開展了綠茶茶乳酪的研究,認為咖啡堿、沒食子兒茶素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形成綠茶冷后渾的主要物質。XU[6]等研究發現,降低綠茶茶湯中的茶多酚、咖啡堿及Ca2+濃度可有效減少冷后渾的形成。LIN[7]則研究發現,綠茶茶湯的粒徑高于紅茶茶湯,且參與茶乳酪形成的生化成分也有所差別。

茶乳酪的形成還受到原料影響,不同原料所制成的綠茶飲料特性會有所差別[1]。近年來,重慶地區引進了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區的茶樹良種,包括福鼎大白、云南大葉種、早白尖、青心烏龍、梅占等,且已具有一定的種植面積;此外,不同茶樹品種的品種特性和適制性差異較大,如:福鼎大白適制綠茶、早白尖紅綠茶兼制、青心烏龍適制烏龍茶等[8]。受栽培環境的影響,外地茶樹良種引種至重慶后,其主要生化成分、酶學特性均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由于缺乏系統性研究,從而也限制了各品種優良特性的開發利用[9]。

為選取合適原料用于綠茶飲料的生產加工和擴大夏秋茶利用率,本文選取了重慶地區18個常見茶樹品種的同一等級鮮葉加工成綠茶飲料,通過測定綠茶飲料貯藏前后的透光率、粒徑、沉淀量及主要生化成分,篩選出澄清度高、穩定性好的茶樹品種,為開發綠茶飲料提供合適原料。另外,明確與綠茶茶乳酪形成相關的生化成分,以減少茶乳酪形成和改善綠茶飲料品質。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1.1.1 材料

鮮葉原料(一芽二葉)于2015年7月采自重慶市巴南區二圣茶廠,所有茶樹品種的鮮葉均采用同一加工工藝(攤放→殺青→揉捻→烘干)制成傳統烘青綠茶,-20 ℃低溫冷藏待用。本文選取了重慶地區18個常見的茶樹品種,品種編號及名稱見表1。

表1 茶樹品種編號及名稱

1.1.2 主要試劑

FeSO4、酒石酸鉀鈉、KH2PO4、Na2HPO4、水合茚三酮、氯化亞錫、蒽酮、H2SO4、NaCl、無水乙醇、H3PO4、考馬斯亮藍、冰乙酸(色譜純)、甲醇(色譜純),均購自重慶永捷實驗儀器有限公司;咖啡堿標準品、谷氨酸標準品、葡萄糖標準品、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兒茶素(catechin,C)、EGCG、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均購自成都普瑞法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LC-20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FA1004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PG-9070A精密鼓風干燥箱、HWS-26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722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ZEN3690 Zeta電位分析儀,英國Malvern公司;5810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ALPHA1-4LSC真空冷凍干燥機,德國Christ公司。

1.3 實驗方法

1.3.1 綠茶飲料制備[2,10]

茶葉→浸提(茶水比(g∶mL)1∶50,溫度70 ℃,時間10 min)→粗濾(雙層,300目濾布)→冷卻→精濾(10 ℃,10 000 r/min,離心15 min)→滅菌(100 ℃,10 min)→分析檢測(貯藏0 d)→灌裝,密封→貯藏(10 ℃,30 d)→分析檢測,以上處理重復3次

1.3.2 透光率、粒徑、沉淀量測定

透光率:在640 nm條件下,用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透光率,超純水做空白[2]。

粒徑:室溫條件下,將綠茶飲料搖勻,采用Zeta電位分析儀檢測粒徑。

沉淀量:取已搖勻的綠茶飲料30 mL,加入到質量已知的50 mL離心管中。在4 ℃條件下,10 000 r/min,離心20 min[10],棄掉上清液,將沉淀冷凍干燥至恒重,稱量離心管和凍干沉淀的總質量。沉淀量的計算公式如式(1):

(1)

式中:m1為離心管和凍干沉淀的總質量,g;m0為離心管的質量,g;V為茶飲料體積,30 mL。

1.3.3 生化成分測定

1.3.3.1 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質測定

茶多酚(酒石酸亞鐵比色法,參照GB/T8313—2002)、游離氨基酸(茚三酮比色法,參照GB/T8314—2002)、可溶性總糖[11](蒽酮比色法)、可溶性蛋白[12](考馬斯亮藍法)。

1.3.3.2 兒茶素單體和咖啡堿測定[2,13]

樣品用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濾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

色譜柱條件: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速:0.9 mL/min;檢測波長:278 nm;柱溫:35 ℃;進樣量:10 μL。

流動相:A為0.2%冰乙酸(取2 mL冰乙酸到1 000 mL容量瓶,用超純水定容,搖勻,過0.45 μm微孔濾膜備用);B為純甲醇。兒茶素及咖啡堿采用梯度洗脫,梯度見表2。

表2 兒茶素單體及咖啡堿梯度洗脫表

1.3.3.3 兒茶素單體和咖啡堿混合標準品的檢測

在1.3.3.2的條件下進行檢測,得到兒茶素單體和咖啡堿混合標準品的HPLC圖譜,如圖1。

圖1 混合標準品的色譜圖(200μg/mL)Fig.1 Chromatograms of mixed standard (200μg/mL)

1.4 數據分析

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運算。樣本間的差異顯著性檢驗采用Duncan法;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綠茶飲料物理特性分析

綠茶飲料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透光率、粒徑及沉淀量。綠茶飲料滅菌完成時和貯藏30 d后的透光率、粒徑、沉淀量在不同茶樹品種間均具有顯著差異性,且表現為透光率降低、粒徑增大、沉淀量增加。貯藏30 d后,透光率相對較高的品種有名山白毫、云南大葉種、南江2號;粒徑相對較低的品種有名山白毫、梅占、青心烏龍;沉淀量相對較少的品種有云南大葉種、梅占、青心烏龍。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綠茶飲料的物理特性變化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表4、表5同。

透光率、粒徑、沉淀量可用來描述綠茶飲料的澄清度。一般情況下,透光率越小、粒徑越大、沉淀量越高,則體系渾濁度越高、澄清度越低[14-15]。由表3可知,綠茶飲料從滅菌完成到貯藏30 d后,透光率由77.1%~84.5%降低至62.7%~72.9%;粒徑由476.1~538.1 nm上升至586.4~669.7 nm;沉淀量由46.7~80.0 mg/L上升至193.3~473.3 mg/L。表明貯藏30 d后,綠茶飲料的渾濁度逐漸增加,澄清度逐漸降低。由于綠茶飲料中含有茶多酚、咖啡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總糖、有機酸、金屬離子等生化成分,當溫度較低時,這些化合物通過氫鍵、疏水作用、離子鍵等作用力結合成團聚物,進而導致綠茶飲料澄清度發生變化[16-17]。

茶飲料的穩定性是影響綠茶飲料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透光率、粒徑、沉淀量的變化量小,表明茶飲料的穩定性較高。由表3可知,透光率變化量較大的品種有四川小葉種(紫芽,15.6%)、四川小葉種(14.7%)、名山特早(14.4%),變化量較小的有福鼎大白(9.1%)、名山白毫(9.2%)、安吉白茶(9.3%);粒徑變化量較大的品種有四川小葉種(145.9 nm)、四川小葉種(紫芽,142.6 nm)、早白尖(134.3 nm),變化量較小的有名山白毫(95.0 nm)、云南大葉種(100.3 nm)、青心烏龍(103.9 nm);沉淀量變化量較大的品種有四川小葉種(393.3 mg/L)、名山特早(393.3 mg/L)、四川小葉種(紫芽,340 mg/L),變化量較小的有梅占(140.0 mg/L)、青心烏龍(143.3 mg/L)、云南大葉種(143.3 mg/L)??梢园l現,18種綠茶飲料的透光率、粒徑及沉淀量的變化量均存在差異,即表明茶飲料的穩定性在不同茶樹品種之間具有差異性。這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種綠茶飲料中的主要生化成分濃度和比例存在差異,進而影響了生化成分結合成團聚物的速率和數量[10,13]。張凌云等[18]探討不同原料的綠茶飲料特性時發現,不同品種飲料加工過程中湯色、渾濁度變化明顯,且研究發現菊花春和福鼎大白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適合用于綠茶飲料的生產。因此,通過篩選不同品種的綠茶原料來加工綠茶飲料,可以有效減少茶乳酪的產生和提升茶飲料的穩定性,這為更好地澄清茶飲料提供了良好的解決途徑。

2.2 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貯藏30 d后,綠茶飲料中的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咖啡堿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均有所減少,詳見表4。

表4 綠茶飲料中主要生化成分的變化 單位:mg/mL

由表4可知,綠茶飲料中生化成分的含量及變化量在不同茶樹品種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滅菌后,茶多酚含量最高的品種是四川小葉種(4.788 mg/mL),含量最低的是青心烏龍(2.975 mg/mL),相差1.61倍;貯藏30 d后,茶多酚變化量最大的品種是名山特早(0.853 mg/mL),變化量最小的是青心烏龍(0.108 mg/mL),平均變化量為0.292 mg/mL。貯藏過程中,茶多酚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有:(1)在光照、堿性或氧化酶等作用下,茶多酚(以兒茶素類為主)易氧化、聚合、縮合,可氧化生成黃棕色物質,影響茶湯顏色的變化;(2)與咖啡堿、蛋白質等物質結合形成茶乳酪,影響茶飲料的澄清度和穩定性[19]。

滅菌后,可溶性總糖含量最高的品種是四川小葉種(0.616 mg/mL),含量最低的是南江1號(0.333 mg/mL),相差1.85倍;貯藏30 d后,可溶性總糖變化量最大的品種是四川小葉種、名山特早及安吉白茶(均為0.037 mg/mL),變化最小的是黃觀音(0.003 mg/mL),平均變化量為0.020 mg/mL。此外,滅菌完成時,咖啡堿含量最高的品種是四川小葉種(0.763 mg/mL),含量最低的是名山白毫(0.559 mg/mL),相差1.36倍;貯藏30 d后,咖啡堿變化量最大的品種是名山特早(0.126 mg/mL),變化量最小的是福鼎大白及名山白毫(均為0.053 mg/mL),平均變化量為0.073 mg/mL。其中,可溶性總糖主要包括還原糖、果膠及少量可溶性淀粉,貯藏時既能被氧化降解,也能與其他物質絡合形成沉淀,其含量會逐漸降低;而咖啡堿在茶飲料加工貯藏過程中穩定性高,受溫度影響較小,與其他物質結合形成茶乳酪是咖啡堿含量減少的主要原因[19,20]。

滅菌后,游離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品種是福鼎大毫(0.686 mg/mL),含量最低的是名山白毫(0.346 mg/mL),相差1.98倍;貯藏30 d后,游離氨基酸變化量最大的品種是云南大葉種(0.075 mg/mL),變化量最小的是南江1號(0.002 mg/mL),平均變化量為0.028 mg/mL。此外,滅菌完成時,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種是名山特早(0.109 mg/mL),含量最低的是南江2號(0.067 mg/mL),相差1.63倍;貯藏30 d后,可溶性蛋白變化量最大的品種是名山特早(0.028 mg/mL),變化量最小的是云南大葉種(0.005 mg/mL),平均變化量為0.011 mg/mL。其中,可溶性蛋白既能水解釋放出游離氨基酸,也能參與綠茶冷后渾的形成,因而其含量明顯降低;而游離氨基酸在貯藏時會發生氧化降解作用,其含量由自身的氧化效率和可溶性蛋白的水解效率來決定[19,21]。本試驗中,不同品種綠茶飲料中的游離氨基酸含量均有所降低,可能是因為游離氨基酸的氧化降解效率大于可溶性蛋白的水解效率。

此外,18個綠茶飲料的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咖啡堿的平均變化率分別為7.87%、5.23%、4.64%、13.18%、10.69%,其中茶多酚、可溶性蛋白及咖啡堿的平均變化率要高于游離氨基酸和可溶性總糖的平均變化率。許勇泉[22]等研究綠茶飲料冷后渾特性時發現,參與綠茶茶湯沉淀形成的主要化學成分中,蛋白質、咖啡堿、茶多酚及黃酮參與沉淀形成的比率明顯高于游離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即蛋白質、咖啡堿、茶多酚及黃酮這些化學成分更易參與綠茶沉淀的形成,這與本文研究結果較為一致。

2.3 主要兒茶素單體分析

綠茶飲料中,兒茶素單體主要包括6種:EGC、C、EC、EGCG、GCG、ECG。其中,EGC、C、EC屬于非酯型兒茶素,EGCG、GCG、ECG屬于酯型兒茶素。貯藏30 d后,除單體C的含量增加外,EGC、EC、EGCG、GCG、ECG的含量均有所減少,詳見表5。

表5 綠茶飲料中主要兒茶素單體的變化 單位:mg/mL

由表5可知,各兒茶素單體的含量在不同茶樹品種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且每個單體在兒茶素類化合物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差別。滅菌完成時,EGC、C、EC、EGCG、GCG、ECG的含量分別為0.567~1.160、0.032~0.123、0.122~0.598、0.716~2.140、0.081~0.214、0.231~0.880 mg/mL,占兒茶素類化合物的比例分別約為16.26%~36.20%、1.01%~4.34%、4.69%~21.05%、25.21%~58.44%、2.48%~6.41%、6.61%~27.05%??梢园l現,EGCG、EGC、ECG和EC的含量及所占比例明顯高于C和GCG。

貯藏30 d后,C的含量明顯增加,由0.032~0.123 mg/mL增長至0.056~0.209 mg/mL,其平均變化量為0.070 mg/mL,平均變化率達到125.47%。經研究表明,C增加是其他類型的兒茶素組分發生異構化作用所致[20-21,23]。與之相反,EGC、EC、EGCG、GCG和ECG含量有所降低。其中,EGC的含量由0.567~1.160 mg/mL降低至0.463~1.010 mg/mL,其平均變化量為0.186 mg/mL;EC的含量由0.567~1.160 mg/mL降低至0.463~1.010 mg/mL,平均變化量為0.020 mg/mL;EGCG由0.716~2.140 mg/mL降低至0.537~1.670 mg/mL,其平均變化量為0.447 mg/mL;GCG由0.081~0.214 mg/mL降低至0.036~0.192 mg/mL,其平均變化量為0.024 mg/mL;ECG由0.231~0.880 mg/mL降低至0.202~0.733 mg/mL,其平均變化量為0.055 mg/mL。其中變化量最多的是EGCG,其次是EGC和ECG,EC和GCG的變化量則相對較少,此5種兒茶素單體含量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在一定條件下,兒茶素極易被氧化聚合成有色物質;兒茶素單體易發生異構化作用,表型兒茶素極易向非表型兒茶素轉化;兒茶素類化合物極易與咖啡堿、蛋白質結合形成茶乳酪[22-23]。但是,不同的兒茶素單體與咖啡堿結合形成茶乳酪的比例存在差異。SATO[24-25]等人通過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譜研究兒茶素單體與咖啡堿的結合特性時發現,兒茶素單體主要通過疏水作用、氫鍵等作用力結合,其中EGCG與咖啡堿結合的分子數之比為2∶2、EC與咖啡堿結合的分子數之比為1∶1、ECG與咖啡堿結合的分子數之比為2∶4,與非酯型兒茶素相比,酯型兒茶素更易與咖啡堿結合形成茶乳酪。

2.4 物理特性變化量與生化成分變化量的相關性分析

由2.1、2.2、2.3的分析可知,貯藏30 d后,綠茶飲料物理特性和主要生化成分的變化量較為顯著,生化成分的變化可能是導致物理特性變化的直接原因。通過對所有茶樹品種的物理特性變化量和主要生化成分變化量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發現部分生化成分的變化與物理特性變化存在相關性,詳見表6。

表6 物理特性變化量與生化成分變化量的相關性

注:*表示相關性顯著(P<0.05),**表示相關性極顯著(P<0.01)。

由表6可知,與透光率變化呈顯著正相關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堿和EGCG,相關系數分別為0.513、0.495、0.582;與粒徑變化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堿和EGCG,相關系數分別為0.490、529、0.651;與沉淀量變化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咖啡堿和EGCG,相關系數分別為0.643、0.587、0.554、0.615、0.765。表明茶多酚、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咖啡堿和EGCG可能與綠茶飲料物理特性的變化(茶飲料穩定性)直接相關。

YIN[26]采用不同嫩度原料研究綠茶茶湯冷后渾特性時發現,隨著原料嫩度的降低(從一芽一葉到一芽四葉),綠茶茶湯茶乳酪的生成量會逐漸減少,且參與茶乳酪形成的主要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29.86%~78.66%)、可溶性總糖(14.47%~27.62%)、咖啡堿(2.35%~10.43%),其中茶多酚以兒茶素類化合物為主體,主要包括EGC、EGCG、EC和ECG。KIM[27]研究了茶多酚、咖啡堿、可溶性蛋白和金屬離子對綠茶茶湯茶乳酪形成的影響,發現茶多酚、咖啡堿、可溶性蛋白、金屬離子對綠茶茶湯茶乳酪形成的貢獻分別為21.5%、10.2%、15.8%、9.5%,其中茶多酚主要包含酚酸類、兒茶素類、黃酮醇及黃酮醇苷類,金屬離子主要包含K+、Ca2+。XU[28]等人研究表明,綠茶茶湯的糖度從5°Brix上升到40°Brix時,茶乳酪生成量逐漸增加,而糖度從50°Brix上升到60°Brix時,茶乳酪生成量反而減少,且發現可溶性總糖、咖啡堿和兒茶素類是參與茶乳酪形成的主要化合物。前人研究均表明茶多酚(兒茶素類為主)、蛋白質、總糖、咖啡堿、金屬離子是綠茶茶湯冷后渾形成主要因子,這與本文研究結果較為一致。

3 結論

本研究以重慶地區18個常見茶樹品種的同一等級鮮葉加工成綠茶飲料,通過測定茶飲料貯藏前后的透光率、粒徑、沉淀量及主要生化成分,對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飲料的理化特性進行比較分析得出:

(1)貯藏30 d后,綠茶飲料的透光率、粒徑和沉淀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且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飲料的物理特性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性。綜合考慮透光率、粒徑及沉淀量的指標值和變化量,青心烏龍、梅占、云南大葉種的澄清度高、穩定性好,可以考慮用來開發綠茶飲料。此外,本文選取的是重慶地區常見的茶樹品種,后期可擴大樣本量,比較不同地區、不同茶樹品種原料對綠茶飲料物理特性的影響。

(2)貯藏30 d后,除單體C的含量增加外,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總糖、可溶性蛋白、咖啡堿、EGC、EC、EGCG、GCG、ECG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且生化成分的變化量在不同茶樹品種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通過對主要生化成分的變化量和物理特性的變化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與物理特性變化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的生化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堿和EGCG,后期將以此為基礎構建沉淀模型,進一步研究綠茶飲料茶乳酪形成機理,為澄清綠茶飲料提供理論依據。

(3)主要生化成分的變化與茶飲料色澤、香氣的變化同樣具有相關性,尤其是兒茶素類化合物的氧化聚合反應是導致綠茶飲料色澤及香氣變化的重要原因[19,21]。后期將進一步研究不同茶樹品種綠茶飲料在貯藏過程中的色澤、香氣變化,篩選優質原料來開發茶乳酪少、色澤穩定、香氣適宜的綠茶飲料。此外,明確與色澤、香氣變化相關的生化成分,為改善綠茶飲料的綜合品質提供依據。

[1] 許勇泉. 綠茶茶湯及其濃縮汁沉淀形成與調控基礎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學, 2015:1-2, 9-12.

[2] 馬夢君, 常睿, 羅理勇, 等. 花香綠茶飲料的生化成分變化及物性特征[J]. 食品科學,2015, 36(6):109-113.

[3] ROBERTS E A H. The phenolic substances of manufactured tea. X.—The creaming down of tea liquors[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1963, 14(10): 700-705.

[4] 梁月榮. 綠茶冷后 “沉降物” 粒子形態的研究[J].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1992, 18(4): 17-20.

[5] LIANGYuerong, LU Jianliang, ZHANG Linyun. 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m in infusions of black tea and green tea[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02, 37(6): 627-634.

[6] XU Yong-quan, HU Xiong-fei, TANG Ping, et al.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sediments in reconstituted green tea infusion[J]. Food Chemistry, 2015, 172: 831-835.

[7] LIN Xiao-rong, CHEN Zhong-zheng, ZHANG Yuan-yuan, et al. Comparative characterisation of green tea and black tea cream: Physicochemical and phytochemical nature[J]. Food Chemistry, 2015, 173: 432-440.

[8] 陳宗懋. 中國茶葉大辭典[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 78-110.

[9] 羅理勇, 曾亮, 李洪軍. 重慶地區主要茶樹栽培品種生化特性分析[J]. 食品科學, 2015, (36)4: 119-125.

[10] 郭愛秀, 許勇泉, 陳素芹. 不同茶樹品種綠茶茶湯冷后渾特性比較研究[J]. 浙江農業科學, 2010, 1(2): 328-331.

[11] 傅博強, 謝明勇, 聶少平, 等. 茶葉中多糖含量的測定[J]. 食品科學, 2001, 22(11): 69-73.

[12] 陸建良, 梁月榮. 考馬斯亮藍法在茶湯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中的應用和改良[J]. 茶葉,2002, 28(2):89-93.

[13] 馬夢君, 羅理勇, 李雙, 等. 茶多酚和咖啡堿對茶乳酪形成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4, 35(13): 15-19.

[14] 黃玉鳳, 蔡明瑛, 倪輝, 等. 單寧酶對綠茶水浸出物中兒茶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 中國食品學報, 2014, 14 (1): 52-59.

[15] 杜文凱. β-乳球蛋白與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制備納米粒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學, 2013.16-17.

[16] XU Yong-quan, CHEN Gen-sheng, DU Qi-zhen, et al. Sediments in concentrated green tea during low-temperature storage[J]. Food Chemistry, 2014, 149: 137-143.

[17] DINIZ A, ESCUDER-GILABERT L, LOPES N P,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polyphenolic compounds and human serum protein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391(2): 625-632.

[18] 張凌云, 王登良. 不同品種原料綠茶飲料加工特性研究[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6, 27(3): 103-107.

[19] 竇宏亮, 李春美, 郝菊芳, 等. 綠茶飲料貯藏期間主要生化成分和典型香氣成分的變化及相關性研究[J]. 茶葉科學, 2008, 28(3): 181-188.

[20] 羅龍新. 茶飲料加工過程中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及對品質的影響[J]. 飲料工業, 1999, 2(2): 26-30.

[21] 李云飛, 戴前穎, 夏濤, 等. 綠茶湯中主要化學物質與色澤劣變的相關性研究[J]. 茶業通報, 2013, 35(1): 10-17.

[22] 許勇泉, 尹軍峰. 綠茶茶湯冷后渾特性研究[J]. 茶葉科學, 2010, 30(z1): 527-532.

[23] 陳玉瓊, 張家年. 原料對罐裝綠茶水品質的影響[J]. 茶葉科學, 2001, 21(2): 120-123.

[24] SATO T, KINOSHITA Y, TSUTSUMI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reaming precipitate of teacatechins and caffeine in aqueous solution[J].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12, 60(9): 1 182-1 187.

[25] ISHIZU T, TSUTSUMI H, KINOSHITA Y, et al. Properties ofprecipitate of creaming down by (-)-epigallocatechin-3-o-gallate and caffeine[J].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14, 62(6): 552-558.

[26] YIN Jun-feng, XU Yong-quan, YUAN Hai-bo, et al. Cream formation and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reen tea infusions processed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new shoots[J]. Food Chemistry, 2009, 114(2): 665-670.

[27] KIM Y, TALCOTT S T. Tea creaming in nonfermented teas from Camellia sinensis and Ilex vomitori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2, 60(47): 11 793-11 799.

[28] XU Yong-quan, CHEN Su-qin, YUAN Hai-bo, et al. Analysis of cream formation in green tea concentrates with different solid concentration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49(3): 362-367.

Analysis o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tea beverages made from different tea cultivars in Chongqing area

WANG Jie1, LUO Li-yong1,2,3, TIAN Xiao-jun1, DENG Yu-jie1,2, ZENG Liang1,2,3*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Tea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3(Chongq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Regional Food, Chongqing 400715, China)

Baked green teas made from fresh leaves of 18 cultivars commonly grown in Chongqing area were chosen to make green tea beverages.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ransmittance, particle size, precipitation capacity and principal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green tea beverages were analyzed to select the best cultivars for high transparent and stabile tea beverage. Moreover, the biochemical components in forming tea cream in green tea beverages were confirm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green tea beverages made from Qingxinwulong, Meizhan and Yunnandaye are the best candidates;2)except for catechin, the content of tea polyphenols, free amino acids, total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 caffeine, epigallocatechin,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picatechin, gallocatechin gallate, epicatechin gallate were all decreased; 3)according to correlation analysis,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s, caffeine and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were significant or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change in green tea beverages.

tea cultivars; green tea beverage; tea cream;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10.13995/j.cnki.11-1802/ts.201612035

碩士研究生(曾亮副教授為通訊作者,zengliangbaby@126.com)。

西南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XDJK2015C136);重慶市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項目(cstc2014pt-gc8001);巫溪縣蓮花村老鷹茶種植、加工技術研究推廣與示范(cstc2016shmszx80047)

2016-05-04,改回日期:2016-06-07

猜你喜歡
乳酪咖啡堿兒茶素
安徽農業大學揭示茶樹咖啡堿合成調控機制
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茶葉中的兒茶素
乳酪的天堂
乳酪的天堂
當乳酪蛋糕“舉個栗子”
19份茶樹資源鮮葉中咖啡堿合成酶的活性
大孔吸附樹脂富集速溶茶中咖啡堿的研究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對順鉑誘導大鼠腎損傷的改善作用
晚上喝茶頭遍要倒掉
全甲基化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制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