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揚州宋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的發掘

2017-04-27 01:1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東南文化 2017年2期
關鍵詞:甕城南京博物院殘片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

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揚州唐城考古工作隊

江蘇揚州宋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的發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南京博物院

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揚州唐城考古工作隊

在配合揚州蜀崗古代城址城壕整治的考古發掘工作中,為了明確西城門外(西)側甕城墻的時代、甕城墻與甕城壕的距離及其與甕城壕、主城壕的關系等問題,在2013~2015年期間,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揚州唐城考古工作隊,在揚州宋寶祐城西城門外側甕城墻上及甕城墻北部東端各布設探溝1條,在甕城墻外側弧形低洼地帶布設4條探溝進行了發掘,6條探溝合計發掘面積約300平方米,清理出了南宋晚期修建開挖的甕城墻和甕城壕,三期甕城墻從早至晚分別厚約15.65、16.25、19.75米,甕城壕寬約23.5米,甕城墻外邊緣距離甕城壕內邊線約26.8米。甕城壕與主城壕不連通,甕城墻和主城墻或互不連接。

揚州 蜀崗 宋寶祐城 城壕

揚州宋寶祐城位處揚州蜀崗古代城址的西半部,在江蘇省揚州市市區北部的蜀崗南緣之上(圖一)。2013年揚州市開始整治蜀崗古代城址的城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揚州唐城考古工作隊開展了配合城壕整治的相關考古發掘工作,至2014年3月發掘了揚州蜀崗古代城址西城門外的主城壕和南宋時期的擋水壩等遺跡[1],了解了主城壕的基本面貌及其沿革以及宋寶祐城西門外的擋水壩、主城壕和水位線等情況。為了進一步明確西城門外(西)側弧形甕城墻的時代和厚度、甕城墻與甕城壕的距離、甕城壕的寬度和深度、甕城壕與主城壕的關系、甕城墻與主城墻的關系等問題,2013—2015年期間,在揚州宋寶祐城西城門外側甕城墻上及甕城墻北部東端各布設探溝1條,在甕城墻外側弧形低洼地帶布設4條探溝進行了發掘,6條探溝合計發掘面積約300平方米,清理出了部分甕城墻和甕城壕,基本明晰了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及其附近的歷史面貌。

受周邊地貌以及河道清淤堆積、城墻遺存之上茶園的影響,探溝只能因地制宜布設,各探溝的發掘目的、布設位置(圖二)、編號等分別如下。

2013年5月,為了探尋甕城壕的寬度、形狀以及與甕城墻的關系等,因地勢布設探溝,在甕城墻外側的洼地內布設2013YSB1901TG1E1,方向95°,長55.6、寬約2米,因水位較高未能完成發掘。同年10月,在清理位于甕城墻東北側主城壕之際,為了明確高出地表的弧形甕城墻的北部東端是否向東延伸,在甕城墻北端東側因地勢布設2013YSB1702TG1D[2],方向100°,長4、寬1.5米。

2014年9—10月,借甕城壕疏浚之際,繼續發掘2013YSB1901TG1E1,并在其南側現代道路北坡布設2014YSA1902TG1E2,東段長9、寬1米,西段長7.5、寬1米。在北部疏浚施工用水溝東側的高坎邊緣部布設2014YSB1802TG1E3,正方向,南北5、東西約5米;在該水溝西側因地勢布設2014YSB1802TG1E4,方向133°,長9.5、寬7.5米。

2015年5月,為了進一步明確甕城墻的性質和厚度、甕城墻外緣與甕城壕內邊的距離等問題,在位于甕城墻西北部早先所做探溝(現狀呈西北-東南方向的豁口)南側布設2014YSB1801TG1G,方向135°,通長33.5米(其中兩處合計7米未發掘),再次解剖發掘了甕城墻。

江蘇揚州宋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

圖一//揚州蜀崗古代城址位置和發掘位置圖

上述發掘單位,以下分別相應簡稱為YSTG1E1、YSTG1D、YSTG1E2、YSTG1E3、YSTG1E4、YSTG1G?,F將發掘結果簡報如下。

一、地層堆積

發掘結果如圖(圖三)所示,以下用YSTG1G、YSTG1D、YSTG1E1的壁面來分別說明甕城墻、甕城墻北部東端東側、甕城壕的地層堆積。

(一)甕城墻的地層堆積

YSTG1G內地層,根據與相關遺跡的關系,可分為9層。從出土遺物推測,第1層為現代堆積,第2—9層均為南宋時期堆積形成。以其南側西北-東南方向剖面為例說明(圖四)。

第1層:表土層?;尹S色土。土質較松。厚0.1~0.9米。包含陶渣、炭屑、近現代瓷片和塑料。

第2層:黃褐色土。土質較硬。厚0.4~0.8米。見于夯土墻體西側,打破夯3西側上部。出土有素面或繩紋的瓦片,寬16、厚3.5厘米的素面殘磚以及景德鎮窯青白瓷殘片、龍泉窯青黃釉瓷殘片、吉州窯醬釉碗口沿等。

圖二//探溝與甕城墻、甕城壕以及主城墻、主城壕的位置關系圖

第3層:可分為兩小層。被夯1疊壓,未被夯2疊壓,頂面和底部都較為平緩。

第3A層:褐紅色土。土質較松,含少量瓦礫。厚0.15~0.2米。僅見于東部,為夯1之下的平面堆積,被夯1內砌磚打破。

第3B層:黃色土。土質純凈較硬,含炭屑。厚0.2~0.45米。出土有素面、繩紋瓦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殘片和龍泉窯青釉瓷殘片等。

第4層:褐色花土。土質硬。厚0.1~1.75米。出土有素面、繩紋瓦片,吉州窯黑釉瓷碗殘片、韓瓶口沿等。該層位于夯2東側,頂面較為平緩,底部呈西高東低的陡坡狀,土色、土質亦與夯2近似,或為夯2倒塌形成的堆積。

第5層:可分為四小層。見于夯3東側,被夯2疊壓,頂面和底部都明顯呈西高東低的陡坡狀,土質較硬,當為夯3倒塌形成的堆積。

圖三//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發掘結果總平面圖

第5A層:灰褐色土,夾雜青灰色土。厚0.25~0.4米。出土有定窯葵口白瓷碗口沿、越窯青釉瓷碗殘片、龍泉窯青釉瓷碗底、吉州窯黑釉碗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罐口沿殘片等。

第5B層:紅褐色土。厚0.5~1米。出土有卷云紋瓦當殘片,陶盆口沿,龍泉窯青釉瓷碗口沿、餅足碗底,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底等。

第5C層:灰白色土,含炭屑。厚0.5~0.6米。出土有龍泉窯青黃釉瓷碗底、景德鎮窯青白瓷餅足碗底等。

第5D層:褐色土。厚約0.5米。出土有龍泉窯青釉瓷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口沿,吉州窯醬釉瓷殘片、韓瓶殘片等。

第6層:黃色土,夾雜青灰色土。土質硬。厚0.1~0.5米。位于夯3西側,且被夯3打破。無出土遺物。

第7層:被夯3疊壓,又疊壓在探溝底部鋪磚之上??煞譃閮尚?。

第7A層:褐黃色土。土質較硬。厚0.35~0.55米??梢娪诤?之下。出土有外繩紋內布紋瓦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底、吉州窯醬釉瓷碗殘片、韓瓶口沿等。

第7B層:褐紅色土。土質硬。厚0.3~0.4米。分布于夯3之下的中西部。無出土遺物。

第8層:灰色土。土質較硬,含少量陶渣。厚0.1~0.2米。僅見于探溝底部鋪磚范圍之內。出土有殘磚、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底片、定窯米白釉瓷碗殘片、韓瓶口沿等。

第9層:灰色土。土質硬,含炭屑和陶渣。厚0.1~0.3米。被底部鋪磚疊壓,其下即為生土。出土有外繩紋內乳丁或外素面內布紋的瓦殘片以及景德鎮窯青白瓷殘片、吉州窯醬釉瓷碗底片等。

(二)甕城墻北端東側的地層堆積

在YSTG1D內沒有發現夯土墻體,地層可分為5層,以南壁為例說明(圖五)。

第1層:褐黃色土。土質疏松,含陶片、塑料等。呈西高東低的斜狀堆積,厚0.2~0.65米。為現代堆積層。

第1層之下的地層,除了疊壓在燒土坑之上的地層中出土有不晚于初唐時期的磚塊外,其他的出土遺物或與相關地層所屬時代并無必然關系。由于缺乏判定地層時代的遺物,故而暫且以燒土坑為界,再依據土色、土質等,將直接疊壓燒土坑的地層劃為第3層,將第1層和第3層之間的地層歸為第2層。

第2層:分布于探溝西部??煞譃閮蓪?。

第2A層:淺黃色土,夾雜深褐色土塊。土質較松,含少量炭屑、陶粒及碎瓦礫。距地表深0.65、厚0.05~0.35米。

第2B層:黃褐色土。土質較松,含碎陶粒、瓦礫、少量燒土顆粒。距地表深0.4~0.9、厚0.1~0.43米。無出土遺物。

第3層:褐紅色土。土質硬,含陶粒、燒土粒、炭屑等。距地表深0.25~1.3、厚0.15~0.63米。分布于探溝西半部。出土有殘長28、寬16、厚5厘米的一面繩紋殘磚、繩紋板瓦殘片、陶盆口沿等。其下有燒土坑1個(編號H1)。

圖五//YSTG1D南壁剖面圖

第4層:淺褐色土。土質較硬,含燒土塊、炭屑、陶粒等。距地表深0.2~1.95、厚0.3~0.65米。出土有外繩紋內素面板瓦殘塊、外弦紋內素面陶片。

第5層:黃褐色土。土質較硬,含大量褐色水銹斑。距地表深0.4~2.4、厚約0.6米。無出土遺物。其下為生土。

YSTG1D底部的生土頂部海拔約為16.69米,其西側為茶園,未能向西擴方。

(三)甕城墻外(西)側和甕城壕內的地層堆積

甕城墻及其外側的甕城壕均呈弧形(彩插—〇∶1),在甕城墻外側低洼地帶的中部、南部現代道路北側、北部共布設4條探溝進行了發掘。關聯發掘單位內的地層可分為3層,以YSTG1E1北壁剖面為例說明(圖六)。

第1層:褐灰色土,土質松。厚0.35~0.45米。出土有近代的陶瓷片,未收集。地表層。該層下有現代河塘青灰色淤積土(編號G1),土質細軟,出土有素面板瓦殘片。G1開口海拔約16.4米,距地表深0.35~0.45米,西岸線在發掘區以西,寬約52.7、深約0.85米。

第2層:褐黃色土。土質細硬,夾雜紅色瓦渣。距地表深0.1~0.35、厚0.05~0.9米。分布在東部坡狀較高地帶。出土物有外素面內布紋或外繩紋內布紋的板瓦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殘片和吉州窯醬釉瓷器的殘片。

第3層:黃褐色土。土質較硬,夾雜紅色瓦渣。距地表深1~1.25、厚0.35~0.45米。出土有素面板瓦殘片、厚4~7厘米的殘磚塊、陶球、景德鎮窯青白瓷殘片等。第3層之下即為甕城壕(編號G2)。

二、遺跡現象

在YSTG1G內確認了甕城墻的寬度、起基海拔高度及其修建時間和沿革,在YSTG1D內未發現城墻跡象。在YSTG1E內明確了甕城壕的寬度、水位線,YSTG1E3的發掘,找到了甕城壕內堆積與生土的界限,明確了甕城壕東北端岸線,即甕城壕沒有向東北延伸與主城壕連通。另外,通過YSTG1G和YSTG1E內的相關遺跡,即YSTG1G內甕城墻的外側邊線與YSTG1E3內甕城壕的內側邊線做垂直切線,獲知甕城墻與甕城壕之間距離約26.8米,甕城墻底部高出甕城壕岸線4米余。

(一)甕城墻及其下鋪磚

在YSTG1G內找到了南宋時期的甕城墻、早于甕城墻的砌磚遺跡(彩插—〇∶2)等。

1.甕城墻

圖六//YSTG1E1北壁剖面圖

可分為夯1、夯2、夯3。

夯1:黃色土,土質純凈。平夯,夯層清晰,夯質較好。YSTG1G壁面上可見寬度為3.5米,殘存4個夯層合計最高0.5米,夯層厚0.12~0.15米。位于探溝東部,緊接在夯2的東邊。無出土遺物。中部殘存長0.72、寬0.4、高0.36米的5層較為整齊的砌磚(彩插—〇∶3),用磚有兩種,整磚長36、寬17、厚6或7厘米,殘磚寬16、厚5厘米。砌磚之上和周邊均為夯1,故該處砌磚當與夯1同期。

夯2:褐色土,夾雜灰白色土塊。夯層清晰,夯質較硬。YSTG1G壁面上可見寬度為9.8米,西邊被第2層破壞。殘存最高1.35米,殘存10個夯層,夯層厚0.1~0.15米。窩夯,夯窩直徑約0.043、深0.03~0.04、間距0.06~0.07米。位于探溝中部、夯1西側,疊壓在夯3及其東側0.95米寬的坡狀堆積層之上。出土有景德鎮窯青白瓷殘片、龍泉窯青釉瓷碗底、灰陶盆口沿、醬釉缸口沿、韓瓶殘片等。

夯3:深褐色土,夾雜較多青灰色土塊。夯層清晰,夯質硬。YSTG1G壁面上可見寬度為15.65米(包含中間未發掘的4米),殘存9個夯層,合計最高1.05米,夯層厚0.1~0.15米。窩夯,夯窩直徑0.04~0.05、深約0.03、間距約0.08米。位于探溝中部、夯2之下。西端有2個柱洞,間距0.35米,西邊的口徑0.12、深0.75米,東邊的口徑0.15、深0.7米。出土有繩紋瓦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口沿、韓瓶殘片等。

圖七//YSTG1E2平剖面圖

發掘結果表明,此處的甕城墻,最早的基礎部分夯土墻體夯3在YSTG1G壁面上可見的寬度約為11.65米,其下疊壓有較早期的砌磚遺跡;夯2是疊壓在夯3及其倒塌堆積之上的再次夯筑修建,YSTG1G壁面上夯2和夯3合計寬約16.25米;夯1緊接在夯2的內側,但其底部低于夯2,推測當為修繕夯2遺存,YSTG1G壁面上夯1、夯2和夯3合計寬約19.75米。從夯土中的包含物來看,夯3、夯2、夯1均屬于南宋時期,由此可知,甕城墻是南宋時期夯筑的,共有過3次修筑,即最早的城墻主體是夯3,倒塌之后又在其基礎上筑夯2,最后一次是在夯2內側補筑夯1。

2.砌磚遺跡

夯土墻體之下,有砌磚遺跡(彩插—〇∶4)。

在探溝中西部的第7層之下有殘長1.9、寬0.45米的平鋪砌磚,方向8°,性質不明。殘存砌磚2~5層,高0.1~0.5米。用磚可見4種:長29、寬14、厚4厘米的素面整磚,寬16、厚6.8厘米或寬13、厚3.8厘米的素面殘磚,寬15、厚4.8厘米的繩紋殘磚。均為規整的一面朝向外側,用泥漿作黏合劑。

平鋪砌磚東側有存長0.6、寬0.18米似為排水溝的砌磚,兩側用寬15、4.5或5厘米的殘磚側立鋪砌,中間鋪放平磚的頂面低于兩側0.02~0.03米。

平鋪砌磚北側有與平鋪磚一起構成的長2.6、寬2.3、殘高0.18~0.2米長方形邊框的砌磚,性質不明。殘存最多4層磚,寬約0.28米。用磚有素面磚和繩紋磚,均殘,厚4~6.8厘米。規整的一面朝向外側,用泥漿作黏合劑。

圖八//YSTG1E4平、剖面圖

依據砌磚遺跡與夯土墻體的關系推測,其時代不晚于南宋時期,受發掘范圍限制,遺跡全貌無法呈現,其性質暫不明確。

(二)甕城壕

甕城壕編號G2,分別在YSTG1E1內找到了甕城壕的東岸線(彩插一一∶1),在YSTG1E2(圖七)內確認了現代河塘的存在并找到了甕城壕的東岸線(彩插一一∶2),在YSTG1E3(圖八)內找到了甕城壕東北端(彩插一一∶3),在YSTG1E4(圖九)內找到了甕城壕的北、西岸線和西北端(彩插一一∶4)。

G2:北邊、東北角的岸線呈臺階狀,底部整體呈東高西低的坡狀,YSTG1E3內的G2岸邊東北角海拔最高處15.5米,YSTG1E1殘存頂部海拔15.25米,G2底部東、西部的海拔分別約為14.4、14米。YSTG1E4內北岸線南側的河底上有6個柱洞,柱洞直徑約0.09、存深0.08~0.1米,西邊兩個柱洞中尚殘存木樁。G2內的堆積可分為兩小層。

圖九//YSTG1E4平、剖面圖

G2①:紫紅色土。土質較硬,含水銹斑。在YSTG1E1內厚約0.8米,出土有外素面內布紋板瓦殘片、厚6或7厘米的素面殘磚、石球等。除了在YSTG1E4內的該層下有G2②之外,其他相關發掘單位中該層之下即為生土。該層應為甕城壕廢棄后填土,其分布范圍應與甕城壕范圍相關。

G2②:青灰色淤積土。土質細軟,含水銹斑。存厚0.3~0.5米。僅發現于YSTG1E4內,其下為生土。出土有四系醬釉罐、景德鎮窯青白瓷葵口碗、青白瓷碗殘片等。該層應為甕城壕內的淤積土,堆積較薄。

G2位于甕城墻外側,平面形狀亦呈弧形,當即甕城壕?;蛞蛐拗毜v城之后不久南宋即滅亡,寶祐城隨之廢棄,故而甕城壕內的淤積土較薄。YSTG1E3和YSTG1E4內的G2北端殘存岸邊之間寬約23.5米(YSTG1E3內的G2上口殘),這兩條探溝內G2的淤積土和廢棄后的填土在發掘區外基本不見,相同或相近海拔高度的堆積,G2之外的區域即為生土,這表明甕城壕與主城壕是不連通的。

(三)灰坑

在YSTG1G、YSTG1D內,共發掘出5個灰坑。

YSTG1G內有4個灰坑,編號H 1—H 4。

H 1,平面形狀呈橢圓形,斜壁,平底。發掘部分長1.5、寬0.4、深0.45米。其內填土呈灰紅色,土質較松。位于探溝中西部,開口于第1層下,打破夯3西邊緣和第6層。出土有繩紋板瓦殘片、醬釉缸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底等,時代不晚于南宋。

H 2,平面形狀近圓形,斜壁,平底。發掘部分長1、寬0.8、深0.45米。其內填土呈褐色,土質較硬,含有水銹斑。位于探溝中東部,開口于第7B層和第8層下,打破第9層和生土。出土有灰陶殘片、景德鎮窯青白瓷殘片、醬釉缸殘片等,時代不晚于南宋。

H 3,斜壁,平底。位于探溝中西部,開口于第9層下,打破生土。發掘部分寬0.4~1、深0.4米。其內填土呈灰褐色,土質較硬。出土有紅陶片、繩紋板瓦殘片等,結合同層位的其他遺跡推斷,其時代不晚于南宋。

圖一 //宋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出土遺物

H 4,發掘部分長1、寬1.25~1.55、深0.45米。其內填土呈灰黑色,土質較松。位于探溝中西部,開口于第9層下,打破生土。出土有外繩紋內乳丁紋或外素面內布紋瓦殘片、繩紋陶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底等,時代不晚于南宋。

YSTG1D內有1個灰坑,編號H1。

H 1,平面形狀呈橢圓形的紅燒土坑。斜壁,坑底微弧,殘存一薄層燒結面。長0.45、寬0.35、深0.11米。位于探溝西南部(彩插一二∶1),開口于第3層下,打破第4層。其內填土呈褐色,土質較松,含燒土塊、炭屑。出土有繩紋板瓦殘片、碎磚塊。根據地層關系判斷,其時代不早于初唐時期。

二、出土遺物

出土有陶瓷器、陶球和石球等,介紹如下。

景德鎮窯系青白瓷碗1件。2015YSA1801T G1G⑧∶2,殘。餅足,底邊旋削一周成矮圈足?;野滋?。青白釉,泛灰,足底無釉。復原口徑16、復原高5.8、底徑6厘米(圖一〇∶1)。

景德鎮窯系青白瓷刻劃紋碗2件。殘。外壁刻劃雙層花瓣紋,花瓣扁圓。青白釉,施釉均勻,口沿和足底無釉,露胎處呈鐵銹紅色。2014YSA1901TG1E4G2①∶4,敞口,侈沿,弧腹較淺,餅足,底部旋削成矮圈足?;野滋???趶?6.1、底徑5、高5厘米(圖一〇∶2)。2014YSA1901TG1E4G2②∶4,敞口,斜腹,餅足。白胎細膩??趶?5、底徑4.9、高5.4厘米(圖一〇∶3)。

景德鎮窯系青白瓷葵口碗1件。2014YSA 1901 TG1E4G2②∶2,殘。敞口,六瓣葵花式口沿微外撇,弧腹,餅足。內底心旋削一周,外壁有明顯的旋削痕。足底邊旋削一周成矮圈足。白胎細膩。青白釉,釉面均勻有光澤,足底無釉??趶?8、底徑6.3、高6厘米(圖一〇∶4;彩插一二∶4)。

吉州窯黑釉瓷碗1件。2014YSA1901TG1E4G2②∶3,殘。束口,口沿微外撇,弧腹,矮圈足,挖足不規整?;野滋?,胎質較疏松。碗內外均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內、外壁均繪淺黃色紋飾??趶?6、底徑5、高6.5厘米(圖一〇∶5;彩插一二∶5)。

宜興窯醬釉瓷碗1件。2014YSA1901TG1E4 G2①∶2,殘。直口,寬斜沿,口沿外殘存3道凹槽,弧腹,矮圈足。青灰胎,質粗。內外施醬釉,外壁施釉至口沿下,有流釉現象。外壁露胎處呈醬紅色。復原口徑19、復原底徑8、高7厘米(圖一〇∶6)。

宜興窯韓瓶1件。2014YSA1901TG1E4G2①∶5,完整。小口,雙唇,溜肩,肩部有四系,直腹,下部斜收,小平底,腹部飾弦紋。醬色胎,質粗。施青釉,泛黃,釉面斑駁,大部分脫落??趶?.8、底徑7.4、高36.5厘米(圖一〇∶7;彩插一二∶2)。

宜興窯醬釉四系罐1件。2014YSA1901TG1 E4G2②∶1,完整。侈口,寬斜沿,豎短頸,溜肩,肩部置四系,弧腹,平底,腹部飾弦紋。青灰胎,質粗,施醬釉,釉面斑駁,大部分脫落??趶?4、底徑9.2、高24.8厘米(圖一〇∶8;彩插一二∶3)。

白胎瓷盞1件。2015YSA1801TG1G⑨∶2,殘存一半。敞口侈沿,斜腹,平底。盞內底斜削一周,底心微內凹。白胎加細砂,胎質較粗,通體未施釉。復原口徑9.6、復原底徑5.0、高1.6厘米(圖一〇∶9)。

球4件(彩插一二∶6)。陶質3件,泥質灰陶,質地細膩。2014YSA1901TG1E1③∶1,表面呈灰黑色,有刻劃痕,直徑10厘米。2014YSA1901TG1E2③∶1,表面呈灰黑色,不平整,直徑11厘米。2014YSA1901TG1E4G2①∶1,表面呈灰白色,直徑11厘米。石質1件,2014YSA 1901TG1E1G2①∶1,火山巖質,橢圓形,長徑16、短徑13厘米。此類遺物當為宋代城防用擂石或投石機的炮彈,多為石質,少見陶質。

三、結語

本次發掘,基本明確了西城門甕城墻的時代及其沿革,明確了甕城壕的寬度、深度,獲知了甕城墻和甕城壕之間的距離、高差等關系,進一步完善了揚州蜀崗古代城址在主要歷史時期的水位線資料。發掘結果表明:甕城墻可分為3期,由夯1、夯2、夯3組成,探溝壁面上可見的夯土墻體寬度分別厚15.65、16.25、19.75米(不能確定其即為同期的甕城墻厚度),城墻底部海拔約20米,殘存頂部海拔約22.6米。由夯土中的包含物可知,西城門甕城墻夯筑于南宋時期。甕城墻和主城墻或互不連接,即甕城墻夯土與主城墻夯土之間不連接,二者通過此處原有丘陵高地相互連通;甕城壕修建、開挖于南宋晚期,寬約23.5米,與主城壕不連通。甕城墻外側邊緣與甕城壕內側岸線之間的距離約為26.8米。

現代地圖上,揚州蜀崗古代城址西城門外的甕城墻大致呈弧形,弧形甕城墻南部向南即是與西城墻基本平行的南北向較高地帶,該地帶再向南轉而折向西南環繞平山堂?!都尉肝P志》“宋三城圖”(圖一一)中所描繪的寶祐城西城門外甕城墻和甕城壕的情況是,西城門外的甕城墻為半環形,甕城墻與主城墻不連接,甕城外西北部有道路但無門洞,平山堂城東邊墻垣與寶祐城城墻有兩處連接,兩城之間連接部分向北可見有延伸至西城門甕城的通道;《嘉慶重修揚州府志》“附宋三城圖”[3]中的西城門外有南北較長的豎長方形甕城,甕城墻明確與主城墻連接(甕城北墻直接與主城墻相連接,甕城西墻則較長,一直延伸至平山堂城東北,甕城南墻似與平山堂城東北側的水壩成一體并與主城墻連接),有甕城門洞及門洞外的地面。

圖一一//《嘉靖惟揚志》“宋三城圖”

甕城墻北部東端東側的發掘,沒有發現任何城墻相關跡象,但發掘情況表明此處有宋代或更早時期的堆積,此處頂面的海拔接近甕城墻底部生土頂面,而此處底部生土頂面的海拔低于甕城墻底部生土頂面海拔3米多,雖然由此并不能確認現存的甕城墻北部東端是否繼續向東延伸,然而綜合其西側的甕城壕和甕城墻、東側的主城壕、主城墻和主城壕中擋水壩的發掘情況[4]、周邊調查勘探工作的結果[5]以及“宋三城圖”中所描繪的情況來看,雖然尚不能確認,但基本可以推測南宋時期修筑的甕城墻應是借助此地原有丘陵高處再向上夯筑而成的,甕城墻北部東端很可能與主城墻并不連接。南宋時期甕城壕的水位或高出主城壕的較多,甕城壕與主城壕不連通,甕城壕與其南部高地西側直至平山堂城西北的水域(今大明寺月湖、日湖)屬于同一個水體?,F有地貌、發掘結果與“宋三城圖”相關區域所繪情形基本一致,“宋三城圖”中描繪的情況基本屬實。

南宋晚期,揚州城形成了由大城、夾城、寶祐城構成的三城格局。從文獻記載來看,宋堡城的修建增筑歷史或可劃分為堡(砦/寨)城、寶祐城、大城等三個時期。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賈似道取堡城西半并包平山堂城[6],《嘉靖惟揚志》“宋三城圖”[7]中的寶祐城即其城;大城乃南宋末年李庭芝所筑,所謂的“大城”當是將寶祐城和平山堂城完全包在里面的[8]。關于宋堡城和宋寶祐城修筑的情況,已在北城墻東段的發掘工作中得以印證[9]。揚州蜀崗古代城址北城墻西段東部城門遺址中的南宋夯土墻體疊壓南宋柱坑的跡象,說明南宋時期有過兩次修筑[10]。西城門外甕城墻有過三次修筑,再次說明南宋寶祐城相關修城文獻是可信的。

(附記:發掘工作得到了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揚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揚州市文物局、揚州市瘦西湖街道辦事處和平山鄉政府及其下轄相關村組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謝?。?/p>

領隊:汪勃

發掘:王睿束家平王小迎劉剛池軍

測量:陳昊王俊

繪圖:邵會珍馬秋茹張珠子常素玲馬大秋

照相:陳昊王俊

執筆:汪勃王小迎王睿束家平

[1][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揚州唐城考古工作隊:《揚州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1999~2013年》,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54—86、35—54頁。

[2][4]關于揚州蜀崗古代城址發掘情況和發掘單位的編號方式,請參閱《揚州城遺址考古發掘報告1999~2013年》,第18、19頁。

[3]《嘉慶重修揚州府志》卷首輿圖:十六。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陽市文物鉆探管理辦公室:《揚州蜀崗古代城址考古勘探報告》,科學出版社2014年,第137、183、184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揚州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唐子城·宋堡城城垣及護城河保護展示設計方案》(內部資料),2012年2月,第6—8、21、25頁。

[6]《宋史》卷四四:寶祐三年二月乙卯,復廣陵堡城,賈似道以圖來上?!都尉肝P志》卷十·城池:寶祐城,一名新城,俗呼為堡城者非是?!螌毜v三年二月敕賈似道筑寶祐城,詔曰:……朕披來圖,包平山而瞰雷塘,可以廣營屯便牧圉矣。

[7]《嘉靖惟揚志》圖卷之一:郡邑古今圖。

[8]汪勃、王小迎:《揚州南宋堡城和寶祐城的發掘與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年第9期。

[10]汪勃、王睿、王小迎:《揚州蜀崗古城址的木構及其他遺存的發掘》,《中國文物報》2015年1月27日第1版。

(責任編輯:黃苑;校對:朱國平)

The Excavation of the Barbican Walls and Trenches Outside of the West Gate of the Song’s Baoyou City,Yangzhou,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Tang City Archaeological Working Team

Accompanying the excav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site of Shugang,in order to date the con?struction time of the barbican located at the western side the West City Gate and to identif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trench of the barbican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 to the city wall and trench,from 2013 to 2015.The Tang City working team formed by archaeologists from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anjing Museum,and Yangzho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conducted excavations on the site by digging two trenches on the barbican wall with oneright out?side of the West Gate and another in the northeast,and four trenches on the arc-shaped swale zone outside of the barbican wall.The excavations covered an area of 300 square meters and unearthed the barbican wall, which was built in late Southern Song and the thicknesses of the three stages of wall are 15.65,16.25,and 19.75 respectively,and the barbican trench,which is 23.5 in width.The outer edge of the wall and the inner edge of the trench are 26.8 meters away.The barbican trench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city trench and the barbican wall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city wall either.

Yangzhou;Shugang;Song’s Baoyou City;trench

K871.44

A

南京博物院舉辦陳之佛作品捐贈儀式

2016-12-19

2017年3月10日下午,陳之佛作品捐贈儀式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舉行。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思源,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徐耀新,省文化廳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陳之佛先生親屬代表陳修范、李有光出席,南京博物院黨委書記孫虎主持儀式。捐贈儀式上,陳之佛之女陳修范代表家人捐贈先生作品200余件,龔良院長代表南京博物院接受捐贈。王思源副秘書長向陳之佛親屬頒發捐贈證書和獎金,陳修范女士、徐耀新廳長先后致辭。

陳之佛先生是20世紀中國杰出的美術家。1996年,在陳之佛先生百年誕辰之際,南京博物院接受陳先生家屬慷慨捐贈的91幅作品,成為收藏陳之佛作品最集中的機構。1999年南京博物院專門設立“陳之佛藝術陳列館”,2013年該館更名為“陳之佛繪畫館”。此次,陳之佛先生的親屬又將陳之佛先生的100張畫稿粉本、85張小稿、57張素材、3張墨稿小品、2篇手稿及其生前所用部分繪畫工具和生活用品,再次無償捐贈給南京博物院,而且將剛剛收到的收藏獎金一并捐出,供陳之佛藝術基金使用。這不僅使南京博物院對陳之佛作品的收藏更加豐富完善,也樹立了良好的社會風尚。南京博物院將進一步加強對陳之佛藝術的展示和研究,讓更多的公眾欣賞到陳之佛先生的藝術珍品,傳承、弘揚陳之佛先生的藝術創作精神。

猜你喜歡
甕城南京博物院殘片
古城池中甕城的起源、作用與歷史發展
如鏡取影 妙得神形
——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畫展
雋逸書藝 絕妙好辭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對聯展
論明代北京皇城的甕城結構
南京博物院
俄藏Инв.Νо.5448號殘片考補
英藏西夏文《莊子》殘片考釋
北宋東京開封外城的歷史演革
俄藏Инв.No.6239號《天盛律令》殘片考補
兩則未刊俄藏《天盛律令》殘片考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