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興趣 深度拓展 回歸生活

2017-06-03 10:58葉友福
教育界·上旬 2017年3期
關鍵詞:回歸拓展興趣

葉友福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打開學生的心扉,才能讓學生喜歡科學。課堂內外是教學的有機結合體,立足課堂,拓展科學課堂室外開源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學生學習周圍相關的科學知識,參與體驗并分享科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及思維方法,團結合作,提高科學素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興趣;拓展;回歸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泵绹睦韺W家布魯納也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在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學好功課的重要前提。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認為應該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對學生來說,他們最感興趣的是身邊所熟悉的事物。如果能從他們的生活中入手,那就能很好地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一、源于興趣, 立足課堂,努力打造有熱情溫度的課堂

我們要合理誘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通過科學探究這個載體,轉化為學生的科學興趣,成為他們學習科學的原動力。三年級剛開始的科學課,對學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學生在這一年齡段,具有好動好問的天性。我們創設各種學習情境,從實際出發,讓學生親近科學,體驗科學,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大膽提問發難,學生興致來了,才有學習的動力……

案例:

以現有教材為例,植物和動物單元,可以觀察校園的植物、小動物等,在學生帶著各類問題走出教室后,通過看、摸、畫等各種辦法,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對這些動植物進行仔細觀察?!霸瓉砜茖W課是這樣的??!我很喜歡這樣的課?!睂W生有新鮮感,興趣自然而然地就來了,就有了學習的欲望。同時也不能只讓學生身體行動起來,還要讓他們的頭腦也動起來,讓他們在學中做,玩中學。教材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讓他們觀察周圍的動植物,養養小動物,種植植物等,這些都不是能在40分鐘內可以解決的。為此,我們把這些活動放到課外,學生興致盎然地接受,并且隔三差五地給你來匯報下,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樣,課外開展樹葉貼畫制作賽,運用所學知識,選用不同大小、形狀、色彩的葉子創作,增添了不少樂趣。

二、合理利用媒體教學,進一步提高興趣

在現代教育科技發展的今天,不充分利用先進的媒體手段,就無法開辟科學教學的新天地。老師沿著學生的問題,搜尋恰當的錄像視頻、動畫及圖片等,結合學生年齡實際,通過視覺聽覺感官,可以清楚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遠遠要比教師口述,學生表達來得生動形象,也更能提升學習科學的興趣。

案例:

如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通過觀看錄像,了解建筑材料的制作過程,瓷器的制造等等,拍攝不同時期種子發芽的圖片,播放種子發芽的錄像,雞蛋孵化的21天等,使原本很長的過程在短短的幾分鐘就呈現出來,生動形象地映入學生的記憶中。

保護好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將是未來教學的一個切入點,讓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就來了。小學生學識有限,對他們來說,什么都是新鮮的,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習中嘗試創造,邊學邊做,他們就會獲得成功,同樣有一份驚喜和意外的收獲。只有激發他們濃厚的科學興趣,才能促使他們在以后的小學生涯中一如既往地熱愛科學,并逐步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

三、給足空間和時間,主動實踐,真刀真槍地探索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通過觀察、分析,動手、動腦模仿并經歷一定的實踐過程,讓學生獲得親歷的體驗,在做中學和學中思,團隊合作與探究,加深鞏固所學,領悟科學思想,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

案例: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雖然經過學習,觀看錄像,閱讀資料等學生已經了解了它的制作過程,但讓他們自己造一張滿意的紙還是有一定難度。教材上介紹的“快速造紙術”學生嘗試后發現很多問題,“紙漿不夠稀,厚度不均勻”等等。你打算怎么改進呢?再次嘗試,延長制漿時間—裝入可樂瓶—加水—搖晃一周左右,采用抄紙器,果然造出了自己認為滿意的紙。該實驗先后持續一月左右,每位學生都交了滿意的作業。

期間也有其他老師抱怨學生下課就搖可樂瓶的紙漿,時不時把教室的地面打濕,到處是紙屑等等,但這些都沒能阻擋學生的熱情。還有學生說,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他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把紙漿放入不銹鋼鍋里煮了半小時;也有為了造一張大一點的紙,把家里的紗窗拆下來當抄紙器……

雖然學生的活動在家長幫助或者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但是讓學生“真刀真槍”的經歷科學家那樣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心中才會敞開科學的大門。

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時候由于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讓短短的40分鐘盡善盡美,有時候學生提出很多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但是由于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一 一進行探究。剛剛引起學生的興趣,下課鈴卻響了?!巴瑢W們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發現……”“因為課堂的時間不夠,希望同學們在課后繼續觀察,繼續探究……”這樣的話會經常掛在我們科學老師嘴邊,如果老師不加以引領指導,變成一句順口溜,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淡了,課外拓展探究也就變成一句空話。

面對這種情況,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等各方面的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我認為在源于課本知識基礎上開展課外探究活動,把課堂時間延伸到生活空間,開啟學校、家庭及社區等更廣泛的多方位開源模式,全體參與,深層拓展課堂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習俗,學校安排了稱人活動,兩把大桿秤懸架于校園立柱上,學生興致勃勃地完成稱人活動。當教學簡單機械杠桿的時候,學生提出我們能不能也來造一桿秤,你造的秤準嗎?你的秤最大能稱多重的東西?你是如何來確定稱的刻度的呢……一系列問題在學生的提問中羅列出來,為此,教師專門上一節桿秤的課。一個星期后,舉行各式桿秤稱重及評比大賽,學生交上了滿意的答卷。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創作,同時也傳承了我們的傳統文化。

四、因地制宜,有所取舍,合理設計探究方案

當然,科學課程中安排的課后拓展內容有很多很多,我們要有選擇的,有重點地安排活動,發散思維,動手實踐,才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增加學生學業的基礎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才能對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案例:

我們地處江南水鄉,在學習《造紙橋》時,我設計的課外探究活動是“家鄉的橋”,包含如下內容:1.調查研究“家鄉的橋”。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行調查研究。如,橋的形狀結構特點、橋的美麗造型設計、歷史、故事等,通過實地考察、拍照、畫畫、查找相關資料等,寫一篇調查研究文章。2.設計一座“家鄉的橋”。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記下自己的設計思路、設計過程,并最好能畫出設計圖。3.制作一座“家鄉的橋”(紙質模型)。記錄自己制作橋的制作過程,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4.紙橋評比,從設計結構、美觀、承重等不同角度開展評比。第一個內容適合全部學生,研究的內容也比較豐富。第二、三個內容層次有提高,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第四個內容具有挑戰性,可以讓個別學生得以發揮,讓基礎相對差的學生有期待。最終學生用硬紙板箱造的橋不但可以站人,還可以當凳子坐,獲得學生一致認可。

五、因趣而生,團隊合作,朝STEM課程邁進

在面向全體學生學習的基礎上,也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小學科學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多方資源,開展互動實踐。當然學習一直是與時俱進的,我們也由先前的基于項目的學習PBL逐步向培養學生STEM素養的腳步邁進,組建學生微活動,微學習共同體。

案例:

實施《生活中飲用水的調查》項目中,我們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來到我們的母親河——余姚江邊取水,來到水庫旁,來到河邊……《食品添加劑的認識》進行市場問卷調查,超市食品中添加劑調查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親身經歷,這些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尤其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是無法替代的,科學課也應該加以充分利用。

學習日記:1.6月7日,我們去了蓀湖水庫,那里風景優美,樹木茂密,那里的水清澈見底,我們估計那里的水一定很純凈。2.經過這次的探究活動我認為食品添加劑不可過多地食用,但是也不是說不能食用,就像阿斯巴甜,阿斯巴甜經常在可樂中用到,阿斯巴甜少量食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經常食用會產生海灣戰爭綜合征,所以選擇食品時盡量選含添加劑少的。

六、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回歸科學本質

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今后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科學真諦的能力??茖W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自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如何引導學生經歷和尋找得出結論的過程并在過程中獲取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呢?那就讓他們從生活中去尋找答案。讓他們知道科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并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科學。

案例:

學習天氣這單元的部分內容后的一天早上,在巡視教室的時候看到某位同學拿著雨傘來上學(那天沒看到其他學生帶傘),便問:“你帶傘來,知道今天要下雨嗎?”“天氣預報說的傍晚到夜里可能有雷陣雨,我每天自己回家的,如果不帶傘,下雨的話那又要打電話麻煩媽媽來接我了?!碑斘衣牭竭@里時,暗暗地感到高興,因為他已經能夠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提前為自己的回家路做好了準備……

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我們應該逐漸注重他們科學素養的養成,在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的同時,也應當讓學生漸漸體會課堂的歷程,知道從身邊的事物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實踐操作,交流表達等等,逐步引導他們如何思考、假設驗證并進行交流。

自課堂由內而外深層地拓展學生的課外探究活動,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既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延續,又使學生能力得以提升,回歸學習科學為生活服務的最終目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這樣做呢?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應當帶領學生走入這精彩紛呈的科學探究世界之中,與學生同發展、共成長,體驗學習的樂趣,分享學生探索活動所帶來的驚喜。

【參考文獻】

[1]章鼎兒.科學探究活動與課堂教學改革(下)[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3(04):47-50.

[2]杰羅姆·布魯納.教育過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韋鈺.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回歸拓展興趣
關于新形勢下公證業務拓展的一點思考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孟子》課堂拓展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論公共服務政府購買范圍之拓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