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邳州蘑菇頂D1發掘與相關問題研究

2017-10-14 03:17馬永強張宏偉
東南文化 2017年5期
關鍵詞:土墩墓道墓室

馬永強 張宏偉

(1.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江蘇南京 210016;2.邳州市博物館 江蘇邳州 221300)

江蘇邳州蘑菇頂D1發掘與相關問題研究

馬永強1張宏偉2

(1.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江蘇南京 210016;2.邳州市博物館 江蘇邳州 221300)

2015年6月,南京博物院、邳州市博物館聯合對江蘇省邳州市蘑菇頂D1進行發掘,清理了兩座墓葬,推測其時代分別為東漢時期(M1)和春秋戰國時期(M2)。墓葬多次遭盜掘,沒有出土隨葬品,僅在盜洞中發現一些殘器。M2應為古徐國大型墓葬;墓底有較小方坑,墓道、墓室為多次分塊夯筑,這種墓葬結構與夯筑方式較為獨特、少見。這一發現對于徐州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研究,特別是古徐國葬制、葬俗具有重要的意義。

蘑菇頂 徐國 墓葬 夯筑

蘑菇頂D1位于江蘇省邳州市岔河鎮林橋村(東橋頭)南云臺山山頂(圖一)。中心坐標為東經117°55 43 、北緯34°35 24 ,高程102米。D1為一圓形土墩,頂較平,頂部及土墩周圍分布盜洞20余處。頂部南北長18、東西寬16.5米,底部南北長35、東西寬34.5米,殘高10.6米。據調查,土臺周圍原壘砌有一圈圍石,20世紀70年代中期被附近農戶拆除作他用。

圖一//D1地理位置示意圖

2015年6月,因開山破壞,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館聯合對蘑菇頂D1進行了考古發掘,主要包括D1本體,以及周圍的幾座漢代墓葬。D1中發現了1座春秋戰國墓葬(2015PMD1M2,簡稱M2)、1座漢代墓葬(2015PMD1M1,簡稱M1)。本文主要介紹D1的發掘情況,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一、D1的發掘

1.地層堆積

根據土質土色,D1地層堆積可分為7層(圖二)。

第1層:表土層。分布于土墩頂部和土墩底部周圍平臺上。土墩頂部表土層土質松軟,土墩底部平臺土質松軟,夾雜石塊。厚約0.25米。

第2層:砂石、土混合堆積層。土質堅硬,由多種顏色的土?;旌夏Y而成,顆粒直徑約1毫米,土色有黃色、黑色、淺紅褐色、灰白色、紅褐色土,其中夾雜大量碎石塊。從解剖面上觀察可見一層一層外高內低的斜向堆積土層,土質緊密、較硬。厚0~5.53米。該層下發現M1。

第3層:黃色夯土層。該層分布于封土上半部的周圍,為周圍高中間低的“凹”形夯打堆積。土質堅硬,較為純凈,含水率很低,土黃色。厚0~3.9米。該層下發現M2。

圖二//D1平、剖面圖

第4層:土石夯筑層。該層位于D1封土的外圍,呈環狀分布,夯筑于封土外側,屬M2下層封土的加固層。厚5.07米。該層堆積密度較大,土色紅褐色,中雜大量大小不一的石塊,且石塊多為平面放置。在該層外側南部封土的清理過程中,發現有大石塊的倒塌堆積。這些石塊體量較大,且較為規整,可能是該層外側的一個加固層。

圖三//M1平、剖面圖

第5層:扇形狀夯土層。該層位于M2封土之下,為獨立夯筑而成。厚5.07米。該層堆積為一半圓錐形,頂較平,由紅褐色土、灰褐色土、白沙土三種土質分為大小不一的扇形連續夯筑而成(封二︰1),扇形之間界限清楚,有的扇形周圍有一圈明顯的白沙土圍邊。紅褐色、灰褐色土扇形筑塊土質堅硬,顆粒較大,含水率較低;白沙土筑塊較為松軟,土、沙顆粒較小,含水率較低。

第6層:青灰色沙土層。該層堆積位于土墩底部,平面呈圓形,由土墩中間向周圍分布,面積約為土墩底面積的一半。由于盜擾,中間遭破壞。直徑17.5、厚約0.1米。

第7層:小砂石層。該層堆積亦位于土墩底部,平面呈圓形,由土墩中間向周圍分布,面積約為土墩底面積的三分之二。由于盜擾,中間遭破壞。直徑23.5、厚約0.1米。該層下開口一近長方形石坑。

以下為山體。

2.M1墓葬形制

M1位于土墩上半部,為一長斜坡墓道的土坑墓,方向291°(圖三)。該墓葬開口于D1第2層下,開口平面近圓形。由于該墓盜擾嚴重,墓室四壁保存較差,僅存部分殘壁,墓室底部僅存西南角一塊,墓室填土黑灰色雜土,多砂石,并有現代廢棄物。墓道填黃色砂石混合土,與D1第2層堆積相同。墓道平面呈喇叭形,長10.78、寬2~4.55、深約0.2米,坡度23°;墓室平面抹角長方形,殘長3.2、殘寬3、深2.1米。未見隨葬品,僅在墓室上層擾土中采集1件三角緣銅鏡殘片和1枚“貨泉”。

3.M2墓葬形制

M2位于D1正中,開口于D1第3層下,為帶有長條形墓道的土坑墓。方向5°。M2墓室被M1打破,且由于盜擾,破壞嚴重。該墓由墓道、石封門、墓室、封土底部墊層、墓底石坑,以及封土周圍的環形石鋪地組成(圖四;封二︰2、3)。

墓道 長條形,位于D1第5層夯土北部正中,延伸出土墩,末端與土墩周圍石鋪地外口相齊(封二︰4)。土墩內墓道斜壁平底,剖面呈倒梯形。墓道壁板筑痕跡清晰,為分段夾板夯筑而成。兩壁可見橫向的凹凸不平的條狀夾板痕和夾板相接痕跡,板痕長220~250、寬15~20厘米。墓道東壁下有一夯土板筑墻,且由墓道口向內分段變低,緊附于東壁(圖五;封二︰5)。墓道填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紅褐色夯土,夯窩痕跡清晰,土質堅硬、純凈,顆粒較大,深0~3.35、厚3.35米。下層填土分為三段,前后兩段皆為紅褐色夯土,中段為顆粒較細、較為松散的白沙土;深3.35~4.85、厚1.72米,中間白沙土填土長1.75、寬0.9、厚1.5米。兩種填土之間界面較垂直,并有黑色木板朽痕殘留,為夾板夯筑而成。墓道土墩部分外端有夯筑壘砌的石封門(封三︰1),墓道與墓室連接處有6級夯土臺階。臺階寬窄不一,臺面略下斜,高度亦有不同,臺階斜面寬約0.15~0.35、高0.11~0.42米。土墩外部墓道為預留通道,青石鋪地。墓道土墩內長15.17、土墩外長9.09米,上口寬2.85、底寬0.61~2.09米。

墓室 墓室位于D1第5層夯土正中,分南北兩部分(封三︰2、3)。北半部分有平臺、木封門,南半部分為土坑豎穴。北半部分的平臺,從墓室底部夯筑起來,與墓道末端之臺階相連。平臺東西長2.96、南北寬1.1、距墓道底高2.28米。平臺中部有一東西長2.95、南北寬0.63米的坑,木封門放置其中,斜靠于其后夯土臺上(封三︰3)。封門由東西橫置、上下排列的兩塊木板組成,封門木板東西兩側有高出平臺約40厘米的夯土臺。平臺陪葬1人,方向 265°,編號為 2015PMD1M2P(圖七、八)。由于盜擾嚴重,人骨僅存南半部,頭西向,面向不清,可見黑色木棺痕。頭部存數片素面灰陶罐殘片。棺痕長2.27、殘寬0.66米。南半部分的土坑豎穴,應為主墓室。由于盜擾嚴重,主室四壁保存較差。根據發掘情況分析,主室平面呈長方形。豎穴填土雜亂,從土色觀察似為燃燒過的灰燼與土的混合物,未見葬具痕跡,未見隨葬品殘片。從清理情況分析,主室應為長方形,亦為夯筑而成。墓室南北長5.45、東西寬4.62米,主室南北長約4.05、東西寬約4.62、深4.96米。

墓底石坑 在墓室主室底中部有一近長方形坑,開鑿于基巖之中(封三︰4)。東西長2.85、南北寬2.4、坑深1.75米。平底直壁,口部不規整,有多處缺口,坑壁凹凸不齊,坑底亦不平整,遭盜擾,填土松軟,土色較雜。未有包含物出土。

圖四//M2平、剖面圖

圖五//M2墓道剖面圖(BB'剖線位置見圖四)

圖六//M2木封門及陪葬人骨平、剖面圖

環形石鋪地 位于D1底部平臺之上。經過勘探與探溝解剖,已知其為環繞D1的環形石鋪地。東半部由于20世紀50年代開溝破壞現已不存,北側鋪地在墓道位置留有缺口,為墓道的外延部分。鋪地由不規整青石塊鋪就,外側邊沿用規整的青石壘砌,邊沿規整,表面平整。環形鋪地北側較寬、南側較窄。北部內側與大石塊堆積緊貼(封三︰5)。石鋪地寬5~5.2米。鋪地南北直徑52、東西直徑52.5米。

4.出土遺物

由于該墓盜擾嚴重,僅在盜洞(編號2015PYD1DD1、2、3……,以下簡寫為 DD1、2、3……)中出土了一些殘碎的銅、石、陶器殘片。

(1)銅器

帶鉤 1件。DD1︰1,較短小,圓頭,尾部上翹,形似鵝回首狀。長3.4、寬1.7、高1.5厘米(圖八︰1)。

銅n形構件 2件。DD6︰1,n形,素面。殘長3.4、寬2厘米(圖八︰2)。DD6︰3,形制、大小同DD6︰1。殘長3.6、寬2.4厘米。

鼎足 1件。DD6︰2,蹄形。因銹蝕嚴重,紋飾不清。高5.9厘米(圖八︰3)。

飾件 1件。DD6︰6,體扁,蹲獸形,中有近圓形洞。殘高4.6厘米。應為銅鼎、銅壺類器蓋上之構件(圖八︰4)。

鏃 2件。形制相同,體短小、中有脊,短鋌。DD9︰1,殘長3.6、寬1.1厘米(圖八︰5)。DD9︰2,殘長2.8、寬1.1厘米(圖八︰6)。

(2)石器

石磬 5件。皆殘碎,由青灰色角頁巖磨制而成。形制相同,僅尺寸依次變小。體呈扁平狀,形如曲尺。素面,通體磨光。器身厚薄均勻,鼓部較長略窄,股部較寬且短。上鼓與下股交接點倨句成尖角狀。倨句下有一圓鉆孔,下鼓邊與下股邊相連呈內弧狀。右鼓博邊斜邊直。DD7︰2,長78.2、寬26厘米(圖八︰7)。DD7︰1,長47.4、寬20厘米(圖八︰8)。DD7︰5,長33.4、寬14.6厘米(圖八︰9)。DD7︰3,長29.8、寬15.8厘米(圖八︰10)。DD7︰4,長27.2、寬12厘米(圖八︰11)。厚皆為5厘米,倨句處圓孔直徑1.8厘米。

(3)陶器

圖七//M2木封門及陪葬人骨平、剖面圖

圖八//盜洞出土器物(一)

鬲足 1件。DD7︰7,殘,泥質灰陶,袋裝,中間下凹。殘高4.5厘米(圖九︰1)。

鼎足 1件。DD7︰8,殘,泥質灰陶,扁形足,截面呈半月形。殘高12.2厘米(圖九︰2)。

豆柄 1件。DD7︰9,殘,泥質灰陶,圓筒形,上承內凹形豆盤。殘高14厘米(圖九︰3)。

陶羊 1件。DD1︰2,殘,僅存前半身,無腿。翹首,耳貼伏于腦后。殘長9.75、殘高6.88厘米(圖九︰4)。

另出土圓柱形一端帶圓孔殘銅銷DD6︰4(圖九︰5)、銅提梁DD6︰5(圖九︰6)、銅蓋鈕DD8︰1(圖九︰7)、三角緣銅鏡殘片(圖一〇)、“貨泉”錢幣(圖一一)各1件。

二、D1相關問題討論

1.墓葬的時代與墓主身份分析

由于D1盜擾破壞嚴重,M1、M2皆未出土隨葬品,僅在盜洞和墓室擾土中出土一些包含物。加之M1墓室打破M2墓室,且這些盜洞都與墓室相通,使這些包含物與墓葬的所屬關系不明確,但對于墓葬時代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參考。

銅 n形構件(DD6︰1、DD6︰3)從其形制分析可能是鈕鐘之鈕,與春秋鐘離君柏墓銅鈕鐘(M1︰1)[1]相近;銅足(DD6︰2)與春秋鐘離君柏墓銅鼎(M1︰359)[2]相近;石磬(DD7︰1—5)與邳州九女墩二號墩出土石磬(DⅡM︰17)[3]、鵝鴨城[4]所出石磬質地、形制相同;陶豆柄(DD7︰9)較長,與邳州九女墩二號墩所出豆(DⅡM︰31)相近。說明盜洞的這些包含物時代應為春秋戰國時期。陶羊(DD1︰2)以及墓室擾土出土的三角緣銅鏡殘片等具有東漢時期器物的顯著特征,且出土一枚“貨泉”錢幣,說明這些器物時代應為東漢時期。故此,根據包含物的時代初步推測,D1中兩座墓葬的時代可能為東漢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

M1位于土墩上半部,為一長斜坡墓道的土坑墓,具有漢墓典型特征,從而可以進一步判斷M1的時代為東漢時期。

蘑菇頂D1所處云臺山,古稱徐山?!逗鬂h書·東夷列傳》載:“偃王仁而無權,不忍斗其人,故至于敗,乃北走彭城五原縣(漢初,今岔河鎮境內屬楚國五原縣)東山下,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保?]《元和郡縣圖志》卷九載:“徐君偃好行仁義,視物如傷,東夷歸之四十余國,周穆王聞徐君威德日遠,乘八駿馬,使造父御之,發楚師,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逆北徙彭城原(應為五原)東山下,百姓歸之,號曰徐山?!保?]文獻中之“徐山”即現今之云臺山??梢?,蘑菇頂D1應該與徐偃王有關,或者與古徐國有關,可能是一座徐國貴族墓葬或徐王墓。由于M2是一座大型長墓道的豎穴土坑墓,具有高大的封土。且在D1的發掘中,盜洞中出土了一組5件石磬,其形制較大,最大一件長近80厘米,與邳州九女墩墓葬、鵝鴨城所出石磬質地、形制相同。說明該墓葬應是一座春秋時期等級較高的古徐國貴族墓葬。

圖九//盜洞出土器物(二)

2.M2獨特的形制

從發掘情況來看,M2的形制較為獨特,主要體現在D1周圍的環形石鋪地、D1第5層扇形夯土堆積、M2的墓道、墓室前部的平臺、墓底第6層、第7層墊土及墓底的石坑等方面。

D1北側鋪地在墓道位置留有缺口,為墓道的外延部分。石鋪地之上未有封土疊壓,只是被D1上部自然滑落的散土覆蓋,說明石鋪地原來應該是暴露于地表的。因其用大小不一的石塊鋪筑,表面較平,可見石鋪地的功能應該不是只作散水之用,而應是供M2的祭拜者瞻仰、行走,或具有其他的功用及意義。

經發掘確認,M2墓道、墓室為多次分塊夯筑而成,即D1第5層。此類放射狀扇形結構的夯筑模式,與安徽蚌埠春秋鐘離君柏墓內的放射線遺跡相似。春秋鐘離君柏墓中這種放射形結構位于墓坑填土中,形狀不甚規整,而M2的這種放射形結構見于墓室周圍的夯筑封土中,形狀規整,且每兩個放射線形成的扇形結構多由幾個小扇形組成,顯然是人刻意使然,必定有它特殊的寓意??赡苁翘柤y的象征,也可能是其時獨特葬俗的一種體現。這種分段夯筑的方式也見于M2墓道填土。

圖一〇//三角緣銅鏡摹本

圖一一//貨泉拓片

M2墓道不但在填土方面較為特別,其形制亦屬獨特。墓道作為墓葬修筑、下葬的主要通道,通常為斜坡狀,且高于墓室。M2墓道為平底,而非斜坡,是目前少見或僅見的一種形制,形成這種平底墓道的原因與墓葬本體的結構有很大的關系。經發掘,該墓墓道底平面、墓室底平面處于同一平面,皆位于D1底部的墊土之上,沒有形成落差,從而形成了這種平底的墓道。作為墓道本身,雖然M2墓道符合該時期墓道斜壁、剖面呈倒梯形的基本特點,且墓道內為了加固兩壁進行加筑也屬正常,但該墓墓道內的加筑現象意義非同尋常。M2墓道東壁下有一夯土板筑墻,由墓道口向內分段變低,緊附于東壁,與墓道東壁之間界限清晰,說明這塊多出的墓道壁夯土是后加的,可能是為了加固墓道東壁。這種增筑應該是在墓葬下葬前完成的,因為下葬后墓道中的填土就會對其兩壁起到支撐作用。墓道加筑完成后,底部寬僅0.61米,通常僅夠一人通過,兩人并排即需側身??梢?,這種墓道不適合下葬時棺槨通過。加之,在墓道末端與墓室相連部分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六級夯土臺階,向上進入墓室前部平臺,這對于棺槨的通行也是不小的障礙。因此,M2墓道作為棺槨入葬的通道不具有現實意義,這可能是一種特殊葬俗的體現。

又及,在墓室前部發現平臺,這種情況尚不多見。平臺上有陪葬人,其功能應該與同時期墓葬中的二層臺有關。平臺的形成與墓道末端臺階的抬升以及封門相關。

D1第5層下分布有兩層墊土,即第6層青灰色沙土層、第7層小砂石層。這兩層墊土呈圓餅形分布于D1底部,這種堆積模式也是該墓葬的一個特別之處。此類情況僅見于蚌埠鐘離君柏墓。鐘離君柏墓在封土堆下墓口外生土上鋪一層厚厚的白土墊層,白土墊層范圍稍小于封土底部,呈圓形。金銳先生在《探析蚌埠雙墩1號墓之謎》一文中對于此種現象的解釋有二:一是代表天圓地方;一是其引申意義,即圓形象征疆域,象征凡是天所覆蓋的區域就是墓主的轄區[7]?!洞蟠鞫Y記·曾子天圓》說“天道曰圓,地道曰方”,可見作天圓地方解有其道理,所謂引申則略顯牽強。而設置這種圓形的墊土應該與該時期區域性獨特的葬制、葬俗有一定的關系。

春秋戰國時期墓底方坑,一般可視為墓葬的主室,為墓主人棺槨安放之所。蘑菇頂M2墓室下部的墓底石坑東西長2.85、南北寬2.4、坑深1.75米。據已發掘的九女墩徐國墓葬可知其主室大小都不小于3米。如九女墩二號墩主室位于前室北部,東西長6.9、南北寬4.2米;九女墩三號墩主室東西長3.5、南北寬3.2米。D1M2底部的方坑作為墓葬主室偏小,與如此大的封土和該墓精細的夯筑方式是不相配的。其不規整的坑口、坑壁和坑底,說明該方坑應該另有功用。在對方坑口部的清理中,發現D1第6層、第7層墊土局部延伸于方形石坑口內約5厘米,可見這兩層墊土應該是疊壓于該坑之上的,完全覆蓋了墓底石坑,這也證明石坑應該是在夯筑墓室以前就開挖并填埋的,之后上覆兩層墊土,與上部的墓室分離。由此分析,M2墓底方坑的功能應該與該墓的修筑、祭祀有關,或作為該墓葬的陪葬坑等。因其盜擾嚴重,未有包含物出土,僅此推論。

3.蘑菇頂D1形成過程及M2營造方式復原

經過發掘,我們對蘑菇頂D1及M2的營造方式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可知M2的營建是經過詳細的設計、規劃,并進行了細致的修筑與加固?,F對營建過程復原如下。

遠觀高大的云臺山山頂有一較大的凸起,形似蘑菇,蘑菇頂以此得名。由于D1坐落于山頂之上,且M2下發現了兩層較為平整的墊土層,因此判斷該墓葬修筑之時先對山頂進行了取平、整理。

由于墓底方坑直接開鑿于山體基巖之上,可知在對山頂取平、整理之后,于基巖開鑿方坑,完成某種儀式或活動后回填,再于其上墊封即D1第6層青灰色沙土層、第7層小砂石層。

兩層墊土完成以后,進入M2主墓的營造和夯筑階段。根據D1的地層堆積分析,M2主墓的構筑至少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D1第5層扇形狀夯土堆積的放射性扇形板筑,完成M2墓道、墓室的夯筑,以及墓道底端臺階及墓室北半部夯土平臺的夯筑;第二階段即D1最外層大石塊加固層即D1第4層的構筑;由于M2墓道和D1第4層的完成,M2的主體基本完成,就應該開始其第三階段,D1外圍環形石鋪地以及M2石鋪地部分墓道的構筑。

M2夯筑完成以后,由于窄長、平底、帶有臺階的墓道不適合棺槨通過,故棺槨可能從墓葬頂部即D1第5層面形成的平臺放入,再封填墓室,并安放陪葬人,設置木封門,再進一步填封。最后進行墓葬頂部封土的構筑,并完成周圍的石鋪地。

東漢時期,由于M1墓主人的逝世,D1的格局被破壞。M1修造者去除了D1頂部的部分封土,修造了M1墓,形成了D1頂部向心的斜向下層狀堆積,如此D1完全形成。

綜上,蘑菇頂D1體現出了獨特的營造方式,M2展現了一種較新的墓葬形制,反映出了一種未見的葬俗,這可能與古徐國獨特的文化面貌、別具一格的葬制、葬俗有關,為古徐國歷史的探索增添了新的資料與線索。

江蘇邳州蘑菇頂D1發掘現場(二)

1.M2石封門(北—南)

2.M2墓室清理后(東—西)

3.M2封門、平臺及陪葬人(東—西)

4.M2墓底石坑(北—南)

5.D1環形石鋪地(南—北)

[1][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館:《春秋鐘離君柏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3年第2期。

[3]南京博物院、徐州市文化局、邳州市博物館:《江蘇邳州市九女墩二號墩發掘簡報》,《考古》1999年第11期。

[4]邳州博物館內部資料,未發表。

[5]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后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中華書局1965年,第2808頁。

[6]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九,中華書局1983年,第231頁。

[7]金銳:《探析蚌埠雙墩1號墓之謎》,《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第3期。

Abstract:In June 2015,Nanjing Museum and Pizhou Museum conducted an excavation on the Mogud?ing(D1)located in Pizhou,Jiangsu province.The excavation revealed two tombs,with one(M1)dated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other(M2)Spring-and-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Both tombs have been repeatedly raided with no burial objects remaining but a few sherds found in the holes that tomb raiders dug.The tomb M2,large in size,is believed to belong to the ancient Xu kingdom.It has small square pits in the bottom,and the tomb passage and chambers were constructed with rammed earth in multiple blocks and processes,rare in its kind.The discovery of M2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omb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especially the burial forms and customs of the ancient Xu kingdom.

Key words:moguding;Xu kingdom;tombs;rammed earth

(責任編輯:張平鳳;校對:朱國平)

南京博物院推出“青藤白陽——徐渭、陳淳書畫藝術特展”

2017年8月29日,由南京博物院主辦,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協辦的“青藤白陽——徐渭、陳淳書畫藝術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開帷幕。此次特展,精挑細選了73件(套)書畫精品,全面展示“青藤白陽”書畫藝術的完整面貌與發展源流。展覽分為“活水來”、“浩湯湯”、“天際流”三部分:“活水來”揭示了陳淳、徐渭書畫藝術是有“活水”滋養的結果,即受到吳門畫派、明代院體、浙派以及明代中期在南京地區興起的“逸格”畫風的影響;“浩湯湯”集中展示了陳淳、徐渭的代表作品,其中,南京博物院18件鎮院之寶中唯一的書畫作品徐渭《雜花圖》與天津博物館的陳淳“絕筆”《罨畫山圖卷》為首次合璧完整開卷展出;“天際流”揭示了陳淳、徐渭書畫藝術對后世中國畫的滋養與影響,明末以來,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海上畫派的趙之謙、吳昌碩,及至現代畫家齊白石等大家,無不是從陳淳、徐渭畫中獲得靈感。

“青藤白陽——徐渭、陳淳書畫藝術特展”為觀眾提供直面書畫珍品、領略大師風采、品賞藝術情致的機緣,同時也為學者們搭建研究的平臺。展覽耗時兩年,其展品的珍貴程度、展柜的專屬定制、書畫的釋義展陳等特點使其成為國內難得一見的高品質書畫展。

The Excavation of the Moguding Mound(D1)in Pizhou,Jiangsu and the Related Issues

MA Yong-qiang1ZHANG Hong-wei2
(1.Nanjing Museum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Nanjing,Jiangsu,210016;2.Pizhou Museum,Pizhou,Jiangsu,221300)

K871.3;K871.41;K878.8

A

2016-12-19

馬永強(1976—),男,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商周、秦漢考古。張宏偉(1973-),男,邳州市博物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秦漢考古。

猜你喜歡
土墩墓道墓室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紋圖飾的表里漫談
古代陵墓墓道研究
——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之四
白蟻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模糊生死界線:東漢墓內祭奠活動的考古學觀察
白蟻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墓室探秘
內蒙古遼代契丹貴族墓葬門道初步研究
浙江安吉漢代土墩遺存
江蘇新沂高莊漢代土墩墓群
簡評《墓道》中的宋若虛形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