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步還原走人性探索之旅
——小說類文本怎么教

2018-02-26 19:42張宏軍特級教師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 2018年4期
關鍵詞:諾德好漢凡卡

張宏軍(特級教師)

本次專題研討會所呈現的三節小說類課堂,共同體現了“逐步還原”的特點。

一、情節還原,暗示人物沖突

小說與生活的不同,就在于小說更具有“情節感”,是對于生活的某種“現象學還原”。小說聚焦的情節摒除了生活中常有的“噪音”,使讀者能直接進入到具體的人物、事件當中,獲得某種人物“存在性”的印象,使心靈直接觀照到某一個具體的人物的行蹤上,看到某個人物在特定的矛盾中的表現,從而激發起讀者對人物性格的思索和對人性的探討。

但是,小說的諸多情節依然是由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現象構成的。這些現象可以使小說的情節變得更加多彩和生動,比如《凡卡》中對黑糊糊的窗戶的描寫,對莫斯科是一個大城市的描寫,對干冷干冷的沒有一絲風的晴朗的天氣的描寫,這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小說如此真實和豐富,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有時也會蒙蔽了我們精確探索人性的雙眼。

所以,我們還需要還原。這次“慧課堂”所呈現的三節課在這方面都做了精彩的演繹。如《半截蠟燭》,上課伊始,教者便帶領孩子們還原情節:首先讓孩子們梳理出小說中的主要人物;然后將“半截蠟燭”分離出來,讓孩子圍繞“蠟燭”按圖索驥,認定小說主要發生了哪些事件;最后,教者通過課件有序地展示了“點燃—吹熄—重新點燃—端起—奪回—端起—熄滅”的情節脈絡圖。由此,一篇長長的小說,便被還原成了由人物和事件構成的情節本質。這一本質,使師生產生了某種思考:人物是如何催發了這樣“一波三折”的情節的?人物催發情節的關于人性的動力是什么?由此,教學便可以順利走向一個更深的層次了。

《凡卡》教學則通過與孩子邊讀小說邊梳理的方法,向孩子們展示了“快活”“苦(死)”“信外”“ 信 中”“守夜”“訴苦 ”“ 砍 樹”“求救”的很多波折的情節本質。這樣的情節本質使孩子們不禁產生了某種困惑:在特定的環境下,人到底應該如何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兩位教者或用課件或用板書,做了很直觀的“情節脈絡圖”,這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情節”的“情”字,在暗示孩子們,小說情節無論怎樣一波三折,其實都是人物的性情在不同環境下的波動所構成的,即情節的波折,其實是人物沖突的結果。

二、人物還原,暗示人性動力

在以上教學的基礎上,小說中的人便與情節造成的格局充分融合了,這就便于孩子們將人物放在情節的沖突中來考察作為“典型”的人物。而此時,教師則需要做好另一項工作,那就是搜集與人物相關的材料,并從這些材料當中獲取有關人物的信息。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中,我們需要通過把人物與材料進行結合,讓人物與材料進行“互動”,從而讓學生感知到“這是一個怎樣的人”。

毋庸贅言,在小說中,與人物有關的材料一般指的是“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等。由于人物性情的關系,這些材料往往會采用一些特別的詞匯。品味這些詞匯,便能感受到“人性”的詩性光芒。

以下兩節課在這方面都做了十分有益的嘗試。在《半截蠟燭》的教學中,教者獨辟蹊徑,將小說中本來就不多的人物語言全部列了出來,與孩子們逐句朗讀和品味。事實證明,孩子們在模仿人物、進行朗讀的同時,也深深感悟到了人物的性格。比如伯諾德夫人那句“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都是短句子,既顯示了伯諾德夫人對德國軍官的“尊重”,又簡明扼要地說明了理由。這其實證明了伯諾德夫人是一個富有對敵斗爭經驗并且很鎮定的人,因為此時解釋的話越多,越容易露出破綻。而大兒子杰克的話是配合著他“慢慢”的動作說出來的,顯示了大兒子應有的性格,表現了他的從容自若。最后,教者與孩子們一起分析了杰奎琳的話成功的原因,并且讓孩子們多次模仿杰奎琳說話,使孩子們越發喜歡這個小女孩,并且感受著她成功的喜悅。然而,孩子們讀著讀著,卻伴生出了某種酸楚:在這個戰爭的歲月里,有多少家庭和孩子學會了“言不由衷”“行不隨性”??!接著,教者又集中展示了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描寫。在不斷的朗讀中,伯諾德夫人鎮定卻因為母親的天性而萬分緊張的生動形象展現在了孩子們的面前。

集中展示人物的語言,使孩子們在不同人物語氣的揣摩中,體悟到了處于正義和非正義角色中人所表現出來的特質;而集中展示人物的心理,使我們感到了伯諾德夫人作為情報工作人員和母親兩重角色的性格一致性。這種集中呈現的好處,便在于“證據”充分,從而相互印證,以便讀者更好地探索人性。

在《景陽岡》教學中,“搜集證據”還原人物的工作做得更有特色。教者采用的是“先扶后放”的策略:先與孩子們分析前兩部分情節中人物的表現,并從這些表現中分離出了“豪爽”“警惕”“勇敢”等人物特質,而將關鍵的“打虎”表現,留給孩子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孩子們本就對這部分內容很感興趣,學習效果自然很好,武松的“機智”“勇猛”“力大無比”等特點通過對武松的動作描寫的探究,也被賞析了出來。教者還指導孩子們情境朗讀,使人物的性格顯得越發豐滿和生動。同時,這樣的做法也引發了孩子們的思考:梁山好漢的共同性格是怎樣的呢?

三、人性還原,暗示世道真情

我們對情節,對人物的語言、心理或者動作進行還原,只能使我們“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說在這樣的一件事情或者一組情節中,人物是如何存在的,他存在于事件的哪些節點當中,人物的性情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存在我們看到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征。然而,這些還不夠。小說的根本目的自然是希望通過一些生活現象或者歷史事件的描述探討人存在的價值,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特點,通過對人的本質進行探討,從而探究出世道真相、世道真情。

德國哲學家胡塞爾認為,我們在對生活現象作本質還原的基礎上,還必得進行一種叫作“先驗還原”的做法,這種“先驗還原”就是探索出世界存在的共同法則,人存在的共同基礎,以真正回答“我是誰”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高年級學生已經有能力接受的做法。

在這方面,三節課都做了有效的探索?!斗部ā吠ㄟ^信中和信外生活的對比,通過砍樹和訴苦的對比,通過凡卡寫信時的表情、神態和凡卡真實生活的對比,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絕望的悲慘兒童形象。之后,進行了撼動心靈的追問:爺爺能收到凡卡的信嗎?即使收到了凡卡的信,爺爺會來接凡卡回家嗎?這是兩個最“燙心”的問題。它們“懸置”了凡卡和爺爺現實的生活,而使孩子們開始考慮千萬個凡卡和千萬個爺爺共同的問題: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底層人民究竟如何生存?為富真的不仁嗎?孩子們在討論這些問題時,心情明顯十分沉重。

《半截蠟燭》教學在進行了情節還原與人物還原之后,也對人物進行了“拷問”:在非正義的戰爭面前,我們該如何做?人類戰爭無法避免,我們可以因為戰爭而撒謊嗎?小孩子一定要參與戰爭嗎?

而《景陽岡》教學在還原一個好漢人性的同時,其實也讓我們感受到無數好漢的真性情。比如,好漢也有膽怯的時候,好漢也會被嚇得酒意全無,好漢也有失誤的時候,好漢也有力氣全部耗盡的時候……但,好漢之所以為好漢,就是因為他們共同的品質:行俠仗義、豪氣干云……而這種品質現在已經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心理積淀和性格基礎。

小說,由原本的街頭談資而逐漸被文學化,現在已然成了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其最大的魅力應該就是通過對生活現象、社會百態和歷史事件的描摹,對人存在的價值進行文學性的探討。一部《紅樓夢》,形成了萬千的解讀版本,但任何一種版本的解讀,最終都會落實到對人性的探求。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開始進行小說教學,是符合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的,但是我們需要這樣一種“逐步還原”的過程。小說教學,需要“逐步還原”,以帶孩子走“人性探索”之旅。

猜你喜歡
諾德好漢凡卡
諾德廣告
諾德美克(上海)機械有限公司
諾德(中國)傳動設備有限公司
《凡卡》續寫
“又”字歌
真正的好漢——讀《水滸傳》有感
諾德林根:鉆石堆成的小鎮
走一走“好漢橋”
立足文本,引導學生續寫
戴松高:一個好漢三個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