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卑未敢忘憂國
——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南宋愛國組詩教學

2018-02-26 19:42吳廣嶺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 2018年4期
關鍵詞:愛國精神陸游組詩

吳廣嶺

愛國精神,從古至今源源不斷地貫注于詩詞瀚海之中,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和催人奮起的精神動力。南宋詩詞以其獨特的肅穆之美,抒寫亡國之痛、恢復之志,矗立起文學史上一座豐碑。

一、南宋詩詞的愛國精神

傳統文化視角下的愛國精神多為關心民眾疾苦、熱愛祖國山河、傳承人民智慧,而南宋始終處于外族入侵壓力之下,危險的加劇致使這一時期詩詞的愛國情感更為濃烈,也更為無奈。南宋詩詞里愛國精神的作品遠多于各朝各代,這種民族憂患意識顯示出區別于其他時代的主要特征。

1.憂國憂民,悲傷之情

《詩詞散論》中總結:“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蹦纤卧娫~在愛國精神表現上,雖沒有唐詩的浪漫色彩和豪邁氣勢,但在飽受戰亂時期,南宋詩人多因個人情感滲入,把愛國精神注入更多悲情色彩,顯得十分濃烈。很多南宋詩人渴望祖國統一,苦盼人民安居樂業。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三秦父老應惆悵,不見王師出散關”等,都反映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南宋詩人始終心系天下的愛國情愫。

2.山河破碎,悲憤之情

南宋詩詞里也有通過描寫祖國大好河山來體現愛國精神的,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這兩句描寫淪陷區山河的壯美,充滿了向往之情。然而國家破碎,美好河山已成金人腹地,字里行間滿是沉痛,飽含愛國深情,正所謂“以樂景寫哀,則哀感倍生”。淪陷區的北宋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朝廷怎樣了呢?《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這里的西湖山色與樓臺歌舞描寫,實為詩人林升抨擊南宋權貴沉迷歌舞、聲色犬馬之態,借美景樂事抒發滿懷悲憤之情。

3.反抗外侮,悲壯之情

南宋的愛國精神,集中表現在反抗外侮上。岌岌可危的南宋統治者茍且偷安,而閑居家鄉的陸游仍心系國家,年老多病卻不忘勇赴沙場:“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巾幗不讓須眉,女詞人李清照也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菇饘㈩I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渴望報國殺敵,沙場秋點兵。民族英雄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抒復仇之大憤怒、忠國之大抱負,統一之大主旨,似血書疾行,更是愛國精神的吶喊。南宋末期的文天祥,被捕就義前凜然宣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反抗外侮的南宋詩詞,是中華民族千古不朽的壯歌。

二、南宋詩詞教學的弊端

1.字字落實,細枝末節

很多教師通常把南宋詩詞打散,忽視了整體欣賞和思想性挖掘。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深入心底的思想震撼,而只是陷入枯燥的字詞漩渦中,老師們慣用的方法都是字字落實,句句過關,翻譯通順,再到詩歌主旨,最后背誦、默寫。這樣死記硬背,容易固化思維,束縛學生感悟詩歌的積極性,更談不上愛國精神的傳遞。若以此法教《游山西村》,幾乎找不到愛國之情。其實陸游是南宋主戰派,因遭排擠被貶回鄉,空有一腔報國熱忱,做客山村,突然“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逆境中看到希望,表達愛國之志。所以字字落實、細枝末節的教學,只停留在較低層次,很難達成愛國教育。

2.脫離背景,空洞乏味

有的教師教學詩詞時脫離南宋時代背景,愛國停留于字詞表面,不能深入內心。有的過分重視知識積累,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甚至認為愛國過時、落伍。有的教學時空洞乏味,不尊重學生閱讀感受,無法調動學生的經驗,只強調接受現成結論。有的缺乏對理解過程的促進,甚至替代學生閱讀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建構自己的意義。學生受多元價值觀沖擊,對南宋時代背景缺乏認識,更易造成疏離。比如《示兒》教學,教師只是就詩論詩,機械空洞地強調愛國,學生就會對陸游臨死前“但悲不見九州同”表示困惑,和平時代的生活經驗讓他們難以理解詩人的遺囑。

3.過度拓展,舍本逐末

有的教師將教學時間過多用在拓展背景資料上,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時,師生交流陸游創作的背景,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南宋時期資料拓展上,反倒忽略了古詩本身,削弱了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品味,可謂舍本逐末,也難以落實愛國情感的熏陶。其實這首絕句中“淚盡”的“盡”字,寫出了淪陷區人民的傷痛和絕望;“又一年”中的“又”,寫出了韶華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長,愛國之情凄怨動人,寓哀痛悲愴于詩句字詞之中。所以說,拓展過度,會被視為非語文、泛語文,造成語言文字與愛國情感的割裂。

三、南宋詩詞教學的路徑

南宋詩詞教學中,我們應著力關注語言建構與運用,關注思維發展與提升,在審美鑒賞中,實現愛國精神的傳承與理解。

1.整合主題,見樹見林

為防止教學中的割裂現象,筆者通過整合主題形成南宋組詩,在內容、情感與學法聯系中學習語言,體悟愛國情感,建構起相互聯系、相互映襯、相互延拓的立體課堂。

(1)詩與詩之間內容上的聯系。蘇教版六上《古詩兩首》里有陸游的《示兒》,下冊有李清照的《夏日絕句》,課程標準推薦古詩里還有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林升的《題臨安邸》。筆者探究古詩間的聯系,選擇以上四首整體閱讀,緊扣愛國主題,開展組詩教學,還補充了同一主題下陸游的《關山月》、范成大的《州橋》和岳飛的《滿江紅》等南宋詩詞。教學時,筆者先從《示兒》入手,了解詩人和背景,接著學習陸游18年前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圍繞詩眼“淚”,以詩解詩,引入陸游15年前《關山月》的“淚”,還有其好友范成大《州橋》的“淚”,再回顧《示兒》的“悲”,重新建構語言,隨后自學林升的《題臨安邸》及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以文天祥和岳飛等愛國詩詞收尾。經過巧妙勾連、主題整合,這些憂國憂民的南宋詩詞形成了組詩教學。

(2)詩與詩之間情感上的聯系。對南宋詩詞的把握,可以整體感知,建立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教學時,教師必須關注整體目標,如果“見樹不見林”,得到的印象必定支離破碎,抓住片言只語得出的解讀,是很容易違背作者意愿的。同樣是愛國,南宋詩詞更多體現出“悲”情之美,從陸游《示兒》的“悲傷”,到《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遺民的“悲涼”,再到《題臨安邸》對南宋權貴的“悲憤”,直到最后《夏日絕句》《滿江紅》里像項羽、岳飛那樣的“悲壯”,情感聯系也滲透其中。比如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南望王師又一年”時,教師深情旁白:陸游寫這首詩時,中原淪陷已經整整65年了……再聯系《示兒》:陸游3歲時中原淪陷,85歲臨終前寫下遺言……又過去66年,在南宋滅亡之前,祖國依然沒有統一。學生再回頭品味“又一年”,重新建構語言,感受更豐厚,愛國情感得以升華。

(3)詩與詩之間學法上的聯系。南宋組詩教學,不能滿足就事論事解決一首,而是將其放置在閱讀方法、閱讀策略的背景中,借助這一首的解決,或明或暗地讓學生領略閱讀方法、閱讀策略,要激活學生思維,抓關鍵詞去想象,聯系組詩去對比,學會遷移和運用。學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法,比如關注南宋背景,扣住詩眼想象,把握情感基調等,然后自學另兩首南宋古詩《題臨安邸》和《夏日絕句》:讀到詩中____字(詞),我想到了_____,心里感到____。學生遷移學習,舉一而反三。交流時,再聯系南宋詩詞的“理”(注重理性思考的特征),引導學生體會林升辛辣諷刺的語言風格,體會李清照借古諷今的含蓄用意,進而感受詩人對南宋朝廷腐敗無能的悲憤之情。由此可見,古詩教學不僅關注內容,還要關注語言形式,尤其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

2.有效拓展,知人論世

針對教學中因脫離實際而造成空洞乏味的問題,筆者適度拓展背景資料,知人論世。感于哀樂,緣事而發,南宋背景是大語境,是理解詩詞的重要依據,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故事“激”情。讀南宋詩詞,學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賞不著的地方,也往往是最要緊的地方。閱讀活動的核心是理解,尤其是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教師可以適當拓展,巧用故事方式,激起興趣,思接千載,意通萬里。比如教學《夏日絕句》時,學生對詩中典故的理解有難度。筆者介紹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西楚霸王項羽垓下兵敗,突圍至烏江,本可急速渡江回鄉,但他不肯逃跑,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于是回身苦戰,殺敵數百后自刎而亡。同學們聽著故事,再讀“不肯過江東”時,就能更好地理解詩中蘊含的含義。筆者朗讀時,故意將關鍵詞“不肯”讀成“不能”,引發學生思考,通過比較與品味,學生結合故事背景,就能體悟項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悲壯之情。組詩教學課末,筆者適時插入南宋時期南京“市長”葉紹翁的愛國詩,讓南京學生倍感親切,激發了課后探究的興趣,潛移默化中升華了愛國主題。

課件“升”情。培養核心素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貼近學生學習需求,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南宋詩詞時空跨度大,學生很難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教師可以創設情境,運用語言,借助多媒體課件補充學生的經驗,更清晰體味詩詞中的愛國精神。介紹南宋背景時,筆者用課件同時呈現兩幅地圖對比:一幅北宋疆域,一幅南宋領土,被金兵占領的淪陷區赫然而出、觸目驚心,此時無聲勝有聲。學生再讀《示兒》“但悲不見九州同”,就更能理解詩人愛國之情。學習《題臨安邸》,學生不理解“直把杭州作汴州”,為了凸顯南宋京城杭州與亡國之都汴州的鮮明對比,教師適時呈現課件《清明上河圖》,隨著長卷舒展,介紹北宋繁華,在審美鑒賞品評中,激起敬佩與贊嘆之情,而后課件突然轉為空白,寓意汴州淪陷后化為烏有,再對比南宋官員沉迷歌舞的詞句,品讀“直”字,就形成強烈沖擊,悲憤之情油然而生。

質疑“思”情。古詩教學中,我們往往關注感性思維,卻忽視了理性思維的培養,尤其是批判性思維。南宋理學的發展與愛國詩興盛有一定相關性,南宋詩詞注重哲思,偏重對事物內省的理性思考。宋代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學《夏日絕句》時,借古諷今是理解難點,筆者在關鍵處引導學生質疑:項羽是個戰“敗”的英雄,可李清照為什么會“思”項羽呢?這里解構學生原有經驗,要想超越,就需要有跨度的情境轉變經驗。于是,有的學生查閱背景資料: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女詩人李清照隨著大批逃難人群來到烏江,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有的學生聯系《題臨安邸》,發現詩人是借助古代項羽“可殺不可辱”的英雄豪氣,諷刺當時的南宋統治者屈膝求和、花天酒地的行徑。通過質疑、拓展和思考,學生理解了語言,更深刻地領悟到詩中愛國之情。

3.熟讀成誦,情動辭發

南宋理學家朱熹主張“熟讀精思,必須成誦”,緊扣南宋組詩“悲”的基調,情動而辭發,在誦讀中體悟愛國精神。

遞進式。詩歌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聲音里,存在于聲母、韻母、聲調、輕重緩急等語氣、語調里。教學《示兒》時,筆者引導學生把握情感,朗讀時把“但悲不見九州同”的“悲”字加重或拉長,通過語調的抑揚頓挫、長短變化來表現詩人情感。教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當讀“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時,學生為山河壯麗而自豪,誦讀時語調高昂。隨著思維深入,當聯系詩眼“淚”,想到國家破碎、山河依舊,進而了解借景抒情的語言表達形式后再誦讀,語調自然低沉而緩慢。還是這首詩,題目較長,學生容易讀錯,要根據意思停頓,才能讀出詩的節奏。學生初讀詩題“涼”時理解為清涼,學完后再讀就體悟到悲涼、凄涼,愛國情也就蘊含在語言文字的誦讀中了。

聯想式。朗讀南宋組詩,不單從技巧和形式上入手,還要從情感體驗上下工夫,在意義上銜接。比如教學《題臨安邸》,學生以當事人身份去體悟“暖風熏得游人醉”,緊扣“醉”字,聯想到南宋官員爛醉如泥、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丑態。在與《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對比朗讀中,聯想到山河破碎、遺民淚盡,聯想到南宋權貴尋歡作樂、不思收復中原……學生憑借聯想,讓字里行間“沉默的語言”呼之而出,讓隱形的“立體的語言”與之對話,體悟詩人悲憤之情。當平面的詩句通過聯想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聯想中融情,誦讀自然聲情并茂,愛國精神水到渠成。

反思式。語文是實踐性課程,熟讀方能成誦。誦讀可以表達南宋組詩的愛國情感,要領會言外之意,不能讀得太快,要涵詠體味,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工夫。比如教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遺民淚盡胡塵里”,很多學生對“胡塵”視若無睹、聽而不聞,這就需要教師的關注和引導。其實這個詞有特殊意象,學生借注釋了解表面意思后,教師引導反思:這里僅僅是“金兵馬蹄揚起的塵土”嗎?教師啟發學生反思:在金兵鐵蹄的踐踏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場景?留足時間,讓學生深入思索,調動多種感官參與,經驗被喚醒,想象被激發,想到金兵肆虐,百姓游離失所……這里的“胡塵”不僅是馬蹄揚起的塵土,還象征著金兵橫行、哀鴻遍野、生靈涂炭。在此反思基礎上的誦讀,更富有思維含金量,詩的形象感、畫面感和立體感,憂國憂民的情感也孕育其中。

猜你喜歡
愛國精神陸游組詩
弘揚愛國精神
弘揚愛國精神
可見光(組詩)
蒼涼組詩
一轉身,就是一輩子——陸游和他的《釵頭鳳》
淺談陸游作品中蘊含的愛國精神
除夜雪
電視媒體實證“國家記憶”的價值功能
初夏絕句
陸游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