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三“點”:平行四邊形起始課教學與思考

2018-03-03 01:59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周曉秋
中學數學雜志 2018年4期
關鍵詞:四邊形預設平行四邊形

☉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 周曉秋

平行四邊形的起始課教學一直是各級教研熱點課題,很多地區賽課、研討課、示范課常常選此課題,很多期刊上也有這節課的教學實錄與教學反思.筆者近期有機會開設該課的教學研討課,參考了一些文獻、或網絡(QQ群)、或網上視頻課,并融入自己的一些思考,本文梳理該課的教學流程,并跟進思考,提供研討.

一、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復習舊知:我們學習平面幾何有一段時間了,最熟悉的是什么圖形?除了一般的三角形,我們還學習了特殊的三角形,有哪些特殊三角形呢?以等腰三角形為例,我們學習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內容?通過三角形的學習,積累了經驗與方法.學習了三角形之后,你們認為應該學習什么圖形?除了一般的四邊形還要學習什么?

教學預設:在提問上述舊知時,隨著學生的互動對話,學生對三角形進行了系統的學習,以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為例,引導學生回顧等腰三角形的學習經歷,明確幾何圖形的研究思路:定義——性質——判定——應用.引導學生類比三角形的特殊化,學生容易想到特殊的四邊形.在黑板上漸次生成如下板書:

展示圖片: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特殊四邊形(如圖1、2),認真觀察,如果把圖形抽象出來,是什么圖形?

圖1

圖2

教學預設:教師展示圖片,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激發學習興趣;確定本節課研究對象為平行四邊形,引出本課課題“平行四邊形”.

教學環節2:畫圖活動,給出定義

給出定義:小學的時候,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怎樣的四邊形才是平行四邊形呢?

教學預設:學生回憶小學所學平行四邊形知識,教師板書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作平行四邊形.

畫圖活動:你能根據定義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畫圖的同時,教師在黑板上板演作圖(如圖3).

圖3

教學預設:教師類比三角形,指出平行四邊形的記法和讀法.剛才我們用文字語言和圖形語言表示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我們也可以用符號語言來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認識平行四邊形的要素:鄰邊、對邊、鄰角、對角、對角線.

回顧小學階段平行四邊形的定義,畫圖感知平行四邊形.

追問: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接下來我們應該繼續學習什么呢?

教學預設:通過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記法、讀法的學習,引導學生在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間進行相互轉化.體會定義的雙重性,既可以作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又可以作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依據.

教學環節3:猜想發現,證明性質

提問: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呢?觀察剛才畫出的平行四邊形,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邊、角具有什么數量關系?請獨立思考,并寫出你猜想的結論.類比等腰三角形,確定平行四邊形的研究方向,從定義出發,再研究性質.

教學預設:圖形性質是研究圖形的構成要素——邊、角之間的關系.平行四邊形邊的位置關系在定義中已有所體現,重點研究邊、角之間的數量關系.學生通過觀察度量,提出猜想,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教師及時參與并指導.然后展示猜想,教師板書學生的猜想.

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經驗,容易用到度量操作驗證、對稱操作驗證、推理論證等方法.教具展示對稱操作驗證的過程,說明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

由于上述問題比較開放,教師需要對“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這條猜想進行推理論證的教學預設是:如果學生提出連接對角線,教師追問:為什么要連接對角線?如果學生找不到證明思路,教師引導學生由結論(證明線段相等)出發,分析達到目標的方法(通過三角形全等證明邊、角相等),需添加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來解決.

在初步形成證明思路之后,學生獨立推理證明,適當安排學生上臺板書,并規范證明過程.講評時,鼓勵學生展示他們證明角相等時的不同方法,并跟進反思“殊途何以同歸”.

教學環節4:性質應用,例題講評

例1 如圖4,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1)若∠B=50°,則∠A=___°,∠C=___°,∠D=___°.

(2) 若AB=2cm,BC=3cm,則?ABCD的周長為_____cm.

圖4

圖5

例2 如圖5,在?ABCD中,E、F為對角線BD上的兩點,且BE=DF.

求證:AE=CF.

教學預設: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展示,說明理由,鞏固性質.對于例2,學生獨立思考,先行證明,教師巡視并作個別指導.然后再找一位同學展示證明思路與證明過程,鼓勵不同做法,最后總結方法.總結證明線段相等的方法,除了全等三角形,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也是證明線段或角相等的又一重要工具.

教學環節5:課堂小結,梳理反思

預設如下小結問題:

(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探究性質經歷了哪些過程?體會到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3)對于平行四邊形,你認為還要研究哪些內容?

教學組織:讓學生回顧思考,積極交流展示,在此基礎上,教師總結:本節課,我們類比等腰三角形的學習,按照“定義——性質——判定——應用”的研究思路,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的研究方法,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探究出了平行四邊形邊、角的性質.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類比和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是研究幾何圖形的有力手段.在師生小結的基礎上,完善形成板書(見下面“板書設計”).

附: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第1課時)一、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作平行四邊形.【例題講評區】研究思路:定義-性質-判定-應用A D B研究方法:四邊形類比轉C化三角形記作:?ABCD二、性質1.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2.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思想方法:觀察-猜想-驗證

二、教學思考

1.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找準知識生長點

備課之初,我們需要對教學內容深入理解,包括全面研習國家層面的課程標準、不同版本的教材上這部分內容的素材,以及對平行四邊形第1課時的內容劃分.比如,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學習平行四邊形,但初中學段對平行四邊形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按張奠宙先生所說“小學階段學習數學是‘消費’數學,而到了中學,就要開始‘還債’,追問理由,進行推理論證”.這也是平面幾何學習的價值或精神所在.找準知識生長點之后,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圖片(富含平行四邊形的圖片)引入新課,抽象出平行四邊形,從定義出發畫圖直觀感受并猜想和證明相關性質.成為這節課新知引入和探索的邏輯鏈條.

2.精準研究班情學情,明確教學用力點

經常借班上課的老師會有這樣的感受: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班級(即學情不同)上出來的效果往往相差甚大.可見精準研究班級學生的學情,即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對于明確教學用力點是十分關鍵的.在上文課例中,我們針對本班學情,“舍棄”了有些教材上在第1課時學習的“平行線之間的距離”這個知識點,而用力點放在師生互動對話探究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讓平行四邊形性質的證明與思想方法的感悟得到了時間保證.

3.選配典型例題習題,聚焦訓練發力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共兩課時,第1課時研究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及平行四邊形邊、角的性質;第2課時研究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并應用性質解決簡單問題.本節課是第1課時,主要從邊、角兩方面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一步積累幾何圖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探究中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對于培養演繹推理、訓練數學思維、積累活動經驗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本課在探索并證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上所需教學時間較多,所以例題教學環節就不宜選配太難的習題,這不僅僅是因為平行四邊形起始課、新授課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要突出本課的課時教學目標(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邊、角性質).順便提及,當下有些“習題單”式的導學案,混淆了新授課、起始課、習題課的教學目標,在學習一個新概念、新性質的起始階段,就選配了很多“好題、難題”,反而“敗壞”了學生的學習興致,把本來很簡單、美妙的數學概念或性質,變成“面目可憎”的難題的習題教學.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1.劉東升,沈紅艷.經營轉場:折紙串起平行四邊形起始課教學[J].中學數學(下),2016(10).

2.鄭毓信.“開放的數學教學”新探[J].中學數學月刊,2007(7).

3.章建躍.構建邏輯連貫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學會思考[J].數學通報,2013(6).H

猜你喜歡
四邊形預設平行四邊形
也談語文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
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試論預設語言-言語表征
圓錐曲線內接四邊形的一個性質
“平行四邊形”創新題
對一道平行四邊形題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三個疑惑
四邊形逆襲記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我國退休法律制度的預設前提及其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