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徐州興化寺晚唐摩崖石刻調查初探

2018-05-03 09:56
東南文化 2018年2期
關鍵詞:供養人摩崖沙門

高 歌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興化寺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南郊和平南路云龍山頂,該寺現存最早的造像是北魏拓跋燾正平元年,即劉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雕鑿的半身阿彌陀佛像[1],像高11.52米,依云龍山崖而造。之后歷代在佛像的頭頂上端及兩側的山崖間,又逐漸雕鑿出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佛龕。因長期暴露在外,殘毀嚴重,具體數量難以統計。直至明代,才為阿彌陀佛像和后來雕鑿的佛龕修建了大雄寶殿。1993年底,興化寺工作人員在整修大雄寶殿時,在其地下10米深處的基巖上發現了摩崖石刻[2]。筆者在2014年10月、11月和2015年5月三次在此進行了實地勘察、編號、拍照、測繪,此處摩崖石刻共計54個佛龕,16方題記。

圖一//徐州興化寺晚唐摩崖石刻分布示意圖

關于徐州云龍山興化寺摩崖造像的記載和研究,較早的是明正統本《彭城志》卷五中有興化寺和《重建云龍山興化寺碑》的記載[3]。在今人的研究中,張寄菴根據宋代蘇轍的《欒城集》卷帙里的《魏佛貍歌》中詩句“魏佛貍,飲泗水,黃金甲身鐵馬箠。睥睨山川俯畫地,畫作西方佛名字”,詩中“魏佛貍”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字號,“西方佛”即為半身阿彌陀佛像,依此推斷出半身阿彌陀佛像北魏時期就已經存在了[4]。本文所寫的摩崖石刻位于半身阿彌陀佛像之下,是半身阿彌陀佛像雕刻完成之后開鑿的,于1993年被發現;竇修林從唐刻風韻、惠能神會像之論、密宗造像三方面論述了云龍山摩崖石刻的藝術特征[5];徐延平簡單介紹了石佛修鑿過程[6];劉珊主要是論述了云龍山摩崖石刻的藝術感染力,并且呼吁對摩崖石刻提供更好的保護[7]。筆者結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利用三次實地考察所掌握的基本材料,從窟龕概況、窟龕的開鑿年代、窟龕造像的特點三方面,對1993年新發現摩崖石刻的基本情況進行初步的整理與分析。

圖二//K10毗沙門天王組合

圖三//K20毗沙門天王與供養人

一、窟龕概況

1.窟龕分布

興化寺摩崖石刻造像背西面東,依山勢南北走向開鑿,水平總長度19.94、斜面總長度29.57米。山體的正中間鑿有石臺階,摩崖造像位于石階兩側。從南向北可分為五個區,依次為Ⅰ區、Ⅱ區、Ⅲ區、Ⅳ區、Ⅴ區,窟龕從南向北依次編號,每個區再分排編號,按從上至下、從南向北的順序,窟龕用字母K表示,題記用字母T表示。Ⅰ區有17龕,1方題記;Ⅱ區有6龕,1方題記;Ⅲ區有1龕,4方題記;Ⅳ區有2龕,1方題記;Ⅴ區有28龕,9方題記??偣?4個窟龕,16方題記(圖一)。

2.窟龕形制及題材

(1)Ⅰ區的窟龕

Ⅰ區窟龕的崖面水平長度9.63、斜面長度3.14米,分為上、中、下三排,上下兩排殘損較為嚴重,僅有中排的K10保存狀況較好。

K10的平面形制為不規則形,龕長106、高96、深6厘米。龕內主尊毗沙門天王,身材魁梧,頭戴寶冠,表情肅穆,身著鎧甲,腰間束帶,長劍斜掛,左手托塔,右手持戟,雙腳踩踏于地天雙肩,地天已殘損,僅存輪廓。毗沙門天王通高82、肩寬18、頭高21、面寬9.3厘米,劍長22.7、塔高12.6、戟長68.7厘米。毗沙門天王右邊雕鑿一身脅侍天女立于祥云之上,束發髻,著長裙,雙手作揖,通高51、肩寬9、頭高10.3、面寬5.1厘米。毗沙門天王左邊雕鑿一身力士,頭部已殘損,雙手持長矛,殘高31.2、肩寬11.4厘米,矛長30.4厘米。力士左側為吉祥天女形象,有頭光,身著襦裙,肩披飄帶,雙手作揖,通高49.7、肩寬10.6、頭高9.6、面寬5.2厘米(圖二;封二‥1)。

(2)Ⅱ區的窟龕

Ⅱ區窟龕的崖面水平長度2.88、斜面長度1.51米,分為上下兩排,其中K20保存狀況較好。

K20的平面形制為尖拱形,龕長44.5、高47.2、深4.4厘米。龕內正中雕刻毗沙門天王,頭戴冠帽,表情嚴肅,身著長袍,腰間系帶,右手持戟,左手托塔,通高40、頭高8.6、面寬3.4、肩寬8.9厘米,戟長36.6厘米,塔殘高8.6厘米。毗沙門天王雙腳踩于地天肩上,地天身體已殘損,僅存頭部,頭高4.8、面寬3.8厘米。毗沙門天王右側倚跪供養人,仰視毗沙門天王,通高19.6、頭高6.5、面寬3.8厘米。毗沙門天王左側雕刻脅侍像,著束腰長袍,雙手作揖,通高24.7、頭高6.3、面寬3.3、肩寬6.2厘米(圖三;封二‥2)。

(3)Ⅲ區的窟龕

Ⅲ區窟龕的崖面水平長度9.39、斜面長度1.72米,僅有K24,其余為題記。K24的平面形制為尖拱形,內雕刻一尊坐佛,保存情況不佳。

(4)Ⅳ區的窟龕

Ⅳ區窟龕的崖面水平長度2.46、斜面長度0.96米,僅有兩個窟龕K26、K27及一方題記T7,其中K26保存情況較好。

K26的平面形制為尖拱形,龕長45、高45、深5厘米。龕內主尊為坐佛,頭頂高肉髻,面部殘損,身穿垂肩式袈裟,內著僧祇支,右手殘損,左手施與愿印,結跏趺坐于蓮花佛座之上,通高33、頭高6.9、面寬4.3、肩寬6.8厘米,佛座高10、寬18.3厘米。主尊坐佛左右各側雕刻菩薩立像一尊:右側菩薩身穿長袍,帛帶輕搭于胳膊上,雙手作揖,腰間系長裙,裙在腰間外翻,立于圓形臺上,通高31.4、頭高6.8、面寬3.8、肩寬6.3厘米;左側菩薩身著長袍,束高發髻,右手上舉,左手持凈瓶,通高33、頭高7.3、面寬3.9、肩寬6.8厘米,凈瓶長3.2、寬0.8厘米(圖四)。

圖四//K26一佛二脅侍菩薩

圖五//K35雙立像菩薩

(5)Ⅴ區的窟龕

Ⅴ區的窟龕的崖面水平長度4.66、斜面長度5.05米,此區域窟龕數量最多,可分為四排,現將保存較好的窟龕情況介紹如下。

K35的平面形制為尖拱形,龕長33、高41、深4厘米。龕內雕刻兩身菩薩立像。左側菩薩頭挽高髻,面部殘缺,脖頸上三道蠶紋,手臂殘損,身著長袍,立于圓臺之上,通高36、頭高7.3、面寬3.4、肩寬7.8厘米。右側菩薩立像束發髻,身著長袍,披帛順肩自然下垂,下系長裙,裙在腰間外翻,右手握披帛,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持凈瓶,立于圓臺之上,通高36、頭高7.3、面寬3.4、肩寬7.8厘米,凈瓶長1.1、寬0.8厘米(圖五;封二‥4)。

K45的平面形制為尖拱形,龕長34、高35.8、深3厘米。龕內雕刻一佛二脅侍菩薩。主尊佛結跏趺坐于蓮花佛座之上,肉髻低平,面目表情嚴肅,身著垂肩式袈裟,內著僧祗支,通高31、頭高6.9、面寬3.7、肩寬9.2厘米,蓮花佛座高8.3、寬16.5厘米。主尊右側菩薩表情安詳,頭挽高髻,雙手作揖,立于圓形臺上,通高29、頭高6.2、面寬3.6、肩寬6.3厘米。主尊左側菩薩身穿長袍,右手緊握披帛,左手持凈瓶,通高31、頭高6.2、面寬3.5、肩寬6.4厘米,凈瓶長1.3、寬0.7厘米(圖六;封二‥3)。

圖六//K45一佛二脅侍菩薩

圖七//K48一佛二脅侍菩薩

圖八//K49一佛二脅侍菩薩

K48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龕長43.5、高39、深7.5厘米。龕內雕刻一佛二脅侍菩薩。主尊坐佛上半身殘損,依照現存狀況判斷應為結跏趺坐佛,殘高24.5厘米,蓮花佛座高9、寬17.6厘米。主尊右側菩薩,頭戴寶冠,發帶垂肩,身著長袍,披帛順肩自然下垂,下身著長裙,裙腰外翻,立于圓臺之上,通高32、頭高8.4、面寬3.7、肩寬7.8厘米。主尊左側菩薩,束高發髻,身著長袍,項掛瓔珞,右手作揖,左手持凈瓶,通高32、頭高8.6、面寬4.2、肩寬7.8厘米,凈瓶長1.5、寬1.1厘米(圖七;封三‥1)。

K49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龕長40、高40、深5厘米。龕內雕刻一佛二脅侍菩薩。主尊佛結跏趺坐于祥云蓮花佛座之上,面部殘損,肉髻低平,身著垂肩式袈裟,內著僧祇支,通高34、頭高6.9、面寬3.7、肩寬9.6厘米,蓮花佛座高11、寬21厘米。主尊右側菩薩面目殘損,頸部有三道蠶紋,雙手作揖,立于圓臺之上,通高32、頭高6.2、面寬3.3、肩寬6厘米。主尊左側菩薩,身著長袍,下身著長裙,裙腰外翻,右手作揖,左手持凈瓶,通高32、頭高5.8、面寬3、肩寬7.6厘米,凈瓶長1.5、寬0.9厘米(圖八;封三‥2)。

K51是由三個龕組合而成的,位于上方主龕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龕長40、高40、深5厘米。龕內雕刻一佛二脅侍菩薩。主尊佛結跏趺坐于蓮花座上,頭部殘損,頭光與背光皆為圓形,身著垂肩式袈裟,內著僧祇支,右手殘損,左手施與愿印,通高34、頭高6.9、面寬3.7、肩寬10.3厘米,蓮花佛座高10、寬19厘米。主尊右側菩薩,面部毀損,雙手作揖,立于圓臺之上,通高31、頭殘高6.2、肩寬7.5厘米。主尊左側菩薩,束高發髻,身著長袍,下身著長裙,裙腰外翻,右手作揖,左手持凈瓶,通高31、頭高7.6、面寬3.6、肩寬7.8厘米,凈瓶長1.3、寬0.7厘米。主龕左右下方各開鑿一個平面形制是正方形的小龕,龕長16、高16、深2.7厘米,右側龕內雕刻兩身跪拜供養人,通高12.5厘米。左側龕內雕刻兩身供養人,一身呈跪拜狀,通高12.5厘米,另一身為立姿,通高13厘米(圖九;封三‥3)。

圖九//K51一佛二脅侍菩薩及四位供養人

圖一○ //K53十一面觀音及二護法神

K53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龕長39、高48、深4厘米。龕內主尊為十一面觀音,面部殘損,但觀音頭部的十一個頭像的輪廓仍可分辨,通高42、頭高11、面寬4、肩寬8.3厘米。十一面觀音左右兩側各立一尊護法武士,面部皆殘損,身穿盔甲,雙手持劍于前,立于圓臺之上,通高33、肩寬8.3厘米,劍長12厘米(圖一○;封三‥4)。

K54的平面形制是尖拱形,龕長24.5、高27.6、深3.4厘米。龕內雕刻著一尊菩薩與一位供養人。菩薩站立于圓臺之上,束高發髻,右手上舉,左手持凈瓶,通高25、頭高6.7、面寬2.7、肩寬6.5厘米。供養人跪拜菩薩,面部殘損,身著長袍,通高12.5、頭高5.4、面寬2厘米(圖一一)。

3.窟龕題記內容

佛教石窟造像題記的內容一般情況下包括:造像或開鑿石窟的時間、出資者姓名、所造佛像的名稱、發愿文、佛經等。題記中往往記錄著大量信息,如造像主姓名、官職、籍貫、家室、祈福緣由,甚至佛教經典,對研究當時的佛教信仰情況,傳播途徑與范圍,以及對當時當地的風俗習慣、地理面貌、民眾信仰等社會學問題的研究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興化寺摩崖石刻中題記共16方,現將內容可識別的題記摘錄如下。

(1)題記T2(圖一二)

位置:位于Ⅱ區,K18與K19之間。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77、寬122厘米,共21行,每行11至26字,約314字。

T2的題記內容可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右起第1至第2行,內容為:

……維那齊□□都□□書□□可□張再榮、王神劍、劉恒濟、/……藏;章丘、真如、凈那升、方張君用。/

第二部分右起第3行,內容為:

……維那歐□寧……藏;金剛山、梁真相、張真如藏。/

第三部分右起第4行至第11行,內容為:

……□□尹詹、宋□、韓□、菜維那等;竹詹、盛尚品、馮惟直/……劉□、王神度、韋舉……并坐,乳等/維那翟花藏;顏嚴凈、/……升元、李伯敬、王彥……□、菓維那等;張倫、李岌、□政、/餅維那等;……毛政、李俊、杜靖國、作維那等;安民、□黎元、揚□潛、/餅維那;……俊、崔崟、□霸、杜政頭維那等;衛昌、李長□、許緒/……轉□佛……攝受,謹疏。施膏糜□,令狐弁、楊意□/□□廿五日都修正月,守護僧常滿,惟愿國界安寧,法輪常/轉,為□□供□軀?!J倘姷?,敬設回戈齋三千人,于長慶二年。/

圖一一//K54菩薩立像與供養人

圖一二//題記T2拓片

第四部分右起第12行,內容為:

使檢校兵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崔/。

第五部分右起第13行至第14行,內容為:

判官、殿中侍御內供奉,楊虞卿,/長慶元年五月四日牒。/

第六部分右起第15行至21行,內容為:

州仍不得,令有攪擾者,故牒/使判□□者準,判牒知并牒。/持□□□公牒永為院主者,多堅精道,行山院功德,實賴住/牒。得押衙陳誠狀,前件。僧住院年,/石佛山院主僧常滿,小師金豐、全約。/勅徐泗濠等州觀察處置使牒。

(2)題記T11(圖一三)

圖一三//題記T11拓片

圖一四//題記T12拓片

圖一五// 題記T13拓片

位置:位于Ⅴ區,K46下方,為K46的題記。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15、寬36厘米,共8行,每行3至5字,共38字。

題記內容:

清信弟子劉/卞,敬造僧伽/和尚一軀,并/小師童子各/一,合家供養,/元和十三年/六月八日建,/妻李氏。

(3)題記T12(圖一四)位置:位于Ⅴ區,K48下方,為K48的題記。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32、寬47厘米,共13行,每行2至11字,共104字。

題記內容:

弟子衙前兵馬使兼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行徐州司倉參軍兼/殿中侍御史、上柱國、長樂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馮造。/妻彭城郡夫人劉氏,/男鄉貢明經直夫、/無夫,/女十一娘,/右弟子敬修一佛二菩/薩,愿合家平安,享/官清吉,永充供養,/太和五年三

圖一六// 題記T14拓片

圖一七//題記T15拓片

月四日記。

(4)題記T13(圖一五)

位置:位于Ⅴ區,K49下方,為K49的題記。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29、寬40厘米,共17行,每行5至9字,共115字。題記內容:

功德主水行人等/眾行人于石佛山七/祖堂敬造一佛二菩薩一龕,元和十三年/歲次戊戌七月癸未朔/□日庚子建。蕭俊,/餅維那主侯少液,/餅維那主王叔澄,/功德主朱光訓,功德主趙如山,/功德主趙堅,/功德主秦智明,/功德主張金,/功德主朱喦,/功德主李惠林,/功德主卓士川男良佐,/功德主張公檀。

(5)題記T14(圖一六)

位置:位于Ⅴ區,K51下方,為K51的題記。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25、寬25厘米,共7行,每行5至7字,共35字。題記內容:

清信弟子李/惟幹,發愿敬/造一佛二菩薩,/愿合家平安,/永充供養,/元和十三年/六月八日建。

(6)題記T15(圖一七)

位置:位于Ⅴ區,K52下方,為K52的題記。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25、寬48厘米,共11行,每行3至6字,共40字。題記內容:

清信弟/子王威/嚴,為男/曹榮,行/營陣亡,/敬造普/賢菩薩/一龕,今得/成就,永充/供養,元和/十四年正月八日。

(7)題記T16(圖一八)

位置:位于Ⅴ區,K53下方,為K53的題記。

概況:題記占壁面高44、寬63厘米,共9行,每行5至6字,共49字。

題記內容:

清信弟子吳/四德,為自身/染患,愿得除/愈,敬造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一軀,護法神二□,/元和十四年/正月六日造,/永充供養。

二、窟龕的開鑿年代

首先從題記中的紀年推斷。興化寺摩崖石刻現存銘文題記共有16處,有明確紀年的共7處,按照年代的先后順序,分別為位于Ⅴ區的T11、T13和T14,紀年為“元和十三年(818年)”;位于Ⅴ區的T16,紀年為“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六日”,以及T15,紀年為“元和十四年正月八日”;位于Ⅱ區的T2,紀年為“長慶元年(821年)五月四日”;位于Ⅴ區的T12,紀年為“太和五年(831年)三月四日”。查閱歷史紀年可知,“元和”為唐憲宗李純的年號,806—820年間使用;“長慶”為唐穆宗李恒的年號,821—824年使用;“太和”為唐文宗李昂的年號,827—835年使用,因此興化寺摩崖石刻造像題記中記載的年號都為唐代年號。因此,從題記中可知這批摩崖造像的年代跨度至少是從唐代元和十三年(818年)到太和五年(831年)。

其次從摩崖造像的風格方面推斷。興化寺摩崖造像的題記通常位于所屬窟龕的正下方,所以從七處有明確紀年題記與窟龕位置的關系上判斷:T11為K46的題記、T12為K48的題記、T13為K49的題記、T14為K51的題記、T15為K52的題記、T16為K53的題記。T2位于K18和K19之間,K21、K22、K23之上,從相對位置上無法判斷T2具體為哪座窟龕的題記,且T2題記內容中沒有明確表明所開鑿窟龕的具體造像題材,所以從題記內容方面也無法判斷T2所對應的具體窟龕。其余的六座有明確紀年的唐代窟龕風格一致,都為尖拱形龕,龕內塑一佛二菩薩像。主尊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于蓮花座上,素面發髻,面容安詳,內著僧祇支,外披垂肩式袈裟,袈裟自然垂于胸前,呈現出對稱的U字形衣紋,垂肩袈裟包裹住佛的雙腿及雙腳,最下端的袈裟懸掛至蓮花佛座之上,呈現出一個半圓形的衣紋。脅侍菩薩立于佛像左右兩側,束唐代侍女發髻,不佩戴冠,面容盈潤,形體豐腴,身著闊擺長裙遮蓋雙足,身披帛紗,隨風飄舞,增強了塑像的飄逸感。以這六座有明確紀年的窟龕的造像風格為基準,考量其余窟龕造像,風格一致,佛座均為蓮花座,佛像均外披垂肩式袈裟,脅侍菩薩都未佩戴冠,所束發髻為唐代晚期婦女發髻中常見樣式,據此推測其余窟龕也應開鑿于同一時代。

再次從造像題材方面推斷。K46的造像題材很值得關注,其題記內容記載“清信弟子劉卞,敬造僧伽和尚一驅,并小師童各一”,明確指明所雕鑿形象為僧伽和尚。僧伽和尚是中亞何國人,俗姓何,唐龍朔初年來華,曾于泗州臨淮(今江蘇省泗洪縣)建普光王寺。后受唐中宗禮遇至長安,卒于薦福寺,歸葬于臨淮。關于僧伽和尚來華后的傳法活動,唐代李邕所撰的《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8]與《太平廣記》卷九十六《異僧十》中“僧伽大師”條[9]均有記載。徐蘋芳在其文《僧伽造像的發現和僧伽崇拜》中認為唐代末年僧伽崇拜在泗州臨淮及其周邊很盛行[10]。徐州相距泗州臨淮不遠,受其影響也很正常。K46造像題材選取僧伽和尚像,佐證了這批摩崖石刻的開鑿年代為晚唐時期。

圖一八// 題記T16拓片

三、窟龕造像的特點

1.毗沙門天組合為摩崖石刻的主體形象

印度原始佛教以須彌山為宇宙的中心,東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個洲,其中位于北方的為北俱羅洲,其首領是毗沙門天王,又稱多聞天。毗沙門天王,是梵文Vai?rava?a的音譯,Vai是多、普、遍的意思,Vai?rava?a是聞、聽、諦聽之意,所以毗沙門天王又被稱作北方多聞天王,其原形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天神俱毗羅(Kubera)。興化寺摩崖造像中毗沙門天的形象有四處,且造型非常相似,都是一手執戟,一手捧塔,腳踩地天的正面直立像(圖二、圖三)。這與佛經記載中描繪的毗沙門天形象相一致,如《摩訶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羅尼儀軌·畫像品第一》中記載:“毗沙門天王,身著七寶金剛莊嚴甲胄,其左手執三叉戟,右手捧塔。其腳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歡喜天,左邊名尼藍婆,右邊名毗藍婆。其天王面作可畏猛,怒眼滿開。其右邊畫五太子及兩部夜叉羅剎眷屬,左邊畫五行道天女及妻等行道眷屬?!保?1]

毗沙門天王的形象較早出現在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開鑿修建的第288窟的壁畫中,此時的毗沙門天王并不是石窟或畫面主尊形象[12]。入唐之后,毗沙門天王在佛教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并且成為密宗供養的主神之一,而興化寺中所雕鑿的毗沙門天與密宗信仰無關,而是擔當著城市的守護神。佛教經典中關于毗沙門天王的專門經典主要是由天竺來華僧人不空三藏所翻譯的《毗沙門天王經》[13]、《北方毗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14]、《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15]、《北方毗沙門天隨軍護法真言》[16]、《北方毗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17]。這五部經典中記載了毗沙門天的神能,最主要的有:隨軍護衛、護衛眾生,除去罪孽、醫治百病,悉應諸愿,保家護國等幾方面。唐末宋初之際,毗沙門天的眾多神能之一“保家護國”凸顯,毗沙門天也逐漸取代城隍神,成為城市的守護神。徐州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發生在徐州的大小戰役共有一千多次。唐代安史之亂后的藩鎮體制,促使徐州局勢進入不穩定時期,戰爭頻繁[18]。興化寺摩崖石刻的題記中記錄著徐州由于戰爭頻繁,常設部隊駐守的情況,如題記T2第三部分的內容“……施膏糜□,令狐弁、楊意世□□廿五日都修正月,守護僧常滿,惟愿國界安寧,法輪常轉……常侍三軍等,敬設回戈齋三千人,于長慶二年”,指明此處開龕是為了祈福國界安寧,避免戰事。徐州的百姓開鑿窟龕塑造毗沙門天形象,祈求戰神毗沙門天王庇護的,希望能避免戰爭,表達了對戰神的英雄崇拜和信仰。徐州興化寺摩崖石刻中的四處毗沙門天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雕刻于此,成為徐州的城市守護神。除了毗沙門天王形象之外,興化寺摩崖石刻中其它題材的造像也是在此地長年征戰的背景下雕刻的,如K52普賢菩薩及二脅侍,其題記T15中寫道:“清信弟子王威嚴,為男曹榮,行營陣亡,敬造普賢菩薩一龕,今得成就,永充供養,元和十四年正月八日?!北砻鞔她愂枪B人王威嚴為其名為曹榮的兒子修鑿,造像起因是曹榮在戰爭中犧牲。

2.獨特的菩薩組合形式

整座摩崖石刻中以菩薩為主尊的造像數量不多,均為立像,多數頭部殘損,僅存身軀,從手中所持物凈瓶,可判斷為菩薩立像。依此為據,共有5個龕以菩薩為主尊形象,第Ⅰ區上排的K3、第Ⅴ區第3排的K35、第Ⅴ區第4排的K50和K53、第Ⅴ區第5排的K54。其中K35與K53的題材組合形式獨特,K35的題材為雙身菩薩立像,保存完整,身著長袍,手持凈瓶,雙足立于圓臺之上(圖五);K53的題材組合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與護法武士,主尊為手持凈瓶的菩薩立像,兩側為雙手握劍的武士形象(圖一○)。這樣的組合,不常見于其它地區佛教石窟造像中,應是結合了當地的民俗信仰。

3.供養人形象組合的新形式

供養人是指出資開鑿石窟、建造佛像者,又被稱作功德主,通常位于窟龕的次要位置,最常見的是位于整幅造像畫面的最下方。供養人是石窟造像中最具有現實依據的形象,一般為這一地區當時的高僧大德、豪門望族,甚至為當朝皇室家族,并且多數肖像旁邊都會有文字榜題,部分供養人在史料中有所記載。通常情況下,供養人是成組出現的,代表著同一個家族的成員,一般不與其它形象組合出現。興化寺摩崖石刻中的供養人造像的題材組合出現了新的形式,如K20為手持寶塔的毗沙門天王與供養人組合(圖三);如K54為手持凈瓶的菩薩形象與供養人組合(圖一一)。

綜上所述,可以獲得以下結論:徐州興化寺1993年在整修大雄寶殿時新發現的摩崖石刻造像開鑿于唐代晚期。其窟龕的開鑿規模較小,造像組合形式獨特,尤其是在菩薩形象和供養人形象的處理上更顯粗率,出現了一些不常見的題材組合形式。徐州興化寺出現的四組以毗沙門天為主尊的窟龕造像,應與佛教的密宗文化無太大關聯,而是在盛唐之后,毗沙門天王與當地的民間信仰相結合,被賦予保國護民的戰神功能,故此成為長期受戰亂之擾的徐州城市的保護神。

(徐州興化寺中的摩崖石刻,除了1993年新發現的,其余的因長期暴露在外,風化、殘損過于嚴重,已經無法繪制線圖、制作拓片,所以無法提供其相應資料,本文資料僅限于1993年新發現的摩崖石刻及題記。)

[1]張寄菴:《徐州云龍山石佛介紹》,《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3期。

[2]梁勇:《徐州云龍山發現大批唐宋佛教造像》,《中國文物報》1994年8月28日第1版。

[3]明·宋驥:《彭城志》(影印本),《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325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第111頁。

[4]同注[1]。

[5]竇修林:《徐州云龍山唐宋摩崖石刻》,《藝術百家》2003年第2期。

[6]徐延平:《三磚殿覆三丈佛》,《江蘇地方志》2000年第2期。

[7]劉珊:《云龍山摩崖石刻造像——徐州佛教文化的寶貴遺產》,《東京文學》2014年第2期。

[8]清·董浩:《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三,中華書局1983年,第1180頁。

[9]宋·李昉、徐鉉等:《太平廣記》卷九十六,中華書局1961年,第638頁。

[10]徐蘋方:《僧伽造像的發現和僧伽崇拜》,《文物》1996年第5期。

[11]般若斫羯啰譯:《摩訶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羅尼儀軌·畫像品第一》,《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258,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出版,第229頁。

[12]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3頁。

[13]大興善寺三藏法師大廣智不空譯:《毗沙門天王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246,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出版,第219頁。

[14]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毗沙門儀軌》,《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244,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出版,第215頁。

[15]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247,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出版,第224頁。

[16]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248,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出版,第225頁。

[17]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250,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出版,第230頁。

[18]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江蘇省志·軍事志》(下冊),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725-1157頁。

猜你喜歡
供養人摩崖沙門
西狹頌摩崖石刻
莫高窟第428窟供養人畫像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一株雞白痢沙門菌噬菌體的發酵及后處理工藝研究
摩崖石刻在建筑裝飾中的應用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圖輯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崖805窟供養人造像的幾點思考
華東地區沙門菌流行病學及耐藥性分析
北石窟寺北朝供養人服飾調查與研究
飲食和服務行業健康人群攜帶沙門菌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