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

2018-05-14 11:10王海濤
中國房地產業·下旬 2018年3期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

王海濤

【摘要】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利用正面臨沒落和衰亡等問題,新農村建設則為其保護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但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本文以寺登村為例,通過對寺登村保護的成功經驗的分析,提出新農村建設與古村落保護良性互動的策略,以實現新農村建設與古村落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古村落保護;可持續發展;寺登村

1、引言

目前,新農村建設在全國各地的迅速推進,使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無疑為古村落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一些古村落遭到破壞。為此,本文以寺登村為例,通過對其保護的成功經驗的分析,試圖找出新農村建設中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理想模式,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寺登村概況

寺登村位于茶馬古道交匯處,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是一個集寺廟、古戲臺、商鋪、馬店、古樹、古巷道、寨門等于一身、功能齊備的千年古集市[1]。寺登村由劍喬公路劃分為東部核心保護區和西部新村兩部分。寺登村以四方街為中心,有三條古巷道通向三個寨門。古巷道的兩側,次級巷道順次向外延伸,構成了村落的基本格局。

3、寺登村的資源現狀

3.1 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是白族建筑藝術的集中體現。古民居古樸典雅,以土木結構為主,少量為磚木結構.院落設計典雅別致,多用青磚卵石鋪就,院中植有花木,擺設假山花卉。院落的組織形式以“兩坊一院”和“三坊一照壁”為主,“四合五天井”較少。

3.2 寺登村的核心——四方街

寺登的經貿中心——四方街,南北長64米,東西寬22米,整個街面由紅砂石板鋪筑而成,街中心有兩顆百年古樹。古戲臺、興教寺與馬店、寨門、街面等共同構成一個布局嚴謹、功能齊備的集市。

3.3 中心標志——古戲臺

古戲臺是四方街和沙溪鎮的中心標志,位于四方街中央臨街的位置,磚木結構,其基礎用砂石建筑??情w是古戲臺的主體建筑,前戲臺,后高閣,建筑結構輕巧、精致(圖6)。

另外,茶馬古道客棧、古寨門、玉津橋等也是寺登村現存資源,同樣具有一定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價值。

4、保護原則、策略及經驗

4.1 保護原則

我國《文物保護法》提出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是古村落保護應遵循的大原則。但還應堅持以下原則:(1)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的原則:以政府為主導,制定科學規劃,把古村落保護列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中,杜絕缺乏規劃的粗放型開發模式,使新農村建設與古村落保護協調發展。(2)整體保護原則:采取重點保護和功能創新等綜合方法,實現物質與非物質形態保護相結合,建筑、古街區、民俗文化保護協調統一[2]。(3)發展原則:若只保護不發展,那是歷史的倒退,所以,保護古村落的同時,要發揮其功能,激發其活力。

4.2 保護歷程及策略

4.2.1 對古村落整體風貌的保護

根據保護對象或區域的價值,寺登村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三級保護區。并規定:一級保護區內的建筑形式、體量、色調等必須保持原有風貌,不符合規劃的予以改造或拆除;二、三級保護區的建筑風格要與古鎮風貌相協調。

4.2.2 對建筑單體(傳統民居)的保護

建筑單體的保護和更新方式可分為六類:保護類建筑、改善類建筑、保留類建筑、更新類建筑、沿街裝飾類建筑和整治類建筑[3]。古建筑保護與修復應遵循“誰使用、誰維修、誰受益”和“修舊如舊”的原則。

四方街周圍民居修復,在不破壞傳統風貌的前提下,配置盡可能完善的環保型的房屋布局,增設現代化設施,底層改為商鋪,其他房間改為客房,以提升其使用價值。危房修復,寺登村提出如房屋損壞嚴重,而房主沒能力修復,可與房主達成協議,由項目組出資修復,修復后擁有房屋使用權15年,確保古民居得到及時保護,避免文化遺產的消失。

4.3 成功經驗

4.3.1 政府與規劃師合作,科學規劃

雅克·菲恩納爾博士把具有前瞻性、競爭性的理念和經驗上傳至政府,政府積極接受專業人員的建議,共同合作,實現規劃構想。為保護和利用好寺登村,確保其健康發展,制定了《寺登街區保護復興工程項目實施規劃》。值得一提的是,寺登村的規劃都是著眼長遠,持續設計,分期實施的,而不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如“沙溪復興工程”就分三期規劃實施,一期又分為試點階段和重點修復階段,循序漸進,一期工程完成后,及時進行總結,為二、三期的設計與實施提供參照。

4.3.2 組建專業古建維修隊

許多村落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其修復都是委托古建公司來完成,但這種做法存在很多弊端。寺登村在這方面有獨特優勢,組建了專業的古建筑維修隊,該隊伍為寺登村乃至全國的古建筑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在寺登村修復過程中,以專業古建筑隊伍為主,從而避免了上述弊端,為傳統建筑風貌的修復和傳承提供技術保障。

4.3.3 村民積極參與保護

保護的實踐不僅要依靠專家的指引,更需要群眾的積極參與。寺登村村民就積極參與保護,并經常參加有關保護的座談會,并提出很多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這些建議和意見對于寺登村保護策略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這種“自下而上”的保護模式,正是寺登村村落保護與發展利用的寶貴經驗,值得其他村落借鑒。

結論:

古村落保護和新農村建設并不矛盾,二者是可協調發展的,走現代化與傳統化相融合、經濟與文化相統籌之路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古村落發展的一種可行模式。所以,我們要抓住新農村建設這一契機,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達到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完美結合,讓歷史與現實和諧共存,尋求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實現古村落保護與新農村建設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惠銘.沙溪寺登街——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游小文,溫瑩蕾,邊克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問題研究——以朱家峪村為例[J].規劃師,2007,(22):34~36.

[3]劍川古城保護規劃.2002.

猜你喜歡
新農村建設可持續發展
中國在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支持的實證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新形勢下提升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