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黃落腔

2018-05-14 08:59張益善
北方音樂 2018年2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益善

【摘要】落腔也寫作“落子腔”“嘮子腔”。因其源于蓮花落且尾音徐徐下滑而得名,又因曲調輕快歡樂也稱“樂腔”。在安陽一帶最為興盛,亦有“安陽腔”之稱。主要流行于豫北及與之毗鄰的晉、冀、魯交界地區。

【關鍵詞】落腔;民間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落腔也寫作“落子腔”“嘮子腔”。因其源于蓮花落且尾音徐徐下滑而得名,又因曲調輕快歡樂也稱“樂腔”。

一、起源與傳承

落腔是在民間曲藝蓮花落基礎上形成的?!吧徎洹笔撬未?、元代北方散曲,初以竹板擊拍為節,為民間乞者謀生之曲,至元代成為唱調。清嘉慶(1796)年間,安陽內黃縣出現彩扮“蓮花落”演出,后來內黃縣趙高固村趙姓彩扮藝人,把本地的民間小調與“蓮花落”巧妙地結合,帶領藝人到鄉村廟會、祭神之日或逢年過節化妝登臺演出一些短小節目,群眾稱為“內黃落腔”。安陽縣白龍廟戲樓題壁對某落腔戲班演出劇目等內容記載,說明落腔在清道光年間已經形成。咸豐年間,武安(當時屬河南)落腔藝人希順曾先后四次到漳河南搭班,并到內黃與趙姓藝人組班傳藝。清末民初,落腔比較盛行,豫北各地普遍建立班社?!皟赛S落腔”有“碾頭科班”“北街戲班”“遷民屯戲班”“杜村班社”“南野莊班社”等20多個科班、窩班。演出區域擴大到東至魯西,西至太行,南到新鄉,北至邢臺等地。內黃民間流傳的俗語“內黃落腔是小戲,是人都能哼幾句”、“洪家班(大平調)、大笛笛(大鑼戲、大弦戲),不與落腔唱對戲”等,表明當時內黃落腔的興盛狀態。這些班社多為半職業性質,演出劇目多為民間小戲,角色以生、旦、丑為主。

內黃落腔的傳承已有九代,第一代:趙姓藝人;第二代:丁發亮;第三大,賈全成等;第四代:卜國峰等;第五代:杜維新;第六代:胡文田;第七代:王海昌、袁章考等;第八代:柴學順等;第九代:蘇現軍等。第九代傳承人袁章考,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錄。袁現英,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內黃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二、“落腔”派系與內黃落腔的表演形式及特征

落腔因流行地域語言音調不同,形成三個派系,分別為中路派、東路派、西路派,三派各有特色。中路派唱腔靈巧,善?;ㄇ?,發音較平,多用上頜加鼻音;東路派唱腔平穩,吐字清晰,多用喉音、齒音加鼻音;西路派唱腔跌宕、轉音生硬、層次多變,多用前頜音。

內黃落腔演出以“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通俗易懂,服裝道具簡便,鄉土氣息濃郁,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唱腔輕松活潑,婉轉細膩,音調古樸,行腔酣暢,特征鮮明,接近當地生活。演唱使用大本腔,較少使用二本腔。隨著觀眾欣賞的需求,落腔增加了毯子功和把子功,“風采葉”“九連環”等絕活。

落腔音樂常用的板式和曲牌比較簡單,板式有“發腔”“迎風”等數種,曲牌音樂有《弦牌》《嗩吶曲牌》等。打擊樂有慢板、垛頭等,演奏樂器有小銅號、三弦、笙等。嗡子音色嘹亮清悅,是一種自制的短桿弦樂器,是樂隊中的主奏樂器。內黃落腔演出的主要劇目有《借髢髢》《抱琵琶》《懶妻子要飯》《秦雪梅吊孝》《李天保吊孝》《女駙馬》》《兄弟開荒》等100多部。

三、內黃縣樂腔劇團

落腔為河南省稀有劇種,原名“落子腔”,新中國成立后改名“樂腔”。內黃縣樂腔劇團是1956年在城關鎮碾頭村樂腔班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清豐縣部分落腔演員組建起來的,當時名為“內黃縣民樂劇社”。1968年與豫劇團合并,1974年與“內黃縣豫劇團”分開,于1974年正式成立并命名為“內黃縣樂腔劇團”。傳統保留劇目《借髢髢》,曾在1956年參加河南省戲劇匯演榮獲二等獎,主要演員趙清文榮獲表演一等獎。長期保留劇目有《呂蒙正》《李天保吊孝》《回龍傳》《雙鳳彩》《賣廟郎》等。

1988年,內黃縣樂腔劇團全年演出400余場,收入4萬余元。1989年,恢復了3個傳統劇目,全年演出450場,收入5萬余元。1990年,全年演出550場,收入5.9萬元。1991年,新排5個劇目,其中反映農村計劃生育題材的現代劇目《盼兒記》,在全縣17個鄉(鎮)巡回演出100余場,河南省電臺、電視臺做了專題報道,深受廣大群眾歡迎。1995年新排演的《包公與少俠》,獲內黃縣舉辦的“奧雪杯”戲劇匯演一等獎。1996年,內黃縣樂腔劇團有演職員54人,全年演出240場,收入8萬元,財政補貼1萬元。2000年,內黃縣樂腔劇團演職員54人,固定資產12萬元,全年演出200場,收入6萬余元,財政補貼2萬元。

內黃落腔有一般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共同特征,又有“以小見大”的獨有特點,對研究中國戲劇史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2011年,內黃落腔被列入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參考文獻

[1]鄧本章.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民間文藝[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戲曲藝術的重大舉措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試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傳統建筑營造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