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內在邏輯及其實現途徑

2018-05-14 08:54萬遠新張鐵軍
創新 2018年2期
關鍵詞:政治認同文化認同愛國主義

萬遠新 張鐵軍

[摘要]完整的愛國主義是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的有機統一。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內在邏輯要求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塑文化認同根基;同時還要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確立政治認同核心內涵,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儒家文化中的“忠恕之道”為現代愛國主義的實現提供了方法和思想資源。

[關鍵詞]愛國主義;文化認同;政治認同;忠恕之道

[中圖分類號]B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616(2018)02-0028-09

愛國主義作為一個現代詞匯,我們通常把它定義為“一個階級對于熱愛自己祖國問題的系統的思想和觀點”,其核心內涵鮮明地體現著對于階級、政黨和國家等政治實體進行認同的政治屬性,我們也可以把它歸結為國家認同。但是,在具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實踐中,情況往往比這復雜,至少還包括作為社會屬性的愛國情感,這就涉及人們對國家內涵的不同理解。有學者區分了兩種國家觀念:“一是國家作為政治學的概念,是指作為階級統治的強制性機構;二是國家作為倫理學的概念,是指人們現實生活其中的生活共同體,即等同于社會概念。作為強制性機構的國家和作為生活共同體的國家,其涵義是不同的?!边@種關于國家的兩分法,有其合理性,但不完整也不嚴格。倫理學的概念太籠統,且與政治學的涵義有重合。嚴格地講,我們應該將“國家”的這兩種區分歸結為文化倫理的國家概念和政治倫理的國家概念。其中,文化倫理的國家概念是指以自然地理(包括祖籍、鄉土、地理、種族等)和基于自然地理的人類特定生活(包括民族、語言、文化、風俗、歷史等)為基礎形成的文化共同體,政治倫理的國家則是指由于實行階級統治而形成的、以統治階級意志(憲法和法律等)確定和規范公民權利義務關系的政治共同體。因此,我們講愛國主義,必須同時包含人們對這兩個共同體的一致認同,“如果我們將國家不僅視為一個政治共同體,同時也看作一個倫理文化共同體,那么,國家認同就至少包含兩個重要層面:一是對國家政治制度和公共權力的認可;二是對組成共同體生活的風俗、傳統和歷史文化的依附。前者屬于政治認同,后者則是文化認同?!币簿褪钦f,現代意義上的愛國主義(其核心內涵是國家認同),必須同時包括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完整的愛國主義應該是文化認同和政治認同的有機結合與辯證統一。

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塑愛國主義的文化認同根基

弘揚愛國主義,首先要確立中華民族兒女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重塑愛國主義的文化認同根基。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文化自信”的問題,他說:“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痹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又進一步明確了“文化自信”的內涵:“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币簿褪钦f,這里包括三個方面的文化,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說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自然也是對這三個方面文化的自信和認同。但是,這三種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卻是不同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核心,因為它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我們當前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和靈魂,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對于其他兩種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引領和指導作用;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自五四運動以來至新中國成立這一段特殊歷史時期所表現出來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氣概,它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需要的重要精神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綿延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基,正如習近平所說的:“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币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真正的底氣所在。

習近平尤其強調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新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的重要意義。習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睈蹏鳛樯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毫無疑問,必須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去培育和塑造?!昂霌P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p>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著深沉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情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源于血親——家鄉的故土之愛,為愛國主義提供了情感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是核心和主流,而儒家文化的根本始于血親之尊和由此形成的“家”“鄉”觀念,儒家文化中飽含著濃烈的故土之愛。這種故土之愛,表現為基于血緣親疏關系的層遞性親人——鄉人之愛,以及基于家族、鄉黨的社稷忠誠等,構成了我們一生難以離棄的精神的家園。這種故土之愛固然具有基于農業封建社會形態的封閉性和保守性特征,但是作為一種牢不可破的情感因素,最終凝聚成愛國主義最核心的精神要素,這是無可置疑的。如果沒有這種最為深沉的情感因素的深厚積淀,我們談論任何形式的愛國主義,都將是脫離根基的空想和妄談。二是基于共同生活的民族融合與團結,為愛國主義提供了承載的主體。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歷史時空中,因為不同的機緣和方式而聚居在一起,不同種姓、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各自的生活共同體,并最終凝聚成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各民族人民求同存異、互相包容、相互融合、團結一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種民族融合和團結,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并使得中華民族成為了新時期愛國主義的重要承載主體。三是出于共同感知的倫理文化認同,為愛國主義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生活在一起并互相融合的各民族祖先們,面臨共同的生活環境,面對共同的時代問題,他們共同感知、體認和思考,形成了一系列的思維范式和范疇,并在思想的碰撞與爭鳴中,逐步發展出相對一致的倫理文化認同。先秦“軸心時期”分有各家思想,如儒家的仁義道德、墨家的兼愛非攻、道家的道法自然、法家的隆禮重法等,至漢以后合為儒家獨尊,形成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觀、忠恕之道的為仁之方、“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以及作為糟粕的“三綱”流弊等,成為中華民族維系幾千年的共同的倫理準則。這些倫理準則,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遠遠超出了作為階級統治的政治認同,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連綿不絕的精神命脈,不可須臾奪之。實際上,古人重“天下”更甚于重“(政治意義上的)國家”?!疤煜隆笔莻惱砦幕南笳?,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亡國只是改朝換代,與君王有關而與百姓無關。因此,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中,主要是文化認同而非政治認同,能夠為愛國主義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p>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終匯聚成中國精神。習近平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边@是習近平站在當今偉大的時代,并基于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的深厚積淀,而得出的最為偉大的政治判斷。其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義所在。

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確立愛國主義的政治認同核心內涵

在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若只是停留在文化認同的層面,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愛國主義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現代的概念,其中的“國家”本質上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政治的概念,遠不是古人所理解的文化意義上的“天下”的概念。因此,文化認同只是為愛國主義提供了必需的基礎,而政治認同才是愛國主義的核心內涵。我們必須要從文化認同進一步發展出政治認同,這樣才能切中現代愛國主義的實質和核心。這就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問題。傳統文化總體上是一個倫理的文化,我們要從中發展出現代政治的新文化,這是我們弘揚愛國主義需要做好的一件重要的事情。習近平強調指出:“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边@里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就是習近平所說的“弘揚中國精神”中的“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改革創新”。

早在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我們就已經開始了傳統文化“改革創新”的過程。新文化運動前期批判傳統文化糟粕,后期引入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同時也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歷程。這兩個歷程本來是一體兩面的同一個進程,但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出現了偏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與理論成果卓著,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雙創發展卻明顯滯后和不足。一方面,在主流的學術和思想領域,我們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生硬地解釋傳統文化,“以社會發展的社會成分,輕易為古人描畫臉譜”,致使傳統文化幾乎喪失了其主體性,或多或少被割裂、曲解或誤解,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附庸,甚至在一些時期成為馬克思主義新文化、新理論的反面;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的部分研究者(如現代新儒家等)又刻意回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現代文化中的客觀存在和當下意義,他們“或者是徑直無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文化中的客觀存在,或者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變革而把它化約為西方文化,或者是出于對馬克思主義的一知半解或曲解誤解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其對中國文化發展的現實意義”,不愿意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所以他們的文化研究終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格格不融,因而難有現實的說服力。

造成中國傳統文化雙創發展滯后的原因,是我們對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是什么?是繼承中的創新?!对娊洝分兄v“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孔子講“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禮記》中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里所述的“維新”“損益”“日新”就是創新,但其前提是繼承,即所謂的“周監于二代”。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也是要以這個“監”為基礎,要“監”于五千年中華之文明,不能丟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精神命脈和根基。從該角度而言,我們從前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創新走在了前頭,而繼承拖了后腿,最終,創新也就因為缺乏傳統文化根基的支撐,而顯得后勁不足。正如習近平所說:“總的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還處于有數量缺質量、有專家缺大師的狀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p>

正是看到了這個癥結所在,我們才更為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愛國主義最為核心的政治內涵,才能夠真正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命脈連接起來,才能真正實現作為愛國主義核心內涵的政治認同與作為中華民族深厚情感和思想積淀的文化認同有機結合起來。

如何才能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極精辟地回答道:“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辈煌緛?,就是要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性;吸收外來,就是要借鑒和吸收國外一切先進的文化資源;面向未來,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具體來說,應該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學術研究層面,要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性,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性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性并重,既要改變以往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傳統文化進行單向解釋和訴求的局面,又要努力避免中國傳統文化拋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而固步自封、自說自話,努力尋求二者雙向解釋和構成的內在邏輯和圖景,從而使未來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由其內在邏輯自然生成的馬克思主義,而未來徹底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必然結果,二者互為根據,融為一體,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文化。第二,要有一個中國本位的文化態度和立場。堅持問題導向,立足中國實際,構建中國話語,發展中國特色,真正確立中國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我們當中有部分人盲目崇洋媚外,不愿或不會直面和理解中國的具體問題,不遺余力地販賣西方的洋經驗、洋理論。我們要克服這種奴化于西洋文化的文化主張,真正勇敢地去直面和立足中國問題,用中國自己的文化資源去努力構建中國話語,面向世界發出強烈的中國主張,伸張明確的中國特色。同時要有足夠的理論勇氣和能力拒斥西方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力,樹立中國文化的話語權,真正確立中國精神和堅定文化自信。正如習近平指出的:“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薄爸挥幸晕覈鴮嶋H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钡谌?,要廣泛借鑒和吸收國外一切先進的文化資源和科學方法,拿來為我所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依托,即“既要立足本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不可否認,國外理論研究和實踐在很多方面做得不錯,如國外學界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就很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西方現代哲學和后現代一些理論和方法也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將這些優秀的資源和方法吸收到我們關于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中來,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我們克服固步自封的局限,開闊眼界,創新方法,探索出文化發展和創新的新路子。

三、從文化認同到政治認同:以儒家文化的“忠恕之道”,實現崇高的愛國主義理想

愛國主義作為現代國家的一種思想品德,它的實現必須與民族文化的層遞實現有機結合起來。而民族文化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它包含從自我到家庭、族群(小民族)、故鄉(大民族或中華民族)以至人類共同體層層遞進形成的不同層級的文化認同與歸屬。當代古典學家、倫理學家和公共政策研究者瑪莎·娜斯鮑姆曾提出著名的“同心圓結構”,足以形象地說明民族文化的這一結構特征。她認為:“第一個圓圈圍繞著自我,接下來是直接的家庭,然后是延伸的家庭成員,再后面依次是鄰居或地方群體,同城居民,以及國家同胞,而我們也很容易在這個清單增加依據族裔、語言、歷史、專業、性別、性取向的各種群體類別。在這些圓圈之外,是最大的一個圓:整個人類?!蔽覀兪紫葟淖晕页霭l,建立對自我的認同,然后在此基礎上,逐步向外擴展,實現對家庭、族群、民族甚至人類的同理心類比、認同與歸屬。這一切都是在文化的層面上實現的。要在這個文化認同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國家的認同,產生我們現代國家意義上的愛國主義,那就需要從民族文化心理上升為國家意識。

那么,如何才能夠從民族文化心理上升為國家意識呢?要解決這一關鍵問題,我們就要通過政治手段所建立的國家機器成為民族文化的承擔者而不是反對者或者外在者。讓國家成為民族文化的承擔者,讓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思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過來并與之發生深度的融合。

愛國主義的實現也是如此。對政治共同體的國家的認同和熱愛,也必須返回到民族文化心理中去,恢復和重新凝聚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熱愛。這就要求我們從上述“同心圓結構”中的“自我”出發,層層外推,逐步實現各個層級的文化認同與熱愛,并最終凝聚成對整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和熱愛。而這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度融合以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新成果。我們因此得以真正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承擔者,其本質也必然得以體現出來。這時候,我們對于整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和熱愛,也就自然上升為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認同和熱愛。

從文化認同到政治認同的層遞實現過程需要進一步探討。我們傳統儒家文化提供了實現這一過程的方法和思想資源,即忠恕之道?!墩撜Z·里仁篇》云:“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薄墩撜Z·衛靈公》云:“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禮記·中庸》也援引孔子的話道:“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敝宜≈?,在《禮記·中庸》中又稱為“成己成物”:“誠者非自誠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痹凇抖Y記·大學》中也稱為“絮矩之道”:“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彼未祆洹墩撜Z集注》卷二解《里仁》云:“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币虼?,忠恕、行仁,就是要從切己之意愿出發,內心盡己之責,不存私心;外在推己及人,人己雙全。儒家講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前提是基于血緣親情的等差之愛??鬃右浴皭廴恕倍x“仁”,但又明確強調,“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認為以“孝悌”為核心的血緣親情是最根本的仁愛。在這個血緣親情之中,愛自己是人之本能,也是一切仁愛的出發點,隨即由愛己自然擴展和推及到愛父母、愛家人,這是最自然之愛,并因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庭文化。這也就是習近平所強調的“家風”。習近平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睆募彝炔垦H之愛,進一步推及到沒有血緣關系的鄰人之愛,族人之愛,鄉人之愛,民族同胞之愛,以及與這些相關的對于族群、鄉社、民族、社稷之愛,這一切,便都通過推己及人“忠恕之道”而被逐級推展出來。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過程。這種推及最終將達到“泛愛眾、而親仁”的大愛境界,也就是張載所說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民族、國家變成了一個大家庭,天下變成一家,家國一體的儒家文化信念由此得以形成。民族文化由此形成,愛國主義也當由此形成。要確立文化認同的根基,這包括廣大人民從思想觀念上認同和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真正吸收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這個根基,政治認同才具有合法性。而文化認同也當以推己及人“忠恕之道”逐級展開。首先,要大力提倡“家風”建設,在全社會加強家庭教育和引導,建立良好健全的家庭關系,培育家庭個體的健全人格,為在全社會實現愛國主義提供良好的家庭和個人單元;其次,加強鄉村和社區建設,加強民族區域自治建設,引導家庭成員突破血緣親情的狹隘限制,積極參與和投身到非血緣的人群共同體生活中去,共同建設鄉村、社區與民族文化,并形成對這一文化的認同和熱愛;再次,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弘揚和對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的積極宣傳,引導全體人民重新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逐步展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功對接。于此,文化認同也將同時與政治認同實現成功對接和統一,真正的現代愛國主義便可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龐嘉宜]

猜你喜歡
政治認同文化認同愛國主義
探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教學之路
愛國主義教育70年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價值觀視角下的政治認同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