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教學與評價錯位及回歸

2018-09-08 10:26林園秀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要牢牢把握新課程標準中的閱讀教學目標,避免閱讀教學與評價的錯位。閱讀教學的教、學、評達到完美地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閱讀評價;錯位與回歸;提高閱讀能力

作者簡介:林園秀,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教師,福建省特級教師。(福建 廈門 361000)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9-0027-02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對作品的鑒賞力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

一、閱讀教學與評價的錯位及成因

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有人說,贏得了閱讀就贏得了語文。而現實中的閱讀教學往往卻是語文教學的瓶頸,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受到阻礙。筆者認為,造成這樣的原因是教、學、評沒有實現三位一體的完美融合。

1. 教得瑣碎。語文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要提高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要關注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字詞句篇一一分析講解,注重對文本內容的講解。課中教師提出的問題繁多,一些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牽絆著學生的思考力與想象力;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反復抄寫詞語或句子,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依然存在?;诤诵乃仞B下的語文閱讀應該從關注內容轉變為關注語言的運用與表達上,因為語文是一門學習運用的課程,不是一門理解的課程。

2. 學得被動。光靠教師無盡地分析和題海式的訓練是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與積累,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有的語文閱讀課堂,學生思考靜讀批注的時間屈指可數,與同學合作學習及發言表達的時間也是少之又少。教師應多創設讓學生主動學習機會,以及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因為提問是優化閱讀教學、提升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有思考力的問題能激起學生未知探索的愿望,能搭建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交流場,達到“一問激起千層浪”,化平淡為精彩、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學生自主有效的提問,可以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

3. 評得無效。評價激勵是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法寶。有的教師只是一味地鼓勵學生閱讀,忽視對閱讀進行有效評價;有的教師評價學生的閱讀感受僅用“你讀得很認真”“你了解得真多”“你有很深的感悟”“你真會讀書”等,這樣簡單的點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評價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對學生閱讀測試內容的確定、測試材料的選擇、評分標準的制定、評價的形式往往都是經驗性的,這些導致學生的閱讀流于形式。閱讀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評價結果的信度與效度難以保證,達不到閱讀的真正目的。究其原因,還是部分教師對閱讀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是教師認為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會增加師生的課業負擔;二是教師對學生閱讀實施評價缺乏有效的策略;三是學校還沒有形成可操作的閱讀評價體系,這些都是制約學生閱讀的“瓶頸”。閱讀的教、學與評價的錯位是造成無效閱讀的主要原因。

二、閱讀教學的本真回歸

1. 課內閱讀指導要精煉得法。首先要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新課標要求高年段的學生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鐘要閱讀三百個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計時的方法,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完成一定量的閱讀。其次閱讀要有方法,讓慢讀與速讀相互結合。慢讀方式有精讀、朗讀、略讀、默讀等,慢讀一般常用于中、低年段閱讀。速讀方式有瀏覽、跳讀、尋讀、猜讀等,常用于高年段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要靈活運用慢讀與速讀,讓學生學會動筆批注,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閱讀要有思維訓練,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本,開展深度閱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拓展空間。

2. 課外閱讀指導要巧導用法。如何指導學生開展有效閱讀,聆聽兒童閱讀生命樂章中每一個獨特的音符呢?有的教師采用的方法比較單一,交流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說說書的內容、作者以及讀后的感受,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了閱讀交流分享的興趣。而有的教師用自己的智慧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別樣的閱讀之門。如有一位老師指導學生閱讀《稻草人》這本書,就采取了非常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第一步憶《稻草人》。老師通過創設情境激趣導入,讓學生回憶閱讀這本書的歷程;第二步畫“稻草人”。讓同學把讀過的故事中印象最深的“稻草人”畫下來,并寫上一句對所畫人物或故事的概括,引領學生走進故事,走近人物;第三步聊《稻草人》。讓學生聊聊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說說書中的人物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并說明理由,再一次更深入走進人物;第四步做“稻草人”。讓學生化身書中的“稻草人”,進行文本體驗、角色體驗,講完再跳出故事談讀書感受,站在另一個角度來品讀;第五步品《稻草人》。讓學生談對書的取材、寫作手法、句式等的看法,讓他們走進書中,欣賞葉圣陶先生的寫作特點、風格,走進故事,化身故事主人翁,與其感同身受,走出故事,回歸現實生活,暢談讀書感受,在進出之間讓學生學會如何閱讀經典名著;第六步是寄“稻草人”。要求讓學生給心中的那個“稻草人”寫信,寫完后讀出來,而老師化身“稻草人”,讓學生讀信,教師適時點評;第七步繪“稻草人”。在感受書的魅力后,讓學生把畫、信裝訂起來,再加故事梗概,和其他同學合作,把全班學生的作品合起來,制作成“稻草人”繪本,編寫成屬于自己班級的《稻草人》。在整個閱讀指導中,老師采用了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引導學生暢游在《稻草人》的世界里。陶醉于閱讀,沉浸于讀后而思,快樂于讀后而作,從而豐厚學生的閱讀,這何嘗不是閱讀的美好境界呢?

3. 課內外閱讀要無縫鏈接。通過課內閱讀指導,讓學生帶著習得的閱讀方法融入課外閱讀,融入生活實際,并帶著生活的體驗走進語文閱讀課堂,實現閱讀教學的內引外聯,實現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無縫鏈接,是豐富學生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僅僅課文的閱讀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的,當學生閱讀完課本里的文章,教師要隨機鏈接與之相關聯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從而豐厚學生的閱讀積累。如在學習《月光曲》一課后,可以隨文閱讀鏈接《致愛麗絲》;在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后,可以閱讀鏈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完《最后一頭戰象》后,可以閱讀鏈接《斑羚飛渡》。

另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通過課外書屋開展閱讀鏈接,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在讀完六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后,課外書屋就推薦了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歌頌人的美好心靈的作品。如推薦了加拿大作家蒙格瑪麗的《綠山墻的安妮》,中國作家曹文軒的《根鳥》,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麗的《小海蒂》。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這些優秀作品,再次感受人的美好心靈,得到心靈的熏陶,引領學生去閱讀經典作品,為他們打開一扇別樣的閱讀之門。

三、構建閱讀教學的評價體系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應該是教、學、評的完美融合,要克服閱讀教學與評價的錯位,用科學評價讓學生具備未來發展的能力。而要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首先應深入解讀課程標準,把握學業質量評價的性質,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分析能力影響發展因素,然后形成閱讀評價框架。

1. 語言評價。評價就是激勵,低年段的閱讀評價一般要體現激勵性原則,這對于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尤其重要,主要可以采取鼓勵性語言評價,通過適時智慧的點撥,達到以評促趣,以評促讀。

2. 口試評價。評價就是引導,在閱讀推進的過程中,中、高年段可以采用“口試評價與筆試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形式。如讓學生閱讀完一本書后,讓他們用口試評價的方式向老師同學介紹“我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要求說出書的主要內容及讀后的收獲感受,老師要認真傾聽,并作簡要點評,對“不及格”的學生允許其補考一次,以促其成功,樹立自信心,這是筆試評價無法替代的。

3. 筆試評價。筆試評價一定要考慮學生現有的閱讀水平和發展態勢,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閱讀認知。應明晰確定評價內容、理性選擇評價材料、合理設計評分標準、科學實施考評。另外,還要植根于生活,為學生未來發展的閱讀評價才有其價值所在。

無論閱讀教學如何變革,我們都要守住心中的準繩,那就是涵養文化底蘊,洞察核心知識,構筑實踐的版圖,重塑成長品格,讓閱讀教學與評價回歸到理想的態勢。讓教、學、評一脈相承,執時光之筆,以閱讀為箋,暢游于古今中外的書海,讓閱讀綻放出最美的姿態。

責任編輯 黃 晶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習作單元中的閱讀教學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基于RISE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閱讀教學“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不懈質疑 在批判性閱讀中提升思維品質——以《鴻門宴》閱讀教學為例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說閱讀教學——以《祝?!方虒W為例
基于RISE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