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學交替”模式下導游專業學生實習研究與實踐

2018-10-21 03:47宋曉麗張春蓮
當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關鍵詞:工學交替實習校企合作

宋曉麗 張春蓮

摘要:我國高職院校根據社會發展和行業需要,以就業為指向,對實踐教學進行了有效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中仍存在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安排學生參加實習時間較短、崗位不對口等問題。本項目從導游專業入手,以旅行社實習學生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了導游專業學生實習改革的思路和保障機制,并嘗試在五臺山實習基地的11個旅行社進行實踐探索,初見成效。

關鍵詞:工學交替;導游專業;實習;校企合作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根據社會發展和行業需要,以就業為指向,對實踐教學進行了有效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國外的職業教育相比,國內高職院校在實習實訓教學中仍存在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安排學生參加實習實訓的時間較短、崗位不對口等問題。因此,應借鑒先進的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并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屬于自己的高職人才培養新模式。

一、“工學交替”模式下導游專業學生實習改革思路

山西作為旅游大省,在全國旅游大發展的背景下積極部署,旅游業發展大踏步前進。根據《山西省“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省預計接待旅游人次將達到6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預計年均增長15%。為盡早實現旅游強省這一目標,山西正在凝聚力量,著力鑄造“黃河之魂在山西”“長城博覽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的三大旅游新品牌,這是我省旅游業發展的全新定位,不僅標志著我省旅游業發展在時間維度上進入了新時代,也從空間維度上進入了新征程。

在旅游大發展的背景下,人才培養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為適應市場和社會需求,我系導游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積極創新,本項目借此以山西五臺山景區11個旅行社實習基地暨2015、2016級導游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畢業實習活動為觀測對象,通過實施“工學交替”的模式,探索出一套基于導游工作過程的“旺季在崗實習、淡季返校上課”的模式開展教學,它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為指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著力培養一線應用型人才為基本目標,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上大膽創新,打破了傳統的學科體系,以山西省主打線路作為課程主線,按照導游的實際工作過程來組織教學,以項目、模塊組建課程體系,在對學生的考核上由原有的單一理論試卷考試改為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考核評價方式,構建了行業、企業、學校三方聯動的立體式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在學時安排上打破學期界限,將校內學習(理論課程學習和實訓)與校外實習(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有機結合,實行“旺季階段性”實習,淡季返校上課的模式開展教學,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替進行,既滿足了旅行社的用人需求,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出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以適應旅游工作的實際需要;具有良好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和職業素質,以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工學交替”模式下導游專業學生實習保障機制

(一)嚴格執行實習規定,保障實習有序開展

項目嚴格執行學院管理規定,對頂崗實習、畢業實習進行系統的管理,實習教學開始前、進行中、實習結束后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如:實習開始時,實習指導教師須按照系里的規范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實習實訓項目指導書、實習安全協議書、實習協議書、意外保險單等;學生實習中,指導教師需要進行至少兩次的下企業調研活動,填寫調研基地調研記錄表、實習單位開具月記評語公函,期間如有學生脫崗離職,實習單位需出具正式公函,學生頂崗實習完成時,撰寫提交實習報告,實習單位需要對學生的實習表現做出鑒定,指導老師須及時給學生實習報告評定成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系實習實訓工作流程]:實習單位資質審查→宣布實習單位名單→學生選擇實習單位名單匯總→大禮堂雙向選擇招聘會→教學樓招聘現場→實習單位報備面試結果,本系負責通知學生→學生按指定地點簽字確認所選擇的實習單位,本系負責通知實習單位→雙向選擇成功→簽訂三方實習協議書,家長電話和信息簽字→實習指導教師護送學生赴實習基地,實習開始→實習單位月報公函→期中實習指導教師赴實習基地調研并跟崗記錄→“赴實習基地調研表”蓋教學用章備檔→期末實習指導教師赴實習基地調研并跟崗記錄→“赴實習基地調研表”蓋教學用章并備檔→實習期截止日,實習指導教師護送學生返?!鷮嵙暯處熒辖槐鞠祵嵙暽敌:炌吮?、用人單位鑒定公函、學院財務處實習指導管理費發票復印件,并負責發票快遞至所負責單位→實習生上交“畢業生就業證明函”“實習鑒定表”“用人單位鑒定表”“用人單位跟蹤測試表”等→實習生上交實習論文設計,并答辯→實習指導教師閱卷并負責答辯→本系畢業實習成績匯總上交教務處。

(二)規范實習協議,明確三方權利義務

為確保本項目順利實施,學校與實習基地規范實習協議,在協議中明確了學校、實習單位、學生三方的權益?!堵殬I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中明確提出:“職業學校、企業和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前要簽訂實習協議,并且實習協議中要確保學生的休息休假權利、勞動報酬權利及人生安全權利等等”。在實習協議中,必須明確三方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協議所要保障的內容。在簽訂協議時,五臺山景區各家旅行社積極配合,實習教學中角色定位準確,有意愿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在協議中明確寫明頂崗實習期間學生的工作時間、食宿條件、工作內容、工資福利待遇等內容。如果因情況特殊,需要學生加班,必須取得學生本人同意,并給予相應的報酬。同時,在實習協議中詳細列出了學生安全的保障措施,以及學生實習期間可能出現的人身傷害事件,實習單位所采取的措施及相應的賠償。

(三)推行強制保險,維護實習學生權益

我國每年約有1200多萬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前完成實習課程,實習規模較大,實習安全事故屢屢發生,實習學生權益受到侵害現象較多。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學生的“員工”身份也不明確,學生權益受到侵害后往往無法及時通過社會保險法律制度有效維權,致使實習期間學生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推行實習生強制保險,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維護實習學生的合法權益。故本項目的所有合作單位,必須要求為實習學生上保險,學生發生工傷等事故后能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有力的維護了實習學生的權益,對轉嫁學生實習風險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簽訂實習安全協議,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為了確保學生實習項目的順利進行,增強“安全至上、生命第一、警鐘長鳴”的安全意識,自律他律地圓滿完成實習任務,每一位五臺山景區旅行社實習的學生都簽訂了實習安全協議。協議中約定:實習基地負責對實習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負責學生實習期間安全檢查,實習學生應主動積極接受安全教育,認真學習實習崗位工作的各項操作規范、安全條例、安全措施等規定,要嚴格遵守單位的安全制度和條例。學生因違反操作規范、安全條例、制度或其他自身原因而導致人身傷害事故,須由學生承擔責任。

三、“工學交替”模式下導游專業學生實習過程探索

(一)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工學交替”教學模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探索導游專業的實習工作實施方案,保證人才培養合乎企業需求,項目負責人宋曉麗主任和張春蓮老師,多次深入五臺山景區旅行社調研,與企業管理人員及實習生溝通交流。項目調研實施中,首先,確定了要選擇調研的區域和企業,為后期課程體系開發指明方向。其次,確定了學生面向的崗位群,這是課程體系開發的基礎。再次,針對導游專業學生的主要崗位群進行詳細調研,包括崗位群的工作環境、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工作對象、工作方法等各因素。最后,對調研的結果分類統計后分析歸納。本項目依據以上思路,在導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實踐中,先確定導游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明確學生所需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再進一步優化導游專業課程體系,制定核心課程內容和標準,改革評價體系及考核標準,逐步探索出工作過程導向的工學交替教學模式。

(二)校企緊密合作,工學深度契合

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本項目根據山西五臺山景區旅行社的產業發展狀況,本著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原則,與五臺山11家旅行社簽訂了實習協議,委派專業學生107名,實施淡旺季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校企共建五臺山景區實訓基地,企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教師去企業實踐鍛煉,學校為企業培訓員工,為企業發展規劃出謀獻策。

1.工學交替,雙循環委派實習學生

為了順應旅游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化,根據旅游淡旺季之分,采取學段式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專業理論教學和專業實踐教學各成獨立的教學體系,根據導游專業的教學內容進行循環式的教學,將學期教學(16周)變成學段教學(10周),將長線教育轉變為短線教育,使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更趨科學化、合理化。

按照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后要求,導游專業實行“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兩年在校學習,即5個月頂崗實習,時間為4月26日—9月25日;5個月畢業實習,時間為1月6日—6月5日。學生需經歷“在校學習-頂崗實習-返校學習-畢業實習”的“工學交替”的學習過程,學校要進行一年中循環委派實習學生的教學活動。

2.教學相長,校企共同參與培養過程

本項目所研究的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企業教學的參與程度,大大提高了企業合作的積極性。通過企業參與制定教學計劃及資深導游辦講座、名導進課堂等活動,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并對企業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學生,對于學生而言,接收的旅游知識不再是單調無趣的理論知識,而是旅行社行業領域中較為實用前沿的專業知識,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學校方面,更加注重開發崗位職業能力,更加貼緊企業需求,按照企業需求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既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又提升了學校人才培養的社會認可度。

3.實行競爭上崗,校企共同參與考核過程

本項目實行學生競爭上崗機制,校企共同參與考核評價過程,確保項目培養學生的教學質量。一是對實習學生進行層層選拔,從學生的思想品德、職業能力、學習成績等方面進行考核,通過學校初選、企業面試,確保進入實習單位的學生素質達標;二是在實習過程中制定考核標準,從思想品德、實習態度、考勤分數、知識技能等方面入手,通過實習指導教師與旅行社主管打分等方式,實行考核評價,在此過程中,學院委派實習指導教師到下企業進行調研,收集實習中存在問題,反饋實習單位和學生的情況,確保該項目有效而良性循環地運行

(三)多次開展實景教學、研學活動,創新教學方式

為推進導游專業建設,提升教師理實一體化的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項目實施期間,該項目組多次派出導游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師和學生赴五臺山實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天的“走進五臺山實景教學”活動。骨干教師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對五臺山涉及到的專業知識進行了示教和講解,教育學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立足本職,踏實苦干、積極進取、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了更多的知識,為日后順利融入社會打下了基礎。同時也要求實習基地各旅行社,認真履行實習協議,加強企業和學院之間的規范合作,為后續校企合作打下了規范而良好的基礎。

同時,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該項目組開展了為期15天的研學活動,選拔了導游專業的優秀生前往五臺山景區金橋旅行社。通過半個月的研學活動,學生在老導游和帶隊教師的幫助下,對五臺山顯通寺、殊像寺、大白塔、黛螺頂等著名景點進行了多次觀摩和生動精彩的講解,不但給同學們講解了許多帶團服務的重點、難點,而且傳授了許多講解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們受益匪淺。

四、“工學交替”模式下導游專業學生實習改革初步成效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

“工學交替”導游專業實習模式完善了課程體系,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逐步推進了創新型教學改革工作,完善了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構建了有效可行的教學體系,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

(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

“工學交替”導游專業實習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機制。通過淡旺季交替實習,增強了校企雙方的信任,加深了雙方的合作意愿。為今后“訂單培養”“學徒培養”“校企共建培訓平臺”等合作模式打下了基礎,進一步推進了未來校企雙方在相互投資,強強聯合,產學研一體化等深度合作方面的工作。

(三)“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方面

“工學交替”導游專業實習模式,為學院教師搭建了一個提高實踐能力的平臺。本專業教師每年多次到基地企業調研、學習,及時了解了旅游行業的前沿動態,以便更新教學內容,強化教師專業素養。經過長期的實踐鍛煉,“雙師型”教師成長迅速,綜合素養大幅提高。此外,利用基地旅行社帶團技巧上的優勢,本系聘請了企業一線具有豐富經驗的行家里手、金牌導游開辦講座或到校授課,形成了具有企業特色的雙型師資隊伍。通過行業專家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培訓,大大增強了本系教師的職業感和職場意識。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

(作者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自英,潘萬貴,林海波,胡道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深度耦合的研究與實踐——以臺州職業技術學院“虛擬訂單班”模式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7(4).

[2]朱亞軒.加強實習實訓教學,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4).

[3]孫紅梅,朱紅霞.高職高專院?;诰蜆I導向的實習實訓教學方法選擇分析[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9(5).

[4]李玉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6(3).

猜你喜歡
工學交替實習校企合作
“工學交替”在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探索
淺談校企合作對畢業生實習的重要性
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實踐與體會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以承接旅游服務外包為特色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呼吸科實習護士帶教的幾點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