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標扣本” 精準教學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

2018-11-06 06:43張衛其
教學月刊(小學版) 2018年28期
關鍵詞:例文楊梅小狗

□ 張衛其

觀察是認識的源頭。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個“習作單元”的主題就是“觀察”,力圖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細致觀察帶來的好處,學習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面對這個全新的單元設置,教者要在施教前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本,牢牢把握本單元的獨特體例,并調整傳統的作文教學視角,實施精準教學。

一、依標扣本,把握獨特體例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習作內容的安排呈現序列化,旨在使學生的習作能力螺旋上升。習作單元的出現,在理解與表達、學習與運用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梁,大大降低了起步作文的難度。

(一)獨立編排習作單元,突出習作關鍵能力

習作單元獨立出現,自成體系:課文分精讀課文、習作例文兩類。精讀課文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表達上的特點,學習習作方法;習作例文為學生習作提供例子,便于學生借鑒和仿寫。其中,“交流平臺”對本單元學習到的一些表達方法或要求進行梳理和提示;“初試身手”提供了一些片段練習、實踐活動,讓學生試著用學到的方法練一練。最后,在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掌握了一定的習作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單元大習作練習。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和習作要求高度統一。單元主題是觀察,精讀課文涉及對事物、場景的描述,靈感就來源于生活觀察,習作內容是“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閱讀和習作在主題上趨向一致,閱讀為寫話提供思路和言語范式。這樣編排的意圖,一是突出習作的重要性,二是重視習作關鍵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就是習作的關鍵能力。學生只有留心身邊的事物,細致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性,獲取深刻的體驗,從而觸動內心真實的感受,在習作時自然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學會真實、準確的表達。

(二)統籌落實單元內容,促進讀寫有效融合

本單元的單元目標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閱讀與習作相融合,閱讀為習作提供范例和方法。

單元課文的選編、助學系統的安排與習作之間有較高的一致性。圍繞“觀察”這一主題,本單元編排了《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兩篇精讀課文和《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兩篇習作例文。四篇文章內容貼近兒童生活,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場景為描寫對象,表現周圍世界的五彩繽紛。兩篇精讀課文的課后思考題重在引導學生學習體會細致觀察帶來的好處或收獲。之后的“交流平臺”與普通單元不同,它對本單元的習作方法、要求進行了梳理和歸納:先是回顧兩篇精讀課文中的觀察對象,提示留心觀察的重要性,再回顧觀察對象的特別之處,說明有這樣特別的發現正是源于作者觀察的細致,目的是啟發學生要留心周圍的事物,積累習作素材?!俺踉嚿硎帧碧峁┝藘蓜t樣例,進一步提示學生觀察時不僅要用眼睛看,還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并讓學生嘗試觀察生活,寫幾句話和同學交流。緊接著,《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為學生提供了觀察與習作的范例,并以課后題與旁批的形式,引發學生細致觀察和調動多種感官進行觀察的意識。習作主題“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從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中學到的方法,把最近觀察時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從而進一步體會留心觀察、仔細觀察帶來的好處。單元編排凸顯了“感性認識—理性把握—實踐運用”的學習路徑,著重引導學生從無意觀察轉向有意觀察,觀察并積累習作素材,破解“沒有東西寫”“不知怎么寫”這兩大難題。

(三)對應語文課程標準,有機落實學段目標

習作單元在教材內容的安排、習作要求的體現上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一致。

首先是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引導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教材在話題的選擇上,注意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對于“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學生可以選擇寫的內容廣泛,身邊的人、事、物、景均可以列入觀察的對象。單元“習作”的第一部分用三幅插圖從不同角度喚醒學生對生活的記憶,激起學生仔細觀察世界的欲望,為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的可能,為“觀察什么”開拓了思路。

其次是在習作的要求上,基本不做具體量化規定,字數多少不限,可以自由地寫。其目的在于營造無壓力的習作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放開膽量,把想說的話都表達出來,落實學段目標“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再次是重視習作后的交流分享,使學生“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俺踉嚿硎帧惫膭顚W生和同學交流生活中的觀察所得。教材中“習作”的第二部分也提出建議“寫完后,把你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展示你的觀察所得”“交流習作后,試著用一句話說說最近的觀察感受,和同學分享心得”,旨在幫助學生展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習作片段,促使彼此相互啟發,開拓思路,養成留心觀察、細致觀察的習慣。

(四)引入習作例文指路,學習仔細觀察

單元習作要求學生寫寫自己眼中的繽紛世界。編排的兩篇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的觀察對象都是學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小狗和楊梅,但作者觀察到的內容卻不一樣?!段壹业男」贰分械闹魅斯」贰巴踝印睂W“狗”字時叫得最歡,能用叫聲表示不同意思,喜歡跟火車賽跑。課文的旁批和課后題提示學生讀這篇文章時要關注小狗的不同表現,正是因為作者留心觀察,耳聞目睹小狗在不同事件中的不同表現,才發現小狗的淘氣可愛。再看《我愛故鄉的楊梅》,在第4~6自然段中作者分別從楊梅的外形、顏色、味道三個方面進行多感官的細致觀察。課文的旁批提示了觀察的好處,課后題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填寫楊梅這三個方面的特點,提醒學生作者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楊梅進行仔細觀察的。

二、調整視角,實施精準教學

針對習作單元的獨特體例,我們有必要調整視角,從整體把握習作要求、指導積累素材、整合例文與習作、多元評價突出重點等方面實施精準教學,提高習作教學的效率。

(一)整體把握習作重點,注重一課一得

習作單元的重點,一是學習體會細致觀察帶來的好處或收獲,二是初步了解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去觀察。對于本單元的精讀課文和習作例文,教師要整體把握,突出每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一課一得”。

精讀課文、習作例文《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觀察對象事物場景事物場景、事物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進行的細致觀察了解作者對事物的變化所進行的細致觀察進一步了解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方面觀察

習作單元與普通閱讀單元最大的不同在于,單元課文是從習作的角度學習的,教學重點不在于精彩語段的朗讀、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習作例文不能當作精讀課文或略讀課文教,它們主要是供學生習作時借鑒和模仿。

要把握教學要求,一是要充分利用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所做的觀察。以《搭船的鳥》為例。課后第1題指向觀察手段,要求學生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細致觀察,并說說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旨在讓學生在知曉觀察的對象和觀察的重點的基礎上,初步了解作者運用了多感官進行觀察:雨聲是用“耳朵”觀察到的,翠鳥外形美麗和身手敏捷是用“眼睛”觀察到的。第2題指向觀察角度,要求學生注意第4自然段中加點的動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了解作者正是因為對翠鳥的動作進行了細致觀察,才將它寫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突出在閱讀中學習習作方法。以《金色的草地》為例。課后思考題直接指向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第1題要求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重在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第2題要求學生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通過填關鍵詞句讀懂句子的意思,知道草地的顏色變化及其原因,進一步感受觀察的細致;第3題指向學生的觀察實踐,列舉了生活中變化著的事物,啟發學生要留心生活,細致觀察,能和同學交流自己觀察到的事物的變化情況。這些課后思考題的提示也說明本單元精讀課文的教學要關注學習表達方法,減少過多的對語言的理解性學習指導。

(二)適時布置觀察任務,積累習作素材

學生學習體會細致觀察帶來的好處還要在觀察實踐中進行。教師根據單元習作要求,指導學生進行“有意觀察”,為習作做好準備。首先教師在習作指導中要有針對性地提示學生積累素材。布置觀察任務時,要為學生提供可觀察事物的例子,并注意拓寬觀察的面,使觀察的內容豐富多彩。再次是布置觀察活動,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后。最后要適時提醒學生觀察時應注意學習課文的方法,調動多種感官,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也可以觀察事物的多個方面。

比如,在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文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選擇一種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把這種事物在不同時間的變化記錄下來,為學生進行交流提供內容,也為單元習作做鋪墊。

觀察記錄單

有一位學生觀察并記錄了“睡蓮”的變化。在單元習作中,他就選取了“睡蓮”為習作對象。其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清晨,我起得很早,看見池塘里的睡蓮只綻放了一點。中午,烈日炎炎,我以為睡蓮會枯萎,跑出去一看,它不但沒有枯萎,反而全部都綻放了,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傍晚,它又合攏了。這是為什么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睡蓮需要炎熱的陽光才能開放,早晨陽光不是那么強烈,所以它才綻放了一點點?!毙∽髡叩拿鑼懡柚擞^察記錄單,因為有了習作素材,沒有東西可寫和寫不清楚的難題得以破解,觀察所得真實可感。

(三)靈活整合例文教學,發揮例子功能

習作例文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現。其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從例文中學習作者所做的觀察,不要在內容理解和情感體會上多花時間。對于這兩篇習作例文,教師在教學時不做字詞方面的學習要求,應避免把它們教成略讀課文。同時,教師要加強習作與習作例文的整合、習作與閱讀教學的整合,有重點地幫助學生突破習作難點,消除畏難情緒。

學習習作例文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自讀、自學,借助課后題了解作者的觀察所得:學習《我家的小狗》時,圍繞小狗的淘氣可愛,和同學交流作者的觀察發現,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時,通過填寫課后的表格,梳理作者的觀察方式,在交流閱讀發現中進一步了解觀察時可以用多種感官觀察事物的不同方面。

教師應注意,習作指導不必集中在習作例文學習之后,而應與習作例文的教學緊密融合,同步穿插。要把習作例文作為習作、指導、評改的范例。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例文,還需要注意適時回顧本單元已學的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再次小結:觀察時要細致;要注意事物的變化;可以調動多種感官?;仡櫩梢苑旁趯W生練寫前,也可以用于學生試寫后的講評指導中。

(四)多元評價突出重點,激發習作興趣

在習作評價方式上,教師要打破單一評價的方式,實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在習作的評價內容上,教師要突出重點:能寫清楚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年級是學習習作的起步階段。教學時,教師不宜拔高習作要求,要把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放在第一位。不怕學生寫的作文大同小異、平淡無奇,也不怕錯別字連篇,就怕學生不敢寫作文,不想寫作文。為此,教師應結合單元習作要素,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本次習作要求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根據這一要求,在習作講評中,教師要緊緊圍繞“能寫清楚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評價,適時引導學生回顧精讀課文、“初試身手”、習作例文,明確可以多感官進行觀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可以觀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讓評價有據可循。

評價時以鼓勵為先,評價形式要多元,可以自評、互評、小組評相結合。比如可以選擇幾篇達到要求的習作作為范例,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發現習作的優點。針對沒有達到要求的習作,應鼓勵學生針對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議。也可以把所有習作中出現的問題收集起來,從習作要求的維度進行歸類梳理,聚焦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修改。還可以組織學生圍繞評價重點,進行習作心得體會介紹,明確習作好在哪里,怎么寫更好。必要時還可以再次引入課文、習作例文中的典型段落,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在交流習作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用一句話說說最近的觀察感受,可以小組內交流,也可以班級內交流。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與同伴分享自己的觀察記錄,培養學生樂于觀察的興趣。

猜你喜歡
例文楊梅小狗
想去旅行的楊梅等7 則
以例文引路,促妙筆生花
例文引路,讀寫相隨
楊梅
“未來的橋”寫作指導及例文展評
臘月楊梅紅
小狗
小狗走丟了
孫來達:梅老大的楊梅不愁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