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之旅:追尋大學的精神與文化

2019-03-28 16:54鄔大光
復旦教育論壇 2019年1期
關鍵詞:劍橋大學劍橋博士生

鄔大光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質量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福建廈門361005)

2018年3月19日在廣州登機赴英,開啟了第四次劍橋大學之旅。此次前往劍橋,是參加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和英中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的為期三天的“2018年中英教育峰會”,會議將在劍橋大學第二大學院——圣約翰學院舉行。雖然是重訪劍橋,但內心的期待并沒有因為是重訪而降低,反而多了一些憧憬。因為在自己從事大學管理的過程當中,積攢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和困惑,能夠再次有機會到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古老大學參加學術會議,何嘗不是一次精神與文化的“解惑”之旅。此次劍橋之旅收獲頗豐,猶如一幅卷帙浩繁、意涵豐富而引人深思的長軸畫卷。劍橋大學的所見所聞,不僅可以使自己反思當下我國一流大學的建設路徑,也可以讓自己重新審視一流大學的歷史、制度與文化。

一、重溫《劍橋語絲》

雖然之前也曾幾次拜訪劍橋,但都是“走馬觀花”,既缺少細致的考察,也缺乏深度訪談,總像隔著一層窗戶紙,“真經”似乎并沒有取回來。這次赴劍橋依然抱著“朝圣”的心態,內心的敬意依然有增無減。這次為了找到點兒“真經”,事先做了些功課,找來了金耀基先生的《劍橋語絲》,且一直帶在身邊。重訪劍橋,重溫《劍橋語絲》,在看與讀的結合中,收獲的與十幾年前竟是完全不一樣了。

十幾年前讀該書,首先是把該書看成是一本教育隨筆或游記。曾為金先生這位社會學家的觀察之微、文字之美、視野之奇、底蘊之厚由衷地贊嘆??偟挠∠笫牵簞蚴鞘澜绱髮W的“活化石”,是世界大學的“博物館”和“珍品”,只能供人觀瞻,無法復制。而再度重溫《劍橋語絲》,最大的收獲就是不會再把該書當成教育隨筆,而是奉為一種教育哲學或大學理念。書中并不流于表面地觀察眾多的教育現象,即便是不經意間的只言片語也揭示出了大學所蘊含的種種精神與文化。之所以如此推崇此書,亦有如下充分的理由:

其一,《劍橋語絲》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大學的基因。劍橋“是誰設計的?沒有人,劍大是慢慢成長起來的,不是一下子創造出來的”。早在20世紀60年代,劍橋大學的副校長阿什比就用“基因”一詞形容大學的特征,在《劍橋語絲》中,金先生細致入微地解讀了劍橋的基因。讀不懂《劍橋語絲》中的基因,就讀不懂大學的基因,也讀不懂大學的初心,更讀不懂大學的文化和制度。初看“劍橋之經”是制度,本質則是文化。對我國大學而言,少于50年建校歷史的大學(盡管這個提法有些絕對),恐怕談不上有真正的大學基因。

其二,《劍橋語絲》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大學的歷史積淀?!笆菑摹^去’走來‘現在’的?還是從‘現在’走去‘未來’的?”劍橋的發展是“中古”與“現代”的平衡,以“中古”促“現代”是該校長期策略之一。在劍橋看來,“跨越式”發展有可能像運動員跨欄一樣,撕裂褲子!

其三,《劍橋語絲》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大學的定力?!皠虻哪Яκ莻鹘y中一直有變動,在變動中又強勁地維持著傳統?!眲虻陌l展是“靜”與“動”的平衡,以“靜”制“動”是長期策略之一。在特定條件下,大學的“靜”遠比“動”更重要。

其四,《劍橋語絲》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大學的發展目標?!耙婚g偉大的學府,如弗蘭斯納所說,必須是‘時代的表征’?!币凰嬲囊涣鞔髮W,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大學”,更是一個“世界的大學”,她可以超越社會各種組織、民族乃至國家。

其五,《劍橋語絲》可以告訴我們誰是大學的主人。劍橋既是一個學術共同體,也是每一個與劍橋相關者的家園。讓“每個人都只有‘劍橋人’的感覺”,才能塑造出劍橋的靈魂。從校長、院長、教授到校園的敲鐘人,以及校園周邊的書店經理們,都是大學的主人,是這些不起眼兒的“綠葉”襯托了“紅花”。

其六,《劍橋語絲》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大學的“精致”?!皠虻目茖W精神是求真,劍橋的藝術精神是求美?!眲虻?1個書院,都是如此的精致,從博物館到圖書館,乃至校園的咖啡屋,從校園的一樹一草一花一石到學院大門和餐廳的高腳臺,乃至用餐儀式、畢業儀式等,都體現著無法復制的精致。

其七,《劍橋語絲》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大學的“特色”?!皠虻慕逃幌裎餮笥彤?,畫得滿滿的,反倒像中國的文人畫,有有筆之筆,有無筆之筆。真正的趣致,還在那片空白?!睆膶W期設置到考試形式、考試內容等,讓你理解“有形的劍橋”與“無形的劍橋”之區分與本質,乃至更深刻的內涵……

乍看之下,或許會覺得我主觀夸大了《劍橋語絲》的作用。如果不信,建議諸君也找來此書仔細閱覽一番,想必定是“開卷有益”,且“感慨良多”。尤其是“一流大學”的掌門人,不妨都品讀一下《劍橋語絲》,既可以清空一下原有的“內存”,充填新的精神食糧,也可以補充一下缺失的大學常識,還可以緩沖一下“功利”或“過急”的心態。

二、劍橋的特色

(一)劍橋的導師制

此次在劍橋開會,主辦方為每個參會嘉賓都配有志愿者。我的志愿者叫楊帆,是一位來自河南的小姑娘。她本科就讀于上海交大船建學院工程力學系,2016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來劍橋攻讀博士學位,來劍橋已經一年半有余。據她介紹,劍橋大學按照協議每年從中國招收30名博士生,而這些入選者都是“雙一流”大學中的精英。楊帆生活在劍橋的丘吉爾學院,學習在工程系。在我的追問之下,她詳細介紹了劍橋的導師制及自己所享受到的種種益處。劍橋為每一位博士生大致配有五種導師:學院配置的導師有兩種,分別叫Tutor、Mentor;學系配置的導師有三種,分別叫 Supervisor、Advisor、Mediator。不同的導師,角色功能各有分工,既相互獨立,又聯成一體,為博士生提供了高質量的指導和幫助。聽到這里,不由感嘆:劍橋的博士生會有這么多的導師,真乃幸事!

1.何謂Tutor?楊帆認為可譯為“學院生活導師”,相當于我國大學中的輔導員,是劍橋大學31個學院的特色。楊帆在生活上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Tutor,如生病住院、出差簽字、換宿舍等。

2.何謂Mentor?楊帆認為可譯為“心靈導師”,職責主要是給學生提供理想和未來發展的指導,Mentor大都是聲望很高的學者。學生們入學之后,學院都會給他們安排一位Mentor,一般是在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基礎上隨機分配。例如楊帆的Mentor同樣來自工程系。

3.何謂Supervisor?相當于我國的博士生導師,負責博士生的全部學業。在楊帆看來,劍橋的Supervisor與國內的導師相比較,最大的區別是身份平等,絕沒有“老板”與“打工者”之區別。事實上,劍橋舉世聞名的導師制,不僅存在于研究生培養領域,更存在于本科生教育領域。對于每位本科生所選修的每門專業課程,學院都會委派院士或博士生擔任導師,每周以小組為單位上一次輔導課(supervision),多則三四人,少則一人,深入討論,答疑解惑。這是一名普通本科生與院士、學術泰斗甚至諾貝爾獎得主進行當面交流的機會,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布置作業的水平、討論問題的前沿程度,完全不亞于研究生。也難怪牛津劍橋按照慣例,通常都會在畢業幾年后,給獲得了榮譽學士學位的本科生“贈送”一個文學碩士學位。本科生們戲言,大學的課程(lecture)可以不上,因為不點名,但學院的輔導課是絕對混不過去的。

4.何謂Advisor?在我國大學沒有此類體系,楊帆認為應該叫博士生的“學術顧問”,或博士生的“第二導師”。這也是博士生入學之后的“標配”,且要陪伴其到博士畢業。對于博士生來講,Advisor的重要性不亞于Supervisor,因為在博士生中期考試和答辯的最重要環節,Supervisor是不能參加的,而Advisor必須參加。此外,如果一個博士生有了任何學術上的困惑,除了找自己的導師,還可以找學術顧問。

5.何謂Mediator?劍橋的每個系都配有一位專職的Mediator。楊帆說Mediator可以譯成“調解員”或“裁判”,我說Mediator相當于中國的“信訪辦主任”。每當學生與學校、老師、同學、行政人員等有了各種糾紛,都可以找調解員“仲裁”或調解,例如博士生想換導師或轉專業等。

經過楊帆的介紹,終于明白了劍橋的導師制是怎么回事。劍橋的博士生同時擁有多位導師,實在令人羨慕!

(二)劍橋的學院制

眾所周知,學院制是劍橋的特色,但學院與大學的關系到底如何?即使對研究高等教育的人來說還是有些云里霧里。此次赴劍橋,穿越劍橋800多年的時光隧道,在多個學院之間游走,對劍橋的“學院制”終于有了初步體驗。

劍橋共有31個學院。學院相對于大學,產權相對獨立。學院有點兒“私立”的屬性,而劍橋大學則有點兒“公立”的味道,相當于“一國兩制”。嚴格來說,大學也不是我國意義上的“公立”,而是受政府支持,以評議院等機構代表公眾和學術權力進行治理。大學和學院是不同的法人實體,它們之間有一系列的運行約定和規則。先有學院,后有劍橋大學,學院與劍橋實現了“無縫”對接,是劍橋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們下榻在唐寧學院(Downing College),開會在圣約翰學院(St.John's College),每天早餐在唐寧學院,晚宴分別在希德尼·蘇賽克斯學院(Sidney Sussex College)和圣約翰學院。此外,還參觀了國王學院、丘吉爾學院、羅賓森學院、西劍橋(新校區)。我們既看到了劍橋成立于1208年的最古老的學院——彼特學院(Peter House),也看到了劍橋成立于1977年的最新的學院——羅賓森學院。新老學院的“分水嶺”,就是我們下榻的唐寧學院。該學院成立于1800年,在31個學院中,成立的時間居中,故被認為“與老的學院比是最新的,與新的學院比又是最老的”。

在31個學院中,明明都是學院,可英文名稱卻又不盡相同。大多數學院用的名稱是College;第一個成立的彼特學院叫House;還有三個學院叫Hall,如Clare Hall、Hughes Hall、Trinity Hall。學生戲稱這些叫Hall的學院都是前者的“附屬食堂”,因為各學院的食堂也叫Hall。學生的層級不同,對學院的認同感也不同。本科生對學院的依賴度和認同度最高,故校友捐贈給學院的多,給劍橋大學的少。31個學院之間有明顯的貧富差距。其中,富可敵國的是三一學院,聽說三一學院的財富比其他30個學院再加上整個劍橋大學的財富還要多。據說每一步走踏在屬于三一學院的土地上,足以從劍橋走到倫敦再走到牛津。相反,資源相對有限的圣埃德蒙學院還需要租借其他學院的房間給學生住宿,聘請其他學院的老師給學生補課。學生下課后,都要回到學院。學院聘請的院士(fellow)相當于我國的“家教”。越是富有的學院聘請的院士/家教越多,水平越高。

劍橋的“學院制”到底是個啥?先看看眾人的說法:志愿者楊帆說學院是個家,也可以說是學生生活區;克拉克·科爾說學院是寺廟;金耀基說學院是個生活場所;廈大學子邵今是說學院是個社交場所。在我看來,學院既是“學生公寓”,也是“富人莊園”,更是一所“小大學”。事實上,說學院是學生的家或學生的生活區也很有道理。

很顯然,每個人對學院判斷的角度不同,其答案也不同。有人基于建筑,有人基于個人體驗,有人基于文化。在我看來,按照歷史年輪劃分,牛津、劍橋的學院是1.0版,哈佛、耶魯的學院是2.0版,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學院(移植到港澳臺之后,稱之為書院)是3.0版。今天我國的一些大學也辦了書院,應該是4.0版。但如果按照學院/書院的功能和效果劃分,其版本的順序恐怕就應該調過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植的學院/書院都無法具備劍橋的全部功能,因為被縮水或被“抽條”了。

據楊帆博士介紹,劍橋的每個學院在開學后都有一張“全家?!闭掌?,在畢業季反而沒有。這事兒有點兒新鮮。我國大學的“全家?!倍际窃诋厴I季拍攝。奧秘何在?聽了楊帆博士的解釋,才明白。拍“全家?!边x擇的時間節點不同,彰顯的教育意涵也顯然不同。

其中,一些關于學院的小故事也頗為有趣。據介紹,19世紀前建立的學院基本是方庭風格(Quadrangle),只有唐寧學院例外。之所以唐寧學院有一面沒有用墻和建筑圍起來,是因為不遠處的三一學院不想讓唐寧學院把院子圍起來。這樣一來,唐寧的庭院沒有封閉,三一學院就可以保有劍橋最大的封閉式庭院。據說,三一學院每年都要給唐寧學院一筆錢才能搞定此事。后來參觀的丘吉爾學院(成立于1960年)和羅賓森學院(成立于1977年)則擺脫了方庭風格,后者是劍橋最新成立的學院。

所以,人們說學院是個“小大學”,也不為過。一個大學的基礎設施在學院基本都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院負責招收本科生,碩士和博士則由大學的學系負責,招來之后再分到各個學院。學院不受專業限制,每個學院都會招收各個專業的學生,但根據學院的學術傳統和院士資源不同,特定學科的學生會對某些學院有獨特的好感。喜歡數學的同學愿意去三一學院這個家,做牛頓的師弟;喜歡工程的同學愿意去丘吉爾學院;喜歡經濟的同學愿意去女王學院;喜歡劃船的同學愿意去休斯學院。而我說學院是個富人莊園,就在于有的學院是二進乃至三進的方庭,且還有后花園。如圣約翰學院就是三進方庭,一座嘆息橋又把學習區與生活區分開。

經過一番梳理和思考,突然發現劍橋大學的辦學特色或辦學理念,不是在大學(University)層面,而是在學院(College)。學院的歷史不同,形成的制度和文化不同?;蛟S說了這么多,人們對于劍橋學院制的理解還是如“霧里看花”,但也正因如此,才需要人們靜下心來細細體會學院制的真正精髓與內涵。

(三)劍橋的儀式感

與我的志愿者和中國留學生聊天,他們都會不經意地提到初來乍到時令人不適應的儀式感,適應、體驗和尊重儀式感是中國留學生要修的第一課。那么,劍橋的儀式感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學院的正式晚宴(formal dinner)。晚宴貫穿于劍橋學子的整個學習生涯。參加晚宴的所有人都要著正裝,學生須穿學袍(gown),學院的院士們坐在尊貴的高腳桌/貴賓席(high table)上,整個過程充滿了儀式感。餐前酒會活躍氣氛,讓大家先熟悉彼此,結識新朋友;隨著一聲鑼響,大家沿著長長的桌子各就各位,院長或當晚主賓先誦讀拉丁文,之后大家方可坐下,接下來便是西餐的系列程序。通常是三道菜加咖啡,但在一些特別隆重的場合,例如三一學院賴斯獎學金的晚宴上,居然多至八道菜,二樓小夾層里還有現場樂隊為學生們全程演奏古典音樂助興。最后學生起立,等待院士離席,有的院士們轉去內室品鑒雪茄,學生們這才可以照相、唱生日歌、玩擲幣喝酒(penning)游戲,開始狂歡。所有學院的正式晚宴程序一樣,但每周舉行的次數不同。有錢的大學院每天都有晚宴,沒錢的小學院每周至少一次,因為院士們是免費參加。聽了中國學生的介紹,我覺得這不是晚宴,而是師生交流的沙龍。

其次,是劍橋的畢業典禮。畢業典禮是劍橋最講究著裝要求的場合。學生必須身穿黑色長袍(gown),帶白色學術領帶(academic band)和標識學科專業的帽兜,有經驗的人能從帽兜的顏色和質地上輕松看出一個人將要獲得的學位。

畢業典禮均在劍橋參議院大廳(Senate House)舉行。該建筑的功能就是授予學位和大學參議員開會,有時也作為考場。畢業典禮全流程都是用拉丁文完成,授禮次序按學院劃分。各學院的帶路人將學生介紹給典禮主祭(通常是副校長或某學院院長),然后學生雙手合十,逐一上前跪受主祭賜福,請注意是“跪受”。如果因為民族習俗不問,有的學生不想下跪,必須提前向校方提出申請。

最后,則是考試。曾在牛津讀書的梁博士說,牛津的考試儀式感最強。牛津有專門的考試學院,大規模的考試必須到考試學院進行,參加考試必須穿學袍。在考試周的第一天,學院會給你準備一束白色的康乃馨,最后一天準備的是紅色的康乃馨,中間的幾天則是黃色的康乃馨??紙鲆话阌腥豢脊?,也都要穿正裝。一位坐在考場前部的中間,另兩位站在考場前部的兩側,原則上不可走動,以免影響學生考試。正在劍橋讀書的楊博士說,劍橋考試的儀式感不如牛津,學院沒有送鮮花,其他方面大致相同。

已經畢業的夏楊博士則給我補充了一個故事。20世紀90年代,在劍橋大學的一次考試中,有個考生突然提出,要監考的學監為他提供點心和啤酒??忌f:“我堅持我的要求,先生。我不僅是請求,而且是命令您現在給我拿點心和啤酒?!彼瑫r出示了劍橋大學校規的復印件,校規是400年前用拉丁文訂立的,名義上永遠有效。他指出其中不引人注意的一條:參與考試的所有學生,有權在考試過程中得到點心和啤酒。驚訝之余,學監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只得臨時拿來了可樂和漢堡作為替代品。那個機智過人的學生心滿意足地坐在那里,一邊舒服地又吃又喝,一邊答完了他的試題。3個星期之后,劍橋大學給予這名考生罰款5英鎊的處分,理由是:在考試過程中,該考生沒有按照校規帶上佩劍。

大學為何有厚重的儀式感?源自宗教還是源自早期大學的神圣,不得而知。我曾經問過國內的有關同仁:“貴校何時開始有穿學位服、撥流蘇的畢業典禮?”答案幾乎都是“2000年之后”!由此看來,不論大學的儀式感源自何時何處,儀式應該是大學的基因和傳統,最終成為一種制度文化。沒有經過儀式感熏陶的大學生,總覺得缺了點兒什么!而僅僅靠大學開設的禮儀課,恐怕還無法讓儀式感融進血液!在當下國內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不知有多少同學穿著涼鞋就上了臺!

三、劍橋的成功秘訣

(一)劍橋的成功要義

無疑,劍橋是成功的,是令人敬仰的。她就像一個大家族,在八百余年中不停地繁衍,生生不息。雖然已經說不清誰是這個大家族的族長或掌門人,但這個家族的魂還在!

劍橋的31個學院就像是31個孩子,盡管輩分不是很清晰——有的是同母異父,有的是同父異母,有的還有點兒雙胞胎乃至三胞胎的味道,有的還屬于領養的。但總體而言,你把這些孩子從頭至尾看一遍,可以看出他們出自同一家族,具有相同的氣質,既有外在的“形”似,也有內在的“神”似。只是由于經濟狀況不同,其實力及影響力略有區別罷了!

如果把劍橋當作“一流大學的偶像”,大體可以歸納出如下特點:

1.一流大學要有點兒貴族氣兒。這種貴族氣質是全方位的:校園建筑的貴族氣兒、各種儀式的貴族氣兒、教授行為舉止的貴族氣兒、文體活動的貴族氣兒、博物館和圖書館的貴族氣兒、餐廳乃至會議廳裝修的貴族氣兒。學院本科生的單人宿舍里,有專人打掃衛生、疊被子、倒垃圾,關系好的服務人員甚至可以幫學生熨西裝。這與劍橋、牛津歷史上從貴族學校所招收的學生們的教育傳統是一脈相承的。無貴族氣兒,無一流大學品味!

2.一流大學要有點兒繼承味兒。這種繼承味兒就是源于根的,她應該是綿延的、經久的、無斷裂的,即使當下不招人待見,只要沒有危害,千萬不要輕言改革。如果劍橋八百年,每個院長都要改革,恐怕就不是現在的劍橋了!一所大學特色的形成,即使不再需要八百年,少于幾十年也是不夠“特色”!當把改革成天放在嘴邊,絕對改革不出來“特色”,只能是破壞特色!無繼承、無底蘊,無一流!

3.一流大學要有“底線文化”。其中包括質量底線、禮儀底線、管理底線等。比如教學管理的嚴格、畢業審查的嚴格等。例如,劍橋大學沒有補考和重修制度,學生只要有一門課考試不及格,只能退學。當然有的學生抗議此規定,認為該規定不夠人性化。于是個別學院允許補考,但你一定考不過!無底線無一流!

4.一流大學要有統一的“硬件標配”。例如劍橋的31個學院,不管貧富差距有多大,都要有院長官邸,都要有 Senior Common Room (SCR)、Middle Common Room(MCR)、Junior Common Room(JCR),還要有禮拜堂、圖書館、餐廳、健身房等,宿舍要做到每人一間,任何有助于學生成長的基礎設施都不可或缺。無高水平硬件無一流!

5.一流大學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在公平的起點上讓他們競爭。例如劍橋有英國最好的學生、歐洲最好的學生、世界最好的學生,沒必要再把他們分成“三六九等”。無公平無一流!

當然,在劍橋大學的學生之間也流行著一些“坊間傳說”甚至“惡作劇傳統”。比如光腳上房頂夜行、潛入禮堂偷東西、一夜之間把汽車搬上參議院大廳的樓頂等;再如三一學院和圣約翰學院的學生之間為爭誰是第一而以世仇自居,不無黑色幽默。其實,這些“坊間傳說”也蘊含著巨大的集體默契、文化自信和魅力。

(二)劍橋的變遷與轉型

劍橋的成功離不開跟隨時代的步伐轉型。穿行于31個學院之間,流連于康河邊與石橋上,與劍橋的教授、學生隨意交談后,才能體會到:看劍橋,僅僅圍繞著康河是遠遠不夠的。

沿康河而建的大約有十一所學院,其中八所在市中心。那是第一代的劍橋學院,是歷史的劍橋,既透射著滄桑,也折射著貴族氣息。金耀基先生把劍橋分為“中古”與“現代”,恐怕還不足以涵蓋劍橋的變遷或轉型。為了把劍橋800余年的歷史串起來,尤其是從我國語境下的“轉型”角度解讀劍橋,特意去看了劍橋最新的兩個學院和1934年建立的大學圖書館,最后又看了正在建設中的西劍橋??峙轮挥锌戳藙蜃罟爬系膶W院,再看最新的學院,才能真正體會劍橋的發展軌跡。這是此次劍橋之行最大的收獲。

其實,劍橋正在轉型,正在華麗轉身。轉型的過程就是崛起的開始,就是適應時代的發展。800年來,劍橋的最大轉型就是進入新世紀之后正在建設的西劍橋,有點像我國大學擴招以來建設的新校區。西劍橋可以被認為是劍橋大學的新校區,距劍橋鎮大約五公里,由大學負責建設,多是專業學系,與傳統的學院無關。不知道若干年后,西劍橋是否會成為劍橋的另一個中心?劍橋的現代科技學科正在往西劍橋遷移,未來的布局主要是工科和現代技術,卡文迪許實驗室正在陸續進駐,一座座工科大樓和廠房拔地而起。其建筑風格完全擺脫了傳統的方庭建筑風格,全部為現代建筑。當然,西劍橋的建立也不斷遭到學生們的抱怨和調侃,如“田園牧歌式的西劍橋生活”“蘆葦蕩中的西劍橋”“農場上的西劍橋”等,就像國內的大學生抱怨新校區一般。

在卡文迪許實驗大樓的標識牌上,寫著“Cavendish Laboratory Physicsof Medicine”,這幾個單詞引起了我的沉思??ㄎ牡显S實驗室是20世紀自然科學界的傳奇,是電子被發現、中子被發現、原子核結構被拆開等奠基性現代科學發現誕生的地方,有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它旗下有分子生物實驗室(LMB),后來獨立出來了,這個實驗室也有十余位諾貝爾獎得主。我熟悉的夏楊博士曾在該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DNA雙螺旋結構、蛋白質三維結構、核酸測序、蛋白測序等一系列生命科學領域的里程碑就是在那里產生的。這都是源于對自然和生命本質的創新探索,是跨學科融合的產物,標志著20世紀科學發現的“黃金時代”。隨著科研的“集團作戰”和“軍備競賽”,現在已逐漸落后于美國了。聽了夏楊博士的介紹,大致找到了劍橋成功的秘訣及可能“落伍”的原因。

(三)劍橋的廈大學子

在劍橋期間,專門約了廈大學子邵今是做了一次訪談。在過去的10余年中,廈大每年都會有1-2名學子到劍橋讀博士,獎學金或來自留學基金委或來自劍橋大學。邵今是乃劍橋獎學金的獲得者之一。

邵今是同學2014年從廈大外語系本科畢業,后在劍橋獲碩士學位,2015年獲劍橋獎學金,在劍橋教育系讀博士,方向是應用語言學;廈大化學化工學院的金艷婷也在劍橋化學系讀博士,獲得留學基金委獎學金??吹綇B大學子本科畢業之后能在劍橋讀博士,真是羨慕!回想1996年6月底第一次參訪劍橋時,留下的感嘆就是:如果再有機會讀書,一定選擇劍橋!看來此夢只能由廈大學子圓了!

邵今是來劍橋已三年半有余,基本適應了這里的學習環境。他對劍橋最大的感受有兩點。第一,劍橋的學術資源十分豐富。不論是圖書館還是網絡資源,查找資料十分方便,只要你提出學術資料需求,總會有人幫你找到。劍橋的圖書館有三級體系:一是大學圖書館,二是學院圖書館,三是學系圖書館??梢哉f,圖書館無處不在。第二,劍橋的批判性思維訓練十分嚴格。劍橋的導師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訓練。他認為國內來的博士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維,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只有經過1-2年的熏陶,才基本有了批判性思維的意識和概念。以他接觸到的博士生為例,似乎都經歷過批判性思維缺失的“陣痛期”。

邵今是深深體驗到,劍橋的導師很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對話和討論中創造知識。這是劍橋大學最重要的傳統。學院制和導師制確保了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很多新的想法都來源于這類看似非正式的討論。學院里有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和院士,鼓勵學生間進行跨學科交流。他注意到,劍橋對本科生的重視程度超過研究生,本科生獲得的學術資源不少于研究生。

實際上,邵今是談到的批判性思維,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缺失,問題出在學生身上,導師也脫不了干系,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現有的教育體系??煞叛弁?,似乎沒有人正視這個話題,也無人去改變這種現實,更無人愿意承擔這個責任!此次在劍橋,共接觸了三位來自中國的博士生,都談到了自己剛來劍橋讀書時批判性思維的缺乏。難道中國的留學生只有經歷了西方大學的“淬火”或“改造”,才能喚醒批判性思維的基因?

碰巧的是,出國前一天,一位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博士生參加我的沙龍。她的博士論文選題就是《中國初中生批判性思維實驗研究》,當時正在成都的一所初中進行對比實驗。她說自己的導師一輩子都在做這個課題,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齡段進行對比實驗。由此看來,我國教育研究中對批判性思維研究的缺失,也是影響學生批判性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劍橋的霍金

出訪之前,國內就報道了霍金逝世的消息。平時對霍金的關注不多。在他逝世之后,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說霍金曾預言“到2060年,人類社會將毀滅”。讀罷該文的第一感受是:我應該無法趕上那一天。

霍金逝世后,劍橋大學的網站每天都會滾動發布紀念霍金的文章。其中,霍金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只是低頭看腳下?!保≧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not down at your feet.)霍金所在的凱斯學院,在他逝世當日舉行了追悼會。雖然霍金是個世界知名的學者,但其追悼會非常低調。甚至于是否舉行公開葬禮,劍橋大學亦未做出最后決定,尚需等待與霍金家人協商溝通。湊巧的是,當天中午用餐時,經過霍金工作、生活的凱斯學院,看見門口小小的廣告欄上有一張簡單的訃告,大門口的地上擺放著一些哀思霍金的鮮花。紀念的形式似乎有些冷清,駐足的路人也不是很多,但這卻絲毫不影響霍金在學術界的地位和人們對他的敬仰。陪同我們的志愿者楊帆博士,講了一個關于霍金與博士生的故事,令人感動。故事的大意如下:

2014年9月,霍金工作的物理系迎來了一位女博士,名字叫Claire,據說是一位學物理的“女天才”。不幸的是,Claire與霍金患有同樣的病,每天坐著輪椅上學,幾乎無法與人交流。在Claire入學之后,霍金非常關心Claire,自愿擔任Claire的Mentor,經常與Claire交流,給予Claire精神上的鼓勵。一位物理大師,一位女博士,兩人的獨特組合,構成了劍橋物理系一道獨特的“師生風景”。楊帆還補充道:霍金作為劍橋的“名片”,非常喜歡與學生交流,只要時間允許,經常參加凱斯學院的學生活動。真乃一代大師!

講完這個小故事后,楊帆還提及自己與Claire是鄰居,自霍金逝世之后,還沒有見到過Claire。她希望Claire能夠走出悲傷,成為霍金的傳人。

四、結語:看得懂做不到的劍橋之經

如此深度了解劍橋還是第一次。原本希望能夠取到“真經”,可是兩天看下來,看到了真經,也看懂了真經,但要把這些真經移植到國內,且做到不打折扣,還真非易事!正是應了那句老話:“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闭堃娙缦氯舾勺霾坏剑?/p>

1.真正的導師制做不到。雖然國內高校也都在推行本科生導師制,但無法做到像劍橋的31個學院那樣,每周至少與本科生見面一次,做到一對一或一對三、四的輔導,更無法做到每個博士生有五類導師在其身邊。

2.生師比做不到。2016年度,劍橋在校學生總數為18420人。其中,本科生11934人,占64.8%;研究生6486人,占35.2%。劍橋大學教職工總數為11147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終身教職)1686人,合同制科研人員3950人,二者合計5636人。按此計算,劍橋大學的生師比大約是4:1。

3.教學科研人員與教學科研輔助人員之比做不到。如上所述,劍橋有教學科研人員(終身教職)1686人,合同制科研人員3950人,二者合計5636人。而教學科研輔助人員2017人,神職及文秘人員1840人,二者合計3857人。按此計算,教學科研人員與輔助人員的比例大約是1:1.5。

4.考試掛科就退學做不到。在掛科這件事上,我國大學已有補考、重修制度,但不知從何時何校開始,又“發明”了“清考”以及“畢業后大補”等制度,這兩種考試制度劍橋人應該聽不懂。

5.進校園收門票做不到。劍橋沿康河而建的幾個老學院都收門票,價格5-12英鎊不等。其中票價最貴的應該是國王學院,據說是因為里面新立了一塊徐志摩《再別康橋》的石碑。劍橋學生憑學生證,可以帶一位朋友免費參觀。當然,學院不是為了賺這點小錢,而是為了有個門檻,端著一股“范兒”。

6.每逢假期,學生要把宿舍騰出來做不到。劍橋要求學生:假期一律把宿舍騰出來,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審批,留下的同學要集中住宿。騰出來的宿舍做“創收”之用,主要是舉辦各種夏/冬令營,客源主要是中國人。一年下來,至少創收一億英鎊。此次會議正逢春假,我們住的就是學生宿舍,條件很好,價格便宜。

7.一學年只有24個教學周做不到。劍橋和牛津一樣,每學年有三個學期,每學期八周,共計24周,其中還包含最后兩三周是沒有教學計劃的考試復習周,這應該是世界大學中最少的教學周數安排??蓜虺隽?6個諾貝爾獎得主,牛津出了60個諾貝爾獎得主。我國高校每學年的教學周數一般在38-42周不等,看來為了諾貝爾獎,是否可以把教學周數降下來?

8.大學的行政部門、圖書館、IT中心全身心為師生服務做不到。以劍橋大學圖書館為例,劍橋沒有的書,只要世界上有,都會盡可能幫師生找到。再以IT中心為例,電腦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幫師生解決,甚至可以幫師生做幾張動漫式PPT。一個大學行政教輔人員的服務質量與水平,部分決定了大學的教學科研水平。

9.博士學習階段,幾乎沒有課程做不到。此次訪談的四位博士生,在劍橋的第一年,即在正式確認為博士生候選人(Ph.D.candidate)之前的相當于碩士層次的基礎研究階段,只有兩門課程——一門理論專題課,一門方法論課?;旧鲜敲總€教授講一二講,共同完成兩門課程。其他學系里,甚至可以在整個博士培養階段都沒有統一的教學計劃安排。憑個人經驗判斷:我國“雙一流”大學的博士生課程門數,恐怕沒有一個學校低于1000門!每個博士生修的課程恐怕很少低于6門。

10.大量的跨學科做不到。例如,本科生課程的跨學科、研究生科研訓練的跨學科、教學科研機構的跨學科、本碩博住宿的跨學科等。在劍橋,可以說跨學科無處不在。

11.當了校長或院長,不做“學問”做不到。此次會議期間,與劍橋圣約翰學院和克萊爾學院的兩位院長(Master)進行了交流。他們說:當了院長就不能再做學問,必須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對每個教授而言,在“從政”與“從學”之間進行選擇都是痛苦的。當然,“從政”也有好處:校長工資是院長的兩倍,院長工資比教授多一倍(具體數目不詳)。

寫了這么多做不到,絕不是貶低自己的大學。是否非要做到?也沒有想好!究其根源,可能是因為劍橋已有809年歷史,我國近代大學只有百余年歷史,正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階段性導致了這些做不到。至于是否還有其他原因,那就更是“見仁見智”了。

此次劍橋之行,收獲頗豐。唯一的遺憾就是3月22日晚上返回,錯過了3月24日在泰晤士河上舉行的一年一度牛津與劍橋的劃船比賽。

致謝

感謝夏楊博士和志愿者楊帆提供的部分素材,謹致謝意。

猜你喜歡
劍橋大學劍橋博士生
劍橋大學研究發現 運動不足將導致全球每年過早死亡四百萬人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Cambridge Audio(劍橋)CXA80解碼/放大器一體機
劍橋能源周的啟示
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陳桂蓉教授
劍橋現象成功的秘訣
劍橋是最好的起飛平臺
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
——拜根興教授
初三女生出書四本,劍橋大學圖書館悉數收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