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2019-04-22 13:21徐永斌
中國教育科學 2019年2期
關鍵詞:辦學技能社區

徐永斌

在“大豆之鄉、北國糧倉、礦產搖籃、古道驛站”的著名“邊外七鎮”之一的嫩江縣,坐落著一所倍受社會關注、令學生和家長滿意的中等職業學?!劢h職教中心學校。建校以來,堅持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逐漸創新完善“中職學歷教育、成人學歷教育、社會技能培訓”三位一體辦學模式,推進了區域發展,促進了社會公平,助推了經濟增長,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高水平多樣化的人才保障。逐漸探索出一條“定位準確,特色鮮明,興校富民”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一、強化自身特色優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以創辦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的現代化辦學為目標,突出“政府統籌、構建網絡、服務三農”的辦學特色,確立“德育與智育并重、知識與技能兼得、升學與就業雙收”的辦學指導思想;以“思想教育引領教師精神、以科研為動力促進教師發展、以技能大賽為平臺”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全力推進專業設置、教學平臺、服務體系建設與產業匹配、融合、協同發展,設置農林牧漁類、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信息技術類、財經商貿類、文化藝術類等中等職業教育、國家開放大學專業共七大類、30個專業,建成現代農藝技術、畜禽生產與疾病防治、計算機云教室、汽車運用與維修、航空服務、會計、學前教育、電子商務等23個校內實訓室和智慧教室、數字圖書館等信息化教學平臺,致力培養專業技能過硬、職業素養良好、懂經營善管理的綜合技能型人才,為學生走向成才、獲得成功鋪路搭橋。

學校精管理、優質量、創特色、樹品牌,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2015年以來共培養中專以上學歷涉農專業畢業生4209人、培訓農村實用科技人才14.8萬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13.85萬人、就業再就業培訓3.2萬人,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3000人,培育了高菲藝校等創業典型28個,高考升學率保持100%,就業率達到98%以上;2018年建成省部共建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范縣。學校被譽為學生就業創業、農民增收致富、市民素質提高的搖籃。

二、實施多元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實施多元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一)鞏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德育工作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實施“全員、全程、全方位”學生管理,形成“成型、成人、成才、成功”的規范化、科學化、立體式、階梯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致力營造優良校風、班風和學風,加速了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成才觀的形成。二是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以提高中職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核心,堅持“教、學、做”合一,積極推行“任務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法,各專業都按大綱要求制定了明確的技能模塊化過關標準,使學生的技能從入學到畢業做到技能模塊的周過關、月過關、學期過關、學年過關、畢業過關。三是完善學生技能實訓制度,確立“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的人才素質培養模式,建立一、二年級學生在校內、合作企業和課堂之間工學交替,三年級到企業頂崗實習的長效實訓機制,形成“教學—實習—就業”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切實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四是建立校企、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大力實施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聯動開發機制,校企業共同開發校本教材18本、課程26門,打造20個專業精品課程、240個專業微課。五是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采取“彈性學制、半農半讀”形式,建立了流動課堂、固定課堂和“互聯網+農業”大講堂,實行“分段式、實訓式、參與式”培訓模式,積極開展“專業+企業+合作社”技術培訓和技術推廣體系,將技能教學有效延伸到企業、社區、田間地頭,已培養新型農民等鄉村建設精英1100人,培育了以高飛藝校、匯豐農機等為代表的中職畢業生創業典型28個,僅2017年縣鄉村成校共引進示范大豆、小麥、水稻等新品種14個,推廣應用新技術成果8項,帶動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帶280萬畝。六是參加技能大賽和技能考證,使學生畢業后就擁有多種職業資格證書,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大大 加強。

(二)積極開展普職融通辦學,創新人才成長的多元路徑。學校服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民生需求,利用辦學資源優勢,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準開辦了普通高中,通過課程模塊構建,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實現資源共享,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升學教育和就業教育,實現了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互轉互通辦學模式新格局。

(三)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學校堅持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一是發展社會培訓班。學校面向縣域內城鄉居民開展新技術推廣應用、就業、創業、社區教育等培訓班,采取培訓內容、形式與需求相結合,專業理論培訓與企業進行操作訓練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加快推進“專業+產業、教學+推廣、就業+創業”活動,在省內外建立20家就業安置地,2016年以來經培訓后的就業率達92%。二是發展壯大國開大學。充分發揮國開大學專業齊全、辦學靈活、教學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構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展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網絡立體覆蓋全縣城鄉,沒有圍墻的遠程開放大學,努力把學習中心建設成為待業者的培訓站、創業者的訓練站、在業者的充電站、成業者的加油站。三是全力打造嫩江社區教育新品牌。學校構建了以1所社區教育學院為“龍頭”、26所社區居民學校為主體、147個社區教育學習點為基礎的城鄉一體三級社區教育網絡。建立了一支專職104人、兼職96人的專兼職結合教師隊伍和1.5萬人的志愿者隊伍。社區成員對接受社區教育服務的滿意率達80%;社區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培訓率91%、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率35%。社區教育已成為居民文化學習陣地、技能培訓基地,求知求樂舞臺,2015年被省教育廳授予黑龍江省首批社區教育示范縣。

三、完善校企、校校合作機制培養產業適用人才

學校按照區域產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需求情況,依托省內外職業院校和骨干企業,完善校企、校校合作機制,培養產業適用人才。

(一)共建實訓基地。學校緊密圍繞嫩江縣“綠色食品、生物制藥、新型能源、新型礦業、新型建材、現代物流”等產業發展,積極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拓寬合作領域,與縣域電子商務創業園、黑龍江多寶山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構建了科技含量高、職教特色明顯、具有品牌示范效應的汽車運用與維修、航空服務2個校企合作中心和20個校內外實訓就業基地,形成了專業設置向縣域產業集聚、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二)開展“訂單式”培養。大力推進職教與工業園區合作辦學,達成以10項合作協議,編制了《園區崗位需求目錄》,每年園區和學校都分別選派20名企業工程技術人員、60名教師到校到企任教、掛職實踐,校企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實習計劃,共同培養產業適用人才,三年培育訂單式畢業生1100人。

(三)校校合作。學校先后加入由黑龍江省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大興安嶺職業學院等職業院校牽頭的5個省、市職教集團,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向規?;?、集約化、連鎖化方向。

猜你喜歡
辦學技能社區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拼技能,享豐收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畫唇技能輕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