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統計與分析

2019-05-10 01:24卓于波張
數學教育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博士學位數學課程數學教師

李 卓于 波張 勇

?

中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統計與分析

李 卓1,2,于 波3,張 勇1,2

(1.華東師范大學 數學科學學院,上海 200241; 2.上海市核心數學與實踐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241;3.西南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重慶 400715)

采用內容分析法對255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2002年之前每年零星產出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之后雖然部分年份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數量在下降,但整體呈上升趨勢;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主要集中在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5所高校,其他高校相對較少;學科分布主要集中在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其他二級學科相對較少;研究主題以數學學習理論研究最多,其次是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數學教師教育研究,其它主題相對較少;研究方法以混合研究、量化研究居多,質性研究、思辨研究相對較少,設計研究最少.最后從數學教育的學科地位、博士點建設、數學教育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議.

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內容分析

1 問題提出

近年來中國數學教育研究蓬勃發展.在國際上,中國數學教育對外交流日趨廣泛,在各類國際數學教育會議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數學教育學者參與.在國內,數學教育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日益增多[1].隨著數學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了解當前中國數學教育研究的現狀,對未來數學教育研究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有學者從作者單位、研究主題、引文等方面對《數學教育學報》論文進行統計分析,梳理了數學教育研究的現狀[2-8],也有學者對《數學教育學報》下載頻次較高的論文、高頻作者論文進行了統計分析[9-10].

博士學位論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時期某一個學術領域的研究現狀,因此也有學者通過分析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來描述數學教育研究的現狀.例如徐文彬、喻平對2002—2005年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博士點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的23篇博士學位論文選題進行了分析,并與韓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選題進行了比較[11];康玥媛選取了2002—2006年公開發表的34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從論文數量、研究主題、研究方法3個維度進行了統計分析[12];李涵、傅海倫以2002—2009年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下64篇博士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從論文數量分布、院校分布、選題領域、研究主題4個維度進行統計分析,并對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13];呂世虎、劉瑞娟以2002—2011年公開發表的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的92篇博士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從論文數量分布、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引用情況等維度進行了全面的統計分析[14].

總之,以上4篇論文基本聚焦于“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博士點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的博士學位論文.從時間上看,未包括2002年之前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從二級學科上看,未包括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二級學科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事實上,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師范大學曹才翰先生、顧明遠先生、林崇德先生在比較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二級學科招收了李建華、綦春霞、章建躍、朱文芳、康武、連四清、趙繼源等博士生,其博士學位論文也是關于數學教育的.因此,有必要在以上4篇論文的基礎上,補充2002年之前的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原理等二級學科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進行研究.該研究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不僅包括“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博士點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的博士學位論文,也包括“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原理”等二級學科博士點下的數學教育博士論文,還包括“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下“課程論”“教學論”方向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

2 數據采集與分析框架

研究者在“1997—2012年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目錄”[15]的基礎上,增補了遺漏的博士學位論文,同時檢索1997年之前的和2012—2016年的博士學位論文,最終收集到1993—2016年的255篇博士學位論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從博士學位論文的完成年份、授予單位、二級學科、研究主題、研究方法5個維度對所有博士學位論文進行編碼,所有編碼結果的分析同時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

3 數據統計與分析結果

3.1 博士學位論文的時間分布

255篇博士學位論文完成年份時間跨度為1993—2016年,具體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1993—2016年,雖然有些年份的博士學位論文數量在下降,但整體上呈上升趨勢.

1993年顧泠沅先生完成了中國第一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該論文是對其主持的青浦實驗進行的理論總結.六年后,顧泠沅先生又與華東師范大學王建磐校長共同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數學教育博士點指“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博士點下的“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在全國招生.

圖1 研究時間分布情況

1993—2001年,每年只是零星地產出幾篇博士學位論文,有些年份甚至沒有,可能的原因是1999年之前中國還沒有數學教育的博士點,這一時期數學教育學者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較少,只能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或在國內攻讀比較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二級學科來從事數學教育研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顧明遠先生、林崇德先生、曹才翰先生在比較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二級學科招收了從事數學教育研究的博士生,為當時一些從事數學教育的學者提供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

2002年以后,中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數量整體加速增長.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從1999年起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陸續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博士生導師和博士生的數量逐漸增多.其中,2007年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數量達到高峰(31篇),當年除了數學教育博士點產出的博士學位論文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二級學科產出了11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

3.2 博士學位論文的院校分布

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院校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空間分布情況

1993—2016年,中國共有22所院校產出了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其中,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5所高校共產出了218篇,占全部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數量的85.5%.這表明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5所高校在數學教育研究上的優勢.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在中國率先創建了數學教育的博士點.西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緊隨其后也陸續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北京師范大學數學教育博士點設置相對較晚,但20世紀90年代中期還沒有數學教育博士點時,顧明遠先生、林崇德先生、曹才翰先生就已經分別在比較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二級學科招收了李建華、綦春霞、章建躍、朱文芳、康武、連四清、趙繼源等從事數學教育研究的博士生.21世紀初,陳英和教授也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二級學科招收了耿柳娜、王明怡、趙宏、仲寧寧、黃大慶等從事數學教育研究的博士生.

除以上5所高校外,另有17所高等院校產出了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其產出的論文數量僅占論文總數的14.5%.

3.3 博士學位論文的二級學科

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二級學科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二級學科分布

255篇博士學位論文中,共涉及16個二級學科.其中,課程與教學論產出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數量最多,占總數的68.2%,表明其在中國數學教育研究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從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陸續創建了數學教育的博士點到現在,許多高校一直把數學教育博士點作為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下的一個方向,即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

其它15個二級學科產出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相對較少.其中,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產出的數學教育博士學論文最多,占總數的11.4%(29篇),可能是因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這個二級學科可以從心理學的視角研究數學能力、數學學習.例如,林崇德先生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二級學科指導的章建躍、朱文芳、康武、連四清、趙繼源等的博士學位論文,就是從心理學的視角對數學學科自我監控能力、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數學建模能力等數學能力進行深入研究.類似地,21世紀初陳英和教授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二級學科招收的耿柳娜、王明怡、趙宏、仲寧寧、黃大慶等博士生在博士學位論文中研究了小學生的加減法認知策略特點、多位數乘法認知策略、數學應用題表征特點、數學認知能力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中國絕大部分高校都把數學教育作為“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下的一個研究方向,廣州大學已經把數學教育設置為“基礎數學”二級學科下的一個研究方向,而且首都師范大學首次將數學教育設置為二級學科,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數學教育的學科地位.

3.4 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

康玥媛[12]、李涵[13]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分為了數學教學論研究、數學學習論研究、數學教學與學習相結合研究、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研究;呂世虎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分為了數學教學的研究、數學學習的研究、數學課程的研究、數學教育史的研究、數學教育評價的研究、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整體宏觀的數學教育研究[14].參考上述研究分類,結合博士學位論文的題目、關鍵詞、內容,將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分為“數學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數學學習理論研究”“數學教師教育研究”“數學教育評價研究”“數學教育技術研究”等.由兩位研究者分別對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獨立編碼,再討論編碼不一致的研究主題,最終達成一致,從而保證了研究的信度.此外,編碼的過程也進一步驗證了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的劃分.研究主題分布情況見表3.

表3 研究主題分布情況

3.4.1 數學學習理論研究

85篇(33.3%)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學習理論研究的,說明數學學習理論研究是研究者的關注點和興趣所在.數學學習理論研究主要圍繞學生認知、概念理解、問題解決、數感等課標核心詞發展4個維度.維度一,有學者調查了中小學生對統計的認知水平[16];也有學者檢驗了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17].維度二,有學者調查了小學生有理數運算的理解水平[18];也有學者調查了學生導數的理解水平[19].維度三,有學者研究了數學問題解決的認知模式[20];也有學者研究了數學問題解決中模式識別的影響因素[21].維度四,有學者調查了小學生的數感發展規律[22];也有學者調查了小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規律[23];還有學者調查了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發展規律[24].

3.4.2 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53篇(20.8%)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數學課堂教學研究主要圍繞數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特征等.維度一,有學者研究了數學教學模式的重構與超越[25];有學者構建了問題導向教學模式[26];也有學者構建了有效促進數學素養發展的數學五環活動教學模式[27].維度二,有學者研究了變式教學[28];有學者研究了啟發式教學[29];也有學者研究了反思性教學[30].維度三,有學者研究了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31];也有學者研究了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32].

3.4.3 數學教師教育研究

47篇(18.4%)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教師教育研究的,主要圍繞以下主題.一是數學教師知識,例如有學者調查了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PCK)現狀[33];有學者研究了職初和經驗教師間學科教學知識的差異[34];也有學者研究了促進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的策略[35];還有學者調查了職前教師面向教學的數學知識(MKT)現狀[36].二是數學教師信念,例如有學者調查了職前教師數學教學信念的發展[37];也有學者研究了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師信念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38];還有學者研究了數學教師的數學認識信念對教學行為的影響[39].

3.4.4 數學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20篇(7.8%)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課程理論與實踐的,主要圍繞以下主題.一是數學課程國際比較研究,例如,有學者在構建綜合難度模型的基礎上比較了中英兩國初中數學課程的綜合難度[40];還有學者比較了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芬蘭、新加坡6個國家的數學課程標準[41].二是數學課程理論研究,例如,有學者基于IRT的中小學生核心數學素養測試結果研究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學段劃分[42];也有學者研究了國際數學課程價值的趨勢,論述了現代數學課程價值發展的基本特征[43].

3.4.5 數學教科書研究

20篇(7.8%)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教科書研究的,主要圍繞以下主題.一是數學教科書比較研究,例如有學者比較了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6個國家初中數學教科書代數內容[44];也有學者比較了中國和老撾兩個國家數學教科書幾何內容[45].二是數學教科書使用研究,例如有學者構建了教師使用教科書水平模型,并測試了教師使用教科書的水平[46];還有學者研究了教師使用教科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47].三是數學教科書編寫與設計研究,例如有學者研究了小學數學教科書數與運算內容的編寫策略[48];也有學者研究了小學數學新教材例題的編寫特點[49].

3.4.6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研究

15篇(5.9%)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研究的,主要圍繞數學教育史、基于數學史的數學教學、基于數學史的教師專業發展3個維度.維度一,有學者梳理了中國當代中學數學課程發展的歷程與特征[50];還有學者梳理了1902—1949年中國中學三角學教科書發展的歷史[51].維度二,有學者研究了基于數學史的統計概念教學[52];也有學者研究了基于數學史的數學歸納法教學[53].維度三,有學者研究了基于數學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對教師專業發展、數學教育工作室建設的影響[54];也有學者研究了數學史課程對職前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的影響[55].

3.4.7 數學教育評價研究

13篇(5.1%)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教育評價研究的,主要圍繞以下主題.一是學生數學學業成就評價研究,例如有學者運用經典測驗理論(CCT),同時嘗試結合概化理論(GT)研究了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標準化數學成就測驗[56];也有研究者運用項目反應理論(IRT)編制了八年級數學學業成就評價測試題[57].二是學生數學素養評價,例如有學者構建了學生代數素養評價指標體系,評價了學生的代數素養[58];也有學者構建了學生幾何素養評價體系,評價了學生的幾何素養[59].

數學教育技術研究、數學教育哲學研究、數學教學改革實驗研究、數學文化研究、少數民族數學教育研究等主題的博士學位論文數量均低于10篇.以數學教育技術研究為例,5篇(2.0%)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是關于數學教育技術研究的,例如有學者建構了DGS技術與初中幾何教學整合的過程結構,探究了DGS技術與初中幾何教學整合的策略[60];也有研究者構建了數學教師教育技術知識結構框架,設計開發了數學教師教育技術知識水平測量工具,構建了數學教師教育技術核心知識影響因素模型[61].

3.5 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

姚計海[62]、黃興豐[63]、牛偉強[64]等人曾對教育研究方法、數學教育研究方法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探討.呂世虎[14]、康玥媛[12]等從問卷法、訪談法等來編碼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博士學位論文是一項大的“工程”,常采用問卷、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為了能夠從宏觀上把握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從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質性研究、混合研究、設計研究5個維度對研究方法進行編碼.思辨研究是研究者主要運用辯證法等哲學方法,通過對事物或現象進行邏輯分析,闡述自己的思想或理論;量化研究是研究者依靠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及其相關關系進行測量、計算和分析,以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把握[62];質性研究是研究者通過和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對事物進行深入、細致、長期的體驗,然后對事物的質得到一個較全面的解釋性理解[62];混合研究是研究者基于實用主義的主張,在研究過程中同時選擇量化和質性兩種方法[62];設計研究是在真實情境中,在研究者和實踐者合作的基礎上,通過迭代的分析、設計、發展和實施的反復循環,產生基于情境的設計原則和理論[65].兩位研究者分別對研究方法進行獨立編碼,對不一致的情況進行討論,確保研究的信度.研究方法分布情況見圖2.

圖2 研究方法分布情況

3.5.1 混合研究

122篇(47.8%)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屬于混合研究,幾乎占據了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半壁江山.如有學者在博士學位論文中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建構表現的要素,同時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建構表現的類型及建構的來源[66].

3.5.2 量化研究

79篇(31.0%)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屬于量化研究,數量僅次于混合研究.如有學者在博士學位論文中運用問卷法確定初中生數學學習選擇能力的結構,又運用問卷法調查了影響初中生數學學習選擇能力的因素[67];也有學者通過有關圖式理論的驗證性實驗和有關產生式理論的驗證性實驗研究了數學問題解決過程的內在心理機制[68].

3.5.3 質性研究

24篇(9.4%)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屬于質性研究,數量相對較少.如有學者在博士學位論文中通過分析個案的口語報告,結合課后訪談和研究者觀察資料的三角互證,對個案教學計劃決策的具體過程進行追蹤研究,分析歸納出數學教學決策的特點[69].

3.5.4 思辨研究

23篇(9.0%)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屬于思辨研究,與質性研究一樣,思辨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數量也是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數學教育哲學這一研究主題.如有學者采用思辨的方法從數學哲學的角度分析了建構主義的合理性,探討了建構主義對數學教育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并分析了情境認知理論的實質[70].

3.5.5 設計研究

7篇(2.7%)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屬于設計研究,采用設計研究方法的博士學位論文數量最少,并且主要集中在華東師范大學.如有學者采用設計研究的方法研究學生對一元微積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剖析了學生的概念意象,針對學生的概念意象和概念誤解進行了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構建了微積分概念教學原則[71].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采用內容分析法從完成年份、作者單位、二級學科、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等5個維度對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從時間分布來看,2002年之前每年零星地產出幾篇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之后雖然有些年份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數量在下降,但整體呈上升趨勢.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1999年之前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較少,1999年之后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陸續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逐漸增多.

(2)從空間分布來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主要集中在華東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5所高校,其他高校相對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在全國較早創建數學教育博士點.相比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數學教育博士點建立較晚,但當時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二級學科有一定數量的博士生完成了數學教育博士論文.

(3)從二級學科來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主要集中在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其它二級學科相對較少.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自從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在中國率先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到現在,數學教育博士點基本上都是“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博士點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

(4)從研究主題來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最多的是數學學習理論研究,其次是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數學教師教育研究,其他主題相對較少.之所以數學學習理論研究最多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這個二級學科產出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基本上都是數學學習理論研究這一主題.

(5)從研究方法來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以混合研究、量化研究居多,質性研究、思辨研究相對較少,設計研究最少.之所以設計研究最少可能是因為國內研究者還不熟悉這種近年來國際上興起的教育研究方法,同時這種研究需要研究者與實踐者合作,研究過程是設計、評價、修正之間的多重循環,因此給研究者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4.2 建議

二十多年來,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研究主題不斷拓展,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不斷探索,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走著一條不斷成長的道路.當然,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在選題、研究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和解決.

4.2.1 加強數學教育博士點建設

從數量上來看,中國數學教育博士點不斷增多.從沒有數學教育博士點,到1999年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少數高校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到北京師范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創建數學教育博士點,再到近年來陜西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高校也創建了數學教育博士點.博士點數量的增長固然可喜,但統計結果也反映出有少數數學教育博士點產出的博士學位論文不具有連續性,有些年份幾乎沒有.因此下一步應加強數學教育博士點建設,尤其是近年來建立的數學教育的博士點,在數學教育博士點數量增加的同時保證產出博士學位論文的數量與質量.

4.2.2 提升數學教育的學科地位

通過對255篇博士學位論文所屬的二級學科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少數院校把數學教育作為數學一級學科中基礎數學二級學科下的一個研究方向或是數學一級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大部分學校數學教育博士點不屬于數學一級學科,只屬于教育學一級學科中課程與教學論二級學科下的一個研究方向(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這種學科分類方法制約了數學教育的發展[72].提升數學教育的學科地位是數學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將數學教育建設成為數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可以為數學教育提供發展的空間.

4.2.3 拓展、深化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

通過對255篇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分析可以看出,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十分廣泛.但是統計結果也顯示出中國數學教育研究主題還存在一些不平衡現象,有些研究主題受到了較多關注,如數學學習理論、數學課堂教學,而有些研究則很少受到關注,如數學教育技術、少數民族數學教育.應加強以下主題的研究:主題一,數學核心素養研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為建立核心素養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系,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教學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各學科基于學科本質凝練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73].數學學科凝練了數學核心素養,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數學核心素養測評、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課程教學等問題.主題二,數學教育技術研究.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程或教學一直是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時也是ICMI關注的主題,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等問題.主題三,數學教師發展指導者研究.在職教師的專業發展是當今各國都十分關注的問題,然而卻如埃利奧特(Elliot)所說“關于教師專業發展指導的研究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師隊伍的質量,因此要認識到教師發展指導者研究的重要性,開展教師發展指導者的專業發展研究[74].同時,雖然有些主題的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數量較多,但也要進一步提升研究的質量.以數學教師教育研究為例,關于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學科教學知識的現狀調查,且有一些重復,下一步應關注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對課堂教學影響的研究.

4.2.4 加強質性研究和設計研究

通過對255篇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分析可以看出,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以混合研究、量化研究居多,質化研究、思辨研究相對較少,設計研究最少.而教育領域的絕大多數研究對象都適合質性研究,因此下一步應加強質性研究在數學教育研究中的應用.顧泠沅先生也曾指出,中國數學教育研究缺乏“自下而上”的質性研究方法是中國數學教育論文不能與國際數學教育研究接軌的關鍵所在[75].同時萊什(Lesh)探討了數學教育的定位問題,數學教育應該定位為應用教育心理學、應用認知心理學,還是應用社會學?應該定位為純粹科學還是設計科學?萊什認為,數學教育應該更像是一門設計科學[15].因此,應加強設計研究在數學教育研究中的應用.

[1] 張僑平,黃毅英.中國香港數學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顧:“成果”“亮點”“挑戰”與“反思”[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1):32-36.

[2] 李善良.《數學教育學報》載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1996,5(4):1-5.

[3] 陳瑤,李善良.《數學教育學報》載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1):32-35.

[4] 相東升.我國數學教育研究的發展與趨勢——《數學教育學報》創刊13年引文定量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5,14(4):80-83.

[5] 陳勤,田鵬.《數學教育學報》2008—2010年文獻計量學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2,21(2):47-50.

[6] 尹莉,衛愛心.2001—2010年《數學教育學報》施引期刊計量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6,15(4):81-85.

[7] 張定強,陳國蕤.《數學教育學報》內涵新解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3,22(1):96-99.

[8] 俞宏毓.中國數學教育研究現狀分析——基于《數學教育學報》載文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5,24(4):96-99.

[9] 萬家練.對《數學教育學報》下載頻次較高的論文評析——以2010年后的載文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6,25(2):96-97.

[10] 彭上觀.《數學教育學報》論文高頻作者的特征研究——基于1992—2015年載文的實證視角[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2):96-100.

[11] 徐文彬,喻平.中韓兩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的比較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6,15(4):56-58.

[12] 康玥瑗.我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比較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7,16(4):75-79.

[13] 李涵,傅海倫.對我國數學教育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當代教育科學,2011(21):27-29.

[14] 呂世虎,劉瑞娟.2002—2011年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4,23(1):33-35.

[15] 鮑建生.數學教育研究導引(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103-114.

[16] 巴桑卓瑪.中小學生對統計的認知水平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83.

[17] 周超.8年級學生數學認知水平的檢測與相關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156.

[18] 鞏子坤.有理數運算的理解水平及其教與學的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219.

[19] 秦德生.學生對導數的理解水平及其發展規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80.

[20] 喻平.數學問題解決認知模式及其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2:67.

[21] 于文華.數學問題解決中模式識別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132.

[22] 郭民.小學生數感的發展與特征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81.

[23] 劉曉玫.小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規律及其特點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57.

[24] 張丹.小學生數學分析觀念發展過程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199.

[25] 曹一鳴.數學教學模式的重構與超越[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3:116.

[26] 陳燕.問題導向教學的模式構建——職前數學教師的培養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135.

[27] 畢漁民.數學五環活動教學模式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148.

[28] 聶必凱.數學變式教學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123.

[29] 韓龍淑.數學啟發式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201.

[30] 常春艷.數學反思性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166.

[31] 趙冬臣.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132.

[32] 劉蘭英.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188.

[33] 鮑銀霞.廣東省小學數學教師MPCK的調查與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200.

[34] 柳笛.高中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案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157.

[35] 景敏.基于學校的數學教師數學教學內容知識發展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140.

[36] 龐雅麗.職前數學教師的MKT現狀及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157.

[37] 周仕榮.師范生數學教學信念的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140.

[38] 金愛冬.數學教師信念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131.

[39] 王興福.中學數學教師數學認識信念對教學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164.

[40] 鮑建生.中英兩國初中數學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2:112.

[41] 康玥媛.六國小學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國際比較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2:151.

[42] 劉鵬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學段劃分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141.

[43] 顧繼玲.現代數學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72.

[44] 吳立寶.六國初中數學教材代數內容國際比較研究[D].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230.

[45] 高鵬.中老初中數學教科書幾何內容比較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113.

[46] 孔凡哲.教科書質量研究方法的探索——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為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8.

[47] 嚴家麗.“教師使用教科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果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小學數學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141.

[48] 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學“數與運算”內容的教材編寫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364.

[49] 宋運明.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中例題編寫特點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167.

[50] 呂世虎.中國當代中學數學課程發展的歷程及其啟示[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219.

[51] 劉冰楠.中國中學三角學教科書發展史研究(1902—1949)[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257.

[52] 吳駿.基于數學史的統計概念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210.

[53] 王科.HPM視角下數學歸納法教學的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231.

[54] 蒲淑萍.HPM與數學教師專業發展[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191.

[55] 黃友初.基于數學史課程的職前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266.

[56] 劉曉陵.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標準化數學成就測驗的編制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122.

[57] 沈南山.八年級數學學業成就評價測查試題編制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146.

[58] 桂德懷.中學生代數素養內涵與評價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270.

[59] 蘇洪雨.中學生幾何素養內涵與評價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184.

[60] 尚曉青.DGS技術與初中幾何教學整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137.

[61] 戴錫瑩.基于TPMK的數學教師教育技術知識構建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117.

[62] 姚繼海,王喜雪.近十年來中國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與反思[J].教育研究,2013(3):20-24,73.

[63] 黃興豐,翟紅村.數學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并存,各盡其用[J].數學教育學報,2011,20(2):73-77.

[64] 牛偉強,張麗玉,熊斌.中國數學教育研究方法調查研究——基于《數學教育學報》(2011—2015)的統計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6,25(6):88-92.

[65] WANG F, HANNAFIN M J. Design-bas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5, 53 (4): 5-23.

[66] 孫興華.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建構表現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171.

[67] 張文宇.初中生數學學習選擇能力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120.

[68] 張春莉.數學問題解決過程的內在心理機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1997:49.

[69] 楊豫暉.數學教師教學決策研究——基于小學高年級教師的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137.

[70] 謝明初.數學教育中的建構主義:一個哲學的審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91.

[71] 高雪芬.一元微積分概念教學的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207.

[72] 喻平.中國數學教育的當代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1,20(6):1-7.

[7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74] 顧泠沅,朱連云.教師發展指導者工作的預研究報告[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8):31-37.

[75] 顧泠沅,楊玉東.反思數學教育研究的目的與方法[J].數學教育學報,2003,12(2):10-12.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hina

LI Zhuo1, 2, YU Bo3, ZHANG Yong1, 2

(1.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ure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ractice, Shanghai 200241, China; 3.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We di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using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ere was just a few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every year before 2002. There was an overall rise in the number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after 2002, although it decreased in several years.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ere mainly from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Northeast University. There were relatively less of them in othe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ere mainly focus on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nd there were relatively less of them in other secondary disciplines. The research theme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ere mainly focus on the learning theory of mathematics, and secondly it came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ere mainly focus 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mixed researc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speculative research were used relatively less, and the design research were least.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rom the discipline statu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hd program, research theme and research metho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tudy; Doctor dissertations; content analysis

2019–01–10

上海市數學教育教學基地研究項目——數學教師的實踐知能和教師專業發展者的現狀調查(16048/002);上海市核心數學與實踐重點實驗室課題——數學實踐(13dz2260400)

李卓(1988—),男,山東曲阜人,湖北師范大學講師,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主要從事數學教育研究.

G643.2

A

1004–9894(2019)02–0092–07

李卓,于波,張勇.中國數學教育博士學位論文的統計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9,28(2):92-98.

[責任編校:張楠、陳雋]

猜你喜歡
博士學位數學課程數學教師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小學數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研究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淺談高中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養
如何寫好碩士博士學位論文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博士學位論文摘要
博士學位論文摘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