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經濟視野下的鄂爾多斯民俗文化活態傳承的困境與突破

2019-06-11 11:43張帆翟雪艷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1期
關鍵詞:活態傳承旅游經濟突破

張帆 翟雪艷

【摘要】近年來,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拓展和創新,內蒙古北部城市鄂爾多斯,以其獨特的民族地區和豐富的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業,打造“天驕圣地”的旅游勝地,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對鄂爾多斯民俗文化進行充分的利用,促進了該地區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本文站在旅游經濟視野下,關照鄂爾多斯民俗文化活態傳承,探究其困境與突破。

【關鍵詞】旅游經濟;民俗文化;活態傳承;困境;突破

【中圖分類號】K872 【文獻標識碼】A

從20世紀90年代,民俗文化開始被開發出來,并作為一種旅游資源用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向慕名前來的游客展示當地的亮麗名片。鄂爾多斯,作為內蒙古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一座洋溢著現代化氣息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其獨特的民俗旅游資源,在地域特征的差異及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特色和地域差異,稟賦較高,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一、鄂爾多斯民間文化概況

內蒙古大草原一直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故鄉,草原文化源遠流長。在鄂爾多斯地區,蒙古族是“鄂爾多斯文化”的原始載體,更是發展的主體。鄂爾多斯蒙古族創造的文化塑造了鄂爾多斯文化的原始形態。除蒙古族文化外,朱開溝文化、鄂爾多斯青銅文化、河套文化是整個鄂爾多斯文化的組成部分。這個西北東三面為黃河環繞、南臨古長城的地方,毗鄰晉陜寧三省區,既生活著蒙古族群眾,也生活著走西口來的漢族群眾。這里保存了蒙古族古樸的民風,也傳承有晉陜文化風俗,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鄂爾多斯絢爛的特色文化,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許多獨具特色的文化民俗具有寶貴的人文價值,構成了一種別樣的少數民族風。

二、鄂爾多斯民俗旅游現狀與困境

(一)民俗文化旅游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鄂爾多斯民俗學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各類旅游景點的投資不斷增加。大量的民族文化旅游產品,如成吉思汗陵、鄂爾多斯婚禮、查干蘇魯克祭祀等都得到了開發和展示。在開發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時對鄂爾多斯地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增強生態意識、改善生態環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增加。鄂爾多斯在民俗產業化發展中,采取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投資和多方位、多角度的經營發展,以康巴什新區AAAA級旅游景點為依托,以國際文化節、那達慕大會為代表的節日文化旅游產品為出發點,以“康鎮”草原絲路文化景區重點核心項目為載體,鄂爾多斯民俗旅游發展初步實現了產業化經營,具有廣闊的產業前景。

(二)困境

1.民俗文化氛圍逐漸淡化

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隨著社會經濟、教育、科技、交通、信息產業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日漸趨同,甚至在一些具有濃郁地方民情風俗的民族地區,其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圍逐漸淡化,民族文化的地象在逐漸消失?,F代氣息增強,地方性文化與民俗文化被拋棄。鄂爾多斯地區人口以蒙古族為主體, 漢族為多數,但是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作為其民族保護的天然屏障,加之蒙古族人口數量比重較小,所以,在旅游經濟的影響下,地方民族特色消失日漸加劇,民俗文化氛圍逐漸淡化。

2.民族文化旅游失去歷史性與現實性

民俗文化旅游的意義和價值在于體驗不同的文化氛圍,是一場活態的文化傳承。游客將會看到原始的民俗文化,體驗異域情調的經歷。然而,旅游部門在民俗文化旅游的規劃、設計開發、投資建設、市場導入等一系列步驟表明,開發的民俗文化旅游項目是該地區民俗文化的碎片,民俗文化在當前的文化背景中只是一種文化復制。民俗文化旅游所呈現的現象是對民俗文化生活的模擬,比如:鄂爾多斯市“康鎮”草原絲路文化景區、成吉思汗陵周邊牧家樂等項目,實際上失去了民俗的歷史性和現實性。

3.民俗旅游活態傳承對民族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無論形式如何,都存在著真實性發展與扭曲發展的矛盾。鄂爾多斯民俗文化旅游存在同樣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對文化內涵挖掘的不夠深刻。鄂爾多斯民俗文化旅游應該主抓蒙古族文化的精髓,從物質民俗文化與精神民俗文化入手,展示鄂爾多斯地區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氣質。但現實中的景點普遍缺少展示蒙古族日常生活的真實體現,未能很好地把握蒙古族文化的精髓?!岸鯛柖嗨够槎Y”“一代天驕·永遠的成吉思汗”等民族歌舞表演幾乎在各個景區都有演出,充斥著濃重的商業性,缺乏表演的藝術性,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單一而又雷同。民俗文化展示在日常生活中也變得面目全非,地域民俗文化旅游景點都是大同小異,旅游者尋求欣賞地域性的風俗民情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對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的發展喪失了持續性。

4.民俗文化旅游中的管理意識亟需加強

民俗旅游的開發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有一種扭曲原始文化的傾向出現,開發者盲目上一些有利可圖但不屬于民族文化的項目,這樣做僅僅是為了迎合某些涉獵新奇的游客的需求,并沒有把真正的民俗文化以活態傳承的形式凸顯,導致真實的民族文化的內涵被誤讀、扭曲。所以,這樣的偽民俗的項目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管理意識亟需加強。

三、對策

鄂爾多斯地區具有十分豐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包括物質民俗、精神民俗等。其民俗文化有著獨特的精神體現,有著極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下,應注重保持民俗文化的原生態,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合理優化配置,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異域文化的民俗旅游。

(一)開發精彩紛呈的物質民俗文化

依托鄂爾多斯地區現有的伊克敖包、成吉思汗陵,蒙古源流文化園區,“康鎮”草原絲路文化景區等物質民俗景區,挖掘鄂爾多斯地區最獨特、最有優勢的項目,增加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在全力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應將各種民俗文化和旅游點連接成一條直線,打造民俗文化原生態、旅游項目精彩紛呈、具有人文關懷的多功能民俗文化旅游區。

(二)挖掘精神民俗文化內涵,打造優勢旅游文化項目

在選擇旅游項目時,無需要求項目內容是全面的,每個地區應重點發展一個或幾個旅游項目,確定項目的文化主線風格和清晰程度。依托“草原文化”“河套文化”“青銅文化”等文化資源,在傳統的節日如“那達慕大會”,蒙古族祖先的祭祀儀式如“查干蘇魯克祭”等,按照發揚“蒙古馬”精神,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內涵,搭建民俗文化的活態傳承與旅游經濟發展的橋梁,達成旅游經濟視野下的精神民俗文化構建。

(三)體驗蒙古族的日常生活

蒙古族獨特的游牧文化體現出來的日常生活習俗是鄂爾多斯民俗文化中最具表現力的民俗文化資源。諸如蒙古包、勒勒車、馬背放牧等,這些蒙古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以活態展示和游客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為游客帶來不一樣的少數民族風體驗。另外,蒙古族特有的食物,比如羊肉,奶制品等,可以請游客共同動手制作、品嘗;古老精致的飾品、器皿,要為游客展示制作過程等。將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資源加以挖掘、體驗,創新民俗文化活態傳承的體驗,打造別具風格的民族旅游圣地。

(四)合理規劃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

在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還應當考慮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對每個旅游景點的規模和接待總人數都有一個合理的控制。接待設施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優化融資、投資方向和投資結構,提高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文化品位。

(五)加強綜合管理

首先,在一些景點,出現了缺乏嚴肅、合法的管理現象,因而,必須改進和完善各種法律法規。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經營單位要積極協調、溝通,避免出現利益競爭。其次,要保證旅游人力資源的供給基本適應旅游發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旅游從業人員的人才培養培訓計劃,整體上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再次, 各部門的人員設置需合理。

總之,鄂爾多斯民俗文化與旅游經濟之間應該合理地搭建平臺,在旅游經濟視野的關照下傳承與發展本地區民俗文化,使鄂爾多斯文化始終保持著文化自信,并為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曉春.一個人的民間視野[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

[2]奎曾.草原文化與草原文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11).

[3]徐娟.內蒙古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研究[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4(3).

[4]秦兆祥.鄂爾多斯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與產業轉化[J].經濟研究導刊,2011(6).

[5]劉祝.內蒙古民俗旅游開發的現狀與對策[J].經濟論壇,2012(6).

[6]劉野,李夕璨.淺析內蒙古民俗旅游的開發[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3).

作者簡介:張帆(1987-),女,漢族,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人,碩士,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翟雪艷(1987-),女,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碩士研究生,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

猜你喜歡
活態傳承旅游經濟突破
論生態文明格局下江西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
面向文化創意產業的閩南民間故事活態傳承路徑研究
湘西州浦市古鎮發展旅游經濟的思考
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價值與途徑研究
蚌埠市智能旅游與人文環境多元化調研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