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中的課程審議

2019-06-17 01:35肖建霞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經驗博物館班級

肖建霞

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一般要經歷主題的確定、活動方案的形成、活動的實施以及活動結束后的整理和分享這幾個階段。課程審議伴隨著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的整個過程,通過班級——年級組——核心組(由園長室、教科室、課題組試點班的教師組成)三級聯動,解決教師在觀念和知識上的問題、技術和策略層面的困難以及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問題等,進而推動博物館主題活動的開展。

一、借助思維導圖,預設主題活動內容

班級博物館的主題一般提前一個月確定,由班級提出、年級組共同商議決定。確定主題時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有沒有相關的課程資源,二是幼兒是否有經驗。

主題確定后,班級教師進行“事先考察”,預設主題活動內容。教師通過現場觀察、探尋以及文本資料的學習,讓自己“博”起來,尤其是對博物館主題本身的發展歷史、蘊含的文化內涵及其獨特的價值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在考察過程中將收集到的相關信息記錄在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上,以便預設主題活動內容。例如,在紙博物館主題活動開始前,教師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紙的大概種類、常用的紙有哪些、紙的發展歷史及其文化內涵等,同時實地考察美術工作室中的紙倉庫,親身感受紙的豐富多樣性。教師將這些信息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在思維導圖上,以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這種“事先考察”可以幫助教師在頭腦中形成紙的知識網,更好地預測孩子對紙的興趣點,進而預設主題活動內容。班級教師的審議是課程審議的基礎階段,這種“事先考察”就是班級教師對博物館主題活動內容的初步審議,為后續的年級組和核心組審議提供了內容和可能。

接著,不同群體開展頭腦風暴,豐富主題活動內容。班級教師通過年級組的力量,在全園教師、家長和孩子這三個群體中開展頭腦風暴,借助思維導圖突破自身思維的局限,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豐富主題活動內容。例如,在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中,大班教師以“關于紙,你想到了什么”“關于紙,你有什么問題”為主題向全園教師征集問題,邀請家長、孩子一起參與,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將大家想到的相關信息歸類整理,以關鍵詞的形式寫在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上。教師發現孩子的問題豐富而有趣。例如,紙能吃嗎?為什么紙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為什么有些紙硬,有些紙軟?紙張有多大,最大的紙張會比我們的活動室還要大嗎?除了我們班上的這些紙,還有哪些不同的紙呢?而教師和家長提出的問題相對理性,范圍更廣。例如,紙從哪里來?世界上有多少種紙?我們自己能造紙嗎?怎樣節約用紙、愛護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獲得了更多的主題活動內容,還發現了有趣的價值點,也更準確地捕捉到了本年齡段孩子的興趣點,為博物館主題活動內容的確定提供了依據。

在主題活動內容預設階段運用思維導圖,目的在于調動大家的發散性思維。所以,在提問的過程中,大家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無需在意問題的邏輯性和條理性,這樣可以幫助教師打破自身的思維定勢,拓寬思路,更好地預設主題活動內容。另外,思維導圖只是幫助教師思考的工具,不一定出示給孩子看,但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跟隨孩子的經驗隨時作出調整。

二、聚焦活動內容,梳理主題活動線索

頭腦風暴后形成的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內容很豐富,但這些內容是零散的,主題活動的線索還不清晰。這時,需要核心組進行審議,將主題活動的主要線索梳理清楚,找到不斷擴展的課程內容及相關資源。

確定博物館主題活動線索時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主題本身的發展線索,二是孩子經驗的發展線索。我們先根據博物館主題活動的核心價值,初步厘清主題本身的發展線索,再從孩子的經驗入手初步梳理主題活動線索,最后依據新的線索再次進行頭腦風暴,擴展每條線索中的活動內容,尋找相關課程資源。例如,紙博物館主題活動的核心價值是讓孩子了解紙的種類繁多、紙的發展歷史及其文化內涵;通過操作探索各種紙的特性、作用等;嘗試造紙并知道節約用紙。我們從孩子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確定了四條線索:紙有多少種(討論、收集,創設紙博物角)——紙有什么用(探索紙的作用以及紙的相關特征)——紙從哪里來(了解紙的歷史及其文化)——怎么保護紙(延伸到環保、圖書修復、再生紙等)。核心組圍繞這四條線索審議思維導圖中的主題活動內容,發現紙的發展歷史這條線索上的活動內容比較少,而且不易操作,需要尋找相關的課程資源給予支持,比如參觀紙張研究所。核心組對每條線索進行審議,不斷擴充主題活動內容,拓展課程資源,為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

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中的每條線索都是開放的,教師根據孩子經驗發展的需要以及課程資源的調整將各條線索中的活動自由延伸。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是根據知識邏輯來確定主題活動線索,而是跟隨孩子的興趣和經驗來推進。

三、聽取幼兒想法,確定活動脈絡

教師集體審議后主題活動線索清晰了,但每個班級具體如何開展活動,孩子的經驗到底發展到了哪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接下來的重要一步是和孩子共同審議,教師把要做的事講給孩子聽,看孩子有沒有興趣,興趣點在哪里,進而確定主題活動的脈絡。由于孩子的經驗不同,即使主題相同,各班級開展的主題活動的脈絡也不盡相同。

由于孩子參與了前期的討論,對即將開展的博物館主題活動已有所了解,所以和孩子一起審議更多的是要確定博物館主題活動的切入點、孩子的興趣點和活動開展的先后順序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常會以提問的方式征求孩子的意見,比如“你們想先玩什么游戲”“你喜歡玩哪個游戲”等。例如,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中,兩個班級孩子的興趣點不同,主題活動的脈絡就不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前期有收集紙、分享收集紙的故事的經驗,所以對紙的各種特性很感興趣,比如,有的紙可以發出聲音,有的紙可以吃,尤其對宣紙吸水性強等特征很感興趣。于是,教師將主題活動的切入點定在感受紙的特性及作用上,并把孩子收集來的各種紙投放在班級區域里,開展了一系列和紙玩游戲的探究活動,讓孩子自由探索,充分感受不同紙張的特性。在充分操作與感知的基礎上,孩子對紙的種類、特性、作用以及紙背后的文化故事等信息已有所了解了。當孩子提到這么多不一樣的紙都是怎么做出來的時,教師便引導孩子開始造紙活動。在嘗試造紙的過程中,孩子發現自己造的紙很容易破,最后引發了如何保護紙、修復圖書等相關活動。另一個班級的孩子則對造紙本身感到好奇,嘗試自己做一張紙,并在實驗中了解各種造紙材料、工具、紙的發展史等相關內容。盡管兩個班級的主題活動脈絡不同,但都是圍繞主題活動線索展開的,實現了主題活動的核心價值。

教師與孩子一起審議的意義在于了解孩子的現有經驗,順應孩子經驗的發展趨向,進而推動其經驗的增長,避免按照成人的知識邏輯開展活動。而且,博物館主題活動脈絡是不固定的,教師在組織活動過程中要綜合分析孩子的經驗、興趣、課程資源等各種因素,關注主題活動中各活動之間經驗的銜接與聯系,讓前一個活動為后一個活動提供經驗基礎,后一個活動又是對前一個活動提升經驗,切忌照搬他人設計的活動脈絡開展活動。

四、結合活動現場,進行價值判斷

課程審議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隨著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的實施,教師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需要不斷通過審議來推動活動的開展。教師無法對實踐作出判斷或無法確認活動的價值時,就需要借助他人智慧。這時,年級組和核心組結合活動現場進行集體審議。參與審議的教師需要對活動價值以及成效作出判斷,提出意見和建議。

例如,在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紙,但問題隨之而來:這些紙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其實,教師在主題活動開始之前就聯系了南京博物院的紙張研究所,準備帶領孩子們參觀那里的造紙活動。教師對什么時候參觀、是先參觀后實驗還是先實驗后參觀產生了疑問。在審議時,核心組首先幫助教師明確參觀的目的和價值。主張先參觀后實驗的教師認為,先參觀可以引發孩子對造紙的興趣,為接下來的造紙活動提供前期經驗。而提出先實驗后參觀的教師則認為,應該鼓勵孩子先調動原有經驗大膽猜測,嘗試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造紙實驗,后續參觀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引發再一次實驗,因為經過自主探究后再去參觀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這樣的審議有助于教師明確活動的價值,不盲目組織孩子參觀。最終,教師決定先讓孩子做實驗再商定何時進行參觀。

孩子們首先圍繞用什么造紙、怎么造紙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有的認為把樹葉涂成白色就是紙,有的認為把樹枝粘貼在一起便是紙,有過紙漿作畫經驗的孩子提出將蛋托泡成紙糊鋪平造紙。教師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猜測尋找材料、收集工具并動手嘗試制作一張紙。實驗中,孩子們相互質疑并調整。實驗后,孩子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把樹葉涂成白色做成的‘紙一段一段的,沒有繪畫紙好用?!薄皹渲φ迟N在一起一點都不平整,不好用也不衛生?!薄爱嫵鰜淼木€是斷的?!薄暗巴凶龅摹堃慌鼍蜁??!边@時,孩子們急切地想知道紙到底是怎么造出來的。教師抓住時機帶領孩子們去紙張研究所觀看紙張的制作過程,了解古代造紙工藝。其實,這是孩子為自己造紙查證的過程。接著,他們運用自己在紙張研究所獲取的經驗,利用教師提供的工具再次嘗試造紙,并將成品展示在班級走廊上與全園孩子分享。在為期兩周的造紙實驗過程中,教師鼓勵孩子不斷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使孩子的經驗得以增長。

課程審議的過程也是教師觀念轉變的過程。即便是年級組和核心組審議過的問題,教師也要根據主題活動的實施情況以及孩子的經驗水平再次作出判斷,這也體現了教師日常的班級審議很重要,能直接推動孩子經驗的發展,更好地實現博物館主題活動由“一種物品的研究”帶給孩子“多種經驗的獲得”和“多樣性的發展”。結合現場的審議是較為復雜的,不是簡單判定,而是需要對實踐過程和實踐背景進行深入分析,區分不同背景,作出多種判斷,有時需要進行多次才能判定。

五、整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形成新的資源

盡管在博物館主題活動過程中伴隨著教師的不斷反思,但依然無法窮盡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所以,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結束后,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審議與其相關的所有信息,包括目標、線索、活動脈絡、一系列探究活動以及相關的課程資源,形成一個完整的主題課程資源包,為今后開展該主題活動的教師提供參考。

這一階段的審議主要由開展活動的教師和核心組來完成。首先,教師以表格形式梳理相關內容,包括主題活動的歷程、主要活動、指導要點以及心得或反思等項目。開展相同主題活動的班級共同審議該主題活動中的每個活動,內容包括活動材料和經驗的準備、孩子現場活動狀態、活動效果以及今后開展該活動的注意事項等方面。若不同班級開展的是同一活動,則需要整合不同班級的經驗。例如,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中,兩個班級都開展了收集紙的活動,其中一個班級把收集來的各種紙放在博物區展示,讓孩子自由探索,觀察孩子的興趣點,以便開展相應的活動。另一個班級除此之外還開展了講述活動,讓孩子介紹自己帶來的紙以及收集紙的故事。其中一個孩子帶來了紅紙,她說這是過年爺爺寫對聯用的,可以貼在門上,上面有她爺爺寫的“?!弊?。其他孩子因此對原本普通的紅紙產生了興趣,想在紅紙上寫字。經過審議,大家覺得這一簡單的分享引發了孩子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孩子不僅認識了紙的名稱、顏色等顯性特征,還了解了紙背后的故事,而這正是博物館主題活動的價值所在。

在此基礎上,核心組就教師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審議,或由核心組提出問題與教師共同審議。比如,紙博物館主題活動的價值之一就是讓孩子知道節約用紙。兩個班級的教師都認為節約用紙是一種觀念,他們將這種觀念滲透在平時的活動中,采用討論、制定用紙公約等方法讓孩子慢慢養成節約用紙的習慣。但核心組的一位教師提出,討論規則這種“紙上談兵”的方法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導孩子遵守規則,而無法讓孩子切實感受到需要節約用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中的每個活動都要讓孩子親身體驗,所以應該安排適當的體驗活動讓孩子感受到平時用紙太多,要節約用紙。經過思維的碰撞,大家提出可以開展類似“今天你用紙了嗎”的活動,可以是親子參與的,也可以是孩子自己的調查統計。在進行第二輪紙博物館主題活動時,一個班級采用家園合作調查的方法,記錄了孩子一天在家和在幼兒園用了什么紙、用了幾張。從大家分享的記錄中,孩子們發現用得最多的是擦鼻涕、擦眼淚和上廁所所需的紙,畫畫也用了很多紙。在集體統計時,孩子們知道了全班小朋友一天所用的餐巾紙就有48張。這樣的調查統計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每天的用紙量,進而意識到要節約用紙。這種讓孩子直接操作、親身體驗的活動,才能逐步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這個階段的審議旨在回顧博物館主題活動實施的全過程,對主題活動中的每個活動如何體現博物教育的理念提出優化方案。比如,紙博物館主題活動中,教師提供了很多有關紙的游戲,想讓孩子在游戲中感知紙的特性,孩子們對其中的“流沙紙”這一游戲非常感興趣。孩子們運用教師提供的白紙、顏料等材料,自己總結出了簡單的制作方法,即只要在水里滴入自己喜歡的顏料,用筆隨意撥動幾下,再把白紙放進去,數3下拿起來,紙上就會出現五彩斑斕的花紋。孩子們覺得很神奇,不停地變換顏料制作流沙紙。在審議這部分游戲時,核心組的教師覺得雖然孩子對這樣的游戲很感興趣,在游戲中也獲得了相關的經驗,但是還可以考慮通過這樣的游戲進一步推動孩子經驗的生長,整合其他方面的經驗。如果孩子在操作前能先設計一個想做的圖案,然后選擇需要的顏料,有目的地撥水嘗試形成自己想要的圖案,就有可能獲得多樣化的經驗。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教師在借鑒使用經過反復梳理與審議形成的完整的主題課程資源包時切勿照搬,必須進行二次審議,結合班級情況和孩子的經驗進行篩選、判斷或增加新的內容,擬出適合本班孩子的博物館主題活動方案,再經過以上四個步驟的課程審議開展主題活動研究。

在不斷審議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不論是哪一級的課程審議都是針對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中的問題展開的,只有不斷地進行研究,才會有審議的需要,才會有審議的議題。同時,也正是因為不斷審議,才進一步推動了班級博物館主題活動的開展。

猜你喜歡
經驗博物館班級
班級“無課日”
博物館
樂淘淘“先進”經驗
樂淘淘“先進”經驗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露天博物館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關經驗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以牙還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