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通過有效問題設置實現學生立場

2019-07-25 05:48童元春
課外語文·上 2019年6期
關鍵詞:問題設置靈動課堂激發興趣

童元春

【摘要】教師就文本對學生的問題設置是常用的閱讀教學方法之一。它的實質是教師用自己與文本對話中產生的思維火花去點燃學生思維火種的過程。對話教育理念貫徹于閱讀教學,要求我們反思傳統的問題設置方式,通過改變問題設置的策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并學習問題設置,進而逐步學會質疑問難,培養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學生立場;問題設置;激發興趣;靈動課堂;主導問題;開放有度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與現狀

新基礎教育研究目標提出了“成人”“成事”,明確學生觀的更新,提出要認識到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差異性”。新基礎教育理論中特別強調重心下移,關注學生立場。學生立場強調學生的實際狀態成為教育教學的起點和出發點,成為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

問題的設置是閱讀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與策略,包括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問題的設置等。其中,教師就文本對學生的問題設置是常用的閱讀教學方法之一。它的實質是教師用自己與文本對話中產生的思維火花,去點燃學生思維火種的過程。對話教育理念貫徹于閱讀教學,要求我們反思傳統的問題設置方式,通過改變問題設置的策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并學習問題設置,進而逐步學會質疑問難,培養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研究手冊》中提出我們的傳統課堂教學缺乏學生立場,表現為:教師關注認知目標多,關注學生多方面發展少;關注知識點多,關注知識結構少;教師占有課堂教學時間多,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時間少;師生一問一答式活動多,生、生積極有效互動少;教師關注預設教案執行多,關注課堂上動態生成少;教師關注學生知識掌握多,關注學生探究發現少。

二、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問題設置實現學生立場

(一)了解學生,準確定位

維果茨基研究表明,教學要求的確定和實施,不但應符合學生應有的智力發展水平,而且應符合他們在教師的啟發幫助下,經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的水平,這一水平便是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還強調了學習過程是學習者的體驗和課文知識相聯系,才能成為系統,才能獲得發展。建構性學習要求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構知識、應用知識,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由此我們得知,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在問題設置時要實現學生立場,首先應該先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關注學生已有的體驗。例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傳統教學設置的問題:

1.文章介紹百草園生活的哪幾件事?

2.三味書屋中又寫了哪幾件事情?

3. 作者喜歡的是哪里的生活?

4.文章的主題是什么?

關注問題情境設置是否體現學生立場,就會發現這樣的問題設置跟學生的個人經驗關系很少,可以轉換為:

1.你喜歡魯迅筆下的百草園的生活,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為什么?(引導概述文章的內容)

2.魯迅自己喜歡的是哪一種生活?為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

第一個問題的設置就能自然地引導學生去閱讀文章寫的百草園的生活與三味書屋的生活,他不是被動地而乏味地去找寫了幾件事,而是帶著自己的生活經驗、情感態度去整理和歸納他所閱讀到的信息。在第一個問題“你喜歡魯迅筆下的百草園的生活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后創設第二個問題情境“魯迅自己喜歡的是哪一種生活”,第二個問題又直接對第一個問題進行深化,作者的情感態度跟文章要討論的主題相關,就自然引導了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到底文章是批判封建教育對孩子的自由的禁錮,還是對兒時美好歲月的一種追憶?

(二)激發興趣,深入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遍喿x教學中包含著三個層面的對話關系: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核心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所有的對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所以我們不能讓學生的閱讀迷失在教師的問題設置中,而是真正以實現學生立場為核心,關注全體,設置適合全體學生參與的問題。

教學中問題設計很容易陷入程式化、模式化,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特別是考試作為最終的評價指標,很多老師對于閱讀教學緊緊圍繞考試這一指揮棒走,根據考題的常規設計來進行閱讀教學,更容易把閱讀的問題設計搞得僵化而枯燥,碰到語言就賞析,碰到內容就概括,碰到開放性題目就談看法,長此以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堂是僵化死板、缺乏活力的。所有的語文教學的問題設置都應該是根據文本本身的特點,教師應該牢牢地抓住文本中的獨特性與一般共性來設計問題。

例如《春》教學設計(【教例簡述】):

設計一 ?(1)理解課文層次:盼春——繪春——頌春。(2)讀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3)讀析“春草圖”四個句子的描寫內容。(4)“春花圖”五個描寫句各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5)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風的特點具體而形象地表現出來?(6)“春雨圖”中的正面、側面描寫。(7)寫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幾個方面的特點?(8)“頌春”部分歌頌了春天的哪幾個特點?

設計二 ?(1)學生自讀課文。歸納課文提綱。(2)表情朗讀。(3)討論:作者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來描寫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歡哪些?(4)討論:你認為草、花、風、雨這四段哪段最難寫?(5)重點分析“春風段”:特有的性格;特有的氣味;特有的音響;大自然特有的和煦。(6)借鑒此法,集體口頭創作小作文《春風》。

設計三 ?(1)誦讀,理清結構。領會感情。(2)用“同義替換”法指導學生品味、咀嚼課文的語言。a.調換詞語。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改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鉆出來”。b.增刪詞語。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為“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事去”。c.改變語序。如“野花遍地是”句改為“遍地的各種各樣的有名字沒名字的野花,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d.改用平實說法。如“不錯的”句改為“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3)誦讀。領會文中語言文字的精妙。

從以上課例可以看出,課例一是屬于傳統教學設計,而后兩則設計得比較新穎。引發學生的興趣的問題設置,可以是問題內容的創新,也可以是形式的變化,但是一定不能一成不變。例如上文提到的課例一中的問題的設置:“春花圖”五個描寫句各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這篇課文人教版是出現在七年級,在這個問題設置中,對于中小學生,首先就會因“藝術手法”“藝術效果”這樣的專業術語而產生畏難情緒,所以問題的設置要注意問的藝術。而對于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改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鉆出來,好不好?”這個問題,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找到兩個句子不同之處,也許說出來的效果不盡相同,至少不會讓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失去參與學習的勇氣。當然,我們不是一味強調所有教學都應該簡化問題,這里要強調的只是教師應該要盡量做到關注學生立場,通過問題設置讓學生保持學習探究下去的興趣。

(三)靈動課堂,適之而導

作為語文教師,在面對一個班級不同程度的學生時,經常會為一些問題設置的難易程度苦惱,擔心一些問題的設置變成了和幾個學生之間的對話,因為閱讀教學要實現學生立場首先是要關注全體,面向全體,不要讓語文課堂成為一部分學生的課堂。關注學生立場還應該做到要適之而導,就要教師在充分地預設之后抓住課堂學生思維的火花進行點撥,關注課堂生成部分,讓課程成為師生互動的場,讓學生和教師都得到成長。很多課堂很好甚至是完美,那是因為教師對一切皆在把握之中,但是一切都是預設,缺乏課堂臨堂生成部分,可謂是一大遺憾。例如廈門市大同中學游軍培老師《雨霖鈴》課堂主要教學環節設計:

1.整體感知

(1)問:你感受到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2)劃分節奏,學生朗讀。(3)聽朗讀錄音。(4)教師點評,學生再次朗讀。(5)教師指導點評:“一字逗?!?/p>

2.研討探究

(1)找詞中直接抒情(議論)的句子(情語)。(2)文眼句。主旨:傷離別。(3)從文中的借景抒情句中任選一句展開想象,仿照示例。教師示例。(4)學生交流。(5)教師點評。

3.教師總結

在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讀﹑析﹑寫三個環節相錯。就教學環節來看,有朗讀,有賞析,有詩句擴寫。從教學手段來看,有學生的集體展現,有教師的示范,有學生的練習,有學生的個別展示,有全班的交流和反饋。從扣緊文本的角度看,有文本的落實,有跳脫文本的提升。這里面體現的是教師教學設計的合理與機智,也體現了教師對語文課堂詩歌教學把握的功底深厚。在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生成性的內容如下:第一遍詩歌朗讀;第二遍詩歌朗讀;學生找議論句的辨析;學生確定文眼的辨析;學生在改寫詩句環節中充滿個性化的描述。教師課堂生成性的內容:指導第二遍詩歌朗讀中的“一字逗”方法指導;學生找議論句和文眼中方法糾錯與指導;針對學生充滿個性化擴寫恰當機智的點評。一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最靈動的部分無異于是課堂生成部分,因為課堂教學是靈動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是教師與學生間的對話,是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教學中,課堂生成性的東西展示的是學生的思考與獲得,體現的更是教師在既定教學環節與處理課堂把握課堂的一種機智。在想象描寫這一環節,學生有較精彩的表現,學生的語言中有直接抒情式的,有白描式的。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的示范是一種文言夾白的文雅美,而學生的語言體現的是一種學生式的,雖稚嫩卻有千姿百態的美。在這個師生對話的環節中,教師也得到了一種成長。這種成長的前提是學生的成長,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跟教師對話,從而拓展了詩歌文本,提升了詩歌文本,讀出了學生自己心目中的《雨霖鈴》,甚至寫出學生心目中的《雨霖鈴》。

(四)啟發思維,開放有度

在課堂中,老師經常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以引導全體學生的賞讀和擴讀。初看這些問題設置是實現了學生立場的,因為可以人人參與。例如: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畫出來,說說你的理由?這樣的問題在每篇課文中都可以有,但是指向性不夠明顯。我們提倡對于引導閱讀入門的學生,問題可以淺一些,但不是無的放矢,問題隨意。而應該是有明確的指向性,或賞析修辭或評價描寫,或關注寫法或內容或結構等。如問得過于寬泛,在問題的反饋引導上教師是很難歸攏指導的。

關于實現學生立場在閱讀教學中的方法和策略應該還有很多,關注學生立場的本質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作為課堂的主要學習者,教師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僅僅是學習到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發展思維,提升思維能力,培養語文素養??偠灾?,只有關注學生立場,才能實現學生立場。如果教師能時刻做到眼中有學生、心中有學生,一切教學設計圍繞著學生來展開和完成,那么學生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參考文獻

[1]何建強.新課標下如何做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甘肅教育,2019(1).

猜你喜歡
問題設置靈動課堂激發興趣
適時等待,靈動數學課堂的催化劑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設問技巧的思考
打造“靈動課堂”
“先學后教”讓課堂更靈動
培育情感之花 鋪就成功之路
提供語言交往平臺,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少教多學”模式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問題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提升教學智慧,鑄造靈動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