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茬高度對早秈類型再生稻生育期及產量的影響

2019-08-19 01:31胡潤朱勤張玲霞盧春梅吳文革阮新民江雅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13期
關鍵詞:再生稻產量

胡潤 朱勤 張玲霞 盧春梅 吳文革 阮新民 江雅

摘? 要:以早秈615、陵兩優211等2個早秈型品種(組合)為試驗材料,開展了留茬高度對其再生稻生育期及產量影響的試驗。結果表明,陵兩優211、早秈615的留茬高度2~3cm,其再生季生育期長,穗形大,結實率高,千粒重高,但有效穗少;留茬高度25cm,其再生季生育期明顯縮短,有效穗多,穗形小,結實率低,千粒重低;留茬高度15cm,其再生季表現介于兩者之間。因此,從產量、再生率、生育期等方面綜合考慮,早秈類型品種適宜留茬高度為15cm。

關鍵詞:早秈類型;再生稻;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3-0051-03

水稻再生技術因“省工、省力、高效、米質優”等特點,深受種植大戶等新型生產經營者的歡迎,再生稻面積逐年上升。在再生稻的生產中,頭季稻的留茬高度,對其再生季生長發育影響較大。目前早中秈型雜交組合留茬高度多在35~50cm,機械收獲碾壓后稻茬難以恢復甚至死亡,一般再生季單位收獲面積只有70%左右;而機械收獲時留茬低的稻茬,碾壓后恢復快,死亡少。當前對早中秈雜交組合留茬高度的研究較多,而對早秈型品種留茬高度報道較少。因此,筆者開展了早秈型再生稻留茬高度的相關研究,以為早秈型再生稻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裂區設計,以品種為主區,留茬高度為副區。供試品種2個,早秈615(常規品種)、陵兩優211(雜交組合);留茬高度3個,分別為2~3cm、約15cm和約25cm。3次重復,共計18個小區;小區長5.3m、寬2m,面積10.6m2。

1.2 試驗地點 試驗于2018年在池州市貴池區牛頭山鎮萬興圩進行,試驗地地勢平坦,土壤為青絲泥田,有機質28.7g/kg,堿解氮297mg/kg,有效磷8.7mg/kg,速效鉀97.7mg/kg,肥力中等且較為均勻,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為冬閑田。

1.3 試驗管理 試驗頭季稻于4月5日播種,大棚濕潤育秧,4月25日移栽,移栽密度為25cm×13cm,每穴4~5苗;移栽前2d,施用45%復合肥(N-P-K=15-15-15)300kg/hm2、氯化鉀120kg/hm2作底肥,移栽后7d追施尿素150kg/hm2作分蘗肥,齊穗后20d施尿素112.5kg/hm2作促芽肥;收割后2d灌淺水并施尿素75kg/hm2促壯芽。頭季水分管理按“寸水返青,皮水促分蘗,夠苗烤田”進行;再生季注意發苗階段灌皮水,發苗后保持濕潤狀態,不建立水層;抽穗時建立淺水層,齊穗后保持濕潤狀態。病蟲防治主要防治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稻紋枯病等。為便于管理,早秈615與陵兩優211均在7月25日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人工收割。

1.4 調查項目與方法

1.4.1 再生苗動態調查 采用定點定株方法,再生苗萌發后每5d1次,每次定點定株查10穴,直到抽穗為止。

1.4.2 生育進程 記載項目為:收割期、出苗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

1.4.3 再生率測定 再生季有效穗數/頭季莖蘗數

1.4.4 經濟性狀及實產 考察有效穗、穗長、每穗總粒數、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測定小區實產。

1.5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主要在WPS辦公系統和DPS7.05數據分析系統中完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留茬高度對再生苗出苗時間的影響 從表1可見,留茬高度對再生芽出苗時間有影響,但品種間差異不明顯。早秈615(常規品種)和陵兩優211(雜交組合)在留茬高度2~3cm時,達到80%的再生苗齊苗天數分別為9d、7.7d。而在留茬高度15cm和25cm時,均為5.3d和4.7d;說明再生苗出苗時間隨著留茬高度的增加而縮短。

2.2 不同留茬高度對再生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留茬高度對水稻再生率有不同的影響。隨著留茬高度的增加,早秈615和陵兩優211再生稻的再生率隨之提高。經方差分析,主處理間差異呈極顯著,陵兩優211再生率顯著優于早秈615;副處理間,留茬高度25cm再生率最高,明顯優于留茬高度15cm和2~3cm。中早秈615留茬高度25cm和15cm之間差異不顯著,陵兩優211各副處理間則差異極顯著。

2.3 不同留茬高度對再生季產量及產量構成的影響 從表3可知,早秈615、陵兩優211均以留茬高度15cm的再生季產量最高。陵兩優211再生季產量顯著高于早秈615,經方差分析,兩者差異達極顯著水平;2品種各副處理間產量差異也均達極顯著水平。

經分析2品種產量構成因素可知,2品種有效穗均隨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各處理間差異極顯著。但穗粒數、穗實粒數及千粒重均隨便著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趨勢,以2~3cm處理的再生稻穗形大,結實率高,籽粒飽滿度高,千粒重高,25cm處理的有效穗多,穗形小,結實率低,籽粒飽滿度低,千粒重較低,而15cm處理的居于兩者之間。經方差分析,各處理產量因素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2.4 不同留茬高度對早秈類型再生稻生育期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齊苗時間2品種間、留茬高度15cm和25cm間相差不大,均能在收割5d內達到齊苗標準;而留茬高度2~3cm處理的齊苗時間,早秈615需要9d,陵兩優211需要7~8d。從齊苗到始穗期,早秈615,2~3cm處理需要18d,15cm處理需要16d,而25cm處理則只需要12d;陵兩優211,2~3cm處理需要21d,15cm處理需要17d,而25cm處理則只需要14d。從始穗至齊穗期,早秈615,2~3cm處理只需要6d,15cm處理需要10d,而25cm處理則需要13d;陵兩優211,2~3cm處理只需要7d,15cm處理需要10d,而25cm處理則需要12d。從齊穗到成熟期,2品種各處理間歷期接近,相差1~2d。2品種不同留茬高度結果表明,影響再生季各生育階段歷期關鍵是在齊苗—始穗期、以及始穗—齊穗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說明留茬高度對再生季的生育期影響較大,生產中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適當的留茬高度。

3 小結與討論

(1)陵兩優211、早秈615的再生季以留茬高度15cm為宜,表現產量高、生育期適宜;在生產中,留茬高度15cm也適應當前農業機械收割。留茬高度較低,機械碾壓后恢復快。留茬高度偏低(低于5cm時),不利于機械收割,易傷稻樁根部,影響再生苗的萌發;同時,再生季易發生雜草危害。

(2)從再生季生育期和產量構成因素綜合考慮,低留茬處理(2~3cm)有較長的營養生長期,可以保證基部低節位的再生芽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再生芽健壯飽滿,抽穗集中,穗形大,籽粒飽滿,但因只有基部1個節間,再生芽萌發少,死亡風險高。試驗低留茬處理(2~3cm)的有效穗,相比15cm、25cm處理,早秈615分別減少了44.8%和45.9%,陵兩優211分別減少了35.1%和46.2%。高茬處理(25cm)雖有效穗多,頭季收割后不到20d抽穗,因其生長期短,再生芽營養物質積累少,抽穗期長,穗形小,結實率偏低,千粒重低,產量低。而留茬15cm處理有效穗相對較多,穗形適中,產量高,是比較適宜的留茬高度,建議在生產中加以推廣應用。

(3)早秈再生稻因其再生季生育期短,能夠在10月前收割,可充分利用長江沿岸的溫光資源,有利于建立早稻—再生季—油菜耕作制度,恢復油料生產,建議加大油菜—早稻—再生稻全程機械生產技術模式的集成研究與應用。

(4)根據再生率及產量因素的考慮,生產中宜選擇雜交早秈組合,或再生能力較強的常規早秈品種。

參考文獻

[1]任昌福,劉保國.再生稻培植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

[2]施能浦,焦世純.中國再生稻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3]候康平.留茬高度對再生稻生育期和產量的影響[J].作物研究 1991,5(1):32.

[4]鄧貽仁,楊麗,尹洪彬.不同留茬高度對汕優64再生稻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1987. 08.001.

[5]章柏泉,朱堯富,孫曉法.浙733作再生稻留茬高度的研究[J].福建稻麥科技,2001,19(3):20-21.

[6]樊耀清,黃國紅,鄭園生.再生稻留茬高度試驗初探[J].江西農業科技,2004,12:23-24.

[7]高長清,王記安,劉長兵等留樁高度對豐兩優香1號再生稻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5(09):9,11.

[8]蔣廷杰,易鎮邪,屠乃美,等.留樁高度對培矮64S/E32再生特性的影響[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4):359-363.

(責編:汪新國)

猜你喜歡
再生稻產量
“稻+再生稻+馬鈴薯”種植模式適用栽培技術
再生稻促芽追肥機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適應仿形割臺性能試驗與分析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提高玉米產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產量發展趨勢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2018年我國主要水果產量按?。▍^、市)分布
湖南今年推廣再生稻26.6萬公頃
糧食 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創世界紀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