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指引學生視閾 教研推動素養落地

2019-09-10 07:22唐云波閆璟
中學歷史教學 2019年4期
關鍵詞:教研歷史素養

唐云波 閆璟

金秋十月,為進一步加強 2019 屆高三復習備考工作,提高備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并開展了全市歷史學科高三第一輪復習課堂展示交流活動。本次活動緣起于高三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困惑與思考,例如:如何引導教師將用試題訓練建立碎片化知識結構的教學方式,轉換為用科學合適的學習情景建構知識體系。如何傾聽學生的聲音,在同一節課中呈現知識建構從簡單到復雜的分層需求。帶著這些困惑,我們一起進行探索和研究,并在其中收獲了專家的思想,分享了教師的智慧,探索出一條符合深圳市歷史教學研究現狀的教研路徑。

一、從核心素養中尋找教研的出發點

歷史教學需要主題,同樣,歷史教研也需要主題,主題是教研的靈魂。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我們提煉了12個字概括本次活動的主旨,即“重方向、簡過程、理邏輯、練方法”。具體地說,就是方向上,將碎片化的知識教學轉向宏觀化教學;過程上,將能力培養從形式上、理念上的培養轉向可操作、可視化的培養;邏輯上,歷史的基本框架、基本史實通過情境設置和問題引領逐步實現;方法上,訓練學生歷史解釋能力,思考訓練有哪些方法?用什么方法去訓練學生的歷史思維邏輯,意圖通過創建一個基本式,并根據具體情況發展出適合不同學情的變式。在這12個字的指導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市歷史教研發展的創新方式,以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正是我們教研的追求和方向。

二、從活動設計中探尋教研的支撐點

教研需要主題,因為它是教研的出發點,同時,教研也需要活動設計,它是主題的載體,是實現教研主題的支撐點。符合主題需要的活動設計能夠有效地實現教研宗旨,達成教研目標。本次研討活動我們設計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四位老師上課,分別是:坪山高級中學李靜《全球聯系的建立》、羅湖外語學校李麗麗《世界近代社會轉型的文化基因——西方人文主義的發展與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深圳科學高中何冠彬《改變世界面貌的工業革命》、西鄉中學馮威娜《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從地圖看國際秩序的演變》。每位教師授課時間為20分鐘;第二環節是學情調查,由參與課堂的羅湖外語學校兩個班學生現場完成調查問卷,并派代表交流本次研討課的聽課感受;第三環節由歷史課程論專家華南師范大學黃牧航教授做互動點評。整體活動安排的很緊湊,凸顯了四個特點:

第一,內容設計新穎獨特。四節課以最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版)世界近代史部分的三子目為教學內容,時序相聯、因果相關,全面詮釋了整個單元和每節課之間的邏輯關系,充滿了設計感和新鮮感。

第二,素養培養貫穿始終。李靜老師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引領學生正確客觀全面評價全球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李麗麗老師凸顯史料實證素養的培育;何冠彬老師注重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馮威娜老師重在家國情懷的滲透,每節課都無不展現出教師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踐行。

第三,教學設計創意紛呈。李靜老師從生活導入,別出心裁地把“爆米花”帶入課堂,以玉米貫穿課堂,引領學生回顧了新航路的路線,物種交流的積極意義以及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產生的重大影響等。李麗麗老師用自己制作的《歐洲大事年表》,讓學生概括14-18世紀歐洲社會發生哪些變化,引出社會轉型的概念,給出不同學者關于社會轉型的不同觀點,分析原因,并帶領學生尋找思想解放與社會變革的關系。何冠彬老師以曼哈頓的變化導入工業革命,用時間軸,從世界市場形成過程中,了解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作用。情境探究、代表發言,仲裁點評,展現了師生的互動風采,同時他注重引導學生回歸現實:在工業革命4.0時代,我們應該思考什么?借鑒什么?改變什么?具有現實價值。馮威娜老師以地圖為載體來觀察國際秩序的演變,并把課堂引向未來,引導學生思考未來的國際格局體系將是怎樣的?共同期待“人類命運共同體”下,我們的世界走向和平、公正和合理。

第四,學生表現出彩震撼。無論是課堂上學生的表現還是課堂后學生的評課,與專家的互動交流中都展現著學生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情感素養的水準。出彩的課堂、出彩的學生深深地感染并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教師,讓我們深刻地感悟到一句話:“永遠不要小看你的學生”。而此次教研活動設計所體現的“生本”理念和給予學生的自由表達空間讓整個教研活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從專家指引中發掘教研的創新點

教研活動的創新,一直是教研員的不懈追求,除了教研的內容設計、組織形式創新外,教研的價值追求更是每個教研活動的靈魂所在。這次活動中,華南師范大學黃牧航教授在課后與學生和教師一起進行了別開生面的點評,同樣引人深思。

第一,以提問教學參與者的形式激發反思。在評課交流環節中,黃教授沒有采用亮點+問題+建議的常規評課方式,而主要以提問交流的方式開展:

如李靜老師的《全球聯系的建立》一課,在問到物種交流的積極意義時,三位學生回答的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抓住這樣一個細節,黃教授在現場提問了聽講的學生和授課教師,“你認為物種交流的意義和新航路開辟的意義是一回事嗎?”他用這種方式提醒大家它們其實是兩個問題。提醒教師注意課堂提問的角度和目的,提醒學生注意問法。

李麗麗老師在《世界近代社會轉型的文化基因》一課中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但并沒有為學生解讀這個概念,而其實學生也并不十分明白什么是“文化基因”?黃教授現場提問了一位學生:“學過這節課后,你能告訴我什么是文化基因嗎?”學生尷尬地撓著頭說“明白意思,但是說不清楚”,拋出一個問題,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心湖,教師需要反思“我的教學中有哪些概念沒有厘清?”學生需要明確“聽課中哪些概念我還是似是而非?”。

何冠彬老師的《改變世界面貌的工業革命》一課,在說課中說道“要力求做到有任務、有情境、有材料”,黃教授提出了一個經常容易被大家忽視和混淆的問題:“情境和材料有什么不同?”當時何老師做出的回應是:情境是由材料營造,由材料生成的,在基于情境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最后通過任務升華思維。對此,黃教授給我們的啟示是:情境是事情發生的環境,而材料包含了數據統計,情境肯定是材料,但材料不一定是情境。

馮威娜老師的《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一課中設計了一個問題:“國際秩序演變中不變的是國家利益還是大國的主導地位?”黃教授提出“國家利益”和“大國主導地位”在該問題中是一個邏輯層級的概念嗎?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嗎?”可以說,這樣的問題醍醐灌頂,讓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陷入深思。

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評課交流是一種新的嘗試,也是一種更高層級,具有一定難度的方式,它給了我們一個教研活動的新的視角,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個問題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比粘5慕萄谢顒又?,我們評課通常是從所謂專家的視角去尋找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出建議。而提問交流的方式則更好地促進了問題為引導的全方位反思,也能夠促使教師在解答問題過程中深入思考和交流。加德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了我們還是各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了以后,我們都擁有兩個思想?!边@樣的提問過程就是一個交換思想的過程,更是一個交換思維的過程。

第二,以深刻的思想觸發對歷史教育教學的再思考。除了點評四節課,黃教授也闡述了歷史教學中需要把握的四種關系:

(一)講故事和講道理的關系。有專家提出“講歷史就是講故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教學中僅僅講故事,敘述人物、歷史事件的原因、過程、發展、結果等是遠遠不夠的,歷史教學還要講道理,要深入故事的本質,我們教師還需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歷史智慧。

(二)宏大敘述和情境教學的關系。教科書上展示的通常是一個宏大的體系,建構宏觀知識體系也是我們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然而,教學中如果僅有宏大敘述,就會傷害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認知,情境教學可以很好地將宏大的歷史敘述和圍觀的歷史細節結合起來,就如同李靜老師的《新航路開辟》一課以玉米的傳播為切入點,探討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的影響。當下的高考試題也越來越多地謀求這兩者的結合。

(三)學術體系和價值引領的關系。歷史研究求真是第一位的,而歷史教育第一位的則是價值觀引領,立德樹人是2017版課程標準中不斷被強調和突出的。如何在教學中把握好歷史求真和價值引領的平衡,值得我們每一位歷史教師思考。

(四)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關系。從片面追求知識到知識能力并重,在歷史教學中如何處理好二者關系?黃教授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任務驅動、問題引領,設置情境。何冠彬老師很好的示范了如何設置情境和任務驅動。

這四個關系,既是當下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們這一次教研活動的四節示范課中反應出來的問題,黃教授用高屋建瓴的理論指導,給我們的教研指出了方向,每一個關系的處理都應該是我們今后教學和教研關注的重點。

四、從學生評價中挖掘教研的增長點

以往我們的評課環節,以專家和上課教師、聽課教師為主體,站在成人的視角去評價一節課的有效與高效,雖研討充分,卻難免有失偏頗,因為我們忘記了、忽視了這個課堂中最重要的主體,教學的受眾——學生。怎樣讓我們的教研活動不僅符合教師的期待,更能夠貼近學生的需求?怎樣能夠真正實現教學評價的科學、客觀和公正?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設計了現場學情調查環節。四位老師上課結束后,學生手持答題器,針對四位老師的教學寫下自己的感受,結果現場公布于大屏幕上,由學生代表當場講解。通過學情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基本接受較為宏觀的知識建構方式,認為這種新的授課教學方式對高考備考較有幫助,更有助于提升歷史表達能力。在自由發言環節,學生更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位發言的學生指出,四位上課教師準備充分,幫助大家建立了世界近代史知識的整體框架,把政治、經濟、科技聯系在一起;完整的觀課讓大家能夠更加宏觀地看待歷史階段特征,但也提出他的困惑:如上課時間較短,對概念的講解和理解尚有欠缺;一輪復習還需要夯實基礎知識。第二位發言的學生則對宏觀知識的建構方式表示了質疑,希望能引入豐富的史料來實證。第三位發言學生則對四位老師和本次活動提出了贊賞,認為他們準備充分,激起了同學們思考的熱情,很有意義,宏觀知識建構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第四位發言學生更是看到并闡述了此次活動最大的意義:教學相長,公開課不僅應該聽老師的評價,更應該有學生的聲音,學生的建議能幫助教師教得更好,學生學得更好,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學生的參與讓我們的教研活動具備了生命力與活力,也具備了增長點和亮點。

這次研討活動讓我們驚嘆于教師的優秀課堂,驚異于學生的深入思考和表現,驚喜于黃牧航教授的高端點評。精彩的活動設計和研討結果,引發教師和孩子們的持續思考與探索,這便是最好的結果吧!

猜你喜歡
教研歷史素養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新歷史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