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態位視角的我國檔案學科定位探究

2019-09-10 07:22楊佳佳
檔案與建設 2019年6期
關鍵詞:檔案學定位理論

楊佳佳

[摘要]文章運用生態學中的生態位理論,探討我國檔案學科在當今學科生態系統之中的現實生態定位及其提升路徑。首先,結合生態位的態勢理論測定我國檔案學科現有生態定位,發現其趨同、模糊與被動的定位問題。其次,根據定位問題從生態位視角出發認為我國檔案學科的定位應把握生態分離之特色定位、生態重疊之協調定位、生態集群之延伸定位的定位方向。最后,基于取食差異、協調共生與集群延伸的生態理念提出對我國檔案學科定位的建構路徑。

[關鍵詞]檔案學生態位學科生態位

[分類號]G270

Research on the Positioning of Archives Discipline in China Based o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Yang Jiajia

(Department of Library,Intelligence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Based on Niche Theory in ec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listic ec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promotion path of archives discipline in the current discipline ecosystem in China. Firstly, the current ecological orientation of archives discipline in China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niche situation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convergence, ambiguity and passivity of the orientation are found.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ch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orientation of archives discipline in China should grasp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separation, the coordinated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overlap and the extension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clust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cepts of feeding differences, coordinating symbiosis and cluster extensi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orientation of archives discipline in China is put forward.

Keywords:ArchivalScience; Niche;DisciplineNiche

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理論是生態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是描述物種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論[1]。隨著人們認識的進一步深入,這一理論現已超越了生物學范疇,滲透到了大學教育、企業發展、科技研究等領域,并且已經取得了一些很有意義的成果,形成了如城市生態位、企業生態位、組織生態位、信息生態位等新名詞,這些成果是生態位理論的擴展與應用。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生態位理論與檔案學學科的定位探討相結合,從生態位理論出發為檔案學學科在學科生態系統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新視角。

1檔案學科現實生態位分析

生物單元的生態位必定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與其它生物單元相比較而得出。朱春全提出生態位態勢理論用以測定生物單元生態位,他認為生態位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為態,即在過去生長發育過程中某生物單元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狀態;另一方面為勢,即在生態環境中某生物單元所具備的對生態環境或其它生物單元的影響力和支配力[2]。借助生態位態勢理論的測定方法可以窺探檔案學學科在學科生態系統中的相對地位和作用。檔案學學科生態位之“態”可表現于其學科地位、發展水平,“勢”則可體現在檔案學理論對實際的指導能力以及檔案學在整個學科生態系統中的影響能力。

1.1檔案學學科現實生態位之“態”“勢”

(1)檔案學學科生態位之“態”

從檔案學學科在國家學科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來看,我國檔案學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在1990年《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檔案學歸在歷史學下的二級學科歷史文獻學之中。在1997年國家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檔案學與圖書館學、情報學并列設置在一級學科“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類目下。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檔案管理與圖書情報同為“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中,“檔案學”作為二級學科在一級學科“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之中。作為一門只有幾十年發展歷程的學科,檔案學不僅取得了獨立學科地位,而且能在學科之林中享有一席之地,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檔案學在整個學科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并不高,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整個圖書情報檔案學科處于人文社會科學的邊緣,而且檔案學與在信息科學的同族學科(圖書館學、情報學)相較處于生態劣勢。李剛、孫建軍認為:“信息管理研究的學科目前發育比較完善的學科是情報學,在中國,圖書館學和檔案學也一直是弱小的學科。1949年之前,檔案學根本沒有取得獨立學科的地位,圖書館學的狀況要好一點”[3]。

從檔案學自身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國檔案學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復蘇完善、平穩前進、不斷發展三個階段[4]。其理論體系從無到有,并一直在不斷地修正與完善,形成的檔案學學科體系由基礎與應用理論研究、史學研究、應用技術研究、與其它學科之間的交叉與邊緣性研究等構成,研究對象也實現了從檔案室工作到檔案事業的擴展,包括檔案、檔案學科、檔案館(室)工作、檔案宣傳和出版工作、檔案教育工作等。雖然檔案學研究在不斷進步,學科知識體系不斷完善,學科發展軌跡正努力朝一門逐漸成熟的學科延展,但是與同族學科情報學、圖書館學或是其他學科知識體系發展程度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5],且現有檔案學理論中有借鑒國外研究成果或是在此之上進行本土化處理的成分,一些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的研究缺乏原創性與深刻性。

(2)檔案學學科生態位之“勢”

從檔案學理論指導實際的情況來看,自20世紀80年代,檔案學界就開展了對檔案學理論與實際之間二元關系的討論,檔案學界在開展研究時也逐漸形成“理論派”與“實踐派”。20世紀90年代,陳永生圍繞“檔案學理論聯系實際”主題發表了系列論文,認為正確認識檔案學理論聯系實際中的“理論”“實際”的真正涵義,以及把握其“聯系”的方向、層次與中介問題,才能得到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正解。到了21世紀,對于檔案學理論與實踐之間關系的討論依舊熱火朝天,更有以趙屹為代表的學者反思了檔案學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現象。首先,在理論層次,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檔案學理論體系還不夠完善,存在理論“缺位”的現象,對于實踐的指導在某些方面尚缺理論支撐。其次,在實踐層次,目前學者們大多開展的是基礎理論研究,而能直接指導檔案工作實踐的是應用理論,基礎理論到應用理論的轉換需要檔案工作者與檔案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檔案實踐工作者也需要有打破成規的勇氣去大膽運用檔案理論研究者的智慧與成果于實踐。最后,在聯系層次,因為理論既包括對現有實踐經驗的總結,也包括對檔案實踐發展的預測與瞻望,所以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不可能完全同步。對于現有檔案學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本文認為,這種在實踐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理論與現存實踐之間的“脫節”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是客觀條件和規律制約的結果。檔案學理論在實踐中產生并接受實踐的檢驗,但理論對于實踐的指導是間接性的,不是直接給出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法,而是為問題的解決提供觀點和思路,所以理論指導實踐效果的展現除了囿于理論自身的前瞻性,更核心的還是要依靠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練?!爱斚?,我們的檔案學理論不能很好地指導實踐,很大原因不在于理論性過強,過于抽象,而恰恰在于它的理論性過差,概括性不強,不能真正發揮深化認識,指導檔案實踐的功能,從而動搖了檔案學的學科地位”[6]。

從檔案學對其它學科的影響力來看,在當前檔案學發展過程中,社會對檔案和檔案工作的要求不斷變化,從而出現了由于學科交叉而向其他領域滲透的新的檔案學與傳統檔案學并存的狀況[7]??鐚W科研究以檔案學基礎研究為基石,在教學實踐以及研究成果的應用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不僅為檔案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也豐富了檔案學科的研究方法,推進了理論的“新陳代謝”。但在這種趨勢之下,也引發了一些學者的反思。一方面是檔案學對其它學科的影響力較低,潘連根指出:“與圖書館學的信息計量法、引文分析法等為其他學科廣泛采用相比,檔案學理論的影響僅僅局限于本學科之內,對其他學科的‘遷移’或‘延伸’程度極低,在科學家族中是一個明顯的‘消費者’”[8]。另一方面是檔案學學科本位與尊嚴的維護,檔案學在整個學科系統中,勢力相對薄弱,如何在傳統檔案學的理論基石上更加適應學科融合的環境,同時避免強勢學科的侵蝕,是在跨學科研究學術環境中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1.2從生態位視角看我國檔案學科定位問題

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的生態物種受到不同生境因子的約束與影響,其通過占有不同的時間、空間和資源而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相關性。這種相關可分為兩類:一是互助性的相互關系,如原始合作、共棲、共生等;二是對抗性的相互關系,如寄生、捕食、競爭等。通過生態系統中的物種相關性得以窺探檔案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在學科生態中存在的定位問題。

(1)不良競爭誘發定位趨同

在同一個生態群落里,生態位重疊是很常見的現象,重疊部分往往形成競爭,競爭的激烈程度又取決于資源的豐富程度。在可利用資源充足時,整個生態系統趨于穩定,物種之間的競爭關系表現并不明顯;當出現資源匱乏,競爭激烈的結果則是“優勝劣汰”,能力不足者被淘汰。檔案學科在不斷借鑒信息管理學、計算機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優秀理論與知識的同時,“去檔案化”現象也在悄然發生,引發了學界對檔案學科獨立性的思考。所謂的“去檔案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在檔案學科發展過程中,過度移植、嫁接其他學科成果而使自身模糊檔案研究特征;二是檔案學研究人員因盲目推崇其他學科,轉移自身的研究視角,逐漸拋棄檔案學相關研究[9]。在學科之林中,生態位的重疊會引發學科之間對學術資源、社會影響力的競爭,而檔案學如何在競爭之中掌握“優勝劣汰”的生存規則,牢固占領自己的領地,避免學科定位類似或同化的現象,并保持學科獨立性,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學科發展問題。

(2)畸形共生引起定位模糊

在共生關系中,表現最明顯的便是在同一個生態群落里,兩個物種利用同一資源,在彼此的生態位上有一部分的重疊。在檔案學的相關學科中,第一個就是與歷史學的源頭相關性。眾所周知,檔案最初是作為一種史料而存在的,是編史修志的重要信息基礎,檔案學也孕育于歷史學之中,雖然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但兩者在檔案思想、檔案史料等方面還有著密切的知識交流與聯系。第二個就是為檔案學提供技術貢獻的學科,如在信息時代,檔案學與計算機科學技術、新聞學、傳播學、數學、化學工程、物理學、農業科學、電子通信等學科的交叉。第三個是為檔案學學科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原理和理論支持的內容,如管理學的管理技術與方法、教育學中的人才培育方法、政治學相關理論、法學理論等等。在同一生態系統之中,檔案學科如何在與其親緣學科的交流和融合之時擺正自己的位置,實現“協調”而非“畸形”的共生,避免不明其位與本位模糊現象的產生,還需進一步探討。

(3)失衡集群導致定位被動

集群是生態學中的一種適應性現象,表示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為了保證生存和正常的繁殖而生活在一起。檔案學與同族學科圖書館學、情報和文獻學有著高度密切的關系,且在歷史淵源上,我國早至殷商時期,圖書館學與檔案學在實際工作中就已深入融合,情報學的信息檢索、信息服務、知識管理等知識也被廣泛地應用于檔案學之中?,F如今,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同處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生態群,分別面向信息檢索與組織、信息組織與開發和信息利用與保存。三者的一體化研究在本質上把相同的工作系統的結構功能耦合起來,互相溝通、互相補充、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從而形成一個功能上超越三者功能之和的大系統,為社會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10]。集群本是一個便于“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交流的關系,但目前為止,檔案大多以“消費者”的形象出現,借鑒和吸收其他學科的優秀成果,而自身的特色理論方法等卻輸出乏力,引進與輸出的矛盾關系使檔案學與各學科之間的交流關系出現不平衡,檔案學科定位缺乏足夠的主動空間,在同一生境交流時受到牽制,亟需話語權與主動權的提升。

2從生態位視角思考我國檔案學科定位

通過對我國檔案學科定位的現實審視,分析得出在學科生態系統之中檔案學科現實定位存在的問題,現針對上述問題,從生態位視角思考我國檔案學科的定位。

2.1生態分離之特色定位

競爭關系的出現表明檔案學科與其它學科在同一環境生態位上出現了較大的重疊,為保持良性的競爭狀態,維護檔案學科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就必須實現生態位的分離。生態位的分離是同域保持有生態位重疊現象的親緣物種得以共棲、避免激烈競爭的重要手段,而“特色”的存在正是實現生態位分離的關鍵。在學科生態系統中,保持檔案學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最主要的還是要發揮檔案學科的主觀能動性,能動地認識與把握自我的生態位,這種自我認知與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科生態位寬度的擴展、學科生存能量的積累、學科價值的創造的過程。其次,任何種群、個體、社會組織或其它生物單元在一個時空里不可能占據所有的資源,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占據著相對的資源優勢,這種資源優勢若與能力高度匹配,通過提練,就會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的存在正是穩固自我生態位的關鍵。學科的特色定位應聚焦于其是否有獨特之處,并且“特色”的存在不是自封,而是在長期的研究實踐中,形成了被社會廣泛認可的理論、原則、方法等,應該具備社會性的評價尺度。

2.2生態重疊之協調定位

生態位重疊是在生態群落中經常發生的現象,若兩個物種取食同一資源,則兩者彼此的生態位就會發生一部分的重疊。這種共同占有其實為互利共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兩者間可以透過物質和信息的交換而實現彼此依靠、共同獲利。生態學中所蘊含著的平衡、和諧、整體、多樣的理念,目的是實現生態物種與其周遭生態環境的協調互補以及共同進化。檔案學學科的發展不僅要與其他學科和諧共處,實現交流與融合,而且也需注重社會認知度和認可度的提高。檔案學科定位模糊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把握好在與其他學科交流時的位置與關系。兩者之間要想實現互補互利,前提是保持一個平等交流的地位,其次是找尋兩者重疊部分的交匯點,思考對方學科優勢理論應用的預期目標、理論源頭的初始內涵、應用效果的評估展現,然后是保持一個避免“拿來主義”的、建立在批判性思維之上的協調關系。

2.3生態集群之延伸定位

集群是生態系統中不同個體以生存、繁殖目的為導向而聚集生活在一起的暫時性關系,它或者是由自生內在秩序組織,或者是受外力作用的適應性結果。它雖然受到時間限制,但也具備一定的優勢。集群關系的存在,能讓不同個體在短時間內實現信息、物質交流與共享,但不同于共生關系中可利用“它山之石”強化自身,集群帶來的最大便利便是利用空間接近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如果說共生關系的關鍵在于不同個體間能夠共享資源,那么集群則是實現個體到種群的質之跨越,關鍵在于一個種群之中不同個體的相互依存與支持。對于社會影響力較低的學科來說,生態集群是一個積極參與、提高延伸力的好機會,即提升一門學科對其它學科的影響程度。檔案學科應掌握主動權,將自身特色理論高質提練,自信輸出,改善學科交流中的不平衡關系,伴隨集群延伸助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3基于生態位理論的檔案學科定位建構路徑

檔案學學科處于一個有機聯系的眾多學科構成的學科生態系統中,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態位,通過對檔案學科生態位與其物種相關性的現實審視,可以思考得出其今后可持續發展的建構路徑。

3.1基于取食差異性提練學科特色

對檔案學來說,一方面,依托獨特的研究對象錘煉學科特色理論。眾所周知,檔案學是以檔案和檔案工作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與其它學科的最本質區別也在于其研究對象。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檔案之所以區別于其它事物而存在,正因為它具備原始記錄的證據性[11]。相對于圖書館學、情報科學,在信息化進程推進的背景下,檔案學擁有獨樹一幟的研究對象,即信息資源的檔案化管理與人類記憶的長期保存[12]。檔案學的研究對象從檔案與檔案工作擴展到了具備長久保存價值的信息資源,因為數字信息存在真實性、連續性、完整性等方面的問題,在各類信息科學學科中,只有檔案學才能保全有價值的數字信息的真實完整,確保存證功能的實現,彌補數字信息的短板。面對新的機遇,檔案學學科發展更需要將其理論研究升華到信息資源價值保全研究、信息資源的存證能力研究、人類記憶長期保存研究等,基于廣泛的社會需求,強化學科特色研究,不斷拓寬學科覆蓋面,打造屹立于學科之林的強勁根基。另一方面,倚靠獨特的實踐背景展現中國特色。理論指導實踐是學科功能的展現,中國檔案學誕生于中國特色檔案工作實踐中,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情現狀也有力保障了當代中國檔案學學科功能的實現。中國檔案學的特色理論來源無外乎兩種情況:總結實踐成果形成特色理論;應用國外檔案學研究成果于本土實踐。所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檔案學理論,既需要繼承傳統、立足實踐、面向未來,也需要開懷接納、靈活運用、實現創新。我國擁有本國實踐特色的檔案學理論是發展特色檔案學的根基,相關學科與國外優秀檔案學研究成果是輔助,繼承與借鑒彼此擁抱實現中國檔案實踐的創新與探索。

3.2基于共生協調性推促學科融合

在生態系統中,各物種之間的競爭關系雖然非常普遍,但是他們之間由于食物鏈的連接會不斷地發生聯系,相互吸收,相互借鑒,保持所在生態系統的活力。學科的發展亦如是,置身于生態系統中的眾學科彼此之間既能并驅爭先又能攜手并進。社會發展過程中,許多現實問題的解決需綜合運用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這種現實需求是學科與學科之間理論、方法及技術交叉或融合的動力。檔案學學科的發展講求與生態型社會發展的協調共進,這就要與其他學科和諧共處,實現交流與融合。推促學科融合,第一個關鍵點是學科融合之“質”——把握精髓、準確切入。檔案學自身的綜合性學科屬性便于學科融合的展開,但各學科理論與方法包羅萬象,我們需要積極尋求學科之間的交匯點與平衡點,科學掌握適宜檔案學自身發展的研究主題,對其源頭理論進行充分的理解與認識,更要認識到其對本學科發展的優勢所在,把握其學科理論與方法的精髓,精準切入,為檔案學研究注入新鮮血液,實現檔案學發展的橫向拓展。第二個關鍵點是學科融合之“度”——平等交流、牢守疆土。在整個學科生態中,“檔案學的社會公認度還不是很高,學科發展還不夠成熟和穩定”[13]。但學科之間的融合應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既不過謙也不過傲,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學科相對來說比較小,在整個學科體系之中不是熱門學科就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信,不能坦然承認檔案學科與其它社會認可度高的熱門學科之間的差距。且融合的同時應保持檔案學的獨立學科地位,牢牢鞏固自身的學科生態疆土,發揮基礎理論的核心影響力。新鮮的血液應該帶來自身特色的強化而不是形象的趨同,這樣才能實現檔案學研究的理論縱深和與其它學科的融合共生。這種融合共生關系,一方面,給檔案學在新時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支持,使檔案學激發起重要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檔案學可以從與其它學科的借鑒和交流之中看到差距,差距的存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給檔案學的前進帶來動力,避免“優勝劣汰”,而是實現多學科“共贏”、協同進化。

3.3基于集群優勢性延伸學科影響

檔案學在學科生態系統中無時無刻都與其它學科發生著聯系,這種聯系不是單向地借鑒、遷移其它學科知識為我所用,而是雙向地擴展、延伸本學科學術影響力的過程?!把由臁敝傅氖且婚T學科對其它學科的影響程度,即能否給別的學科提供事實、概念、理論和方法。而檔案學的社會性、邊緣性使其置身于多個不同的學科群落,這給檔案學術影響力的發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了改變檔案學在學科生態中的“消費者”形象,檔案學在學科生態群里“不僅僅要引入或借鑒其它學科的理論和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盡量把檔案學科的理論與知識通過檔案學術的形式向其它學科推薦或推廣”[14]。身處于學科群落中,集群共生也許會帶來生存競爭的壓力,但也伴隨著延伸遷移的助力。錢學森在1979年《情報資料、圖書、文獻和檔案工作的現代化及其影響》中認為:“從系統工程的技術角度來看,情報資料、圖書、文獻和檔案都是一種‘信息’,這種系統工程的目的就是信息的存儲,信息的檢索和提取,信息的傳輸和信息的顯示……”針對檔案學處于與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同在的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群落的情況,我們可以將檔案學的基礎理論上升到信息資源管理領域的普適的基礎理論。還可以把檔案學科中對文件管理的優勢經驗推廣至其它文件管理領域;將“職能分類法”推廣至行政管理學領域;將檔案實踐中的信息導航、數據挖掘、保證資源長期可獲取的技術與數字人文領域相融合;基于驗證轉錄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技術擴展服務邊界等等。通過與其它領域的優勢互補,實行技術或者理論共享。這不但是為檔案學“增值”的過程,也是擴大檔案學在其它學科中、在整個社會中的影響力的過程。

注釋與參考文獻

[1]金波.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82-83.

[2]朱春全.生態位態勢理論與擴充假說[J].生態學報,1997(3):324-332.

[3]李剛,孫建軍.從邊緣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學科范型嬗變[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5):5-13.

[4]馬雙雙,古琬瑩,高勝楠.改革開放后我國檔案學學科演變過程及特點[J].檔案與建設,2018(8):8-12.

[5][8]潘連根.正確認識檔案學的學科地位[J].浙江檔案,2018(9):16-18.

[6]張江珊.檔案學獨立學科地位支點的理性思考[J].山西檔案,2012(5):54-57.

[7]宋魏巍.檔案學跨學科研究評析[J].檔案學通訊,2011(4):58-61.

[9]顧麗婭.檔案學科“去檔案化”現象及對策研究[J].北京檔案,2016(3):18-20.

[10]譚琤培.圖情檔一體化新論[J].浙江檔案,2000(3):10-11.

[11]]裴友泉,裴斐.學科、學者與學術——關于檔案學研究的哲學思考[J].檔案學通訊,2013(2):4-7.

[12]劉家真,廖茹.檔案學的本質特征與可持續發展[J].檔案學研究,2010(6):4-8.

[13]周璐.從數據統計看中國檔案學的學科地位[J].檔案與建設,2009(10):14-18.

[14]周林興.中國檔案學術生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20.

猜你喜歡
檔案學定位理論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理論”與“實踐”
難與易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巧用“余數定位”,突破周期函數的計算問題
盛滿理論
檔案學學科入門指導課程專題設計探討
中國檔案學研究
學術批評語境下檔案學理論研究的批評
檔案學會行政化表現及利弊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