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環境下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20-01-11 08:44王晶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

【摘要】產教融合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根據高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特點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對內蒙古民族大學校企合作環境下的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校企合作 數字媒體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

內蒙古民族大學地處內蒙古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高校,也是國家“十三五”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支持高校。通遼市是全國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歷史遺跡豐富,旅游資源豐富。

一、內蒙古民族大學開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局限性

首先,在全國高等學校排名中,內蒙古民族大學屬于排名較靠后的二本院校,其計算機學科也并非傳統優勢學科。其次,內蒙古通遼市也僅屬我國四線城市,它以農業、畜牧業、煤礦和旅游業為主要支柱產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信息學科向文化藝術領域拓展的新方向,是隨著創意產業的發展而興起的,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興學科,其專業的定位與我國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市場的需求密切相關。顯而易見的,在這樣的學科背景和環境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學科建設存在較大局限性。

(一)師資力量薄弱

內蒙古民族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工學)于2016年首屆招生,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是在原教育技術學教研室基礎上成立起來的。教研室原有教師6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2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位5人,其中教育學碩士3人,軟件工程碩士2人。后退休1人,新進1人,藝術學碩士。由此看來,現有師資力量很難滿足工學專業授課需要。

(二)專業生態環境不足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屬于工學與藝術交叉學科,因此,它是在傳媒學院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和計算機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美術學院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上申報獲批的。但由于這四個專業分屬傳媒學院、計算機學院和美術學院等三個學院,最終導致教學科研工作的凝聚出現一定困難。

(三)實驗教學資源短缺

2016年專業建立之初,專業僅有“教育技術學機房”(60機位,2008年建設)、“常規媒體實驗室”和“數字攝影實驗室”三間實驗室,其主要服務對象是教育技術學(師范)專業學生的師范技能培養,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環境需求相去甚遠。

(四)實訓環境不足

實訓環境不足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沒有專門的實訓設備;其次,沒有對行業前沿技能熟知的教師指導實訓;最后,沒有與行業需求緊密相關的實訓項目。

(五)沒有實習基地

由于內蒙古民族大學地處通遼市,通遼市屬于四線城市,游戲動漫相關行業幾乎為零,因此,在本地難以完成實習任務。

(六)培養目標不清晰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屬于計算機科學、藝術學的交叉學科,不同高校根據自身的學科環境和現有專業設置選擇了不同的專業方向,有的偏重廣播電視編導后期,有的偏重游戲設計,有的偏重手機前端設計。

二、校企合作環境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入選“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基地”項目

2017年4月,內蒙古民族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入選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的“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基地”項目,項目是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鳳凰衛視集團·鳳凰教育啟動實施,以“數字媒體生態資源協同創新育人平臺”為核心,打造“數字媒體專業人才聯合培養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中心”“高校數字媒體產業園區”四位一體的數字媒體生態體系。

(二)聯合合作企業共建人才培養方案

在內蒙古民族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成立了以教學院長為組長,學科骨干教師和鳳凰教育集團課程專家、平臺教師共同組成的工作組,共同商討培養方案的制定。

1.根據我校具體情況,通過市場調研,確定我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方向為計算機游戲設計。

2.結合市場需求,參照其他高校相關專業標準,確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

3.構建符合專業方向的一體化課程體系,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工程設計為導向,將學科平臺課、專業課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及專業實踐有機組合,學生在前五學期完成校內基礎課程,第六、七學期進入鳳凰實訓平臺完成專業方向課,第八學期在鳳凰實訓基地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更加符合產業要求。具體設計如下:

校內模塊主要包括:基礎與概論課程(包括色彩、造型、概論、傳播學等);基本技能模塊(包括攝影攝像、圖像、視音頻處理、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計算機網絡等);數字媒體技術數學基礎模塊(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等);數字媒體技術基礎模塊(包括計算機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系統與網絡技術、計算機圖形學與數字圖像處理、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音頻處理技術等)。

鳳凰集團企業模塊主要包括:游戲開發技術模塊(包括游戲技術基礎、游戲架構設計、游戲程序設計、游戲引擎應用與開發、游戲策劃、游戲產品運營與推廣等);創新創業模塊(包括數字媒體產業前沿等)。

(三)師資隊伍建設

以數字媒體、網絡技術與文化產業相融合而產生的數字媒體產業,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長。就業行業廣泛分布在:媒體、互聯網、IT軟件、廣告、教育培訓、網絡游戲、電信運營、系統集成、房地產等行業。高校在職教師由于缺乏行業背景,同時由于高校人才培養方案每四年更新一次,使得大學生所學知識與市場前沿需求有一定時間延遲,不利于應用型學科人才培養。內蒙古民族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在于鳳凰教育集團校企合作過程中,集團派駐具有企業項目開發經驗的技藝精湛、充滿活力的“企業教師”授課,有效彌補了上述缺陷,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師資保障。

(四)共建實驗實訓教學環境

自2016年以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與鳳凰數字媒體教育共建了一間產教融合示范基地——鳳凰數字媒體云教室,包括鳳凰數媒云桌面教學平臺服務端4套;鳳凰數媒云桌面教學平臺客戶端100套;教師專用教學設備2套。企業投入的資金500萬,學校投入資金548萬。這極大滿足了學生實訓的需求。

(五)共建課程

計算機游戲設計行業有著嚴格的行業產品開發流程,內蒙古民族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結合在第六、七學期進入鳳凰實訓平臺完成專業方向課,第八學期在鳳凰實訓基地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契機,與鳳凰集團共計聯合建設了16門專業方向課,共同確定課程大綱和授課方式,既結合了行業需求,又融入了學校人才培養理念。同時,在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期間,實行“雙導師”制度,企業導師負責學生的行業認知和技術培養,校內導師負責規范學生達到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各項標準。雙方共同努力,為培養既符合行業要求,同時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祝媛媛,詹婧嫻,吳紹艷,曾衛娣,劉藝,盛希群.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77) :1.

[2]趙碧云.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9,(43) :16.

[3]吳蔚書.產教融合構建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2019,(20) :92.

[4]繆文南,陳雪嬌,馮金垣.校企合作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微型電腦應用,2019,(10) :18.

本文系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數字媒體技術在“一帶一路”民族高校產教融合領域的應用現狀與問題研究》(項目計劃編號:NJSY18167項目負責人:王晶)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
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參賽經驗與總結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產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