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培養

2020-07-04 02:04呂瓊連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個性化培養語文教育小學

呂瓊連

摘 要:小學是個性化培養的重要階段,現代化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越來越重視,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個性,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性化發展得到充分體現和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個性化培養;語文教育

語文是一門充滿創造力的學科,學生個性的發展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教育,個性的發展不僅要靠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個性,釋放天性,才能讓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疏通情緒管道,認識自我個性

小學生正處于個性展露和發展的時候,但是由于學校要求整齊劃一的規矩,讓學生開始膽怯并不愿意展現自己。漸漸地學生就開始跟隨同伴同學的行為,認為自己的一些個性是不符合常規的,制定的各項規定會讓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限制。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保留自己的個性才能獨一無二,四年級上冊第一組《觀潮》就是一篇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個性的課文。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自己的個性,教師引導學生保留自信的同時,也要讓學生知道個性對自己的利弊,才能促進個性發揮更強大的力量?!队^潮》中的人物非常多,面對觀潮的時候觀潮的人們出現的時間、站立的位置,都取決于人們個性。觀潮還沒到的時候,人們已經到來了,在海塘大堤人山人海,這群人的個性是爭先恐后想去看看錢塘江大潮的奇觀。在這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那有沒有人是不想那么早去觀潮的呢”“那些不那么想去觀潮的人是不是不想要自己”,學生思考后會明白人和人之間思想是有區別的。有些人不喜歡湊熱鬧,有些人急性子想要看到完整的大潮,還有些人會拍照記錄下來,每個人對觀潮的反應都不一樣。而這種區別就是個性性格的區別,人們的個性是自己獨有的性格特點,而學生的個性養成完全取決于教師和家庭的影響,還有學生自己接觸到的世界的模樣。通過《觀潮》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個性,開始慢慢認識自己的個性。

二、施展自我才華,了解學生天性

小學生有非常強烈的表達和表現的欲望,因此教師需要準備一個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積極學習、好學好問的個性,增強學生發展個性的自信心。四年級下冊第三組《蝙蝠和雷達》,就是培養學生好奇心、熱愛探究的個性,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提醒學生預習,在上課的時候展示飛機是如何飛行的,在漆黑的夜空中視線不清楚的情況下,當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如何發現并及時躲避,飛機雷達又是根據什么原理發明的。提出這樣的問題后,再講述蝙蝠這種動物,是一種不靠眼睛視力飛翔的動物,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晚上飛機的飛行要根據蝙蝠的習性進行創造?”,當有學生回答是因為飛機和蝙蝠都在黑夜中進行,教師就可以了解到學生善于思考并且勇于表達的性格,用引導性格變成個性,讓善于思考和勇于表達變成學生的個性。教師還可以讓喜歡看課外書的學生向班級同學介紹蝙蝠,而愛好研究科技的學生介紹一下飛機是如何識別到障礙物的。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展現出自己的才華,才能讓教師發現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才能進一步提問引導,讓學生得到鼓勵進而認識自己。

三、擴展表現平臺,展示學生個性

(一)課文內容的探究與實踐

上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教師的精力也不可能都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培養。因此,教師需要設計更好的展現平臺,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邏輯思維強、善于表達的學生可以相互進行辯論賽,沉默寡言但可以把事情想得很周到的學生可以安排班級演出事物。而在語文課堂上,這兩種性格的同學可以在四年級下冊第七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認識并展現出自己的個性。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當進行這項實驗的時候,需要準備一些什么東西,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并記錄自己的想法。那些把事情想得很周到的學生就會發揮自己的個性,把自己設身處地融入到實驗中,回答出來的內容因為將會是其他同學想不到的,教師就能了解到這位學生的個性,在未來的活動中可以精準安排適當的角色。結束這一部分的教學后,教師就進行另一部分“一起來探討”的教學活動,在還沒看課文之前,學生對于文章的斜塔下落的答案,并且讓學生進行講解自己為何有這樣的想法,邏輯性強的學生就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時候教師就能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教師要從多個方面了解學生的個性,并開設更多的平臺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個性。

(二)個性意識的產生和培養

學生的個性取決于家庭和教師的引導,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教師結合學生在閱讀課文后的行為感受,強化學生對課文內容中人物個性的理解。譬如,四年級上冊第七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一篇很好的課文,可以讓學生認識和學習到為國家為社會的個性。文中主人公周恩來在看見中國人被欺負而自己當時由于年齡小卻無能為力,進而在思修課上說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句。周總理從小的個性就是敢言敢想,救國覺悟高,在講述人物個性的時候就能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個性思想。教師可以在課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為了什么而讀書”,學生們的回答會因為各自個性不同而不一樣,而個性意識的產生就是這樣慢慢扎根在學生的腦海中。教師在接下來的課文教育中,要讓學生個性展現得更加鮮明,才能促進所有學生的個性得到培養和發展。

結束語

個性包括一個人的思想性格、語言動作等,而這些構成個性的因素是家庭氛圍的影響,是學校教師的指導,是身邊同學朋友的語言行為,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借助課文中人物個性,讓學生明白個性的多樣性,人和人個體的不同,接受個性的存在。

學校培養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并引導在正確方向上發展,同時也需要擴展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去把自己的個性才能展現給更多的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釋放天性,在未來的發展中搶占先機。

參考文獻

[1]高玉嶺.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方法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11):117-117.

[2]侯有輝.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2017(20):19-19.

[3]趙芳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7.

猜你喜歡
個性化培養語文教育小學
淺析分層次教學模式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開展
語文教育教學要做到“文道美統一”
窮其本然,化為踐履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基于分層教學,促進高中生個性化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