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思考

2020-07-09 08:58劉乾艷
新紀實 2020年1期
關鍵詞:讀寫結合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劉乾艷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對教學內容、教學體系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和調整,探索出了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離不開閱讀和寫作,需要語文教師重視并落實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基于學生差異、身心發展、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閱讀學習和寫作訓練完美融合,讀中有寫、寫中有讀,靈活運用,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寫作水平等,改善教學質量。為此,本文對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思考,粗淺分析并討論其作用,提出了有關實際教學的針對性策略,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事業貢獻一分薄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小學是學生非常重要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重要的教育階段[1]。小學生年齡較小,情感、意志、性格、思維等均處于漸漸發展的階段,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采取適宜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閱讀教學中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字詞量、語言理解能力以及運用能力等,學生可通過閱讀積累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閱讀和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兩者相輔相成[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把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讀寫結合模式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將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通過閱讀教學促使學生掌握閱讀知識及語言運用技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再通過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開展寫作,及時有效的應用所學的閱讀知識,鞏固閱讀內容,使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反復循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融合,進而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運用能力、思辨能力等,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后期語文的綜合素養提升奠定基礎。讀寫結合模式可彌補以往閱讀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齊頭并進,避免閱讀后忘記、閱讀能力低、寫作水平不高等現象的發生,同時還可以拓展和提升其他能力,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二、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基于課文仿寫

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小學語文蘊含著豐富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等,具有豐富的寫作訓練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理解并掌握課文知識的同時,還應學會文中的寫作手法。小學生的寫作基礎相對薄弱,寫作無疑是學生一大困難,而課文中很多精髓是可以借鑒、仿寫的,教師可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仿寫,如句式模仿、創造模仿、篇章模仿等,促進學生掌握寫作手法,鞏固已學知識,提升寫作水平。如:學習《假如》一詩時,學生會被“馬良的神筆”、“小樹”、“小鳥”、“朋友西西”吸引,再通過文中的假設促使學生的想象,進而使學生懂的愛與付出,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的思考,再進行詩體仿寫。

(二)讀后感寫作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應深度挖掘文中思想感情,吃透文內信息的傳遞及情感的表達,先讀(引述、概括、評價等)而后有感,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歸納、梳理、總結文章精髓,根據課文進行讀后感的寫作,促進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赏ㄟ^述讀(前提)——發感(論證)——感點(橋梁)——結感(升華)的結構模式進行寫作。寫作時注意:擬主標題時應圍繞感點,將文章靈魂醒目的表現出來;述讀要精短、準確;感點與文內感點相關;發感要緊扣感點,聯系實際,有針對性;結感回應前文,強調感點,首尾呼應,自然收束。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讀后感寫作,激發學生愛護自然及寫作的熱情,勇于表達自我感受。

(三)續寫

語文課文內容多具有延展性,學生閱讀時可能出現不盡興的心理,教師應積極抓住學生的心理,鼓勵其大膽想象,依照文中內容進行延展性寫作(即續寫)。無論是片段續寫還是全篇續寫,都應認真閱讀課文情節,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以原文的結局或情節片段為起點,續寫出故事情節,主題要鮮明正確,抓住要點,內容與文中材料融為一體,反復推敲修改,尤其是片段續寫,應順著原文思路開展合乎情理的續寫。課文續寫可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想象力等,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學習《濫竽充數》一文后,齊宣王死了,其子齊泯王也喜歡聽竽,可是他不喜歡聽樂師一起吹,喜歡聽一個人一個人吹竽,南郭先生難以蒙混過關,只能灰溜溜的離開了。由此想象,南郭先生去了哪里?去做什么?是苦練技藝?還是繼續濫竽充數呢?南郭先生的孩子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的思考,再進行課文續寫。

(四)立足于教材,拓展寫作

小學語文閱讀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收獲意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更好的認知世界、健康成長。小學語文課文密切聯系著學生的生活實際,課文內容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及品格,鍛煉其想象力、動手能力、思辨能力等。為此,教師應積極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立足于教材,讓學生進行寫作拓展。

綜上,立足于小學教材,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時可開展仿寫、讀后感寫作、續寫、拓展寫作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閱讀能力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德宏.小學階段語文教育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J].好家長, 2019(21):135-135.

[2]徐金良.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J].新作文:教研, 2018(10):0086-0086.

猜你喜歡
讀寫結合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